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535章:晉國又不行啦?(4K求訂閱)

第535章:晉國又不行啦?(4K求訂閱)

士匄後繼又讓範氏的部隊攻了四次,總算是攻了上去。

等範氏的士兵上了“章臺”,他們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不足百人的鄭軍,並且這些鄭軍裡面傷患佔了多數,暴怒下將之斬盡殺絕。

“‘臺’無梁木,方才攻上。”中行偃這是在揭短咯?

範氏士兵的確是在上面沒丟下檑木之後才攻了上去,前面的消耗讓他們付出了六百來人的死傷。

只是攻打“馮”,範氏失去了五千多的戰鬥力,等於南下的那個範氏“師”徹底殘了。

這個開局對範氏來講就是一個悲劇,連帶趙氏的那個“師”也是損失慘重。

另外,趙武之前已經向國君請求退出作戰序列,得到了來自國君的允許。

那麼也就是說,接下來的南征戰事跟趙氏無關了。

所以,趙武沒有聽從呂武的意見調來新的部隊補充,想要的是退出這一次南征。

趙武是在事情成為最終定居才去找呂武進行解釋,什麼趙氏底子薄,調兵需要的時間太久等等,理由講了一大堆。

呂武聽後只是笑笑。

建議嘛,講了別人不聽,有什麼法子?

只不過,以後趙武很難從呂武這裡得到什麼建議就是了。

呂武需要進行思考的是國君為什麼允許趙氏退出南征序列,開了這個口子之後,再遇到哪個家族想要退出,又該怎麼進行處置呢?

大軍在“馮”這邊進行駐紮,等待後續訊息的傳來。

算上先行南下計程車匄和趙武,他們已經在“馮”前前後後待了超過一個月,期間鄭國“新鄭”那邊沒有聯絡晉國,傳來楚軍要北上的線報。

鄭國得知晉國召喚小弟到“虎牢”會盟是三四個月之前,楚國得到訊息的時間會晚一些。

鄭國和楚國都是在晉軍南下訊息被確認之後,才有了各自的動作。

某次會議上,呂武說道:“鄭必以為‘馮’可阻擋我軍南下,‘新鄭’方才裝聾作啞。如今‘馮’已陷落,不日鄭使必來。”

聰明人不止呂武一個,只是呂武提出來的時機太過於正確而已。

這個時機講的是,列國君臣有些蠢蠢欲動。

範氏和趙氏打一個“馮”能付出那麼重大的傷亡,會讓列國君臣以為晉國又要不行了。

趙氏後面退出了作戰序列,好像是近一步證實了列國君臣的猜測。

國君想看看這些小弟中,有哪個不知死活的諸侯國想要蹦躂,或是誰會跟楚國那邊暗通款曲。

士匄要從“祭”調來一個新的範氏“師”。

其餘“卿”配合國君的操作。

他們才在“馮”被攻陷之後止步。

當然,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晉國這一次南下沒想跟楚軍正面硬撼,繼續南下頂多也就是稍微逼近“新鄭”嚇唬一下鄭國,也許鄭國就立刻投降了。

中行偃笑呵呵地說:“當如上軍將所言。我等,靜待佳音便是。”

國君笑著頷首。

晉國的其餘“卿”看上去風輕雲淡,沒有絲毫的緊張感。

他們的表現被列國君臣看在眼裡。

呂武看了一眼士匄和趙武,環視一圈列國君臣,看向齊國執政崔杼,問道:“如齊軍攻‘馮’,當如何?”

崔杼也許沒想到呂武會跟自己講話,給稍微一個愣神,再像是很認真地思索了一小會,說道:“非戰之罪也。”

呂武又問了衛國、宋國的人。

回答的人都跟崔杼一個答案,也就是換作他們攻打“馮”的話,直白承認根本就打不下來。

他們根本是有過相關的討論,單獨一家有答案,會以為只有自己不行,認定晉軍付出慘重傷亡的代價才打下“馮”代表虛弱。

那麼,現在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答案,不是他們自己一家單獨弱小,是有一家算一家都很弱,對比下來晉國能打下“馮”就是牛逼。

這個步驟很重要!

列國先承認自己不行,晉國哪怕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卻打了下來,還不足以證明晉國的強大嗎?

