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求生記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死在任上

第三百四十一章 死在任上

章子俊一番胡亂託詞說完,不想御史欽差孔鏞撫須額首道:“善哉,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讓其知禮化、懂尊教。”

一旁的總兵官陳富聽了直撇嘴說道:“下官雖是粗人,可也知道要用聖人之說去感化大藤峽裡面的強賊,值不可取,對牛彈琴爾。”

章子俊當然知道,就是要搗漿糊,心想著怎麼把這一次圍剿糊弄過去,目前在這五人組裡面,主張動刀兵的是兩廣巡撫陳金,總督都御史秦紘在觀望,說道陳金在任雲南左布政使時,討平竹子箐叛苗而得升遷,召為南京戶部右侍郎。這些年來邊地土司間的鬥爭與仇殺並未停止,邊疆地區仍在存在嚴重的隱患,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兵徵之。

陳金在拜右副都御史,巡撫其地時。孟養酋思祿與孟密酋思揲構兵積年。陳金奉詔發緬甸、幹崖、隴川、南甸諸部兵,聚糧十二萬,為征討計,而遣參議郭緒往撫之。思祿懼,遂罷兵修貢,陳金以功賚銀幣後才平息。所以說陳金就是常年帶兵到處征戰得到了非常多的好處。章子俊也知道等這一場大藤峽之戰後,這位目前的兩廣巡撫陳金會升遷到南京戶部尚書。明年冬,召為左都御史。

陳金是一個好戰瘋子,他的升遷都是靠殺戮得來的,不是在邊關殺敵,而是專門平定國內的一些“反賊”。不過陳金的女婿是當時的蔣冕,其繼妻陳氏是陳金的大女兒。那麼蔣冕是何人?蔣冕是成化二十三年考中進士,目前是翰林院庶吉士,進入翰林院讀書,老師為汪諧、傅瀚。今年蔣冕擔任翰林院編修。往後這個蔣冕會升任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講,翰林院侍讀學士。

章子俊道:“各位大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吾等為大明牧守一方,理應愛民如子,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不是去打壓盤剝,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給千秋萬代開創永久太平的偉大基業,所以目前的當務之急不是大藤峽,而是整個西南大山之中的盜賊,各地城鎮之中的地痞、混混,把這一次的剿匪重點改在清理社會垃圾,營造一方百姓安居,興農商、辦塾學,這才是吾等的使命也。”

章子俊的一番言論深得御史欽差孔鏞得贊同,可能是人老了,加上孔鏞又是老學究,對打打殺殺不感興趣,目前與人向善,好為人師就是最大的特點。孔鏞道:“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大山之中的盜賊,還有那些地痞、閒混比之大藤峽瑤山中的強盜更加害人,如要剿殺大藤峽也要先把周邊的這些“亂民”清理乾淨,免得跟大藤峽中的匪徒相互勾聯。

就這樣章子俊總算把一灘水攪渾了,硬生生把剿滅大藤峽瑤山變成了各地方的治安戰,原本聚集起來的官兵在總督秦紘、總兵陳富的安排下,在各地剿匪,專門攻打“山大王”,當地的地方衙門差役專門抓捕地痞混子,可謂是分工明確。

能做官做到這一個份上的人,都是人精,作為兩廣巡撫的陳金,至所以同意章子俊這樣的做法,也有自己的考量,如果真要攻打整個大藤峽瑤山,用十幾萬的兵馬根本不夠看,加上目前缺兵少餉,大藤峽裡面山高林密無從下口,就跟前幾次的圍剿一樣,不得不中途而返,得不償失。而平安伯提出的剿匪方案,就能很好地迴避了去攻打大藤峽瑤山,要知道大藤峽瑤山可不是一座山,而是整個大藤峽裡面的十萬大山,這樣一來對朝廷也有了交待,清理一批“山大王”還能得到較好的名聲,而且也商量好了,在清理抓捕各地的盜賊、地痞時,一律送往沙扒鹽場勞動改造,這一點陳金很是贊同,對這位平安伯的思維方式刮目相看,減輕了地方府衙的分擔不說,還白得那麼多的免費勞力,又解決了這些令人頭痛的刁民去處。

要說這一波的嚴打各地盜賊地痞中,最受傷的還是靖江王府屬下的那些鎮國將軍、輔國將軍、中尉們,平時這些王府中人,勾結當地地痞做了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反過來這些地痞混子又藉助王府的身份欺壓百姓,現在好了,一網打盡,雖然動不了王府的人,等於斷了王府對外的爪牙。

