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古代做夫子 > 京報

京報

近日京城裡開始流行起學習律法, 基本人人嘴裡都能說出那麼一兩條來。

這風氣最開始就是朝堂上那些大人帶出來的。聽說那日常朝之後,這些大人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去採買大魏律。待他們看了律書後, 才終於恍然大悟。

說來也是汗顏, 他們當年大多都是透過科舉取仕進入朝堂之中的,科舉試這官府判詞也是一項重要的考點。只是後來他們入的衙門大抵和判案沒什麼關係,這項技能也就荒廢了。

大概,剛考上科舉那會兒,就是他們的學習巔峰了。那時候無論詩詞歌賦,策論文章還是天文地理,琴棋書畫等, 他們都能信手拈來。現在當官久了, 反而只知道做官了。

這些大人生出感慨後,為了不讓子孫受矇蔽,便也把朝堂之上出的題出給他們,讓他們修習律書, 從中找出答案。

國子監中,祝峰拿著他爹託人送進來的紙條眉頭緊皺。其他幾人見狀也湊上來看,看完之後便跟著他一起發懵。

“伯父, 為何送這東西來給你?”趙清表示疑惑,這判案不是官府的事情嗎?為何要讓祝峰試著判案呢?

祝峰搖了搖頭:“害我白高興一場,我還以為我爹給我送了什麼好東西呢!”抱怨完, 他把紙條隨手一扔,抱著個球就招呼其他幾人一起去玩了。

等他們揮灑了汗水之後,去到飯堂打飯,卻發現飯堂裡很多學子都坐在一起激烈地討論著什麼東西。

“最近國子監裡有什麼大事嗎?”朱明越眯著眼看向討論得正激烈的學子們,懷疑他們揹著大家搞事。

吳光和姜顯都搖頭, 祝峰仔細看了那邊幾眼,轉頭問趙清:“他們那幾個好像都是你們班的,是不是你們班搞出來的?”

趙清搖頭:“我們班都是些書呆子,哪有那麼多心思,你們先去打飯,我過去問問。對了,你們得記得幫我打一份!”

“去吧去吧,落不下你那份。”朱明越揮了揮手,示意他快走。

過了一會,趙清過來坐下。祝峰將餐盤往他面前推了推,問道:“怎麼樣,打聽清楚了嗎?”

趙清的表情有些怪異:“打聽是打聽清楚了。不過,他們好像是在討論什麼案子。對了,好像就是你爹今天託人給你送來的那張紙上的案子。”

什麼?幾人對視一眼,突然興奮起來。祝峰賊頭賊腦地壓低聲音問道:“你們說,這是不是像話本裡一樣,朝廷發生了一起大案,張榜請人解答。誰解答出來了,就封誰做大官!”

“難說啊,要不然怎麼大家都在講這事。我看,咱們回去後也認真看看,說不定就給我們想出來了呢!到時候,哼哼,看誰還敢瞧不起咱們!”朱明越憤憤地道,他越想越覺得這事靠譜,恨不得立刻跑回去研究。

姜顯瞥了傻樂呵的幾人一眼,完全不想參與到這個話題中去。

幾人回屋之後,找了好一會才在床底下找到那張紙條,然後大家聚在一起認真思考,許久之後,才將答案寫下來遣人送回去。

沒過多久,祝家的下人就帶回了祝峰他爹的回覆,上面寫道:小兔崽子,判案需遵循律法,豈容你信口雌黃,胡編亂造些罪名安上去?為父遣人給你帶來一套大魏律和另外幾個案子,你好生看完之後再做解答,切莫胡言亂語!

祝峰和其他幾人看完後,都很不服氣。他們的判決分明就很合理,沒想到卻得到這樣一個評價。當下他們便將大魏律開啟查詢關於這方面的條文,然後終於找到了關於夜闖民宅的規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呃……”幾人對視一眼,都有些尷尬。

姜顯對於其他的東西不太在意,對這判案倒是挺感興趣的。他說:“你爹不是說還有另外幾個案子嗎?快拿出來瞧瞧。”

祝峰連忙將信封裡夾帶的紙條拿出來,才看一眼,便叫道:”李四不是墮坑折頸而死了嗎?怎麼這裡又有個李四?”

“興許別人也叫李四呢。”吳光不以為意地說道。

“可是這苦主也叫張三……”

“……”

一陣沉默過後,姜顯搶過祝峰手裡的紙條,一張張翻看起來,他發現這些案子裡面的人全部都叫“張三、李四、王五”之類的名字,可見他們拿到的根本就不是真實的案子,這些人名都是代稱。

趙清沉吟了一會,問道:“你們覺不覺得,這起名的方式,有些像……”

“楚司業!”五人異口同聲說出了這個名字,同時想起的,還有九章上面無處不在的小明。

“難道楚司業回來了?”朱明越興奮極了,去年有段時間他們很想一起去南閩省遊學,順便找楚司業玩。可惜還沒逃出京城,就被逮了回去,每人都被關了好幾天才放出來。

“怎麼可能呢?地方官員無調令不可擅自離開,我可沒聽說聖上將楚司業調回來了。”趙清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唉!”祝峰嘆了一口氣,“害我白高興了,我還以為真是他出的題呢。”

