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643章:新時代的降臨

第643章:新時代的降臨

幸好熊審不是死在交戰的當時,或是亡故在兵敗回國的路上,要不然楚國和晉國絕對沒完。

根據這個叫羋遠的人說法,回國不到幾天的熊審就突然薨了,死因有點難以進行辨證,猜測是猝死之類。

說起來也真是特娘的悲劇啊!

短短兩年左右的時間之內,幾個強國的國君先後入土,迷信一點都該好好地想一想老天爺到底是怎麼了,一連有國君故去是不是在發出什麼警示。

哪幾個強國先後有國君逝去?去年齊君呂環死在女人肚皮上,今年晉君姬周在病榻咽了氣,還有楚君熊審死在外出遊獵的戰車上。

齊君呂環就不用說了,活著的時候沒幹成什麼事情,還讓齊國變成那副模樣,齊人不去破罵、挖墓、鞭屍就罷了,懷念個蛋蛋。

倒是晉君姬周和楚君熊審在位期間成了不少。

晉國當然是從一再內亂中重新穩定下來,並且化解了晉國西邊和東面的危急。這些成績未必是姬周策劃,卻是得到他的點頭執行,功勞怎麼都要算一份。

不要看楚國在“沫之戰”戰敗,楚君熊審在位期間鞏固了楚國在南方的霸主地位,一度打得吳國失去半壁江山,成功地架空了幾個小型諸侯國為兼併打基礎。這些都算是實打實的成績。

事實上,作為一個領導人,哪怕那個領導人每天吃飯、睡覺、玩女人,只要國家的發展不錯,功勞都會給算上一份。而這算是明擺著“潛規則”的一部分。

講一句更實在的話,要是沒有領導人的任命(哪怕是被迫),那些有本事的人,他們有那個舞臺去發揮嗎?所以說功勞有他們一份,沒毛病的。

呂武有些懂了。

算一算時間的話,晉國出使楚國的人應該還在路上,等於楚國不是得到晉君薨逝的訊息才派出使節團到“新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應該是楚君熊審先薨逝,楚國派出使節團到半路得知晉君薨逝的訊息,他們因為路途的關係,搞得像是來對公子彪繼位進行觀禮。

這樣算起來,楚君熊審的薨逝要早於晉君姬周,由於兩位國君的薨逝時間相距不遠,也許會在後世的一些作品中被帶上一種“冥冥之中”的色彩。

“我會派使節南下……”呂武停頓下來,不太好說是參加楚君熊審的葬禮,還是去參加楚國儲君熊招的繼位大典。

羋遠心裡大大松了口氣,試探道:“你我兩國皆有國君薨逝,亦同有新君繼位,不如且先罷戰?”

罷戰?呂武怎麼可能貿貿然做出什麼回應。

話說,楚國為什麼要尋求與晉國的停戰?是楚國的國力不行了,還是楚國又爆發內亂,乃至於吳國又雙叒叕雄起啦?

如果是上面那些情況,晉國就是咬牙苦撐也非得跟楚國拼了不可。

什麼晉國新君彪年幼之類?年幼了好啊!

國君年幼,國家大小事務是元戎和眾“卿”在拿主意,省了頭頂上有個傢伙胡搞亂搞,晉國能拿出更多的人力物力來跟楚國掰腕子。

呂武用怪異的目光打量羋遠幾眼,問道:“可是貴國君位歸屬有所不妥?可要我國相助?”

這並不是在嘲諷、譏諷什麼的。

別看晉國和楚國是敵對關係,關乎一國正統繼承問題的方面,國君與國君是不分家的。

可能現代人會不理解,然而春秋時期的敵國出兵幫忙扶正君位是一種常規操作,事情辦完了又繼續打生打死也不奇怪,只是一般會化干戈為玉帛。

說白了,國君是獨一檔的生物,大臣和貴族跟國君並不在同一檔。各國的國君,他們對於維護君權的立場是一致的。

“並無!”哪怕楚國在君位上真的出問題,羋遠也不會承認啊!

呂武想了想又說道:“可需我放歸子囊?”

羋遠再一次想都沒想,說道:“我國並無此人。”

臥槽?

無情!

不愧是戰敗後需要有人承認責任自殺的楚國,不拿被俘的令尹當個人是一種常規操作。

呂武見完了來自楚國的羋遠,休息了一小會又見來自齊國的晏嬰。

每每一國發生了大喜事和大喪事,一般就是各國藉機交流的機會,談成或談崩什麼事情都沒有什麼好稀奇的地方。

進屋的晏嬰先行禮才坐下,開口說道:“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諸侯,平定宋國內亂,北擊山戎,南伐楚國……”

幹麼!?

這是逮住晉國元戎,玩起了現場版的凡爾賽嗎?

強調晉國現在玩的套路,基本上都是齊國玩剩下的咯?

“齊何至於此?”晏嬰問得一臉認真。

什麼意思?

別說,齊國光是吃齊桓公的老本,還真能吃一輩子!

