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576章:這坑人的使節,國君要完?

第576章:這坑人的使節,國君要完?

宋國使節團的正使竟然是曾經作為陰氏家臣的虞顯?這個就非常有意思了。

虞氏在宋國並不是一個多麼強的家族,看虞顯不得不出國找出路,能夠猜測虞氏在走下坡路,並且有點不努力就要失去未來的意思。

現在這麼個年頭,沒有一點底蘊當不了使節團的正使,要麼是諸侯國的大家族出身,不然就要在本國有很大的聲望,否則根本不夠資格擔任正使。

虞顯離開陰氏回到家族是幾年前了來著?好像有十一二年的時間了。

他帶來了鄭國出動兩個“軍”入侵宋國的訊息,請求晉國能夠出兵援救宋國。

同時,關於楚國一起出兵,叫囂要攻下“商丘”的資訊一樣被帶過來。

楚君熊審並沒有親征,主將是楚國的令尹子囊,號稱出兵三十萬。

請注意“號稱”這個詞,也就是實際兵力並沒有那麼多。

“北上楚軍之數多寡?”呂武認為這個很關鍵。

不是楚君熊審親征,怎麼可能會有三十萬楚軍北上。

諸夏的“號稱”很離譜,數千人就敢號稱數萬,數萬就敢號稱數十萬,有個一二十萬兵力都敢號稱百萬。

“回稟陰子,楚軍未亮旗號,未從得知兵力多寡。”虞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沒有張嘴亂說。

呂武沉默了一下下,說道:“你且先行安歇。若有訊息我會喚你。”

虞顯能咋地?求人要有個求人的樣子,再則出兵是國家興亡大事,不是靠逼就能成的。

某些人就很沒有逼數,以為張張嘴就能成事,殊不知別人沒有為他們拼命的義務。

“令尹出征?兵力必不低於十萬。”士匄還是比較瞭解楚國各種級別官僚待遇的。

提到楚國的兵力,沒有以“軍”來作為單位,主要原因是楚國的文明體系跟周王室陣營這邊不一樣。

楚國其實並沒有“軍團”這種軍事單位,他們是每一名封君各自成為一個軍事單位,再根據官職的掛鉤來看待級別方面的兵力差距。

所以了,提起楚國一般不會說多少個“軍”,一般是直接講攏共出動了多少人。

而楚國有軍事行動很喜歡召喚附庸國和附庸種族參戰,尤其是每戰必定徵召南蠻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們這樣做的原因非常直接,不好親自動手削弱各種蠻族,帶上蠻人到北方消耗就挺不錯,算是一種先進的“減丁”政策了。

呂武說道:“楚使鄭攻宋?鄭攻衛為己?”

情勢看上去有點複雜。

看楚國和鄭國的聯動,鄭國攻打宋國一定是來自楚國的指使,偏偏鄭國又出動一個“軍”去攻打衛國。

鄭國什麼時候這麼牛逼,玩起了兩線作戰?

呂武等人暫時不知道的是,鄭國真的是牛逼大了,不止要玩兩線作戰,截止宋國派遣使節團到晉國求援時,鄭國又出動兩個“師”由子耳統率去攻打宋國的其它方向。

那麼一搞,鄭國就是在進行三線作戰,出動的總兵力達到四萬兩千五百。

鄭國那些兵力跟晉國動輒出動數萬十數萬,根本是沒得比的。

問題是,以目前為止一次效能出動四萬多兵力的國家真沒幾個,有些諸侯國的總人口有沒有四萬都是個未知數。

魏琦問道:“鄭攻衛,以何人‘將’軍?”

這一下,幾個人開始面面相覷,他們還真不知道攻打衛國的那一路鄭軍主將是誰。

然而,不能去怪他們。

衛國作為正使來到“新田”的蘧瑗講了一大堆的道德,不光鄭軍的入侵路線,連帶鄭軍主將是誰也沒說。

鑑於蘧瑗著實太能講道理,講的還是不符合當下大爭之世實際需要的道理,除了呂武樂意跟蘧瑗聊一聊“無為而治”之外,晉國這邊壓根就沒人願意搭理蘧瑗。

這……,著實是一件悲傷的事情。

蘧瑗有記錄出行諸事的習慣,他的很多記錄中重複出現晉國貴族冷漠的段子,認為晉國是一個沒有道德土壤的國家。

呂武知道蘧瑗的遭遇以後會是孔聖人的常態,走哪都能被表面客氣,暗地裡誰誰誰都嫌棄那一套道德學說。

畢竟是大爭之世,追求道德層面太奢侈,同時是嫌棄自己死得不夠快,國家亡得不夠迅速。也就大一統的格局經得起折騰,再玩一玩兩三百年換人坐皇帝寶座玩的更替遊戲。

對了,大一統是誰提出來著?

明明是秦國幾代明君的功勞,怎麼被移花接木到是儒教的功勞了呢???

事實上,晉國是一個軍果主義國家,什麼都會講一點,獨獨缺乏對世人友愛這一點。

正因為晉國講求實際的風格,才會從一個小破國家成長為中原霸主。這裡是不是就證明了一點,比如一個國家追求利益才是正確?

