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808章:範王匄,薨。

第808章:範王匄,薨。

呂武所在的大軍靠近“宛”之前,範軍已經跟以楚國為首的聯軍展開交戰。

也是隨著越來越接近戰場,一些新的訊息傳了過來,使人意外的是宋軍出現在了楚國的陣營之中。

那麼就是說,宋國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他們對範國進行了悖盟。

換作是以前,結盟而又悖盟必定會遭到天下人的唾棄,經常那麼幹的鄭國成了過街老鼠一般的存在,鄭國的境遇再怎麼悲慘都沒有人同情。

現在,世人對宋國對範國悖盟卻是反應比較平淡,罵會罵幾句,鄙視也絕對在心裡鄙視,要說理解倒是也能理解。

這個無疑證明了一點,時代已經走進了不同的階段,以往的遊戲規則已經成為了過去。

宋國為什麼要對範國悖盟?無外乎就是範國的境況太糟糕,楚國在範國失去大量城邑之後聲勢漸盛,宋國擔憂範國從此一蹶不振,導致楚國將宋國給收拾了,說是委曲求全什麼的都好,反正宋國屈服了楚國。

“聯軍增至十七萬。”劉明說道。

往十幾萬的數量用兵,足以證明楚國還是那個巨無霸。而楚國內部的情況怎麼樣?其實他們沒有看上去那麼順心如意,內部也在醞釀著動盪。

呂武率軍停在了“長葛”,希望劉明能先聯絡士匄,對當前的情況進行必要溝通。

漢軍一路走來,國境內的行軍耗時一個月左右,進入韓國再到範國,僅僅是在“虎牢”那邊休整了三天,來到“長葛”又花了二十來天,要說成為疲憊之師肯定是有點的。

大軍疲勞狀態直接奔赴戰場,十成的戰鬥力能發揮出七成就算是不錯了,甭管有沒有空檔怎麼都要休整上一段時日。

作為原鄭國的疆域,也就是範軍正在跟楚國聯軍交戰的“宛”那邊,地勢方面是一種相對平坦的地形。

那個“宛”只是一座小城,士匄並不是以“宛”為防線,約四萬左右範軍在平原駐營,再以“宛”為輜重囤放點,他們跟楚國等國的聯軍打的是一種野戰。

哪怕是已經進入到戰國時代,大多數諸侯開戰玩得還是面對面擺陣開戰的模式,沒有去搞太多的花樣。

歷史進程都是有波瀾的,需要有誰先去玩新鮮花樣,漸漸讓人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悟,隨後形成了所謂的“戰爭藝術”了。

什麼是戰爭藝術?講透了無非就是各施手段,只要能贏就別講什麼正大光明,玩的就是一種無所不用其極。

因為兵力處在絕對的劣勢,範軍跟以楚國為首的聯軍打堂堂正正之戰,士匄手頭的兵力每天都在快速減少,以交換比例而言,哪怕範軍消滅的敵軍要多一些,實際上戰況對範國來說是越來越不利的現狀。

呂武停駐在“長葛”的第二天,有劉明不斷請求漢軍開拔奔赴戰場,隨後的每一天都要催一催,一次比一次更著急。

一直到了第四天,劉明再一次找到呂武,一見面就是哭嚎,嚎夠了才說道:“我王麾下已不足兩萬,請漢王速速發兵援救!”

呂武有派自己的斥候前往刺探戰況。

情報顯示熊招充分發揮了手頭的兵力優勢,一再使用車輪戰消耗範軍,有時候甚至到了夜晚都不消停。

從開打到呂武率軍抵達的第四天,不管當天的氣候怎麼樣,“宛”那邊的交戰沒有中斷,交戰一個月下來搞得範軍疲憊不堪,後面範軍因為疲勞的關係出現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呂武問道:“範國援軍何在?”

劉明愣了一下,心說:“你們不就是援軍嗎?”

呂武又問:“範國再無集結?”

劉明總算是反應過來,說道:“經年之前五氏叛亂,東北近來反叛不斷,再有子產蠱惑人心,餘地皆有亂象。”

那麼就是說,範國有太多的地方需要用兵,搞得士匄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漢國、韓國和荀國的支援上?

這是在搞笑的吧!

哪有將國家安慰寄託在友邦之上的道理?不該是自己在面臨危急的時刻,竭盡所能地去動員,挖掘出更多的潛力,好來渡過當前的危機嗎?

