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737章:掃清障礙,然後……

第737章:掃清障礙,然後……

無權無勢的人沒辦法,只能將操控命運的按鈕交到他人手上。

像魏絳這種身份地位的人,他竟然將魏氏能不能保住,又或者說能不能擊敗陰氏的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可以說由他來擔任魏氏之主,是魏氏所有人的不幸。

呂武率軍逼近“桃林塞”,進行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之後,考慮到冬季即將來臨,終止了對“桃林塞”的攻勢,改為留下部分軍隊看住要道,其餘的部隊分散出去清剿流落在外的魏氏或三戎其餘人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桃林塞”是什麼樣的地方?它是一個佈滿了群山的地形,有著兩條相對寬大的山谷。

陰氏之前跟魏氏置換封地,獲得的“瑕”、“柏谷”和“桑田”就在“桃林塞”北邊,遭到群山的遮擋,使得兩邊被隔離開來。

都知道函谷關,知道有三個函谷關的人就不多了。

第一個函谷關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建造,位置就在呂武所在的這片區域。

另一個函谷關則是在西漢時期建造,位置在洛陽的西側。

最後一個是東漢末年的曹魏建造,後來建立三門峽水庫而淹沒,僅留古道和烽火臺遺址。

事實上,地勢險要和要不要建立關隘跟需要有關,像是秦國為了有一個安穩發展的環境,他們當時向東擴張也就到“桃林塞”邊上,看到地形合適也就建造了函谷關用來抵擋山東諸侯。

西漢在帝國腹地建造關隘的原因很尷尬,老劉家將關中視為京畿,巴蜀和隴右則是當成後花園,關外從西漢建立開始到漢武帝劉徹時期,要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反賊,不然就是有造反傾向的反賊後代,也就需要一座關隘來防著點了。

曹魏建立關隘就更簡單了,他們進攻不足防守有餘,大多數時間是在找東吳快樂玩耍,不打算搭理老是來碰瓷的蜀漢,建造一座關隘想隔離起來也就成了最現實的可操作方法。

在需要的時刻,有那麼多的勢力選擇在“桃林塞”區域建立關隘,完全能夠想象得到該地區的地勢是什麼樣子。

說難聽點,諸夏的好地方真心不多,廣袤的平原少之有少,大多數區域都是山地的地形,能夠孕育出一個強大的文明不是地理環境多麼得天得厚,完全是建立起文明的人在自強不息。

印度次大陸那邊的環境比諸夏好不止一點半點,幾千年來只是出現一個大一統的孔雀王朝,剩下的時間都是七零八碎的狀態,搞到近現代還是主人恩賜才能達到有限的大一統,怎麼說?

然後是北美大陸,印第安人生活了數千年連銅器都搞不出來,殖民者過去變成了另一副模樣。

一切都只證明一點,哪個地方的環境好壞固然對文明發展有助益,生活在當地的人能不能發展起來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處往北並無通道,無可直通‘瑕’、‘柏谷’。”呂武站在高山之上,一眼望去除了樹林就是山。

如果能夠將樹林給砍伐了,肯定是能修出一條路來,關鍵是耗費那麼大的成本合不合適。

因為山遮擋住視野的關係,不但看不到北面的“瑕”、“柏谷”或“桑田”,連帶魏氏殘餘和三戎的其餘人都看不到。

現代人看到青山綠水會感到賞心悅目,哪裡知道古人是花了多少力氣和代價才不斷修理小破球,開闢出一塊又一塊可以棲息生養的地方。

呂武率領的大軍為什麼要從韓氏的“耿”先渡河去大河西岸的“大荔”,才轉了個彎進入“魏”地?固然有戰略需要的關係,更多是受於地形的限制啊!

“我取洛水之土,或會於此修關。”呂武依稀記得這裡是現代的靈寶?

兩千五百多年的時間太漫長,現在的山川地貌經過兩千多年演變,其實多少會有一些變化。

呂武不確定要不要修建關隘的原因很現實,他們又不是像秦人被困在關中,立國之後還有從晉國瓜分的大片疆域。

到底要不要修建關隘取決的是需要,陰氏保持攻勢,修建關隘浪費人力物力不說,某種程度上是將自己關起來。

若是真的修建了函谷關,是不是還可能致使陰氏出現一種惰性心理,比如覺得反正沒人能打得進來,要不就及時享樂得了。

當然了,呂武修建函谷關的可能性最大。

他活著的時候根本不擔心敗了一次就一蹶不振,問題是他沒能打下更多的疆土,死了之後呢?

