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開掛的學霸 > 第273章 限制,關鍵性技術

第273章 限制,關鍵性技術

“那是什麼先見之明,只是科幻小說看的多罷了。”包奇正尷尬的笑笑。

遊戲艙和遠端控制人形放生機器人的結合和不是他的原創。

科幻小說中已經寫成了套路了。

就算之後的虛擬宇宙。元宇宙啥的,科幻小說中就時常提起。

“不能這麼說,想到和真正實行是不一樣的。”範曉明說。

“科幻小說都是公開的,你能第一時間想到,且能夠實施,那就是你們的前瞻性。”蘇哲認真的說,“就比如現在的光束通道,其實就是借鑑了太空電梯的想法,當然了,科幻小說中天馬行空的想法,不少是有著啟發性的,有時間的時候是可以看看的。”

太空電梯其根本思路就是線纜不斷的給電梯提高能源和向上的力。

光束通道和現在的飛碟是同一個道理。

現有的飛碟,由於其攜帶能源的問題,其無法進行長時間的飛行。

只能透過光束通道源源不斷的提供能量。

其和太空電梯的本質是一樣的。

不過,等到第六代核電站小型化成功後,也就能夠造出直接飛出地球的飛碟了。

就目前,這種使用核能的飛碟正在研究中,差的就是第六代核電站的小型化了。

話說回來,就算這種核能飛碟研制成功了,也不能取代現如今透過光束通道飛行的飛碟。

畢竟後者有著太多的優勢,是前者沒法比的。

“是的!是的!我很多想法都是看科幻小說獲得的。”左大軍連忙點頭,“不過現在覺得鋼鐵俠的戰甲有些雞肋了,我們現在是能造出來了,我說的是第三代戰甲,但一個加速,很可能就將裡面的人送走了。”

說實話,一開始他就是衝著造鋼鐵俠戰甲去的。

可造出裝甲型太空服後,他就有了深刻的體會。

裝甲型太空服的主發動機推力要做限制,不然能將太空服中的人直接送走。

就第一代裝甲型太空服,其重力加速度能夠在三秒類達到一百個G,如此強大的加速度誰承受的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得已只能限制主發動機的推力輸出。

主發動機推力都被限制了,戰甲也就失去了主要的優勢,機動性。

就這還搞個錘子,飛在空中那就是妥妥的靶子。

說實話,就是戰甲不被限制推力,人也能承受一百G的加速的,在地空一體的ss-防禦系統面前,一樣是渣渣。

綜合一下,他也就沒有了搞鋼鐵俠戰甲的興致了。

同樣的,戰鬥機甲也有著同樣的問題。

在他看來,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戰甲,機甲這些就是雞肋。

有了這樣的想法,他把重心放在了太空服和工程機甲上,至於戰鬥機甲順帶著研究,戰甲就沒必要搞了。

“你說的對!鋼鐵俠的戰甲的的確確很雞肋,電影中看看就行了,拿到現實中來就不理智了。”範曉明笑著說。

科幻電影嘛!沒必要有著那麼多的講究,說的過去就行。

可現實不是科幻電影。

就人類這樣脆弱的身體,無法駕馭加速度超大的裝備。

有人參與的裝備只會限制裝備的效能。

如裝甲型太空服、機甲、戰機、飛碟等等。

就拿飛碟來說,載人的藍雀號飛船在載人的情況下,正常的加速度不會超過一點二個G,特殊情況下也不會超過兩個G。

之所以這樣,就是考慮到了承載人員的安全。

而載貨的白鵝號飛碟和黑凋號飛碟,其正常情況下的加速度是一百個G,急一點能到一百五十個G。

加速度如此懸殊,怎麼比。

“的確是這樣的。”蘇哲看著左大軍說,“你們對機甲的定位是對的,戰鬥機甲使用的場景不多,像工程機甲這樣的民用用途那就廣闊了。”

包奇正笑著點頭,說道:“不管是戰鬥還是應用,從一開始我們就不看好機甲,遠端控制機器人才是真確之路。”

