筆趣閣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175章 入關和北伐,南北夾擊!

第175章 入關和北伐,南北夾擊!

第175章 入關和北伐,南北夾擊!

聽到朱道樺的話,羅芳伯就開始盤算開來了。

從遼東入關。

得準備個十萬大軍。

另外還要度過長江兵入淮南。

這裡面怎麼也得個七八萬吧?

這就將近二十萬大軍了。

除此之外,海生崴那邊發現了沙俄的哥薩克騎兵,也增兵了兩千,總兵力已經有三千了,兵力雖然不多,但路途遙遠啊,雖然可以透過日本採購糧食支應,但也是在萬里之外動兵了。

另外就是印度洋那一灘了。

朱道樺這一攤催的也急。

不過現在也要等法蘭西共和國的使者一起出發,因為這法屬印度的殖民地雖然是已經賣給大明了,但是現在這個時代一沒有電話二沒有電報,只有等法蘭西的全權東方特使出面,才能證明法蘭西是真的把法屬印度的那一小塊殖民地賣給了大明啊。

遼東、淮南、海參崴、印度洋。

這就是四個攤子,四場戰爭啊。

同時打四場戰爭。

放在前朝怎麼都要被說個窮兵黷武什麼的。

事實上現在江南就有不少士紳議論,說著大明武功過盛,窮兵黷武,不恤民力的。

表面上看確實如此,國內尚有大工,僱傭了幾十萬工人修鐵路、港口。

又組織移民,屯墾婆羅洲、遼東、海生崴。

還四面出擊,戰於中原、遼東也就罷了,在海生崴和沙俄起了摩擦衝突也算是情有可原。

那派幾萬大兵去欺負印度算怎麼回事。

真的是武功過盛了。

不過現在大明的朝廷裡面,是廣東和湖南的官員佔了上風。

廣東人本來就喜出海闖蕩。

加上在大明朝廷當上高官的廣東人本來就不是什麼正統士大夫出身的,大多都是在南洋闖蕩的廣東當地宗族,對於西洋人殖民全世界的做派多少有些瞭解,因此也不覺得派兵去欺負印度人民有什麼道德上的問題。

湖南士紳則是深受三湘學派經世濟用的實用主義思想影響,對於大明現在推進的這幾個方向的擴張也沒有多少意見,甚至被視為建功立業的機會。

而兩江地區的士紳雖然有些牢騷,但是他們暫時影響力不大,現在又不是前明之時,東林諸聖輔政的時候。

因此這些牢騷也影響不了大明朝廷的決策。

事實上雖然攤子雖然多,但是大明朝的財政狀況還是很健康的。

新大明的主要稅收來源來自於諸口岸的關稅、貿易稅,同時還有透過貨幣、金融政策來為大明朝廷創收的手段。

可以說在對資源的支配和應用上,新大明朝廷要遠超前明和大清。

“從淮南這一路北上的大軍本就有預算了,現在就是追加一個從遼東入關的特別預算,財政方面需要做一定的赤字了。”

朱道樺說道。

大明朝廷的財政政策是維持基本的收支平衡,而並不怎麼擔憂少量的赤字。

“十萬大軍北上,還需要採購一匹在遼東作戰的裝備,雖是夏日出兵,但遼東入冬早,棉衣需要採購一批厚實的,另外還有冬天使用的帳篷、軍靴等,這方面就拿出來招標,給民間的工廠發招標單。”

大明朝廷的採購也是刺激經濟的手段。

戰爭對大明而言並不只是消耗。

包括大量人力的僱傭、軍需物資的採購等,大量的金錢從大明朝廷的國庫之中流入民間,讓貨幣參與到經濟大迴圈之中,扶持更多的工廠發展,壯大。

由於戰爭並不在大明的主要工業產區進行,因此大明朝廷對戰爭的投入,並未影響到大明朝廷的經濟發展,反而在大量投資下帶動了國內經濟的迴圈,刺激了產能,擴大了就業——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戰爭景氣了。

這打仗居然沒有讓大明朝日漸衰落,反而顯得越發的繁榮。

真是咄咄怪事,讓許多大明朝的官員們都有些費解啊。

“河南局面,莫不是真的要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紫禁城皇宮。

乾隆也得到了福康安戰敗的訊息。

從戰報上來看。

太平天國的大軍簡直是天兵天將了,上萬大軍強行渡河,然後不休息直接發動了肉搏戰衝擊。

頂著炮彈和子彈到約莫十幾步的距離開槍,然後發動白刃戰衝鋒。

這也太離譜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福康安輸的還真的不冤枉。

只是如果這太平天國真的如此強悍的話。

那現在這三國之戰,最弱的豈不是變成大清了?

