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788章:說是誤會,信嗎?

第788章:說是誤會,信嗎?

面對那樣的熊招又能讓呂武怎麼辦?

其實,呂武也是很無奈的呀。

那麼,熊招很早之前見到呂武就知道某天會操刀分裂晉國嗎?只有極小的可能性是發現了,更多的是跟前幾代的楚君做法一樣,至少跟某位晉國的“卿”保持友善關係。

當然了,不排除熊招查呂武的人生軌跡,一看之下變成迷弟的可能性。

只是像他們這種身份地位的人,生長於當前時代再怎麼痴迷一個人也會恪守本分,才不會痴迷於某人導致國祚不保。

士匄的臉色很不對,估計是在思量熊招為什麼會對呂武那般模樣。

這一刻,士匄想起了很多事情,尤其是某次熊招主動邀請晉國會盟,直接提到只要呂武到就行,晉國的其餘人來不來無所謂。

當時計程車匄只想到楚國想對晉國各“卿”挑撥離間,加大晉國內部的裂痕。

現在的局勢已經大變樣,熊招依然對呂武的態度比較特別,由不得士匄不往更深的層次細想。

呂光內心裡滿滿都是吃味,想道:“瑪德,我們才是一夥的,他們三家自己是一夥的。看過來啊,表現得熱情一些,作戲呀,騷起來!”

要說心思不在觀察熊招和呂武的人只有中行吳了。

楚國再怎麼強大,一時半會威脅不到荀國,現階段對荀國最有威脅的是變法出現成效的齊國。

這一段時間幾位一國之君一再談到變法,中行吳更多的時候是在當聽眾,極少才會講一些自己的看法。

理由沒有多麼複雜,中行吳深深知道不解決公族,變法什麼的根本無從談起。

既然一時半會根本沒得下手,大概知道變法是怎麼回事,沒必要將太多的精力放在無法付之行動的事情上面嘛。

所以,中行吳很是搞不懂士匄每一次聊得那麼熱烈是為哪般,範國一樣無法展開變法,有那閒工夫去探尋變法,不如將精力放在怎麼加強跟漢國、荀國的關係身上,乃至於是趁機會跟齊國搞好關系,才是一國之君該做的。

同時,呂武一邊跟熊招寒暄,另一邊則是想道:“現在有遠交近攻的概念嗎?”

類似的概念肯定早就有了,只是沒有人“系統化”的提出來。

跟呂武寒暄完畢的熊招面向士匄、中行吳和呂光,該有的禮儀不缺,就是沒有面對呂武時的熱情勁頭。

“越侯亦欲相王,遭寡人拒絕。”熊招說道。

那個“會稽”是越國的地盤,還是越國的都城。

好嘛,幾個國家要去越國的都城,天曉得楚國有沒有事先跟越國溝通,現在熊招又拒絕了越君夫譚的參與相王,不止是沒給面子了。

呂武等待一起來到楚國設好的迎客場地,分別坐下後才問道:“為何往‘會稽’相王?”

那邊除了有大禹的墳墓之外,還有什麼特別意義?

越國之所以存在,不就是為了給大禹守墳的嗎?並且越君一脈還包括需要按時按日提供血食以及進行祭奠。

熊招說道:“延陵季子在‘會稽’作客。”

哈!?

什麼玩意???

你特麼逗我的吧。

就是說,前兩年剛剛兄終弟及上位的季札被越國俘虜啦!?

呂武聽了感到有些懵逼。

其餘人看表情也能看出好不到哪去。

該怎麼說才好?吳國自從壽夢稱王之後,兒子輩簡直就是多災多難,七八年內三個兒子相續戰死疆場,搞到現在連最小的兒子都被越國俘虜。

這樣一看,吳國是真的慘啊!

也就是兩年前而已,呂武還聽說季札代表吳國向楚國服軟,甘願成為楚國的附庸,並且還送了自己的侄子去“郢”當人質。

季札自己有兒子嗎?那肯定是有的。他的幾個兒子中,還有年齡跟闔閭相仿的。

然後,季札自己的兒子不能當人質,送長兄諸樊的兒子闔閭去安楚國的心了。

在外人看來,新一任吳君季札的博學是真的,以前表現出來的謙遜絕對是假的,並且為人還非常毒辣。

為什麼那樣講?季札願意就此臣服楚國,其餘的吳國貴族也不會願意。

吳國總有一天會褪去虛假的臣服,重新向楚國發起挑戰。到時候在楚國當人質的闔閭會不會死?

以楚人的野蠻,闔閭很大機率根本就活不成。

那麼搞,季札清楚闔閭是自己的侄子,但又不是自己的孩子,別人的孩子總是死不完的嘛。

沒有花多少心思關注吳國的呂武並不知道那麼多,看了士匄一眼。

士匄也恰好在看呂武,兩人目光形成對視。

“怎麼啦?”士匄滿心納悶,明顯是不明所以。

還能是怎麼了,沒看出楚國要插手吳國和越國的紛爭,範國不趁機會搞點什麼嗎?

