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174章 入關!入關!

第174章 入關!入關!

第174章 入關!入關!

“死了嗎?”

中都皇宮,大明天子朱道樺的勤政殿內。

朱道樺臉上露出了驚訝之色。

說起來,福康安請罪的摺子和遺書都還沒送進北京呢。

在應天府皇宮的朱道樺倒是要比乾隆更早知道福康安打了敗仗的訊息。

從太平天國和清軍戰於河南開始。

錦衣衛方面就派遣了大量的探子前往查探雙方戰爭的經過,這一場決戰當然也不會放過了。

“還沒有,洛河的水太淺了。”龔逐滿遺憾道。

“那就是不想死了。”朱道樺擺擺手。

想死還不容易,何必大張旗鼓又是請罪又是遺書

還弄得滿天下都知道。

“現在福康安手裡還有一萬騎兵,另外還在收攏潰兵,估計能收回兩三萬。”龔逐滿說道。

“七萬大軍,收回兩三萬,那也算是傷筋動骨了。”朱道樺站了起來,盯著中原的沙盤地圖。

此時代表著太平天國的紅色小旗已經插在了洛陽邊上,周邊的縣城、城鎮已經被橫掃,這裹挾百萬北上北京,有重新成為了可能性了。

這一戰的結果大元帥府總參謀部也沒能料到——主要是沒料到在情報之中看起來頗能戰的大清綠旗在大清名將福康安的率領下,居然一戰就被太平天國打崩了!

那這太平天國的戰鬥力,就要被重新評估了。

根據從河南戰場的情報。

天國府兵雖然裝備不咋地,但是其作戰的意志和鬥志,相當相當頑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這樣的軍隊肯定是相當難纏的。

朱道樺心中犯起了滴咕。

有這樣的強大府兵,又學習總結了歷代農民軍流竄、裹挾作戰的精髓。

這算什麼?

唐初府兵加李自成?

這太平天國不會真的把北京給打下來吧?

自己看來犯了一個經驗主義的錯誤。

認為歷史上的清朝都能把白蓮教大起義鎮壓下去,說明這白蓮教大起義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不過朱道樺自己歷史學了個二把刀,忘記了歷史課本上對這次起義的評價:中國農民運動的最高峰。

都評價最高峰了,自然規模是相當龐大的。

而且還有朱道樺的大明的牽制,清廷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就組織大軍、團練對起義軍進行分割圍剿。

這才讓起義軍在關中徹底做大了。

現在又實行了莊園養兵的府兵制。

擁有了一批數量不算多,但是卻相當能打,相當不怕苦,相當不怕死的天國府兵。

有這個本錢的太平天國,自然和歷史上那個被鎮壓下去的白蓮教大起義的起義軍是完全不同的。

“清廷能守洛陽嗎?”

朱道樺輕聲說道。

一旁的常英瑚沒有接話,因為他只是個秘書官,又不是皇帝的參謀大臣。

“去請左右丞相、陸海軍尚書、戶部尚書前來。”

朱道樺現在後悔得直拍大腿,早知道就多留拿破崙幾天了——就在前些天拿破崙和法蘭西使團南下廣州去了。

法蘭西使團要去廣州進行一番大採購。

主要是採購軍械。

有朱道樺開的綠燈,除了一些明確禁止出口的武器之外,法蘭西共和國的使團可以敞開來買。

採購價只比明軍自己的採購價多一倍。

真的是非常良心了。

為此法蘭西共和國還把自己的在印度的一塊小殖民地,折五十萬明元賣給了大明——這個錢當然是要讓印度諸侯聯軍來出的。

有這塊位於印度東海岸的小殖民地,孫士毅和他手下的十幾萬人,也不用承擔要進行登陸作戰的風險了——哪怕是到了二戰,組織大規模的登陸作戰都是相當困難,難度相當大的作戰模式。

其復雜程度堪稱是人類歷史上所有戰爭形態的頂點。

因此如果能舒舒服服的在安全的港口登陸,誰又喜歡冒著鋒線去搶灘呢。

沒想到。

前腳才把拿破崙送走。

中原戰場的形式就突然出現了如此大的變化。

完全有點讓朱道樺有點措手不及的樣子。

現在他最信任的總顧問,大明嘉國公拿破崙.波拿巴要回去風起雲湧的歐洲戰場建功立業了。

朱道樺現在只能靠著自己朝廷之中那些臭皮匠們出謀劃策了。

也不知道這些在前世歷史上就沒怎麼留下過姓名。

而在這一世肯定會成為英明神武,後世的大明教科書上高低都要提一提諸功臣光榮事蹟的大明開國功臣們究竟能給出怎樣的主意?

