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莊子的故事 > 第57章 莊子的道德與人德(四)

第57章 莊子的道德與人德(四)

莊子內篇第五篇《德充符》中的第四個故事,講一個哀駘它的人的事。這個叫哀駘它的人長得奇醜無比,但是!世人都喜歡跟他相處。男人捨不得離開他,女人都想嫁給他,怎麼回事呢?

魯哀公就把哀駘它的故事告訴給了孔子,孔子就解釋。

這個故事所要表達什麼呢?

根據孔子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出來:德的重要性。以及正確地德才是根本。

我們不僅要有德,還要有正確地德!我們要有“道”德,而不是人德。

人德是應世之德,而道德是指明人生正確方向的大德。

人德是應世之德,是因社會環境的不同而變化的。而道德是永恆之德,是不會變的。

只有我們有了正確地德,有了人生大德——道德,別人才離不開我們。

哀駘它因為有大德,世人才離不開他,魯哀公也一樣離不開它。

然後!魯哀公就問:“何謂才全”?

孔子說:“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能與不肖、詆譭與稱譽,飢渴、寒暑,這些都是事物的變化、自然規律的結果。其中!也包括著命運在內,不同地人會有不同地結果;

日夜更替於我們面前,而世人的智慧卻很少有人能夠窺見其中的奧妙。這些雖然都不足以攪亂本性,也不足以侵擾世人的心靈。但是!要想讓心靈平和安適,通暢而歡悅,就必須明白其中之奧妙。讓心境跟萬物融會為一體,保持春天一般地活力。這樣!接觸新鮮事物的時候,內心裡有那種新的生命開始的感覺。這就叫做‘才智完全’。正確認識道,明白人生,這就叫‘才全’。”

魯哀公又問:“什麼叫德不在形呢?”

孔子說:“平!什麼情況下才是最平?水靜止時的狀態是最平。我們可以效法水的平靜,內心裡充滿而外表毫無所動。德,什麼叫德?就是成就事物而不居功,別人都感覺不到你的存在的境界。德不外露,大德無形。但是!外物都無法離開它。”

還是那個意思:你必須明白道,你必須明白道家的“生死觀”,然後處世,你就會有人緣,別人就離不開你。

你是一個糊塗人生的人,別人追隨你,想犯錯誤沒有人帶是不是?

你是一個明白人生的人,一個有大德的人,別人追隨你就會得到幸福的生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一天!魯哀公把孔子這番話告訴閔子,說:“起初我認為君王當政統治天下,他的首要任務是,掌握國家的綱紀而憂心人民的死活,便自以為是最通達的了。如今我聽到至人的名言,真憂慮沒有實在的政績,沒有盡到一個君王的職責而使國家危亡。我跟孔子不是君臣關係,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關係。”

這一段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是告訴世人:要想得到真正地幸福,必須打破現在這種“君臣等級關係”,人人平等。

我們光明白人生是沒有多大地用的,只有現實大環境得到了徹底改變,人類才有真正地幸福可言。

其實!這個故事的最後這段話,是莊子的感嘆。也是在告訴我們:不要以為你得道了你就能“昇天”你就能過上幸福生活,還必須打破舊有的社會大環境。

你得道了,明白人生了,只有說你能夠在這個亂世中尋找了生存下去的理由、理論根據。而現實大環境,我們是無法改變的。也就是說:我們主觀認識上明白了人生,但是!客觀環境是惡劣地,不容樂觀。

《德充符》中的第五個故事,是講兩個連名字都沒有的人與君王的故事。

一個跛腳、傴背、缺嘴的人遊說衛靈公,衛靈公十分喜歡他。看慣了這個跛腳、傴背、缺嘴的人後,再看那些體形完整的人,覺得這些人的脖頸實在是太細太細了。

一個頸瘤大如甕盎的人遊說齊桓公,齊桓公十分喜歡他。看慣了這個頸瘤大如甕盎的人後,再看看那些體形完整的人,覺得這些人的脖頸實在是太細太細的了。

然後!就這個故事進行一番解說。

再然後!從道德回到人德,解說得道之人如果在人世間生活。

這是道德應運於社會實踐,要我們拋棄人德,接受道德。

人德!人為制定的德。道德!以道的理論依據而延伸出來的大德。

這也是《德充符》這篇文章最終的用意:用道德應人德,用道德來實踐人生。

這個故事開篇講的那兩個事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是在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的觀念變了,一切都會變!

衛靈公看慣了這個跛腳、傴背、缺嘴的人後,再看那些體形完整的人,覺得這些人的脖頸實在是太細太細了。

齊桓公看慣了這個頸瘤大如甕盎的人後,再看看那些體形完整的人,覺得這些人的脖頸實在是太細太細的了。

天刑之,安可解!

如果我們不改變觀念,我們就無法改變面臨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問題,就無法根治這個混亂地社會,人類就沒有幸福可言。

最後一個故事,是惠施與莊子的辯論,辯論“有情與無情”。

惠施是名家代表人物,後世公認他是名家鼻祖,在辯論上一套一套地。莊子經常與他辯論,常常的情況是這樣地:莊子開始時辨不過惠施,但最後的結果還是贏。

惠子謂莊子曰:“人故無情乎?”

莊子曰:“然。”

惠子曰:“人而無情,何以謂之人?”

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惡得不謂之人?”

惠子曰:“既謂之人,惡得無情?”

莊子曰:“是非吾所謂情也。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

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傷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槁梧而瞑。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

簡而言之,莊子認為:道賦予了人的容貌,天地賦予了人的形體,人不能因為好惡而致傷害自身的本性,人要順任自然而不要隨意增添什麼,人只是天地間的一個物種而已。所以說!人是無情的。

如今你又展露你的心神,耗費你的精力,整天靠著樹幹吟詠,依靠在几案後面閉目假睡,你這不是折騰嗎?自然授予了你的形體,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過程,活著只是完成生而為人的任務,你卻以‘堅白論’而自鳴得意!以為你會說是吧?

莊子的意思是,站在人的層面上來講,人是有情的。人非草木,豈能無情。人怎麼沒有情呢?人有父母子女親情、朋友之情、愛情等等。這是基本之情,但我們不要多情。

什麼是“多情”?

最終還是一句話: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過程,你不要沉溺於“人情”之中,活得那麼複雜。何必“展露你的心神,耗費你的精力,整天靠著樹幹吟詠,依靠在几案後面閉目假睡,你這不是折騰嗎?”

這就是多情!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寵妻難逃佛猴傳仙凡變萬古第一強者紀少輕裝上陣抓淘妻牛筆重生之拳臺殺手超強手機系統諸天至尊詭域迷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