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796章:匆匆三年

第796章:匆匆三年

呂武並不喜歡當前的時代,哪怕是成為晉國貴族,再進步到獲得卿位,後來成了一國之君和稱王,依然是不喜歡。

為什麼會不喜歡?一切都享受過了之後,就好像是進入到賢者時間,什麼都會覺得索然無味。

如果不是一路都有目標,享受過現代的各種物質,耍過那麼多的娛樂,呂武穿越後最大的機率會是進入到自我毀滅的時刻。

任何人到了要什麼沒什麼的年代,懂得的“發明”弄完,一定會精神狀態一再消磨,人生失去目標也就變成了行屍走肉。

當前呂武的目標是將漢國建設好,為嘗試進行宇內混一做準備。

這個過程很繁瑣也非常枯燥,親自能幹的事情卻是一點都不多,無非就是該露臉巡視就去某地,其它時間一定是被各種文牘埋了。

自然了,呂武想要達到宇內混一的目標,自身得到鞏固與發展,國外少不了要搞東搞西。

範國跟楚國陣營槓上,荀國與齊國陣營沒完沒了的打,裡面並沒有呂武插一槓子。

不過,既然態勢成了那個樣子,呂武肯定希望他們沒有休止地糾纏下去,少不得會在暗地裡搞點什麼的。

打從事實上來講,幾個國家互相對上沒有漢國的手筆,其實就是一種懈怠。

想要完成宇內混一?怎麼可能安份等待機會,不及早行動起來去創造機會,不是一種懈怠又是什麼。

“不論何國,不問出身,如能使戰事膠著,予金可也。”呂武來到了隴右。

一國之主不待在都城,重大的事情不是監國的太子能做主,肯定需要大臣來回奔波了。

這個也是呂武不是漫無目的瞎跑才能找到,他想去某地不是拍拍屁股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履行,事先需要做的準備比較多,包括派人通知都城的監國太子以及眾臣。

現在開始收買各國能收買的人並不算晚,只是現在想收買貴族的難度有點大。

不管承認還是不承認,春秋時期的貴族絕對要比進入戰國時代之後更有節操,使得收買需要講究技巧,一般就是拿捏住把柄;換作是明晃晃帶上錢去拜訪,給再多的錢都沒有用,甚至會被認為是一種侮辱。

梁興來彙報的事情挺大,提到孫林父尋求投奔到漢國,一同願意遷徙到漢國的貴族超過二十家。

如果說戰國時代是三個新國家的誕生給開啟大門,那麼衛國的孫氏以及齊國的崔氏外奔就是遞上開啟大門的鑰匙。

呂武已經嫌棄本國的外姓大貴族有點多,打從心裡不願意再接納有貴族拖家帶口來投奔。

或許會有人說,拖家帶口過來,日後再吃幹抹淨就好了。這個說法沒考慮到時效,對呂武這種有緊迫感的人來講,時間很寶貴的。

現在呂武就想要內部的純潔性質,因為他太清楚一個純潔而又團結的集體,遠比一個看上去無比腫胖卻亂糟糟的集體,強上不止一百倍那麼多。

漢國有哪些外姓大貴族?擔任國尉的解朔算是其中最強的一家,解氏雖然是呂武的臣子,其實就是帶資入夥的性質,不光是有近三十萬口眾,屬於解氏的城邑也原封不動照舊歸他們。

呂武在計算漢國人口時,得到四百萬左右的這個資料,並沒有將外姓貴族算進去,真要算進去也要等外姓貴族治下口眾用個體身份的方式參軍,不然以任何修飾文字講述都無法改變是一個國中之國的實情。

如果將外姓貴族治下的人口一塊算在內,漢國的總人口應該是四百五十萬左右。

現在孫氏和二十來個貴族要拖家帶口到漢國?先不說會帶來接近十八萬左右人口的紅利,他們為漢國立下了什麼功勞,不安排肯定是不合適的,呂武給沒有功勞的人安排地皮合適嗎?

