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之勳戚崛起 > 第二百零六章 聽牟指揮使講歷史(上)

第二百零六章 聽牟指揮使講歷史(上)

經過牟斌的一腔隱秘的合盤託出,張延齡終於放下了對牟琬的成見,甚至變的很不好意思起來。

張延齡看到牟斌跟牟琬兩人一臉的悲色,不好意思的端起一杯酒水,致欠道:“牟大哥,全是因為小弟小心眼,實在是對不住您了,這一杯小弟先幹為敬!”

“幹了!”

牟斌牟琬兄弟兩人也舉起酒杯同飲。

於是,解除隔閡的張延齡,牟琬、牟斌三人互敬一杯,家宴的氛圍終於開始熱烈起來

牟斌不虧是執掌錦衣衛近十年的督指揮使,言語間有意無意的透露了許多張延齡並不清楚的朝中隱秘,同時還有漠南草原上韃袒跟瓦剌的一些秘聞,顯然是故意透露給張延齡聽的,畢竟不久之後,張延齡要前往面對瓦剌跟韃袒的第一線的九邊重鎮寧夏鎮任職。

張延齡甚至從牟斌的言語中感到,對方似乎在向自己示好。張延齡不明白,地位高自己甚多的錦衣衛指揮使有什麼需要向自己示好的,但是既然牟斌在向自己示好,張延齡也不會點出來。

最終,牟府家宴在吃了近一個時辰之後,張延齡終於問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訊息:“牟大哥,半年前在京師長街中,刺殺小弟的兇手不知道可有落網?”

聽到張延齡的問話,牟斌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才說道:“沒有。”

張延齡對牟斌的回答不置可否,反而故意逼問道:“牟大哥,難道以錦衣衛這麼大的勢力,還抓不到幾個殺人越貨的小毛賊嗎?”

張延齡故意用一種微怒的語氣,一來是因為張延齡真的想知道,究竟是誰在幕後屢次暗害自己;二來是因為宴席間牟斌對自己示好的態度,讓張延齡有了少許的猜測,張延齡故意逼問牟斌也是為了看看牟斌究竟能對自己讓步多少。

面對張延齡咄咄逼人的口氣,牟琬面色上有一些難堪,一個是自己的親大哥,一個是自己的生死與共的“兄弟”,牟琬作為中間人總是會有一些矛盾。

牟斌聽到張延齡咄咄逼人的口氣後,面色卻沒有什麼變化。張延齡現如今的表現讓牟斌很是滿意,並不是牟斌有什麼受虐傾向,而是對張延齡這麼快就能感受到自己的示好,並能做出相應的試探,而感到滿意,真是不枉自己對他的示好。

雖然張延齡的試探還有一些幼稚,但這只是由於張延齡閱歷不足的原因造成的,張延齡的試探說明張延齡還有一定的政治頭腦。

對張延齡的問話,牟斌想了片刻之後開口答說:“不知道張賢弟可有聽說過文官集團?”

“文官集團?”

張延齡也算是熟讀上下五千年的大學生,但是如此簡單粗暴的劃分了一個文官集團出來,還是頭一次聽說。總不會是,大明王朝所有的文官全都是一個集團的吧?要真是那樣,像張延齡牟斌這樣勳貴出身的官員還有什麼盼頭。

牟斌看到張延齡一臉疑惑的神色,繼續開口說道:“說文官集團有點大,但是全天下的文官幾乎全都沆瀣一氣,故意打壓我勳貴武人卻是事實。當年洪武大帝定鼎天下,曾大封三十四功勳貴族,但到如今卻剩餘寥寥無幾是何種原因?”

明初洪武皇帝大殺功臣這件事情,在後世早有定論,於是張延齡隨口答道:“不過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罷了,漢高祖劉邦當年也做過類似的事情。”

“屁個鳥盡弓藏!”

