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定河山 > 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受非議的新政

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受非議的新政

而蘇進之所以被扶正,也是因為黃瓊透過此事,發現原本那個逮誰咬誰的,認為誰有問題,就不惜一切代價彈劾誰,不拉下馬誓不罷休的蘇進。如今真正的成熟起來,可以擔當大事了。黃瓊將蘇進從鄭州府任上調回京城,放在御史臺原本就是要發揮他,骨子裡面改變不了的嫉惡如仇的性子,協助自己整頓吏治的。從三品右副都御使開始,便一直在磨鍊他和考驗他。

從右副都御使,晉左副都御使。三年前升右都御史,到如今全面執掌御史臺,都是黃瓊對他這些年的變化滿意的結果。原本,黃瓊就是打算在這個傢伙,達到自己期待後,將御史臺交給他。在此事上,說服那些官員時的有禮有節,也沒有跟隨大流去胡攪蠻纏。對於蘇進的表現,終於徹底放心的黃瓊,將御史臺交給了他。不過晉階一品,是黃瓊原本早就計劃好的。

將御史臺地位和權責都加強,加強對於官員的監督與管理。御史臺也不在是協助中書省三位相爺,對官員進行督察,並與刑部和大理寺共同督察司法。而是直接對皇帝負責,對官員實施督察、彈劾百官。權責也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原本的十三道監察御史,權利得到了加強。就是河工和鹽道,按照黃瓊明確要求,御史臺也要與諸路一樣,下派四品監察御史盡興督察。

甚至黃瓊給十三道監察御史,以及河工、鹽道監察御史,以司法權利。發現有貪腐的官員,只要有明確的證據,可以先行鎖拿。至於擔負監察地方官員的分守道,由原本的按察使派出,一律改為御史臺派出。除了原本的職權之外,最大的權責便是督察轄區的府州縣三級官員。將地方刑名,改為地方官員進行判罰,但對案件進行稽核與符合,卻要由所屬道臺負責。

死刑與流刑,只能有所屬分守道道臺複核,才能上報大理寺會審。所屬監察道不附筆,大理寺與刑部,一律不得受理。御史臺所派出的官員,一律只向御史臺,確切說向皇帝負責。從而形成了,從上至下的多層次督察體系。不過,黃瓊不僅對那些監察御史挑選極其嚴格,而且在制度上也是要求嚴格。一旦發現其貪腐或是瀆職,不僅要罪加一等,而且遇赦不赦。

黃瓊授予了這些御史極大的權利,但要求與監督也更加的嚴格。若是知法犯法,更是處於重罰。而且這一條鐵律,不僅寫進了《大齊律》,而且由黃瓊親筆寫成條幅,雕刻成石碑,豎立在御史臺衙門的院子裡面。面對這一個日漸龐大,等級森嚴、權柄日重的體系,需要一個得力的人來掌握。蘇進做過一任知府,也做過路的按察使,又調到御史臺歷練了這麼多年。

只要達到黃瓊的期待,蘇進是黃瓊心中最適合的選擇人。雖說知府做的中規中矩,只是按照自己給他設定的路線按部就班,倒是沒有做的太出彩。與他那位同知相比,相差不止一籌。可在按察使,以及調任御史臺之後,卻是表現很出色。但在他並未完全成熟之前,黃瓊還是不能放心。直到這件事後,黃瓊才感覺到蘇進總算達到了黃瓊的期待。所以才有了這次晉階。

不過,此事的風波到此也就算過去了。很多心中依舊不服氣的官員,也只能在背後罵一句,蘇進如今也變成了小人之外,已經是無可奈何。不過,當初也正是預料到,這些官員會跳腳反對,所以黃瓊才在陳瑤的後事上多少有些低調。不僅自己強壓下心中的苦澀,沒有親自送陳瑤進入地宮。就連追封陳瑤為後的聖旨,都是陳瑤的棺槨已經運到陵寢後,才昭告天下的。

對於某些做事不行,做人也不行,可充當攪屎棍的本事,卻是一流的所謂清流,便是一向態度強硬的黃瓊,有時候也不得不讓步。沒有最後送陳瑤最後一程,成了黃瓊心中最大的遺憾。好在,自己百年之後,也會下去陪著陳瑤,才讓他的心情好過一些。在陳瑤終於入土之後,黃瓊的皇陵工程也陸續的全面展開。而對於這件事,黃瓊自然也不會再去過於的關注。

而讓黃瓊有些頭疼的是,被自己派到西域的那位主,雖說做到的整體上還算是不錯,也算是勉強掌握住了局勢。但原本三年過來接家眷的約定,卻並未真正的做到。三年之期到了,只是上了一道摺子,希望那個約定在延遲兩年。而對於他含糊其辭的違約,段琳也忍不住充滿了懷疑。雖說段琳的想法,與這個時代的女性多少有些格格不入,將某些事情分得很清楚。

即貪婪黃瓊的雄健,也享受著那位主帶來的溫柔。而對於丈夫違約,就算再貪婪與黃瓊之間的床笫之事,可也不代表著她會放棄另外一個人。在請示黃瓊同意了之後,將孩子暫時寄養在刀美萍這裡。自己則纏著黃瓊整整半個月,才帶著黃瓊撥給他的,從段家還會武的族人之中,精心挑選的十個人作為護衛,以及二十個侍衛,外加三百護軍趕往了西域一探究竟。