冬季已經快要來臨,一時半會無法殲滅“桃林塞”的敵軍,大軍在荒郊野外度過一個冬季有點沒必要。

某天,呂武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會撤回本土的陰氏部隊,不包括本來就在伊洛之戎區域執行軍務的那一批,他們除了該幹麼幹麼之外,多了一個監視‘桃林塞’敵人動向的責任。

大軍回撤,不是全部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相當一部分的士兵被分散安置到本來屬於魏氏的城邑,他們成為一種“老爺”的角色,鎮守陰氏剛剛得手不久的新領地。

呂武會前往“新田”,繼續履行晉國元戎的職責。

現在這麼個年頭,到了冬至那一天也就等於過年了。

實際上,冬至是春秋到兩漢時期最大的節日之一,國家領導人需要在這一天表演很多的節目,比如帶上面具又把自己打扮得花裡胡俏,跟隨一幫“巫”各種蹦蹦跳跳,幹的是驅趕“年獸”這麼一種玩意。

那個“年獸”是什麼玩意?相傳會在一年的固定一天出來吃人,人們需要各種敲鑼打鼓,燃燒篝火不使熄滅,製造動靜來恫嚇兇獸,當天一整夜都要守夜不能睡覺。

過年的風俗是怎麼來的?就是那麼來的。

一開始的熱鬧不是享受,帶著各種擔驚受怕在可勁地折騰啊!

為什麼過年要吃好的?擔心再不好好享受一番,要是被“年獸”吞了就再也享受不到啦。

到底有沒有“年獸”這玩意,誰能說得準呢?

就像古時候山裡有老虎,到了現代再去城市邊上的山裡找一隻老虎試一試?不要用自己的認知去揣測未知的遠古往事,是吧?

呂武沒有趕上“新田”這邊驅趕年獸的活動,“陰”城那邊的活動同樣沒在場。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呂武實際上已經很少跟?嬴等妻或媵接觸了,並不全是嫌棄她們年老珠黃,要說有也是多少有一點,畢竟男人可是非常專一的。

十八歲的時候喜歡十八歲的姑娘。

二十八歲依然喜歡十八歲的姑娘。

三十八歲、四十八歲……一直到力不從心的年紀,還是喜歡十八歲的姑娘。

趙氏和魏氏先後在晉國除名,其中魏氏還是呂武親自動的手,說是狐疑成性什麼的都好,他需要擔憂跟晗姬睡覺會不會在睡夢中被弄死。

死於媵的夢中殺,會成就能臣的名號,霸業什麼的則是跟呂武再也沒有關係。

只是吧,晉國搞到現如今的樣子,呂武還是在任元戎,能臣的美譽正在逐漸遠去。

除非呂武在鎮壓內部戰亂之後,帶著晉國迅速恢復穩定,再對外取得關鍵性的勝利,要不然能臣的名號反正是沒了。

以各個諸侯的認知,他們判斷的局勢是晉國由盛而衰,有點底子的諸侯無不卯足了勁想要取而代之。

來到“新田”的呂武按照慣例去面見國君,不用聊太久,簡單彙報一下戰績也就是了。

年紀還小的姬彪看上去依然天真,至少沒有讓呂武發現什麼異常。

現任的“閽衛”是劉明,也算是範氏在“新田”獲勝的福利之一。

呂武召見了士富、中行喜、韓須,詢問各家的動態。

“我主南下,於‘鬥首’與下軍將合兵,入冬未有訊息再來。”士富彙報的是士匄的情況。

中行喜見呂武視線看過來,趕緊說道:“我主掃蕩東境,陳兵於‘沫’,靜待元戎之命。”

剩下的韓須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召喚過來。他是韓起的兒子,也是韓氏的家主繼承人選,不出意外就是下一任韓氏之主。

呂武一一詢問再獲得彙報,消化了一小會,說道:“趙氏、魏氏與其盟友已滅,其城邑暫歸各家把控,來年我將主持分食。”

這個是必然的。

只要晉國一天還在,他們是晉國的貴族,恪守屬於人臣的規矩是一種需要,不可能哪一家攻下就是他們的了。

呂武是晉國的元戎,這一次卻不會有以往的公平公正,將首先考慮陰氏的需要,再去滿足範氏和荀氏的需要,剩下的各個家族也要看關係遠近。

中行喜又見呂武目光停在自己身上,幾乎嚇得打個激靈,趕緊低頭說道:“請陰子吩咐。”

呂武面無表情下令:“明歲開春,上軍將需揮兵攻衛,再伐於齊。”

這個命令對荀氏等家族會比較要命,他們要想方設法在冬季就瓦解掉各地的抵抗,要不明年春暖花開出征會成為一件大麻煩。

呂武看向士富,同樣沒有什麼表情,說道:“中軍佐既在‘鬥首’過冬,明歲不必歸師,待我領兵而往。”

楚國、宋國、鄭國、衛國、齊國……等等失敗者走到一起了是吧?

那就乾脆打一場大的,當成在為分晉打基礎,免得到時候真搞出什麼諸侯聯軍出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