靖江王府碰上章子俊算是倒了八輩子黴,在廣西的所有官員,沒有一位上任後不對王府點頭哈腰的,刻意奉迎,唯獨這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平安伯了,理也不理,更別說走動了,前一陣為鹽鬧事還打死人,沒見朝廷對他怎樣,想動用錢財攪亂糧食市場,發現錢財沒人家多,鬧事後還得託人說好話撈人出來,這一次倒好,直接把平時不能親自辦事,讓府外爪牙這些混混去辦的全給抓起來了。

讓兩廣巡撫陳金驚起的是,總督秦紘、總兵陳富調動五萬營兵攻打黃崗嶺幾百名山賊時,發現是一個以“天經教”為主體的一夥強盜。

陳金認為強盜山賊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夥強盜有教義,有目標,有思想,教義教規也都是佛家的戒律,不偷盜殺生,不誑語飲酒,禁止荒淫,走的是佛家的酒色財氣四大皆空的基本路線。還有許多的敬重祖先,樂善好施,教義簡單,勸人向善,被下層窮苦的百姓所認可。所以大明律例中專門寫下了對各種教的壓制辦法,特別是明教和白蓮教這樣的組織,從正統年起專門制定了律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太祖深知各種教派的“危害”,在明朝建立後就遭到朱元璋的瘋狂鎮壓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自己最初就是從白蓮教、明教起家的,在登上皇帝寶座之後,最為害怕的就是天下百姓會不會效仿自己,揭竿起義,推翻大明的統治。這讓朱元璋非常的忌憚,上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剿滅像白蓮教一類的教派,為自己創立的基業代代相傳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從明朝建國開始,就開啟了剿匪行動。在歷任皇帝不斷打壓下,江湖上利用教派“起事”的基本絕跡,結果被陳金又發現了一個“天經教”,連忙上報給了朝廷,陳金的奏疏通報是有原因的,可證明朝廷剿滅大藤峽區的山賊自己沒有“偷懶”,克服了沒有糧草兵餉,卻發現了一個“天經教”,而且立馬調兵五萬,經過激戰抓捕了半月有餘,才得已剿滅,如是朝廷加以糧草兵餉後,說不定還能找出第二個“天經教”,第三個... ...。

果然,皇上朱佑樘被陳金的奏疏給嚇住了,讓應天府調撥出了三萬兩銀及十萬石糧給了兩廣巡撫陳金,讓其好好地查,要徹底剿滅這些天經教、地經教、山神教之類。

能座上兩廣巡撫寶座的陳金果然很有手段,為官之道應用的如火純青,功勞全部抓在手中,還能討得“經費”,把原本朝堂權力之爭的剿匪,變成了皇上親自下旨又是撥銀,又是撥糧的重要事情去關注。

正當廣西的剿匪進入到了深水期時,御史欽差孔鏞因解決兵員的問題,突發疾病死在了半道上,大明宣宗朱瞻基起規定,官員在職死亡,由驛站車舟送柩回鄉。從此以後,由公家車船送柩回鄉成為明代的制度。

人死為大,對於像孔鏞這樣級別的朝廷官員,又是死在任上,朝廷一般比較寬容,死後也能官升一級,還有諡號,這些官員去世後,朝廷為了表示恩寵,通常會給死者追贈官職。對於皇帝來說,這也是最划算的交易,因為諡號是給死者的。它不會佔用現有編制,因此,追諡官職是最常見的榮譽。

一般官員去世後,其職務會按照之前的職務加一級,如道官加巡撫、巡撫加布政使、尚書加大臣等。到了尚書級別,不會加協辦學士、學士,而是加一些榮譽性的假爵位,也就是貢姑的爵位。比如,按照慣例,《尚書》會加上太子少保、太子少府、太子太子的稱號。還有太子、太師等。類似的這樣的例子在《明史》中就有很多的記載比如:吳山曾“召為南京禮部尚書”,死後“贈少保,諡文端”;陸樹聲當過禮部尚書,退休後加太子少保,死後“贈太子太保,諡文定”,等等。

大明文官生前的俸祿雖然很是清貧,死後卻有撫卹銀兩,各品級也有具體標準,包括祭銀和葬銀,一品高官還有建碑銀。如一品祭銀25兩,葬銀500兩,建碑銀350兩;二品,祭銀20兩,葬銀400兩,直至九品祭銀2兩,葬銀10兩。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最強魔神系統 兵王無敵 這個首富有點牛 近身武王 榮耀與王座 修仙暴徒 一點風骨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欺天大世
相鄰推薦:
穿梭致富從1985開始極光之意柯南里的撿屍人牛頭回憶錄躍動的青色年華我的夫人是神捕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修仙就是這麼科學時間迴圈:開局就被六扇門抓捕無限天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