劉明苦笑說道:“公子四處奔走招來萬餘……”

公子?範鞅是吧?只有一萬,奔赴戰場基本也是送菜。

呂武走到了山川輿圖前面,掃視著又思考著,有那麼一小會才說道:“‘宛’之局勢潰爛,你親往勸諫範王退兵,誘使敵軍往之‘新鄭’城下。”

劉明驚了,說道:“我王麾下不足兩萬,敵軍尚有十四萬之眾,若是……”

“我出騎兵以為奧援,必可使範王全身而退。”呂武說道。

道理就擺在那裡,“宛”周邊的地形適合大兵團作戰,範國兵力處在劣勢,偏偏還將戰場設在了“宛”那邊,真心是不知道在“宛”的交戰是意外,還是士匄腦子昏了才選的那麼個交戰地點。

劉明還是遲疑。

呂武說道:“寡人身經百戰,未嘗一敗也。”

先不提漢國現在是範國的救命稻草,範國的情況已經萬分危急,範國君臣自己又沒有什麼扭轉局勢的能力,呂武願意出招他們還不懂珍惜?

只是吧,範國君臣有顧慮也算是理所當然,他們不但要害怕局勢頹喪到無可挽回,還要擔心漢國會不會悖棄範國。

劉明一咬牙,鄭重地對呂武行了一個大禮,道:“範國安危託付漢王之手,萬請漢王吝惜。”

呂武頷首道:“去罷。”

事情的發展已經到了這一步,劉明還能怎麼著?

呂武卻也不是讓劉明帶著小部分範軍前往,下令霍擅出動六千騎兵一同前去。

等待隊伍出發,解朔才說道:“王上,‘宛’為平原,正當我之騎士發揮之時,因何……”

呂武解釋道:“天時地利人和,如今人和在楚王招,地利無可憑藉。”

可以想象即將獲得戰役勝利的楚國一方聯軍是多麼的士氣高漲,他們結營在平原之上,軍隊並沒有進行分散,哪怕是身處平原,呂武將帶來的兩萬騎兵投入進去打的也會是消耗戰,不可能出現什麼馬踏聯營一擊而潰的場面。

“於‘新鄭’交戰,範人處不勝則亡態勢,怎敢不捨生忘死?寡人需消耗敵軍銳氣,屆時自有破敵殲滅之機。”呂武說道。

解朔其實還是不那麼理解。

另外,解朔不理解也就對了。他們這一代人玩得就是堂堂正正,率兵交戰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軍隊本身的素質,不是看某個誰能夠計謀百出。

因為玩的是堂堂正正的交戰,強國會永遠是強國,弱國則是幾近沒有翻身的機會。所以了,取決的是必須玩堂堂正正交戰的規則被建立之前,哪個諸侯先吃了個滿嘴流油。

當然了,人口多和疆域大不一定就是強國,要不然最先發達起來的衛國不該是那副模樣。

要麼是像晉國先找到強軍的方向,不然就是像楚國怎麼耗都耗不死,走衛國那種得過且過並不愛惜自強的路線就是滅亡了。

劉明出發後的第二天,有楚國的使節來到“長葛”求見呂武了。

楚國的來人是屈蕩,他是楚國的“連尹”,說白了就是楚王熊招的侍衛頭子。

“拜見漢王。”屈蕩行禮問候,沒等呂武有所回應,徑直又說道:“範以不義滅鄭,幸有公孫僑留存。如今我王救鄭於倒懸,在‘宛’敗範,將一掃鄭土於塵夜,漢王何不共襄盛舉,滅範於今朝,得鄭伯之恩情?”

唉?

楚國滅掉了那麼多的國家,還能是用仁義的方式去滅亡的嗎?

這種大哥別說二哥的事,能夠那麼冠冕堂皇說出來,只證明楚國不那麼在乎臉面。

屈蕩見呂武沒有發怒,或許是覺得有戲,複道:“子產本為公孫,鄭不幸惜亡,方有繼位為君之日。其多次感嘆鄭不幸,無有持國之德,我王或可吝惜之,邀漢王聯袂於予解脫?”

親,來呀,一塊把範國滅了,咱們再坐下來談一談怎麼瓜分地盤的事情。

來自荀國的荀家就在帳內,一聽就霍地站起來,罵道:“楚果為蠻夷也!”

屈蕩之前就看到了荀家,並且很清楚荀家是誰。他挨了罵,用嘲諷的臉色看了荀家一眼,再將視線轉到呂武身上,說道:“我雖蠻夷,仍有仁德之舉,荀自認禮儀之邦,敢問有所足以言道之舉?”