段琳的總算離開,讓黃瓊倒是松了一口氣。無他,這個女人纏磨的性子,讓黃瓊多少有些受不了。不僅如此,在那種事情上還要提防這個女人的算計,換了誰都不會再認為做那個事情,是一種逾越的享受。雖說段琳的放浪,尤其是與刀美萍一起侍寢時,放開的程度便是黃瓊都瞠目結舌,讓黃瓊也很是享受、但問題是,這個女人手段防不勝防,也讓黃瓊很是頭疼。

如今段琳總算想得開,去西域看住那個傢伙,倒是讓黃瓊有種解脫的感覺。便段琳離去前,死纏爛打的那半個月,也讓他不在那麼排斥。段琳離去之後,黃瓊還特地將張巧兒、趙秀幾女,找到宮中狂歡了一次以示慶祝。在得知黃瓊如此高興的原因,張巧兒幾個也很是無語。倒不是她們怪黃瓊對待段琳無情,這三年多次一起服侍的她們,也知道段琳不是一個簡單人。

而且當初黃瓊與她在一起,也從來不是黃瓊主動的。便是在其後的日子裡面,雖說被迫接受了她,但從來都沒有主動過。與自己幾個人相比,黃瓊與她之間向來都是她主動的一個。段琳的離去,對於黃瓊來說反倒是一個解脫。她們的無語,只是因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殺伐果斷的主,被一個女人弄得束手無策,外加如此的頭疼。甚至有些時候,還要躲著她。

而如今後宮中,很是有種春風得意的黃瓊,在政務上更加放開手腳。用了幾年,小步快走的推進了變革,如今也逐步取得了不小成效。而這幾年,老天爺也很開臉,雖說全天下不都是風調雨順,可至少沒有大的旱澇。尤其兩河的河務沒有太大紕漏。讓黃瓊可以將精力,都放在政務上面。有條不紊推行的各種變革,沒有被人以什麼上天警示一類的藉口找茬。

但即便是這幾年,老天爺一直都很給面子,但黃瓊依舊沒有太過於放鬆。在政務變革收效,歲入日益充盈,有了餘錢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後,黃瓊基本上每年都要撥出大筆的錢帛,用到兩河以及運河上。而且黃瓊一改之前歷代,只注重堵,而不注重疏的治河理念。不僅在淮河河口,人口修建了十餘條入海河口。沿著黃河中下游沿線,運河沿線開掘了不少的人工湖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並將原有歷代,黃河決口造成的湖泊,水面儘可能的擴大。還命人,在黃河歷代奪淮入淮處,沿著緩淮河平行修建了一條新河道。自己身為帝王至尊,每年秋汛來臨之前,都要御駕親巡河務。在黃瓊苦心經營之下,黃瓊繼位的第十一年,也就是黃瓊繼位改元為崇德的第十年,一場百年罕見的黃河大水,雖然沖垮了河堤,並浩浩蕩蕩的南下,幾乎便再一次奪淮。

但破堤而出的黃河水,卻是沿著數條中下游新增加的新河道而出,而未造成大的氾濫。沿途,拓寬加深的數處湖泊,也起到了對洪水的分流作用。等洪水到了淮水,已經沒有多少的水量。而新增加的水量,也透過新河道順勢入海,並未引起淮河大災。這一場百年難遇的大洪水,雖說也造成了一場洪澇災害。但涉及的州府縣,還不及歷朝歷代黃河奪淮的三成。

雖說也有數萬民眾受災,但與歷朝歷代一場黃河大水下來,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成為餓殍。兩河中下游,幾萬裡的土地汪洋一片相比,受災幾乎可以說忽略不計。在加上事後朝廷賑災及時,這場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非但沒有起到任何的波瀾,反倒是成了黃瓊記功的一座豐碑。黃瓊這種治河方式,雖說因為佔用了不少的耕地,而引起了一些非議。

但一場大水下來,將那些非議衝的煙消雲散。黃瓊留下的治水法,更成了治河的經典法寶。原本飽受黃河水患的兩淮,成了長江以南有名的魚米之鄉。尤其是黃瓊苦心推動之下,棉花的種植,以及初步形成的棉紡工藝,以及是遍地開花。因為棉花的推廣種植,普通百姓也獲得了一種極其廉價的禦寒用品。在也不用大冬天,因為買不起昂貴的裘皮,或是繭絨禦寒。

窮苦的百姓,要麼只能使用廉價,但禦寒能力極差的紙衣,以及柳絮塞入衣物作為冬衣禦寒。同時在范家的大力投入之下,各種棉布以及棉布製品,也逐步開始流通起來。棉布製成的衣物,雖說不如絲綢穿的舒服,可問題是因為棉花產量更大,所以價格也更為便宜。

棉花與棉布,再也不是只有權貴,用來當做稀奇之物或是用來觀賞,或是用來作為奢華之物。雖說為了推行棉花,以及棉花製成的棉衣,黃瓊可謂是投入了大量的本錢,整整用了五年才逐步實現。而這其中,棉花種植之所以能推開,還是靠著黃瓊下聖旨強行推行,才達成一定種植的面積。直到種植棉花的收益超過高粱,百姓才開始主動接受。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一點風骨 最強魔神系統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鬼志通鑑 這個首富有點牛 修仙暴徒 榮耀與王座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近身武王
相鄰推薦:
南宋風煙路瘋了!帶崽逃亡種田,王爺他竟以身相許如意神帝帶著農場下凡塵重生98,崛起從敲微軟竹槓開始神魔之戀我在這裡等你印第安人要逆天我的命格是怪物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諸天:從四合院開始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