士匄很感激的看了呂武一眼。

呂武回以士匄一個溫和的微笑。

然而,晉國需要擔憂的是列國看到“馮”那麼難啃,他們會不會學鄭國開始不講武德大肆築造堅城。

如果各個諸侯國開始大肆築造堅城,晉軍再能打又能啃多少硬骨頭?會使得晉國的優勢被大大地削減,以後的戰爭模式也將改個花樣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事實上,幾個前來觀戰的列國君臣,他們還真的心生回去後要加強城池防禦工事的念頭。

他們現在還不知道的是,築造一座堅城的難度到底有多大,又該是投入多少人力物力。

也許,只是也許,築造一座堅城的耗費,能使他們再武裝起一個“軍(500戰車,12500士兵)”。

甚至,築城的耗費遠不止一個“軍”的消耗?

說來講去,範氏的損失有點活該,他們明明離“馮”不遠,幾年間卻不知道鄭國在“馮”這邊搞了這麼大的動作。

不過,不獨範氏對軍事情報不重視,大多數家族,又或者是上升到國家層次,一般極少隨時保持對敵國的情報刺探,輪到要開打了都不一定會對情報進行收集,

這是春秋中葉所造就的時代特點。

按照既往套路,兩國要開戰互相約個地點,再帶著軍隊過去,展開堂堂正正的拼殺。這個才是套路流程。

呂武看似在聽著大家夥談事,心裡在想道:“是我帶來的影響,還是歷史進展本來就是這樣呢?”

他有點想多了。

影響固然是有,大多數是集中在晉國的北境和西境。

比如,本來會非常活躍的各種狄和各種戎,遭遇到陰氏的一再打擊,變得消聲滅跡了;秦國更是乾脆被呂武掌握在手,不出意外根本沒得跑了。

如果歷史沒有被呂武所改變,去年就該發生“魏絳和戎”的歷史事件。

魏絳將因為“和戎”的功勞得到展翅高飛的機會,取代自己的族兄魏頡成為“卿”之一。

當然了,呂武救了魏琦一命,不但改變了歷史,也讓魏氏內部的權力更替發生了變化。

那個變化在於魏琦這一支……,也就是櫟陽氏取代了令狐氏(魏頡)來主掌魏氏。

另一個,因為“呂”地到了呂武手上,魏琦這一支也才成為櫟陽氏,要不然他們該是呂氏的。

呂武對晉國內部、北境、西境的影響很大,對晉國東面的影響也有一些,對南方的影響則非常少了。

直白一點來說就是,鄭國搞堅城是源於自身的選擇,不關呂武的什麼事。

在“馮”陷落後的第八天,鄭國使節真的來了。

作為使節過來的是子弱,他是子產的爹。

子弱過來就一個目的:求放過。

沒有列國君臣在場,晉君與眾“卿”聽取了子弱的投降條件,拒絕了鄭國的投降請求。

子弱一再哀求無果,又得到晉君姬周邀請鄭君姬嘉會獵的告知,面如死灰地離去。

在這一段時間裡,範氏新的一個“師”已經到位。

國君拒絕鄭國的投降,一方面是鄭國願意付出的代價不足,再來就是士匄一再逼逼叨了。

範氏需要證明自家一點都不弱,怎麼可能終止對鄭國的討伐?

國君則是知道楚軍還沒有北上,覺得不著急退兵的同時,需要繼續打擊鄭國來彰顯晉國的強大給列國君臣看,同時該有的收穫一點都不能少。

以晉軍為首的聯軍開拔了。

他們離開“馮”前往“索氏”,到達地方之後根本沒休息,國君立刻讓呂武展開對“索氏”的進攻。

不想休息是一回事,需要打造攻城器械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他們對“索氏”的進攻實際上是一天之後。

