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536章:原來小丑竟是我自己?(求訂閱)

第536章:原來小丑竟是我自己?(求訂閱)

衛軍沒有將“鄶”完全圍死,他們按照老傳統留下一個出入口讓“鄶”裡面的人能夠通行。

有一個傳統卻是被打破了。

衛軍展開攻城之前,衛君衛衎忘記要先對鄭國宣戰。

什麼?之前晉軍已經攻打鄭國???

那是晉國已經對鄭國宣戰。

衛國哪怕是作為南下的聯軍之一,他們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想要攻打鄭國為前提,該有的程式還是必須有,不然就是無視禮儀制度,幹了禮崩樂壞的事情。

人在“鄶”的子弱得知衛國沒有宣戰,衛軍卻是展開了攻城?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衛國成為晉國的附庸了?”

真的不怪子弱會這麼想啊!

事實上,除非是作為一個沒有外交自主權和軍事控制權被奪走的國家,要不然在處理國際事務方面,需要走的程式是一點都不能少的。(目前的唐、曾、賴等被楚國控制的附庸國,現代的棒子國就是這情況。***統領參加那啥閱兵,然後……沒然後了)

子弱忽略了一個現實,忘記衛君衛衎是個精神病了。

衛國執政孫林父根本不想攻打“鄶”,一再反對無果,又遭到了衛君衛衎的各種冷嘲熱諷,氣糊塗之下也給忽略了沒有宣戰這麼一件事情。

他還是等攻城戰開始,才想起沒有對鄭國宣戰。

彌補什麼的?打都已經開始在打,失“禮”已經是既定事實,只能裝傻了。

“守軍弓矢之數有異!”孫嘉作為兒子必須提醒老爹啊。

孫林父看了一眼城牆上的旌旗,回頭再看向自家的國君,低聲喝道:“噤聲!”

孫嘉委屈巴巴地“哦”了一聲,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衛軍已經發起攻擊,再去糾結“鄶”有多少守軍,會造成一種很搞笑的現狀。

他們難道能因為“鄶”的守軍數量多就不打了嗎?

看衛君衛衎站在戰車上興奮的模樣,明顯沒有半點逼數。

再看其餘正在觀戰的各國君臣,要是孫林父決定不打,該被怎麼笑話?

尤其是,衛君衛衎死皮賴臉又極度失禮地向晉君姬周討要攻打“鄶”權利,造成的既定事實是哪怕發現不對勁,衛軍還是得硬著頭皮繼續打,否則就不但是衛國君臣沒有逼數,後面衛國也許還要挨晉國的收拾。

衛軍上去了,他們迎著密集的箭雨,前排持有盾牌還行,沒有盾牌保護的士兵則是中箭必然倒下,佇列出現混亂之際,孫林父下令扛著登城梯的士兵衝鋒。

有衛軍士兵扛著登城梯衝鋒?城牆上的鄭軍弓箭手開始轉移射箭目標。

鄭軍弓箭手轉為針對衝鋒的衛軍士兵,射向其餘衛軍的箭矢數量減少,多少讓衛軍的整體壓力減少才堪堪重新穩住佇列。

士匄看著雙方表現皆是中規中矩的城池攻防戰,說道:“城內守軍當有萬餘之數。”

呂武有大概靠譜的守軍數量猜測,沒有開口說些什麼。

“鄶”這座城池實際上不大,原先也必定有非軍事人員在城內生活。

呂武先前去高處窺探,發現裡面的空曠區扎滿了帳篷,還能看到各條街道的異常,民居明顯也進駐了士兵。

一系列的空間利用率整合下來,再從相應的炊煙數量來判斷,不大的“鄶”裡面駐紮軍隊數量絕對不止一萬,應當是在一萬七千左右。

也就是士匄來得比較晚,沒看到城內的炊煙數量和持續時間,要不然看炊煙來判斷敵軍數量這種事情,是個貴族都掌握這種常識技能。

看看沒人應和就知道了,他們不是要看士匄的笑話,不糾正的原因是士匄近期的脾氣太暴躁。

他們要是進行糾正?有可能會被士匄視為在嘲笑或進行挑釁。

“鄭國在‘馮’沒了近萬軍隊,又在‘鄶’駐紮了一萬七左右,他們還有多少兵力用來防禦‘新鄭’呢?”呂武在想著要不要向晉君姬周討要前往進攻‘新鄭’的許可。

中行偃說道:“我觀衛軍短期難克‘鄶’,楚軍或是已在北來,我軍或可留諸國聯軍在此,分兵往‘新鄭’而去。”

魏琦附和道:“如此可也。”

看吧,世界上又怎麼可能少了聰明人,不止呂武察覺到異常想要有作為。

呂武想到了什麼要說,話到了嘴邊又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不能每一次都表現啊!

一些事情,屢屢由自己來提,再好的人設都會崩。

呂武不留痕跡地看了一眼士匄,非常期待士匄的表現。

果然,士匄一聽要去‘新鄭’就按耐不住,說道:“我軍如去‘新鄭’,鄭君必降。何必先攻‘邑’、‘邦’再往面見鄭君?”

兄弟們,大家夥,別忘記咱們是來幹麼的。

收穫啊,必須要有收穫!