荀家突然來這麼一出,實際上已經是冒犯到了呂武。

畢竟,楚國使節來找的是漢王,聊的是楚國和漢王可能進行的合作,作為外人的荀家有什麼資格跳出來罵?

問題是荀家很害怕呂武動心,真的跟楚國聯合起來滅掉範國,一旦成真對荀國絕對不會是什麼好事。

“無有功業,竊居其位;無有德行,內不安民,外無善行,乃為荀氏是也。”屈蕩回擊了,並且擊中了荀氏的痛點。

說白了,他們沒有從晉國分家之前,荀氏、中行氏等等家族也就跟在呂武後面佔便宜,擊敗楚國並且幹出“郢”城外閱兵、飲馬大江的人是呂武,跟中行吳的關係真沒有多少。

陰氏可以成為漢氏子姓,有些人哪怕是罵歸罵,不承認呂武做出的歷史貢獻,算是一種對所有建立功業者的否認,罵也就罵一句“不當人臣”罷了,其餘還是守著點口德。

荀家想反擊,要命的是沒有無恥到能夠否認事實,再則是反擊可能把漢氏子姓卷進去再得罪,一時間有那麼點進退兩難。

呂武開口說道:“範,我之友;荀亦我之友也。”

荀家行禮。

屈蕩也跟著行禮,卻是說道:“友善互助為友,為禍友人為害,無甚助益為陌人。請問漢王,楚可助漢獲利,範、荀僅有索取而無回報,何人當為友也?”

道理好像就是這樣的道理。

作為朋友沒有利害關係也就罷了,不能一直單方面的索取吧?

只要能夠給予好處,哪怕之前是路人,慢慢也能變成朋友,哪怕是酒肉朋友也是能當一當的。

成為朋友之後再各取所需,以後是再次形同陌路,還是反目成仇,一開始就互相瞭解對方,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的咯。

呂武沉默一小會,能發現荀家看上去非常緊張,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才說道:“今次我率軍救範,怎可行不義之舉?如有將來,漢楚再行敘說,唯今刀兵相向可也。”

以後怎麼樣,等以後再說。

現在什麼都不要多說,戰場上見吧。

屈蕩尋思了一下下,好像是試探出了一點點的意思,又再講了一些閒話,隨後告辭離開了。

“楚無乃蠻夷,毫無信義,漢王明鑑。”荀家心裡為漢國未來的選擇感到無比的憂慮。

呂武搖頭說道:“任其口若懸河,為瓦解多家友善罷了。”

荀家重重點頭:“其心可誅!”

誅不誅什麼的,荀國倒是出兵來誅呀?很現實的是荀國連齊國都難以解決,哪有餘力找楚國的不痛快。

呂武等來了士匄率軍後撤的訊息,再次派出漢軍前往接應。

在“長葛”這邊的漢軍、範軍和荀軍則是早早做好了撤退的準備,等著士匄過來就放棄營地,溜著聯軍的一部分追兵,有序且地撤往了“新鄭”的方向。

“阿武,我命不久矣。”士匄看上去雙眼都凹了。

他們花了四天的時間撤到了“新鄭”城下,大軍並沒有全數入城,選擇在城外的有利地形安營紮寨,等著敵軍逼上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士匄肯定是要入城,當天就邀請呂武和荀家、韓無忌來到宮城。

眾人的確是從士匄身上看到了死氣。

士匄之前身子骨就不好,又在“宛”那邊吃了敗仗,精氣神歷經再一次的打擊,一口氣真撐不住了。

“我之一生燦爛,亦有黑暗之時。若時光可迴轉,真想歸回少年。”士匄很神奇地不再一直咳嗽,能看出陷入了回憶。

呂武就坐在病榻的不遠處。

範鞅以及士匄的其它兒女倚在病榻周邊,一個個看上去十分悲慼,還有人在無聲地哽咽著。

“那時年少,無有憂愁,我等走馬狩獵,好不快活啊。”士匄說著看向呂武給了一個笑臉,視線掃視了子女一圈,目光停留在範鞅身上一小會,重新看向呂武,說道:“如有一日,阿武定當善待我之子女,可……否?”

呂武心裡思考著怎麼回答,又在想有沒有埋伏刀斧手什麼的,猛然間發現士匄的腹部不再起伏,並且士匄臉上的表情已經凝固了。

公元前542年,範王匄兵敗於“宛”,歸都薨。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