野戰打不過明軍也就算了,現在連教匪的太平軍也有點野戰無敵的意思了。

這大清朝的局面是越來越糟糕了。

“皇上,洛陽城高池深,教匪短時間內是攻不下來的,不過他們兵分兩路,一路圍困洛陽,一路北上懷慶府、衛輝府、樟德府,眼看著就要進直隸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說話的是軍機大臣和珅。

自從孫士毅這個大清浙江巡撫兼浙江團練總管沒有按照大清朝廷忠烈的行事原則,在浙江和逆明死磕,反而是直接收縮在杭州,最後投降謀了個明朝的國公的位置之後。

這乾隆就有些不太信任漢臣了。

因此現在在場的都是滿人重臣。

像是劉墉、董誥、王傑什麼的都已經被邊緣化了。

年過八十的乾隆的頭腦也開始變得年老昏聵起來。

“直隸不能讓教匪攻進來,讓勒保去做直隸總督,組織直隸士紳大辦團練,以免被教匪所趁。”乾隆站了起來皺著眉頭說道,“阿桂領三萬騎南下河南,與福康安會和,務必要把教匪堵在很那境內!”

現在對於清廷而言。

主要的對手已經變成了隨時可能揮兵北上,以百萬眾圍攻北京的太平天國了。

“天王,俘虜和繳獲都清點出來了,全胳膊全腿的三千六百多人,燧發槍繳獲了六千餘條,大炮繳獲六十三門。大炮看起來是清韃自己鑄造的鐵炮,不過那火槍倒是廣東產的火槍。”

“廣東產”

劉之協聞言不由得連連搖頭。

這大明朝對於這等兵器竟管制如此鬆懈。

連大清朝都能從各種渠道買到成千上萬條火槍。

真的是太不應該了。

“這大明朝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們不會是要把我們的當槍使,我們北上的時候他們跟在後面撿漏吧?”

姚之富皺著眉頭說道。

“撿漏便撿漏吧,等北京一下,有堅城在手,何懼之。”劉之協深吸一口氣說道,“把俘虜打散,編入外營的燧發槍隊中,然後開拔北上!”

“不攻洛陽了?”

姚之富一愣。

“不打了,清韃肯定會派兵南下河南,我軍何必在河南與之糾纏,中原之大,哪裡去不得?”

劉之協話音剛剛落下。

就有一騎南來。

“天王!明軍出動了!大股明軍越過了長江,進入淮南,安徽、江蘇諸府望風而降!”

劉之協和姚之富互相看了一眼。

“明朝果然不甘寂寞了,這河南一戰倒是給他們做了嫁衣!”姚之富不忿說道。

“三國爭霸麼,本就如此!”劉之協深吸一口氣,“南明比咱們更能得士紳支援,只要南明不越過淮河,咱們就不管!淮河以北之地本王要盡取之!南明若來,吾便裹挾數百萬眾掉頭向南!”

劉之協咬牙說道。

之前他還盤算著和大明以長江為界,不過現在明軍一出動,他又開始把底線推到了淮河了。

在這位太平天國的天王心裡。

對明軍多少還是有些懼怕的。

畢竟他手頭萬把“明械裝備”就已經是王牌,而且到現在為止天國軍還沒有真的和清朝的八旗精銳對戰過,而大明是接連殲滅了不少清朝的主力軍隊的。

因此要說現在和大明朝對上。

劉之協還真的有些忐忑。

與此同時。

長江北岸,一隊隊的明軍身穿著火紅色的軍服,彷彿看不到邊的佇列綿延十幾裡。

大軍一路滾滾向前。

負責統帥這一路北伐軍的,是陸軍部尚書趙四。

不過按照總參的命令,這一路大軍是去摘桃子的。

現在太平天國和清韃戰與河南,淮南之地空虛,所以大軍乘虛而入,佔領淮南諸府,和大軍一起行動的還有大量的派遣到地方上的地方官,同時也做好了在淮南諸府舉辦科舉,招募本地士人為官的準備。

這一次明軍的北伐,底線就是秦嶺/淮河以南,而根據太平天國和清軍的戰況來調整,如果太平天國一心北上。

那北伐軍也會越過淮河,把河南、山東也收入囊中。

如果太平軍掉頭南下,就堅決將他們堵在河南,絕不可讓其越過淮河!

而另外一邊。

朱道樺親自統領的遼東方面軍,也已經開始分批登船北上,大軍要先在旅順口登陸,然後從遼西走廊,攻破山海關,兵臨北京城下,搶在太平天國軍之前,先破北京城!

而此時動員令已經發到了遼東軍屯司。

遼東駐軍和當地軍屯合兵六千,先期北上,先攻蓋州,然後北上遼陽,兵峰直指遼陽城,迫使清廷在盛京方面的駐軍收縮在了奉天府,盛京諸府的兵力空前空虛。

清韃盛京將軍琳寧的求援信一封接著一封的往北京城發。

明軍在遼東的突然大規模調動,也讓大清朝廷一下子慌了手腳。

大明北伐軍北上,遼東突然又有大動作。

大有從遼東南下入關,淮南北上,兩面夾擊直隸的架勢!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修仙暴徒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榮耀與王座 最強魔神系統 欺天大世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兵王無敵
相鄰推薦:
仙業娛樂秦時全民逃荒,我的物品能合成從鎖龍井開始的進化遊戲四合院:主動出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穿越高武世界,我開了簡單模式全球機械進化機戰:從高達OO開始長生:從北鎮撫司開始修行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