他們聯袂前去拜會晉君姬周,由中行偃開口提出進軍“新鄭”的請求。

晉君姬周本來對眾“卿”一起過來感到詫異,聽完中行偃的請求陷入沉思。

在“東方世界”這一邊,晉國和楚國屬於霸主國;秦國、齊國並列為一流強國,鄭國、宋國、衛國、魯國、吳國則是並列為二流強國;其餘一些國家算是三流或不入流。

當然,以上排名隨著時過境遷已經出現變化,比如秦國就被開除出一流強國的序列,淪落到與鄭國等國一起當二流強國;魯國一再遭到齊國的打擊陪莒國、徐國、鍾離……等國家一塊當三流國家。

鄭國近些年的損失頗大,他們跟在楚國後面跟晉國過不去,晉軍前兩次入境進行了大肆的攻伐和掠奪,以至於都觸控到一流強國的門檻,遭到打擊後變成排在二流強國車隊的末尾。

晉君姬周想道:“若是縱容諸‘卿’,鄭國便要成為一個三流國家了。鄭國太弱,對我是好是壞?”

士匄催促道:“君上,楚軍不日便來,我需速戰速決。”

那特麼直接去威脅“新鄭”啊!

明知道時間不等人,想的卻是去幹劫掠的私活。

晉君姬周心裡不悅,沒有在臉色上表現出來,和顏歡色地說道:“如此,諸‘卿’隨意。”

士匄最先迫不及待地道謝。

中行偃、魏氏和程鄭也是一臉高興。

趙武這就是盡力隱藏羨慕嫉妒了。

呂武喊住了要離開計程車匄,說道:“我等若是盡數離去,僅有趙氏二‘旅’、韓氏一‘旅’兵力略顯單薄。”

本來低頭下去看文牘的晉君姬周抬頭看了呂武一眼,又掃了其餘“卿”一圈,重新低頭下去觀看文牘。

趙氏的兩個“旅”是殘兵。

韓起是“閽衛”,帶來一個“旅”保護晉君姬周,還是呂武擔任“閽衛”給留下的規矩。

“如此,我等各留一‘旅’湊足一‘師’護衛君上。”中行偃沒將趙氏算進去。

呂武沒有半點停頓,說道:“我留此地。”

這一下,在場所有人都用詫異的目光看向呂武。

他們要去盡情收穫了啊。

只帶一個“師”出征,留下一個“旅”已經覺得去收穫的人手不夠用,自然要上前線親自指揮的嘛。

呂武卻是要留下?他們驚訝之餘,需要想明白呂武是要幹麼。

“秦軍亦在此處。”呂武給了一個解釋。

眾人一聽也就釋然。

呂武除了是晉國的“常務卿大夫”之外,還是秦國的執政,一個人要幹兩份活,留下也就顯得沒毛病。

“秦國亦有公室前來,統兵之將乃是贏造?”晉君姬周並不覺得沒了呂武秦軍就沒人管了,想道:“陰卿知曉衛君無禮,齊君桀驁,餘下各國或有背離之舉,刻意留守啊。”

隨便他們怎麼想吧。

呂武純粹就是手底下有一幫非常擅長劫掠的家臣和戰將,不用親自率軍前往就能將事情辦妥。

在這種前提下,不親自去就免了過多的招搖,何必要要去呢?

列國君臣得知晉軍分兵,他們只知道晉國的“卿”只留下呂武和趙武,又清楚趙武已經退出作戰序列,對呂武特地留下有自己的解讀。

對晉國有想法的諸侯國,他們的君臣想到的是呂武的悍勇無雙,能夠更大程度地保證晉君姬周的安全。

對晉國恭順的國家,樂得呂武留下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呂武,說不定能有什麼意外驚喜。

中行偃、士匄、魏琦和程鄭帶著家族軍隊出去撒歡,不會去攻打正兒八經的城池,盯著易於攻打的“邑”和“邦”也就是了。

因為沒有事先約定劫掠區,不同的家族難免會發生盯上同一個目標的事,起爭執也就難免。

呂武沒那麼快知道那些狗屁倒爐的齷蹉事。

他觀看衛軍攻打“鄶”,攻城方和守城方互有損失,以攻城方的損失更慘重一些。

衛君衛衎要求孫林父一天就將“鄶”攻下。

然而,這一打就是八天。

期間衛軍有登上過城牆,很快就被鄭軍肅清,城池一直牢牢掌握在鄭軍手中。

衛軍一個“軍”折損率將近三成,將士拒絕再攻城了。

衛君衛衎從一天沒有攻克“鄶”的半發瘋狀態,到八天之後的麻木。

他得知折損率到三成被拒絕攻城,出奇地沒有暴跳如雷,跑去邀請宋軍一起攻城。

宋國右師華元又沒瘋。

打這種城池會死傷慘重,收穫卻未必能有多少,不是非打不可,毛病了才去死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也許是老天拯救衛君衛衎的面子?

在衛君衛衎左右為難,丟不下臉皮承認攻不下“鄶”之前,外出遊獵的晉國各“卿”先後回來,帶來了鄭國屈服的訊息。

衛君衛衎找到了臺階,嗶嗶叨說是鄭國屈服得太快,要不然衛軍一定能攻下“鄶”云云,攻城卻是停了下來。

這一次鄭國給的戰敗賠款很有誠意。

而晉國君臣實際上知道這一次根本無法將戰爭賠款拿到手,他們已經親自動手去搶,想要達到的戰略目標也已經完成。

晉君姬周招呼一眾小弟,進行了一連串熱情洋溢的演講,宣佈退兵啦。

他們要回去“虎牢”好好黑皮一場,等著楚國得知鄭國屈服於晉國派兵北上。

到時候是繼續玩,還是退回國內,看實際情況咯。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