所以了,呂武需要梁興好好操作,要孫林父待在荀國,卻是為了漢國的事業繼續待。

這件事情讓梁興很難辦,單純拒絕孫林父有難度,不立刻接納孫林父還要讓其隨時當二五仔不止是有難度了。

梁興愁著一張臉著實不知道該說什麼,糾結了有一小會,不那麼自信地說道:“臣勉力為之。”

講真話,源於沒有相關的例子,梁興真心不知道該怎麼搞,打算回去之後絞盡腦汁努力想。

呂武看梁興那副模樣,哪能不知道自己這個臣下有點抓瞎,管卻是不會去管的。

說難聽點,什麼事情都要一國之君去給方案,要那麼多的臣子做什麼?

呂武目送梁興遠去,對著遠處的茅坪招了招手。

“‘冀’地復為我家再添一牧馬地。”呂武說道。

這一片區域之前並沒有被秦國完全拿到手,秦人涉及到西邊最遠的是到後世的“甘谷”附近,也就是渭水中上游地段。

“此處胡人多也,以犬戎甚眾。”茅坪現在是‘隴西郡’的郡守。

而“隴西郡”是呂武近期新設,以“冀”為首府,下轄“秦①(也稱呼西犬丘)”、“邽”、“綿諸”三城,人口是漢國最少的一個郡。

犬戎是一個很古老的民族了,他們也會一直古老下去,直至被消滅或吞併的那一天到來。

當前的犬戎跟豲戎合居,雙方組成了一個“二巨頭聯盟”,不到活不下去根本不會向東。

“二者略顯溫順,未有襲擾之舉。其頭人入‘冀’求我與之易物,彼可供馬、牛、羊、皮毛、牛筋,與我易鹽巴、青銅、布匹。”茅坪心裡好奇剛才梁興怎麼會一臉愁容離去,問那是不敢問,也不該問的。

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一個部落會有一個頭人,管理幾個部落的領導才被稱呼為首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於說什麼“大汗”之類,反正現在是沒有這個稱呼的。

管理隴西郡對茅坪有幾個難處,首先是人口的數量太少,再來才是大部分人是移動放牧狀態。

沒錯,漢國現在也是一個農耕和遊牧都有在做的國家,只是有固定定居在農耕的人口佔了八成。

現在大多數北方諸侯國,其實都存在以放牧為生的群體,區別無非就是或多或少罷了。

秦國沒有滅亡之前,總人口裡面有四成是移動放牧的生活姿態,算是諸侯裡面的一朵奇葩了。

呂武站在山坡之上遙望西邊,輕聲說道:“大漢現今無有西擴之心,如二者可擋狄戎,與之易物可也。”

根據情報收集,豲戎和犬戎的人口合起來也就三萬多,能操傢伙的人約有六七千。而這六七千能作戰的人並不區分男女老幼,能拿得動武器就算。

事實上,北方遊牧民族在冷兵器時代真的是全民皆兵,他們才沒有戰爭讓女人走開那麼一回事,南下打草谷的大軍裡面不會缺少女人。

諸夏這邊?看是什麼情況吧,反正到西漢時期還有女人在軍中,幹的並不是後勤工作,也能操刀子上陣的。

至於說老人和孩子?貫穿歷史也就到現代才是精壯年作為軍隊主力,其餘年代下到十來歲的孩子,上到五六十老兵,佔了軍隊的不小比例。

漢國其實是繼承了晉國的軍制,哪怕是呂武都無法要求孩子或老人不能進入軍隊。

為什麼?原因在於規則就是那樣。

家中實在沒了大人,孩子不納賦就要交稅,不納賦也不交稅,貴族的權益白白享受啦?

而到了五六十還納賦的情況比較少。畢竟現在這種年代,能納賦的也就那幾類人,除非是個人不願意,要不然怎麼可能成了鰥夫。

呂武唯一能夠精益求精的也那一支就常備軍,其它哪怕是一國君王也不是那麼順心如意。

“隴右每歲可為大漢供給良馬兩萬匹。再有三五歲,或可增至四萬匹。”茅坪看著挺有幹勁。

漢國不是消滅了烏氏和空同氏嗎?肥了一波的事不提,又增加了三萬多的國屬奴隸。

遊牧部落的生活環境不比諸夏,他們要是幹不動活基本也就進入到等死的時刻,能動彈就要有一技之長,通常就是跟放牧有關。

所以,一旦從遊牧部落捕捉到奴隸,種田可能教了還是不會,用來放牧則是非常合適的。

呂武在腦中計算:“原本每年能夠獲得三萬多匹戰馬,再有隴西每年提供兩萬匹?每年能夠獲得的戰馬應該能增加到三萬五千左右吧?”

