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奮鬥在殘明 > 第047節 借虜平寇

第047節 借虜平寇

一陣沉默後,高敏宗咳嗽一聲,正色道:“吳帥在信中說,滿清的攝政王多爾袞提出為先皇(崇禎)報仇的口號,姜帥怎麼看?”姜瓖長嘆一聲:“先皇操勞一生,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北方戰事和農民作亂,最後還是倒在這兩件事情上。但是最先攻入京城的是闖軍,先皇因此煤山自縊這是事實。吳帥借用清兵打敗闖軍也是事實,李闖王因此退出京城。清軍為先皇報仇的事實,不僅我們承認,就連在金陵的南方朝廷,也是承認的。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史閣老,要求大明境內群臣支援朝廷的借虜平寇政策,協助清軍滅除闖軍。”

姜瓖一直有和韓昭德通訊,也相信韓昭德的判斷,李自成退出京城很大原因是因為沒有糧食,不然不可能不顧一切的在京城蒐集銀錢——他需要銀錢買糧食。但是經過了大同之役的戰鬥,姜瓖自然不可能再將糧食賣給他李自成。不過姜瓖奇怪,多爾袞若想要帶領大清在京城站住腳,那麼必須也要有糧食。多爾袞的糧食從哪裡來呢?若是姜瓖不開始供糧,在北直隸已經打壞,河南、陝西因為戰爭死了不少人的情況下,多爾袞哪裡有糧食養活京城而周邊地區呢?

高敏宗聽到姜瓖沒有提多爾袞的事情,而是指出金陵朝廷的命令,心中已經有了分寸。這些年姜瓖一直致力於民族和解,他所推崇的七郡主百里芸,按照她的說法自己就是成吉思汗的後代,就是蒙古人。在大同,不但有蒙古人、滿情人和韃靼人,甚至還有金髮藍眼的人,大家都過得和和睦睦。高敏宗曾經聽說過,有人身後姜瓖是羌族人,姜瓖沒有反對。如此說來,姜瓖對於滿清改朝換代並沒有什麼異議。

雖然古語有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是在姜瓖心中,什麼是本族,什麼是外族,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明朝皇帝並不一定是好人,崇禎嫉妒武將,導致無戰將為自己守邊,最終遭致闖軍進京,自己煤山自縊。而清朝皇帝並不一定是壞人,至少多爾袞如今一直為崇禎報仇,又將闖軍驅逐出京城,讓崇禎皇帝安息。這無論如何是一件好事。

讓逝者入土為安,從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姜瓖作為明朝邊將,還是承認大清這個人情。

高敏宗深知,姜瓖的答案很簡單,他就是保境安民的人,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就是好朝代。至於誰是皇帝,姜瓖並不關心。姜氏從姜維開始,一千多年間,姜氏就沒有做皇帝的打算。因此此刻,對*入主中原,姜瓖的態度十分消極。高敏宗不再說話,陷入沉思。

張悅看到是一個空當,咳嗽一聲:“姜帥如今重點在西路,姜老爺的事情為重。至於別的,盡人事聽天命吧!”

張悅說的是姜老爺,是姜瓖的父親,如今還被闖軍關押在榆林。在天崩地裂的現在,姜瓖在面對國破的情況下,如何避免家亡,給士兵們繼續堅持下去的勇氣,是一件維持雁北軍守軍士氣的巨大事情。吳三桂可以藉助陳圓圓維持他的關寧鐵騎的士氣,姜瓖就可以用相同的辦法,用父親維持住雁北軍的士氣。

姜瓖想想說:“如今闖軍正在潼關準備和清軍會戰。李闖王這種戰術不能說不對,因為當年李闖王就是因為在潼關打敗督師孫傳庭,才有進軍京城的機會。在此之際,我們要按兵不動,看看滿清的打算,才能藉此機會立足腳跟,再圖將來。”

張悅讚道:“滿清若要入主中原,先拿出入住中原的能力吧!胡人害怕溼熱潮溼,早在岳飛嶽爺爺的時候,就有記載。這滿清的人也是胡人,怕也是差不多。”

高敏宗卻沒有那麼樂觀,因為這幾年,北方特別冷。特別是大同,據說溫度和遼東也差不多。高敏宗研究機械,大多屬於木質機械,對於溫度要求極高。這些年高敏宗已經明顯感到實際中的操作與書中記載有一些不同,大多和溫度有關,因此對於溫度變化十分敏感。