牟斌聽到張延齡的話後,不滿意的口吐髒語。

“當年,蒙元餘孽尤盛,盤踞漠南漠北隨時想要恢復蒙元的花花江山。何來的兔死鳥盡?當年的三十四功臣可以說是全都是倒在了文官的各種鬼魅計量之下。洪武年間天下初定,自然是武人鼎盛文人低下,於是文官中人就暗中作梗,利用洪武太祖的弱點誅盡功勳,明初的三十四功臣,在太祖生前僅剩長興侯耿柄文武英侯郭英。”

“這個,不太可能吧?”

張延齡聽到牟斌說太祖大殺功勳是由於在文臣在暗處做梗,不僅有一些不敢相信。

“張小賢弟,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你看看如今的大明文臣,就知道當年的文官有多麼的無恥,況且當年文臣勢弱隱藏於暗處,更加便於煽風點火。直到洪武二十九年,時日不多的太祖皇帝才發現文臣的小動作,可惜定鼎天下的功勳早已被殺戮一空,太祖無奈之下只好大封諸子為王鎮守四方,來制衡已然逐漸壯大的文臣勢力。”

呵!張延齡頭一次聽說朱元璋大封諸子為王是為了制衡文臣,也太塔馬“聳人聽聞”了。

牟斌沒理會張延齡臉上無語的神色,繼續說道:“太祖崩,太孫允炆繼位,重用文官治國。而文官集團上位之後的第一刀,就砍向了太祖皇帝封分的各地藩王,一月之間用“莫須有”的罪名連削周、代、齊、湘四位藩王,而且將太祖時期正二品的六部尚書,一躍提拔為正一品,比多年為國征戰的各大將軍的品級還高,在加上太祖已然誅殺了大多的開國功臣,因而在整個大明朝廷一反洪武時期的武重文輕的局面,文臣勢力一舉成為朝堂上的主要勢力,這導致了眾多武臣心生不滿。”

張延齡聽到這裡,也對建文時期的突變感到莫名奇妙,文臣勢力隨著新皇上位盡然一舉推翻武官原本的優勢地位,還大肆削藩,這不是在找死麼?

果然,牟斌接著說道:“朝堂被文臣把持,欺壓武將大肆削藩的作法,讓以當時燕王為首的眾藩王大加抵制,允炆皇帝遂讓耿柄文率二十萬大軍前去討伐燕王,可惜眾武將早已惡了朝中文臣,出工不出力,導致領兵出征的長興侯耿柄文大敗;而後,當時的曹國公之子李景隆在領兵五十萬討伐燕王所在的北平城,卻同樣大敗;而後燕王率部南下,一路上勢如破竹打到當時的京師,也就是如今的南京。就這樣,成祖皇帝以北平一城而奪天下,結束了短暫的建文時期,六部尚書再次從正一品打落為正二品,武將勢力再次抬升。”

“成祖皇帝繼位之後,五次親征蒙元,在西北設哈密衛,在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南大規模改土歸流,但凡不從順著昌逆者之,滅安南劃安南與國土之內,命當時的大太監鄭和率寶船沿海南下,揚威於海外,當時我大明可真是萬邦來朝,威震天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牟斌有關永樂大帝的一席話,讓張延齡跟牟琬兩個小年輕全都聽的熱血不已。

可惜,永樂時期的文臣也沒有歇著,牟斌繼續說道:“由於永樂大帝以武力震天下,把太祖皇帝留下的國土擴充套件了五分之一,因而在永樂大帝時期是武將的又一個巔峰期。可惜,善於陰謀詭計的文臣也沒有放棄,提議成立一個直屬於皇帝幕僚機構,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內閣。誰也不會想到,當初只是一個幫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幕僚機構,盡然成了位於六部之上的內閣。內閣執掌大明中樞,而內閣中的閣臣全都成了事實上的大明宰相,雖無宰相之名,卻行宰相之實。”

牟斌說道這裡不禁長嘆了一口氣,本來六部尚書分庭抗禮的局面,因為一個內閣被統一到了一起,皇權旁落就在所難免了,而這一切卻是文成武功威震天下的永樂大帝一手造成的。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浮萍修仙錄那年暑月蟬鳴時曲藝天王家有白無常重天霸主一男五女在孤島磐道吃雞之榮耀狙神無上聖皇系統九指魔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