為什麼隴西提供兩萬匹,戰馬卻是只增加了五千匹左右?那當然是因為並非每一匹馬都能成為戰馬,除了體格、耐力等等的要求之外,馴服也是一個關鍵。

想要訓練出一匹戰馬,可能過程中會淘汰掉三四匹。

漢國目前要是進行徵召,能從從北地和漢地徵召到約六萬名騎兵,止於目前為止呂武還沒有一次性動用超過五萬名騎兵,一來是沒有必要,再則也是用不起。

有那麼一點,漢軍對戰馬的消耗一直挺大,原因當然是沒有細養。

如果是精細了來養戰馬,所耗花費會非常重,用後世的說法就是照顧一匹戰馬的花費會是五名步兵的量。

漢國沒有太在乎,一來是相關的經驗不足,餵養方式是諸夏與諸胡相結合,並不像後面那些朝代會在草料裡面加肉沫、油等等東西,又或是完全喂穀物。

事實上,光是吃草的馬永遠不可能成為優質戰馬。

茅坪用著滿是期盼的表情說道:“如王上可遷徙口眾而來,亦可操持農耕。如此,此地便可自給自足。”

呂武收回看向西邊的目光,轉為看向了北邊。

他們所處的位置,向北並不是陰山區域,以後世的地理明明是青海。

現在諸夏的腳步沒有走那麼遠,能夠知道的是那邊有著大量的無人區,地貌以草原狀態為主。

遷徙人口到隴西?這個在宇內混一之前,不會出現在呂武的計劃之內。

京畿範圍內先將人口充實起來不好嗎?邊疆區域要那麼多的人口做什麼。

呂武沒有記錯的話,從東漢滅亡……又或者說是五胡亂華之後,隴西這片地方一直是造反的主力來著?

當然,呂武並不是因為鞭長莫及才不願意遷徙人口到隴西,主要是遷徙往京畿以北,遠比隴西這邊更加重要。

漢國的京畿以北就是北地郡,再往北就是陰山。

呂武有專門派人去偵查過,陰山附近目前屬於林胡的地盤,什麼月氏、匈奴當前是不存在的。

目前林胡的勢力範圍其實就是後面月氏人和匈奴人的活動區域,使得呂武很好奇林胡到底是月氏的前身,還是匈奴的前身。

然而,這個林胡不是月氏的前身,也不是匈奴的前身,歷史記載李牧大破林胡與樓煩,隨後林胡不知所蹤,倒是後來樓煩成了匈奴的一部。

暫時階段,呂武沒有打算找周邊諸胡的麻煩,集中所有的實力致力於宇內混一才是最重要的。

怎麼不學秦國先把各種狄和各種戎吞了,再尋求東出?

真實情況是什麼?是秦國吞了太多的戎與狄,自身的風俗都差點“去諸夏化”了,並且秦國也沒有因為吃掉那麼多的戎與狄就東出得無比順利,沒有商鞅變法前也是一再受挫,不是當時的魏侯心沒那麼大,早就沒有秦國這個國家了。

呂武什麼時候會將目光盯上諸胡?要麼是嘗試過後無法宇內混一,不然就是完成宇內混一。

還是那一句話,以漢國現在的人口總量,真心不是版圖越大越好,沒有這個清醒認知的話,任何國家都會被統治者玩沒了的。

呂武在公元前549年外出,差不多在外待了三年,也就是到了公元前547年才回到“長安”。

在這三年之中,小事由太子和留守大臣處理,大事則是報到呂武行轅處。

本來呂武沒有打算回到“長安”,主要是範國那邊傳來訊息,範軍在“湛阪”遭遇大敗,統率聯軍打贏範軍的是子產。

範國那一敗,直接丟了潁水周邊二十餘座城邑,導致“新鄭”暴露在聯軍兵鋒之下。

比較嚴重的是,範國三年來跟楚國大大小小打了十餘戰,連帶“湛阪”一敗,前前後後丟進去的兵力已經讓範國傷筋動骨,順帶還讓韓國沒了一個前往增援的“師”。

“範王之使劉明已在‘未央宮’外哭嚎兩天一夜。”呂陽看上去有無奈,更多的是氣憤。

這個訊息呂武沒回到“長安”就已經得知,內心裡也是挺無語的。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