現在,呂武需要思考晉國應該做什麼,什麼又不應該去做。

楚國的內亂已經平息,又或者有平息的跡象了嗎?要不然楚國怎麼突然活躍了起來。

他們之前的商議只限在鄭國,沒有關乎到楚國有動靜的議題,肯定是要重新商議才能做出決定。

“以時間來看,虞顯沒抵達‘新田’之前,楚軍就已經進入宋國疆域了。”呂武腦子裡想著,很篤定這一點。

士魴說道:“君上走何處歸國?”

大家又是一愣。

國君帶著下軍和新軍去跟吳國搞會盟,根據師曠的彙報是已經會盟結束在歸國的路上。

當前經常會走的路線也就那麼幾條,是各國會優先選擇那些路線,不是其它路線就不能走了。

另有一點,大軍跟小團伙選擇路線的制約不對等。

小夥團想怎麼走就怎麼走,人少對各方各面的需求都低。

大軍選擇行軍路線要考慮到水源的補給,再來就是儘量選擇地勢平坦的路線,避開面積很大的樹林,不走山路、穀道等等。

士匄說道:“經鄭國一戰,新軍並未滿編。”

是呢。

上一次鄭軍找新軍約架,雙方打了一場互有損失,鄭國新軍沒有經過補充就跟著國君去“楂”參加會盟了。

呂武沒有記錯的話,新軍好像是只剩下三個“師”又四個“旅”的樣子。

新軍缺了的那些編制當然不是全部戰死,需要將傷員給考慮進去,再來就是有那麼些人總是存在特權。

不要忘記新軍的組成是從哪裡來的。他們由晉國公族湊成,要說沒什麼狗屁倒爐的事情才叫奇怪。

下軍的編制倒是完整,只是來回奔波那麼長的時間肯定陷入疲憊狀態。

呂武眯了眯眼睛,想道:“鄭國一個‘軍’北上,有可能跟歸國途中的下軍和新軍碰上……”

士匄、魏琦和士魴等人明顯也想到了那一個可能性,臉上表情開始變得奇怪起來。

話說,他們該是盼著鄭軍碰上歸國途中的晉軍,還是祈禱不要發生碰撞呢?

鄭國只是一個“軍”,未必敢跟晉國的下軍和新軍開打。可是不要忘記鄭國已經出動了四萬多的兵力,楚國那邊也有大軍已經北上。

先屏猛然間大驚失色,急聲說道:“陰子,出兵東進罷!”

這位是剛想到國君有可能跟鄭軍遭遇嗎?

慢了不止一拍了呀。

士匄立刻看向呂武,眼眸非常非常的深邃。

宋國跟衛國比鄰,並且宋國有直通衛國的大道。

如果楚鄭聯軍跟在“新田”集結的大軍搶時間,以路程遠近來判斷的話,楚鄭聯軍絕對會比從“新田”出發的晉軍先進入衛國。

呂武正在被很多人盯著看,每一個看他的人神態都不一樣。

“自是應當出兵。”呂武看上去很穩,刻意放緩了講話的速度,問道:“出兵往何處?”

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在腦子裡破罵蘧瑗,沒搞清楚入侵衛國的鄭軍主將是誰,連交戰地點都沒搞明白就幹出使。真沒見過這樣的使節,不止要坑了衛國,很可能連晉國的國君都要被坑到。

魏琦站起來,說道:“我尋蘧伯玉。”

幾個貴族也跟著站起來,表示要一塊去。

他們必須弄明白衛國的交戰情況,不知道哪裡在開打,真心連出兵去迎接國君都難辦。

其實沒那麼麻煩。

呂武不止一次來往於衛國境內,稍微使用排除法就能推測鄭軍的入侵路線,並且猜測楚鄭聯軍北上可能會走的幾條路線。

他現在糾結的是要不要救國君,又該是怎麼個救法。

權臣嘛,沒事都要搞事,遇到了事不坑頭頂上的領導,一定是個不合格的權臣。

士匄小聲嗶嗶道:“君上必往‘朝歌’而去。”

鄭國只出動一個“軍”,小胳膊小腿哪怕去攻打“朝歌”這個衛國都城。

由於衛國的正使太坑,導致的是晉國救援衛國不再是義務或責任,變成跟道德掛鉤上了。

講道德這種玩意對晉人沒用,還不如聊個五毛錢的。

呂武看向士匄,眼睛形成對視。

兩個人瞬間完成了眼神確認,猜到對方在盤算什麼玩意。

有一些在場的人,他們看到呂武和士匄在玩對眼神的遊戲,再聯想到近期國君的所作所為,控制不住腦子裡浮想聯翩,身軀哆嗦了一下下,強制自己進入賢者時間,啥都不多想,嘴巴要閉緊,免得遭了橫禍。

沒有多久,魏琦和之前離開的人回來了。

“蘧伯玉一概不知!”魏琦真心感到一言難盡,不理解怎麼會是這樣的人出使。

呂武難掩惡意地想道:“我怎麼一點都不奇怪,那夥人不這樣才是個例。要不怎麼出現一個能幹事的人,需要拿出來大吹特吹,遮掩九成九的廢物。”

越是缺乏什麼就越強調什麼,是個永遠不變的定律!

呂武再次跟士匄眼神交流了一瞬間,站起來說道:“中軍、上軍拔營,今日便東進!”

不管怎麼樣,一些姿態還是應該做的,是吧?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