姜顯突然插了一句話:“這題未必不是他出的。”

“可他又沒回來……你是說,這題是別人帶回來的?對了,我明白了!”吳光猛的在朱明越的大腿上拍了一下,“我爹說前不久秦御史巡視南三省回來了,那南閩省不正在其中嗎?一定是他帶回來的。”

不止是他們發現了這些問題的出處,其他人在討論這些案子的同時,也順便猜測了一下來源。他們只需順著時間往前一推,便推算出這些案子應該出自楚辭之手。因為旁人怕是想不出這些刁鑽的題目。

天和帝在考了大臣們幾天之後,終於過足了癮,大方地將秦順帶回來的那幾張教育報發到各位大人的手裡,讓他們權衡利弊。

看完了報紙的官員們自然都清楚地知道這東西的價值。上面的信息量十足,對於啟發民智,宣發政令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戶部的大人在看見上面投放的廣告之後,眼睛立刻亮了起來,他彷彿已經看到了源源不斷的廣告費在朝他飛過來。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天和帝問道。

“聖上,臣等認為,此物可行。”右相代表他們那邊給出了答案,這報紙不僅是個新鮮玩意,而且影響力十足。要是能讓他們承辦,對於革新一派來說是件好事。

左相聽後,卻站出來搖了搖頭:“皇上,臣等認為,此物若要發行於民間,還需慎重考慮才是。”

天和帝有些不悅,但他面上沒有露出痕跡,只是問道:“哦,聽左相所言,此物似乎有些不足之處,不知左相你有何看法?”

“聖上,此物雖好,但卻沒必要發行於民間。百姓們之所以一直以來能夠勤勤懇懇地勞動,就是因為民智未開,故才能對朝廷政令言聽計從。聖人也曾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千年以來一直如此。故臣認為,此物就算要發行,也只限於仕族之中流通即可,不可使此物流傳於民間。”左相這邊認為,百姓知道的越多就越難以管束,所以這東西不應該在民間發行。

然而他話音剛落,右相就站出來了。

“聖上,臣不認可左相的看法。聖人說的,分明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今天下大定,左相還當我大魏百姓人人皆愚昧無知之徒嗎?正因為百姓們的思想雜亂,咱們才要發行報紙,以正確的想法去引導百姓,使他們明理,這樣,才能天下歸心。”

一時間,保守派和革新派就掐上了,兩方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唇槍舌戰,雙方都認為對面不可理喻。然而他們爭論的重點只在於,應不應該把報紙發行到民間,想來對於發行報紙一事,他們並無意見。

眼見兩邊爭論不休,天和帝只好出來主持大局。在雙方各持己見,互相都說服不了對方的情況下,天和帝一般的處理方法都是讓所有官員表決。哪方爭取到中立派的認可更多,哪方就能取得勝利,今日當然也不例外。

表決結果出來,現場卻一片寂靜,因為這次的結果竟然是兩邊人數相同。大夥兒不約而同地將視線轉移到天和帝的身上,看他如何處理。

天和帝沒有直接表示贊同哪一方的看法,而是幽幽嘆了一口氣,說道:“當日朕還是孩童之時,曾跟在文皇帝身邊一段時間。文皇帝待下寬和有禮,常對百姓報以憐憫之心,道世間之苦有十,平民百姓便獨嘗八、九。他在位期間,多次減免賦稅,以求百姓們日子能好過一些。他常常對朕說,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有把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當做自己的子侄對待,百姓們才會認可你。”

“當然,各位擔心的問題我亦知曉,只不過這報紙都已造出,便是朝廷不發行到民間,難道還能攔得住底下人私下傳閱?既然結果都一樣,何不大大方方發行於市,躲躲藏藏反而惹人笑話。只不過,這裡面的內容還需謹慎選擇,報紙的版面也可多元化,無需像這教育報前幾期一樣都是百姓們看不懂的文章,也弄些大家喜聞樂見的東西上去。”

天和帝拍了板,其他人再有意見也沒用了。此次戰役,由右相一方大獲全勝,當場拿下了京報的承辦權。

左相心裡恨極了外放千里之外還不安分的楚辭,更惱極了將這教育報帶回京城的秦御史。可楚辭遠在他鄉,他鞭長莫及,而對於秦御史,他也不好多說什麼。這些酸儒動不動就以撞牆自盡威脅別人,若他話說重了,趕明兒他真血濺金鑾殿,那他就是長三張嘴,也洗不清身上的冤屈了。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

楚辭:哥雖不在江湖,照樣能掀起一片波浪。感謝在2020-08-09 22:36:08~2020-08-10 23:14:0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taotaobinbin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一樹梨花、taotaobinbin、今天還是起名廢的我 10瓶;hey~y 3瓶;ikki、天色漸晚 2瓶;一隻大柑、夏蟲不語冰、舊夢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秋名山車神重生了遠離偏執校草[重生]穿成植物人大佬的沖喜小嬌妻我成了首富的乖孫女偏偏長不大失落的書文豪都是我馬甲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王的女人誰敢動修仙小神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