只有一點的時間,打造不出什麼大型攻城器械,只是製造了足夠的攻城梯。

陰氏對城池的攻擊是發生在卯時(7點),到午時一刻(11:15)就將“索氏”給拿下了。

這麼輕易就打下了?固然是呂武指揮得力和陰氏真心很強,再來就是“索氏”的城防設施一般,守軍數量也不多的關係了。

國君之所以指派呂武去打,主要還是想要獲取一個開門紅。

由此可見,晉國內部對呂武“攻城大師”的認可度非常高。

城池攻下卻不是馬上就走,該獲取的收穫肯定要搜刮的。

國君跟眾人一陣商議,留下呂武和陰氏的一個“師”在“索氏”,約定多久之後呂武必須帶著軍隊跟上去,往一個叫“京”的地方轉戰而去。

因為士匄的強烈要求,國君不得不同意“京”交給範氏來打。

對於這一點,中行偃、魏琦和程鄭不是沒有意見。只是國君同意後,他們不好再嗶嗶。

呂武花了兩天的時間將“索氏”能搜刮的人和物全搜了個乾淨,花了四天的時間率軍來到“京”。

他們剛剛抵達,恰好是範氏攻進“京”的那一刻。

算一算時間的話,範氏花了兩天才將“京”給攻打下來,僅是效率對比肯定比陰氏差。

士匄卻是不以為意,公開場合提到陰氏攻城很厲害,範氏也在緊追而上。

在接下來,輪到範氏的部隊留在“京”獲取收穫,國君帶著包括列國各部在內的聯軍繼續轉戰。

他們的下一個攻取目標是“鄶(kuài)”。

抵達目的地之後,衛君衛衎精神病又犯了,說是不能白來,請求晉君姬周將“鄶”交給衛軍來打。

衛君衛衎帶來了多少軍隊?他帶來了一個“軍(500戰車,12500士兵)”。

晉君姬周特別找呂武來問,道:“衛君衎向寡人索要攻打‘鄶’權利,陰卿以為寡人應當作何回覆?”

呂武事先已經觀察過“鄶”的城防,又跑到地勢高的地方遠遠觀察城內,聞言一陣樂呵,說道:“君上滿足衛君所請便是。”

鄭國投降而不得,過於靠近前線的城池來不及加固城防和調兵入城,“鄶”離“新鄭”並不過於遙遠,加固城防短時間內做不好,調來援軍卻是可以的。

晉君姬周看到呂武壞壞的笑容,一下子心裡有數了。

他說起了別的事情,問道:“楚君審於四月前下達徵召,為何遲遲不至?”

是呀。

楚國得知晉軍南下已經快半年的時間,鄭國很害怕晉國不可能會放棄對楚國的催促,怎麼過去那麼久楚軍還沒有北上呢?

呂武覺得只有少數的幾個可能,說道:“或是吳楚有變,亦或楚國攻宋……”

晉君姬周截斷,說道:“若楚攻宋,我不可棄宋!”

“楚君早前殺令尹子幸。子幸乃是子反胞弟,子反於‘鄢陵’戰後認罪自刎而死。”呂武停下來看著晉君姬周,很有深意地說道:“世人皆知‘鄢陵之戰’固有過錯,以罪量刑不至死,乃是為楚君背罪也。”

子反為楚君熊審背鍋死了。

楚君熊審不念子反的情,幹掉了子幸,以楚國那種社會環境,子幸肯定有取死之道,一家子卻會站在自己的立場去進行思考。

晉君姬周思量了一下下就明白了,說道:“楚有叛亂!”

這就是呂武的判斷之一。

隨後,晉君姬周同意了衛君衛衎攻打“鄶”的請求。

晉國內部對晉君姬周的處置並不滿意,少不了一些閒言碎語。

晉君姬周卻是沒有做任何的解釋,並且暗示呂武不要將他們交談的內容傳出去。

列國君臣得知晉國允許衛國打“鄶”有自己的解讀方式,言語上認為晉君姬周是一個大方的人,暗地裡怎麼想的就不清楚了。

得到授權的衛君衛衎感到很爽,他對孫林父下了死命令,必須在一天內將“鄶”攻克。

孫林父忍得很辛苦才沒破口大罵。

一天個毛線啊!

以為衛國是晉國嗎?

晉國的執行效率就不是衛國所能比,光是打造攻城器械都要花上十天半個月的。

作為一個精神病的衛君衛衎後來改口,說是花在打造攻城器械的時間不算,展開攻打的那一刻起才能計時。

以晉國為首的聯軍就慢慢等衛國打造攻城器械,另一邊則是密切關注“新鄭”那邊的動向。

做好準備的衛軍開始攻城,看不到陰氏品牌的大型攻城器械,有的是一些早就失去“專利權”的款式,推進的過程還挺像模像樣。

攻城一方進入守城方的弓箭射程,守城方射出的箭矢密度卻是遠超意料,一下子讓一些明眼人看出了什麼。

士匄一陣冷笑,說道:“衛君實乃自討苦吃。”

包括呂武在內的幾個“卿”看向在冷笑計程車匄,或許在心裡想道:“士匄什麼時候成了懂王的啊?”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