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789章:寡人命你們統統滾開

第789章:寡人命你們統統滾開

呂武當然聽說過“會稽”了,只是無論今生還是前世,一次都沒有親身到訪過。

早在呂武來到“會稽”之前,有漢軍斥候先行前往查探,彙報那邊山連著一座山。

等待呂武親自到“會稽”來,親眼看到了是個什麼樣的環境。

要說淮南那邊水道縱橫,來到“會稽”則是小溪密集,山多也就算了,沒有什麼窮山峻嶺,大多是一些海拔不高的矮山,以現代工程器械推平並不困難。

除了密集的矮山之外,呂武對“會稽”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到處都能看到竹林。

因為“會稽”這邊的矮山太多,漢軍的騎兵被呂武留在了一條現在沒有名字的河流的南岸。到了現代,那條河流還是存在,被取名為富春江。

說起來,吳國的都城“吳”跟越國的都城“會稽”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平面地圖相距不超過兩百五十裡,實際走起來大約需要四百來裡路。

吳國跟越國的關係怎麼樣?中原諸侯其實是懶得去瞭解,更別說派人專門去刺探情報了。

要說中原諸侯看不起吳國或越國,可能是有的。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覺得雙方的距離太遠,吳國和越國也無法對自己產生什麼威脅,沒有去進行瞭解的必要。

曾經的霸主晉國,之所以與吳國建交,其實就是因為吳國能牽制楚國,為晉國與楚國的爭霸起到作用。

而實際上,晉國從來都沒有正視過吳國,大概就是當成了利用完就能丟的貨色。

五國的隊伍靠近“會稽”,沿途肯定是會經過越人的定居點。

南下的軍隊並沒有主動對越人怎麼樣,倒是出現了越人襲擊五國軍隊的事情,後來熊招派人先行去“會稽”通告越國君臣,“會稽”那邊派出人手約束五國隊伍會途經區域的越人,還是沒有能夠讓襲擾完全消失。

儘管漢國有一萬八千騎兵被放在那條無名河流的南岸,五國的士兵加起來還是超過十三萬。

五國的隊伍拉伸的長龍連綿了將近二十裡,越人竟然敢襲擊數量這麼龐大的隊伍,該是說膽子大到沒邊,還是人足夠傻?

“野蠻。”熊招給了定性,復又說道:“南方族群之多,分之不清,其人愚昧,尚有食人之族。”

其實,東南角的各族還算好的了,到了西南那邊就更愚昧和野蠻。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了南慫才有所改善,但是真正大有改善的是到大萌時期。

有那麼一件很搞笑的事情,諸夏所有的朝代,不分諸夏正朔還是外來異族建立的王朝,獨獨有大慫被南方的一個族群禍亂,搞到差點失去西南一壁。

在那一次禍亂中,數千人就能席捲大慫數個“路”,文人統兵數萬慘敗,到時候是“東華門”唱名那幫廢物看不起的狄青率軍不足一萬出征給平息了戰亂。

得勝歸師的狄青得到了什麼待遇?他並沒有因為再一次為國立功得到什麼榮譽,相反是遭到了更嚴重的迫害。

這是因為什麼啊?是狄青太能幹了,顯示出那幫廢物的無能,才遭到更大的迫害嗎?一定是的。

大家都是廢物,獨獨你能,是吧?那肯定是要聯合起來針對你。

不空口白牙,就說不知道歷經多少次血戰,又是耗費了多少國帑,反正就是千辛萬苦才打下來的疆土被那幫廢物放棄了多少次,說是廢物都算是侮辱廢物了。

拿有那麼一段時期的某個代表人物來說,他被譽為當代半聖(其他朝代不認),幹的事業卻是不斷放棄這裡、那裡。

論起來,這個砸缸的傢伙有太多的黑點,還真以為砸一次缸就能為所欲為了,也給後世的人看出了大慫讀書人的半聖就是那種鳥樣。

呂武的目光在遊覽風光,情不自禁低聲說道:“這塊土地養出的人,有點邪門啊。”