當前階段楚國目光轉向中原以外是再正常不過了。

周天子搞範國,沒有讓範國爆發內亂。

不用去管範國為什麼沒有亂起來,得出一個範國內部的權貴大多數團結在士匄身邊就行了。

一個國家的高層大多團結在一人旗幟之下,有點理智就不應該去進行侵犯,要不然獲勝也只會是慘勝。

楚國暫時無法北侵,繼續搞吳國,或者將目光轉到越國、幹越、楊越、夷虎等幾個不在諸夏體系內的勢力身上,那是真的再合適不過了。

呂武已經篤定楚國會轉向中原之外進行擴張,有點不是那麼確定地想道:“原歷史上的楚國北征受挫,不再尋求謀奪‘共主’地位之後,好像就是專注征討南方鄰居和經營南方新的佔領地吧?”

就是那麼一回事,使得楚國作為“東方世界”疆域最大的國家很久很久,從人口、資源到版圖顯示出巨無霸的姿態,簡直牛逼得不要不要的。

當然也有很尷尬的地方,比如在楚國的擴張過程中誕生了一種“怪物”。那就是由歷代楚君血脈建立的一個又一個家族,他們從楚國擴張的助力,到後面變成拖國家後腿的“封君”。

歷史上,楚國末代大將項燕在死之前有沒有吼嗓子“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有點不好說,很大機率是沒有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是說項燕中了箭,或是身上插著幾根矛,沒有力氣再大吼什麼。

純粹那個“三戶”是指屈、景、昭三家。

項燕真的那麼喊,是提醒秦國一定要徹底滅掉屈、景、昭三族,一個都不能留下作為後患的那種。

項氏跟屈氏、景氏和昭氏有多大仇啊?搞到項氏族長臨死前給三家挖了那麼大一個坑。

死去的人無法說話,後人有需要就拿死人作伐是一種常態。

如果是到秦末諸侯並立時期才傳出項燕臨死前喊了那麼一句,其實就是楚國的內部矛盾爆發,有人處心積慮想要弄死把持軍權的項氏一族,又或是逼迫項氏交出軍權進行避嫌。

幾個諸侯從白天聊到了晚上,吃吃喝喝之餘看歌舞,然後分別回去自己的地方。

有一段時間作為緩衝,各國的營寨肯定是搭立起來了。

立營地時,壓根就沒有互相溝通,漢國、範國和荀國選擇了同一片位置,臣下經過溝通之後,三國乾脆也不設立欄柵間隔,搞成了像一家人的大營盤。

齊國的晏嬰左思右想,默不吭聲地將營地選在了三個國家的旁邊。

這麼一搞,中原諸侯看起來湊成了堆,顯示出了楚國營寨的孤零零。

楚國那邊的君臣一定在想,難道周天子的行動沒有讓中原諸侯,主要是漢國、範國和荀國出現間隙嗎?

而齊國君臣也絕對有點心情忐忑,他們現在就盼著荀國無法得到漢國和範國的支援。

差不多亥時兩刻的時候,士匄過來請見呂武了。

“稍早漢侯注視於我,可有提點?”士匄問道。

這是範國君臣內部溝通完畢,沒有商量出一個什麼,士匄乾脆過來親自問了嗎?

呂武真的是覺得士匄這人可愛了。

他們從少年時期相識,士匄一直跟魏相爭奪晉國第一才子的名號,爭不過得了個晉國第二才子的名頭。

春秋的才子可不是善於詩詞歌賦,說白了就是腦子好使,一張嘴巴也是能言善道。

在少年時代,呂武真心沒有發現士匄有一個才子該有的智慧,不止一次懷疑是不是範氏在幫士匄培養名望。

輪到大家的歲數越來越大,相處的時間足夠長久,並且一起共事的時間不短,呂武幾乎能夠確認士匄並沒有聰明到哪去。

呂武說道:“吳侯季札被俘,吳雖為楚附庸,然,果真如此?楚侯為何會盟於‘會稽’,非為季札而來,必有所主張。”

這些道理士匄肯定有聽臣下講過,一邊聽呂武說話,一邊點頭,聽完了卻說:“楚安敢小覷於我?”

啊?

為什麼這麼講???

士匄一副遭到輕視之後的憤怒姿態,說道:“與我不分勝負,怎敢分兵於越!”

所以,士匄聽是聽懂了,沒有想著趁機會收拾內政,覺得遭到楚國的輕視,要跟楚國繼續兵戎相見?

呂武要說點什麼,外人有人請見。

來人是梁興,看到士匄也在場,並且士匄看上去是那麼的憤怒,一時間給愣在原地。

“何事?”呂武問道。

梁興很為難,明顯不好當著士匄講出來。

士匄直勾勾地看向呂武,一副“你是不是要瞞著我幹大事?”的表情。

呂武比較無奈,說道:“但說無妨。”

梁興要是聰明就該隨便提個事糊弄過去,不知道是出於畏懼還是尊重,照實說道:“楚侯約見君上。”

士匄已經露出了狐疑的表情,肯定是在想:“果然是要搞事啊!極可能還是針對我的?”

尼瑪!

現在是晚上,談什麼事才需要兩人在晚上私下悄咪咪的談?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