他們計算機學院在一開始立項的時候就做了充分的論證。

直接否決了機甲這個方案,選擇了遠端控制機器人這個方案。

“你們……”左大軍看著包奇正很不服氣。

包奇正尷尬的笑笑,說道:“遠端控制機器人這個方案是好,但有著兩個難點限制了這個方案,其一是遊戲艙和人之間資訊的互動,使其無法精細的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其二是資訊傳遞的延遲,近距離的還好,遠點就不行了。”

人透過遊戲艙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

這其中,人透過看到的聽到的信息反饋,用戴在手上的手套去控制。

採用這種方式,很難做到精細化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

再就是遊戲艙和人形彷生機器人之間的資訊傳遞。

兩者之間的距離不宜太遠。

也就這兩點,制約著遠端控制彷生機器人的使用。

這兩個問題隨便解決一個,其使用範圍會進一步加大。

“包同學!你是不是要說腦機結合技術和資訊瞬時傳輸技術?”範曉明笑著問。

在包奇正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就猜到包奇正在想什麼了。

說實話,現在的遊戲艙不夠完美。

資訊的反饋還是依靠眼睛和耳朵,控制資訊的輸出靠的是雙手。

說到底遊戲艙和電腦兩者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

最為理想的就是腦機結合技術,這樣一來,人形彷生機器人的反饋和控制資訊就能和人腦直接互動。

這時候,人就能精細的去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了,人所能做的事,人形彷生機器人也就能做了。

再就是資訊瞬時傳輸技術。

相對來說,這個技術比起腦機結合技術更加的重要,其重要性也是劃時代的。

前者有了,最多就是人形彷生機器人如人一般無二。

後者有了,那人類就能無限制的去探索深空了。

包奇正連忙點頭,笑著說:“不瞞你們,這兩項技術我們組建了多個科研團隊在研究,另外,其他高校、研究所等相關單位也有著同樣的專案,可到目前為止,也就腦機結合技術有了一點點進展,而資訊瞬時傳輸技術完全沒有頭緒。”

現在,他們計算機學院不差錢,對這兩項技術的研究自然也捨得花錢。

為了研究腦機結合技術,同學校其他學院組建了兩個獨立的科研團隊。

又同國內其他高校、研究所等相關科研單位組建了五個科研團隊。

而資訊瞬時傳輸技術同樣如此。

這次之所以在蘇哲和範曉明兩人面前再次提起,目的就是要讓蘇哲和範曉明兩人能夠重視起來。

在他看來,別人可能搞不定這兩項技術,但九天研究中心是可以的。

包奇正說到最後的時候,還挑釁的看了左大軍一眼。

左大軍毫不避諱包奇正的挑釁,笑著說:“你是不是想著這兩樣技術出來後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就能代替機甲了,說實話,我也想這兩種技術出現,那我們只要待在地球就能探索整個宇宙了,不過這兩種技術,腦機結合技術是有可能實現的,但資訊瞬時傳輸技術,太難太難,現在看是基本不可能的。”

據他的瞭解,腦機結合技術全球在研究的科研團隊有著很多。

過去,國外在腦機結合技術方面的研究是超過國內的。

可現在,國外已經被國內甩的遠遠的了,其和國內完全沒有可比性。

腦機結合技術有著兩種路線。

一種是接觸式的。

國內外研究腦機結合技術的科研團隊中,大多數研究的都是接觸式的腦機結合技術。

也就是將相關的裝置放進腦殼中。

另一種是非接觸式的。

這一種相對於接觸式的,佩戴要方便一些,但研究的進展並不大。

至於資訊瞬時傳輸技術,研究的科研團隊不少,但進展幾乎沒有。

要知道,電波、光這些傳遞信息的速度是有上限的,也就是光速。

而資訊瞬時傳輸技術,其基本意思就是資訊超光速傳遞。

按照現有的物理基礎理論,宇宙中光速就是最快的,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超過光速。