能不邪門嗎?東南這邊和西北那邊,兩個地理位置在歷史上沒少發生奇奇怪怪的事情。

隊伍靠近到“會稽”二十裡,拐出一個山口,看到了前方的一大批人。

“夫譚來矣。”熊招沒親眼看過夫譚,尋找大纛所在區域,再用穿著辨別出來。

現在的大纛並不是一面布料的旗幟,就是一種掛著各種動物皮毛、尾巴、翎羽的玩意。

呂武眯著眼睛看過去,看到了一個身穿諸侯冕服,年紀在四十來歲的人。

身穿冕服?那肯定好認。

有點距離,看去的大概輪廓能看出夫譚的皮膚很黝黑,再來就是長得有點胖。

對呂武、士匄、中行吳和呂光來說,他們來“會稽”這邊主要的是進行相王,熊招應該是有其它目的。

在事先,呂武已經讓人瞭解訊息,誰也不知道大禹墓的精確位置在哪,僅僅是知道在“會稽”。而“會稽”所包含的區域很大。

上古時代,哪怕是當時的人為大禹特別修建了寢陵,隨著時間一再流逝,再華麗的地表裝飾都將變成土堆。

怎麼說?那麼就是大禹有大墓,也許已經變成了一座矮山;沒有大墓?那就更不知道應該怎麼找了。

越國的國君一脈應該知道大禹墓的精確位置?要不然他們守墓是守了個寂寞。

只是吧,時間方面真的有些久遠,前幾代的越國之君或許會重視,只要有其中的一代國君不重視,後面更是沒有告知子孫後代關於大禹墓在哪,基本上大禹墓在哪也就變得不為人知了。

“小王,見過楚王,見過中原諸君。”夫譚的自稱是什麼來著?

呂光著實沒忍住,給笑出了聲。

他們一路走過來,沒有看到什麼大城,或者說連能算是“邑”的城池都沒有看到一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就這?還敢稱王???

熊招估計是覺得丟臉,低聲對呂武說道:“南人無知。”

呃,怎麼開起了地圖炮?

只是不帶任何侮辱性質,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南方人的的確確是在見識方面比北方人要少得多。

楚國在中原諸國看來就是南方的國家。

而楚國在面對更南方的列國,他們就是北方的國家。

熊招說南方人愚昧無知,並沒有把楚人也包含進去。

地域歧視嘛,從上古時代就有了。某種程度上來講,源於各自認知的不同,好像也不算什麼。

熊招獨自上前,大聲說道:“請越侯讓出道路,使我之大軍通行。”

尼瑪。

帶來兩三千士兵就敢堵住道路,誰給的自信?

還不給寡人統統滾開。

越國肯定知道五國一共來了多少軍隊,他們才沒有那個魄力敢一國打五國。

“我之我土。”夫譚說道。

沒錯,這裡是越國的土地。

熊招皺眉,說道:“楚矢可至,皆可為楚土!”

哈?

呂武很是意外地看向熊招,覺得楚軍儘管吃了幾次敗仗,一國之君有這樣的氣魄,還是一位敢為之君啊。

“楚侯……不可小覷。”士匄乘坐的戰車,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呂武身側。

中原諸侯,又或者說列國,哪怕是強盛一時的晉國都沒有小瞧過楚國。

“楚國離間你我,交好與漢國,欲對範國成夾擊之勢?”士匄問道。

呂武心裡挺納悶地想道:“不說暫時沒這事。就算有,你這麼明晃晃地問出來,真的好嗎?”

“或有此一日,當不以你我在世之時?”呂武說了,並且一點也沒糊弄。

士匄頷首,很感概的說道:“正是如此啊……”

他們這一代人有交情,形勢方面也有聯合的需要,等過上幾代人之後,局勢肯定會有新變化。哪怕是他們這一代人,誰能說得準以後將會發生什麼。

前方,熊招正在逼迫夫譚交出季札,說話聲越來越大,使得楚人和越人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這一次熊招可是將“左右廣”給帶了過來,另外還有三萬左右的精兵,對付漢國、範國和荀國算是差了點意思,打越國哪怕有波折也絕對會獲勝。

比較可惜的是因為山川地勢的限制,楚國的精銳大軍沒有足夠的空間擺出來,要不然熊招的氣勢絕對會更強。

越軍那邊在鼓譟。

楚國大軍沒有出山口,熊招偏偏就是逮著夫譚一陣罵。

後面兩個人低聲不知道說了什麼,只看到夫譚一副怒氣衝衝地上了車,帶上越軍離開了。

“蕞爾小國,何以正面於我?”熊招來到呂武和士匄的位置。

呂武沒問剛才是個什麼情況。

士匄則是開口說道:“何時築臺?”

不管是什麼形式的會盟,怎麼能夠缺了“臺”呢?

至於說越國那邊怎麼樣,除非越國立刻發起進攻,要不然關漢國、範國、荀國和齊國什麼事?

熊招說道:“諸君可願‘會稽’城下閱兵?”

呂武要開口說話,被士匄給搶了先。

“有何不可?”士匄一點都不帶慫的。

呂武則是暗自搖頭。

人家楚國跟越國比鄰,震懾或是欺辱都好。

士匄那麼幹,倒是能讓範國在氣勢上不輸給楚國,卻也間接幫了楚國一個忙。

漢國、荀國、齊國和越國八竿子打不著,又不能輕易對彼此怎麼樣,何必留下仇恨值呀?

只是吧,已經有兩個諸侯決定那麼幹,只能是大家一起幹了。

大軍開到“會稽”邊上,每一個國家的軍隊在經過休整之後,五個老大約定互相之間出多少軍隊,真要在越國都城的城外閱兵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