究竟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

朱道樺自己常常都想不清楚,想不明白。

很快。

得到訊息的大明重臣。

包括了左丞相羅芳伯,右丞相顧松,海軍部尚書張洪,陸軍部尚書兼遼地屯墾司總管趙四,戶部尚書潘有度,北伐軍司令部總參謀陶必銓等人很快就趕了過來。

在來的路上他們就已經消化了來自北方的驚人訊息。

太平天國強悍的戰鬥力讓大明的重臣們面色凝重。

和朱道樺多少有些不太看得起白蓮教起義軍不同。

這些大明重臣們可沒有後世的眼光濾鏡,在他們看來,這一支農民軍的領袖集團是相當的厲害的。

目的明確,計劃執行到位。

立足關中,圖謀中原。

可以說是一步步走的非常的紮實,非常的穩。

歷史上能與之相比的義軍怕是也沒多少了。

段位甚至要比前明之時的李闖更高一些。

“太平軍擊敗了福康安統帥的清廷綠旗兵主力,掃蕩河南,兵圍洛陽,而洛陽一下,太平軍就極有可能兵臨開封府,開封無險可守,怕是也守不住,到時候開封一下,太平軍裹挾數百萬眾沿內河北上,就能圍攻北京了!”

指著沙盤,陶必銓介紹道。

太平軍有攻下北京的可能,讓大明眾臣們的臉色更加凝重起來。

攻佔北京,還於舊都。

這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問題。

還是重大的政治問題。

這個任務。

只能由大明的兵將完成。

如果是太平軍攻下了北京城。

那對於大明,對於光復大帝的威望都是一個損害。

這是一個汙點。

無論如何大明都是無法忍受的。

“現在的問題在於,如果太平軍拿下了洛陽、開封,就堵住了我軍北上的路線了,難道我們要先擊潰太平軍,再圍攻北京,這難度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羅芳伯皺著眉頭說道。

顧松盯著地圖忽然問道:“宋公,遼東屯墾現在有多少條槍了?”

趙四想了想,說道:“遼東已建立了7個軍屯,每個軍屯有壯丁500左右,可拉出三千五百多條槍,另外遼東還部署了一個騎馬步兵旅,一個炮營,一個工兵營,總兵力五千。”

也就是說現在遼東屯墾經過了八個多月的努力,運了三千多名漢子上了遼東半島,建立了7個軍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果極限動員的。

在遼東大明隨時能拉出八千多大兵。

這點力量已經足夠掃蕩遼東,清韃的盛京將軍府的兵力也不過是三千八旗兵,就算是盛京八旗極限動員,把十三歲以上的男丁全部編入作戰序列,也不會超過兩萬。

八千明軍打兩萬八旗。

十拿九穩。

“不夠,這還不夠。”顧松搖頭說道,他扭頭看向了朱道樺:“皇上,咱們現在沒時間和太平天國在中原糾纏,要先下北京,就只能從遼東入關了!”

朱道樺看了看地圖。

略微點了點頭。

“從遼東入關倒是一個辦法。”

好麼。

當年大清從山海關入關過一次。

現在大明又來一次。

歷史啊。

就是一種迴圈。

“為何不從大沽口登陸?”戶部尚書潘有度皺眉問道。

從遼東入關,要用船把大軍運到遼東,然後又從遼東入關,這路途怎麼看都要比直接在渤海灣找地方登陸要遠太多了。

也更費錢。

“大沽口登陸不可行。”陶必銓搖頭說道。

“小規模的登陸沒什麼作用,大規模的登陸又不可能掩人耳目,大軍如果要實行登陸作戰的風險太大了,當年蒙遠元的大軍征伐日本就是遭遇到颱風被吹到海底的,七八月份正是颱風的季節,一旦不利有全軍傾覆的風險,另外清韃也不可能沒有準備,要冒著敵人的路上力量大規模登陸,這也有相當的風險,一旦受挫,船上和陸上的兵力被切割,那就危險了。”

陶必銓的話讓在場之人紛紛點頭。

相比於冒險在大沽口登陸。

在旅順口這個明軍已經完全掌控的港口安全上岸才穩妥。

不就是多走幾百裡路麼。

總比冒險去搶灘登陸安全太多了。

一旦皇帝決定要比太平天國先下北京,那前往遼東的兵力就絕對要準備十萬大軍。

十萬大軍,這都算是傾國之兵了。

誰敢隨隨便便拿去冒險?

既然有遼東這個穩妥的登陸基地,那就沒有必要冒險從天津大沽口登陸了。

“而且從遼東入關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切斷了滿清的退路了。”顧松說道。

“海生崴方面的屯墾情況非常理想,和歷史記載的不同,海生崴夏季的溫度還是相當適宜,農業生產的條件甚至要比中原還要優越,有可能現在的溫度要比以前要剛溫暖一些.”

顧松不是氣候學家,當然不知道從小冰河之後,東亞大陸就進入了一個溫暖溼潤的時間段了。

這也是滿清的運氣之一。

他們入關之後,中原地區綿延數十年的旱災就得到了緩解,降雨開始增加,平均溫度也開始上升.

“所以遼東、遼北是不能被讓這上百萬旗人回去的,如果他們要在北京城死戰,那朕便滅其全族!如果他們要跑,就往西北方向跑吧,跑去草原上!”

朱道樺說道。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修仙暴徒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榮耀與王座 最強魔神系統 欺天大世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兵王無敵
相鄰推薦:
仙業娛樂秦時全民逃荒,我的物品能合成從鎖龍井開始的進化遊戲四合院:主動出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穿越高武世界,我開了簡單模式全球機械進化機戰:從高達OO開始長生:從北鎮撫司開始修行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