直白點說,現在的基礎理論下,資訊瞬時傳輸技術是不可能實現的。

沒有這個可能。

當然了,這只是現有的物理理論。

科學技術在發展,一切一切的基礎理論也在發展。

大家要以發展的目光去看待一切。

就如現在的物理理論,很難解釋量子纏繞這種現象,且還有很多很多現象都不能很好的解釋。

這就說明,現有的物理理論是不完善的。

就目前,在研究資訊瞬時傳輸技術這方面,很多人把希望寄託在量子纏繞這個現象上。

想透過量子纏繞現象為突破口,研究出資訊瞬時傳輸技術。

包奇正微笑的看著包奇正,說道:“那是你認為的,只要不斷的投入,這兩項技術遲早會實現的,我承認,資訊瞬時傳輸技術想實現很難,也許不可能實現,但我們依然要去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總能意外發現一些別的。”

“資訊瞬時傳輸技術,太難太難,但我們可以不斷的嘗試。”範曉明認真的說,“高能物理方面還有著很多的未解之謎,就如量子纏繞,需要我們不斷的去研究,說不定就能搞出資訊瞬時傳輸技術。”

“量子糾纏的確是資訊傳輸技術的一個突破口。”蘇哲微笑的說,“不過現在的相關理論還不完善,需要進一步的做實驗驗證,現在肯定的是,就算能夠實現資訊傳輸技術,那也要等上很長一段時間,反而是腦機結合技術好實現一些。”

對於腦機結合技術,他更願意研究的是非接觸式的腦機結合技術。

就目前來說,一旦腦機結合技術實現,大規模使用那是肯定的。

可要是接觸式的腦機結合技術,需要做一個腦補小手術,將晶片放進腦殼中。

說實話,很多人對此是抗拒的。

而非接觸式的腦機結合技術則不同。

不要在腦殼內植入晶片啥的。

相關的裝備帶上就能使用。

在他看來,以現階段的技術,不管是接觸式的,還是非接觸式的,兩者的難度差不了太多。

當然了,這是對他來說的,對別人不是這樣的。

研製這兩種,都需要搞清楚人腦的工作機理。

簡單點說,就是要找到大腦資訊的輸入和輸出點。

找到了這些,腦機結合技術就好實現了。

“不急!不急!反正現在這種方式能夠湊合著用。”包奇正笑著說,“那個,腦機結合技術我們需要的是非接觸式的,這樣更安全更方便一些。”

像這樣大規模使用,接觸式的太不安全,也太麻煩了。

範曉明笑著說:“我們本來就沒有打算研製接觸式的腦機結合技術。”

“就是!”左大軍笑著說,“不管是太空服,還是機甲,也都需要非接觸式的腦子結合技術。”

“恩!像虛擬宇宙,虛擬遊戲這些都需要。”包奇正認真的說。

相對來說,腦子結合技術也是很重要的。

這代表著人的意識和機器直接連線。

一旦實現,很多東西都將改變。

那時候,不管是資訊輸出設備還是輸出設備,基本上都可以不需要了。

像電腦鍵盤、顯示器之類的都不需要了。

“還說不急,我看你們急的很。”範曉明說道,“你們急我能夠理解,現在正在大批量的製造現有的遊戲艙,一旦腦機結合技術研制成功了,那現在的遊戲艙都將淘汰,但這是沒有辦法的是,我們總不能等著腦機結合技術吧!這不現實。”

他也知道腦機結合技術重要。

清楚左大軍和包奇正兩人是怎麼想的。

但腦機結合技術的研製是要時間的,且誰也不能肯定的說出研制成功的時間。

聽範曉明這麼說,左大軍和包奇正兩人尷尬的笑笑。

“你們正常研究就好,我知道你們那萬人的科研團隊已經開始了,再說了,國內相關的研究機構都是互通有無的,我相信很快就能研製出腦機結合技術。”包奇正微笑著說。

“包同學!這話說的你自己相信嗎?”左大軍似笑非笑著,“恩!學校的科研團隊互通有無我還相信,同國內其他高校、研究所等相關研究機構互通有無,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

要知道,國內高校、研究所等相關研究機構有合作的關係,但更多的是競爭關係。

相互之間多少都會防著點。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凡人:我的屬性修仙極靈混沌決人在中世紀,抽卡升爵重生2008:我閱讀能賺錢外科教父限制級火影一江芙蓉半江月新白蛇問仙重生東京,開局讓我追求毒島伢子重生香江:縱橫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