齊桓公創下的一些事業惠及了太多的人了,不光齊人需要緬懷,各個諸侯國也要懂得感恩。

歷來罵齊國罵得最兇的魯人,他們從來不敢拿齊桓公來作伐,害怕引得群起而攻。

呂武聽得很認真,突兀被那麼一問,詫異道:“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況乎已過八代?齊國有此局面,非我所致,乃齊君之罪也。”

老祖宗很牛逼,後代坐在恩澤上作威作福,再大的功勞都經不起一再的折騰和消磨。

晏嬰心裡一動,想道:“好有道理的一句話啊!沒想到陰武除了武功之外,還有這樣的口才。”

他還必須承認齊國現在的局面是齊靈公自己作的,不免要埋怨上一代的周天子,也就是周簡王。

當初就是周簡王聯絡齊靈公,提到晉國越來越不像話,問齊靈公要不要振作,謀求齊國重新恢復霸業。

上面那個秘密是晏嬰成了齊國執政才知道,不怪周簡王的建議,同時無法指責齊靈公有那樣的雄心壯志,要鬱悶只能鬱悶齊國玩砸了,晉國連續出了幾代厲害的元戎。

場面變成晏嬰在強調齊國“老祖宗”的牛逼,遭到呂武拿出事實來闡述“躺在老祖宗的功勞簿上沾沾自喜很不對”。

那就是晏嬰想用嘴巴來獲得晉國對齊國放寬管制,任務不可能完成的啦。

這樣一來壓根就沒什麼再好講的。

呂武本來已經想休息不再見人,有魏絳先前來拜會,又想引薦叔孫宣伯。

“魏氏尋求衛國邦交之權?”呂武跟魏絳不熟,需要知道引薦叔孫宣伯是魏絳個人的主意,還是魏氏給魏絳的任務。

叔孫宣伯在當代已經成為名人啦!

不是誰都有那麼好的胃口,是吧?

再來是,有好胃口的話,不是誰都有膽子敢在已經薨逝一國之君的頭上種草。

最為重要的是,叔孫宣伯本就是魯國的公族,用慫人的描述來講就是“越齡扒灰”了呀!

現在的情況是,誰提到叔孫宣伯都等於在抽魯國上上下下的臉。

也就是,衛君衛衎不愧是個精神病患者,敢做出任命叔孫宣伯為衛國執政的操作。

衛君衛衎這麼幹,幾乎是等同於宣告衛國不打算好好過日子,要跟魯國玩激情四射的活動。

那啥,國君是個精神病,該怎麼辦吶?

呂武沒有馬上見叔孫宣伯,還用很有深意的目光盯著魏絳看了一小會。

“主?”葛存得到召見,先行禮又看了一眼魏絳,品味了一下下現場氣氛,說道:“敬請吩咐。”

呂武也沒廢話,問道:“衛國與魯國近來如何?”

還有魏絳在場呢。

葛存選了一些能說的講一遍,想到了什麼似得,補充道:“宋復又贈土予衛,聽聞乃是衛執政功勞。”

呦呵?

這麼看起來,叔孫宣伯不止點了“扒灰”的技能,邦交上面也是很有一套的?怎麼在魯國當執政的時候,沒有表現出來。

所以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呂武當然知道衛君衛衎是個精神病,瞭解到衛國當前的現狀,又知道衛國重新搞定宋國,一些事情也就不難推測了。

很明顯的事情,衛君衛衎絕不是病情加重才任命叔孫宣伯為衛國執政,擺明了就是要從魯國那裡謀求在晉國身上失去的損失。

而魯國近百年來一再表現拙劣,離得太遠的列國可能不清楚,幾個鄰居誰不知道魯國的嘴炮殺傷力百分之一百二十,實際動手的戰鬥力卻只有五?

叔孫宣伯好歹當過魯國的執政,對晉國受不了魯國的事情很門清。他對魯國內部事務更熟悉,鐵了心要幹些什麼事情,傷害對比上絕對要比“張某人”更大!

那個“張某人”是誰?關鍵詞:科舉屢次不中,上黨人、慫人。

得知了那些事情,呂武已經不打算見叔孫宣伯,無關於叔孫宣伯的人品,純粹就是呂武的身份不合適。

衛國要跟魯國打生打死,去唄。

晉國可以先站在旁邊看戲,必要的時刻還能拉偏架,為什麼要過早入場?

“絳。”呂武有些語重心長地說道:“衛魯之事,且冷眼旁觀便是。”

魏氏被魯國搞得非常不爽?換作任何一位“卿”負責跟魯國搞邦交,還能少被魯國氣或坑嗎?

曾經的郤氏就不止一次被魯國坑過,每一次都氣得跳腳,甚至還發生過郤琦直接當著魯君的面,進行破口大罵的事情。

結果好了,本來脾氣就暴的魏琦直接在史書上變成一個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處在囂張跋扈狀態的人。

一個人真的能那樣?沒把其他人怎麼樣,要先自己腦淤血死掉的吧???

魏絳有些怔怔地應道:“是。”

不是“諾”。

也不是“唯”。

純粹就是魏絳不理解,外加搞不懂跟呂武的相處狀態,甚至覺得有些被看輕,心裡滿滿的不是滋味。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