高敏宗並不知道,這是因為全球進入了小冰期,整個黃河以北都比以前要冷很多。高敏宗認為如果滿人真的要在京城住下去,未必不可能。

高敏宗想的沒錯,大清的人真就在京城住下了,而且準備入主中原。

此時在京城,多爾袞已經維持好京城的秩序。京城被李自成的大順軍折騰了好幾個月,京城僅存的民眾都在期盼王師來解救,而不管王師是哪個民族。

多爾袞帶領八旗軍進城,接管了京城,安撫城中秩序。在經濟上,多爾袞帶來了糧食。李自成在京城拼命搜刮財物,就是為了買糧。京城如今糧食有價無市,多爾袞帶著來自清水的糧食進城,並且維持糧食價格不超過十兩一石,迅速讓城中保持穩定。由濟爾哈朗組織栽種,在鑲藍旗軍人指揮下,漢八旗軍人維持,京城人民共同護送來到京城的糧食,在維持京城穩定的作用中,起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當然,尚未運出北京城的三千萬白銀,就被多爾袞直接收入國庫,作為軍功所得,並沒有還給京城的百姓。

多爾袞進京之後,軍事上讓本部人馬進駐京城。他並沒有讓一起來的阿濟格、多鐸和豪格進城,而是安排他們迅速追逐李自成的軍隊。其中阿濟格走西北,由宣化進入大同,直接攻擊榆林。多鐸南下河南,豪格進入山東西部,和託和李率泰進入山東東部,迅速在京城周圍形成一片穩定的區域。

在政治上,多爾袞打出了替崇禎皇帝復仇的口號。多爾袞提出,明清之間的戰爭是君子之戰,誰也沒有做出暗害對方的事情。但是崇禎皇帝忙於政事一輩子,卻落了個被賊寇逼死的下場,是可忍孰不可忍。多爾袞命人厚葬崇禎皇帝,並且找尋崇禎皇帝的子孫,而且厚待。這一政策至少在官面上,得到了百姓們的一直支援。

在財政政策上,多爾袞廢除了大明一直執行的三餉政策。

如此多種措施,讓京城和周圍迅速穩定下來。對此,皇太極留下的漢臣之首范文程解釋道,這是因為大清以仁德為上,所做的事情讓百姓心服,所以能夠造成天下歸心的良好局面。

然而,絕對沒有一個在京城的人,會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有糧食才會造成的美好局面。

甚至在金陵新成立的南明政權,也派出北使團,對多爾袞的措施深表支援。這裡說一下南明,這是在得知北方京城崇禎皇帝歸天之後,在金陵成立的明朝。因為明朝是兩京制,北面的京城是永樂大帝朱棣後來成立,叫做北京。大明立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立的國都是金陵,叫做南京。南京和北京一樣,都有六部,原本南京六部都安排那些政治上失意的人員。但是此刻這些理應政治上失意的人,卻獲得了大明朝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們擁立福王兒子朱由菘做皇帝,史可法作為首輔大學士,馬士英因為擁立朱由菘有功,與史可法共同輔政。

南明朝廷對於天下形勢的整體判斷是聯虜平寇,就是和大清一起打擊大順軍。至少在南明朝廷眼中,崇禎皇帝是被李自成逼死的,他們的看法與姜瓖完全一致。因此會有北使團,協助大清穩定北面局勢。

多爾袞假意同意南明北使團的意見,甚至指出願意和南明的人一起攻擊李自成的大順軍。因為大順軍是逼死崇禎的罪魁禍首,實在罪無可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南京的北使團,提出了與清朝劃江而治的打算。江北的明軍就此歸屬清軍,因此,包括吳三桂在內的,包括姜瓖、婁光先等武將遵從南明北使團的命令,受命支援清軍,屬於合法行為。只是北使團沒有提出劃江而治的江是那條江,長江、淮水還是黃河,北使團自己也沒弄明白。於是大清就與這支北使團虛與委蛇。

真實的情況是多爾袞到了京城才知道大明朝的南部還有一個富庶的江南地區,那裡長期不收稅,簡直遍地黃金。這個時期的多爾袞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研究大元王朝締造者忽必烈大帝統一中華之地的軍事戰略,以至於順治皇帝搬入京城的禮儀都搞得十分隨便。

順治皇帝和皇太后大玉兒進駐紫禁城,第一件事情是滅火。因為李自成撤出紫禁城,一把火將紫禁城燒為白地。因此順治皇帝和大玉兒因為整飭紫禁城的事情就忙得不可開交。對此多爾袞也樂得順治和大玉兒他們有事可做,省的他們對政事指手畫腳。對於大玉兒來說,整飭紫禁城就好比家庭裝修,是皇家必須要做的事情,這個事很大,而且屬於皇上家事,多爾袞不便插手。多爾袞就是藉助整飭紫禁城的藉口,將順治和大玉兒徹底從朝政中甩開。(未完待續)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魔君很壞很邪惡:戒掉二手夫君美食農莊:殿下,喂不飽念動乾坤農家悍女:搶個將軍來種田放牧神魔紅頂位面商人網遊之狂歌魔幻航母慣壞麻辣妻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