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朝大丈夫 > 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造反

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造反

張同敞輕嘆了口氣:“其實鄭莊公最後也沒留下什麼好名聲,大帥效仿鄭莊公,怕是最後得不償失。”

李景點點頭:“是啊!戰亂一起,不管結局如何,最終苦的都是老百姓。所以我很不願意這麼去做。”

“大帥,就沒有別的辦法麼?”文青說道。

李景笑了笑:“敬之,你原先在翰林苑,我剛進京那會兒,你對我同樣有很多看法吧?”

文青聞言一怔,沉吟了一會兒,輕輕點了點頭。

李景笑著接道:“我沒有別的意思,你不用往心裡去,我拿你舉例只是想說,讀書人大多對我是有看法的。

而南京反對我的這些人呢,在讀書人的心目中很有些號召力,我也不瞞你倆,在南京搞小動作的有阮大鉞,馬士英,甚至張溥都有參與。以張溥的號召力,你們可以想見在南京有多少人反對我吧?”

(阮大鉞是東林黨出身,後來跟東林黨決裂投到魏忠賢門下成為閹黨成員,張溥是復社領袖,復社跟東林黨一脈相承,按說張溥跟阮大鉞應該不對付才是,偏偏兩人私交甚篤,由此可見張溥的人品低劣。)

張同敞和文青同時點了點頭。

張溥的名字在讀書人當中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張溥這個人才學是有的,但是因為他是復社領袖,經常宣揚那套不切實際,並且是維護江南士大夫利益的政治主張,李景本就對士大夫階級不感冒,且不喜文人結黨,加上不恥他跟阮大鉞這樣的人交往,因此沒有重用他,只是讓他任個閒職。

本來李景把復社那些人調至京城,讓他們編撰《崇禎字典》,是希望這些人有個正經的事情做,能夠收斂一些,卻不想他們到了京城以後,居然在京城也搞起了詩社會館。

李景倒是不怕他們抨擊朝政,要是說的在理,李景聽了還會欣然接受,可是這幫人代表的是士大夫利益,跟李景推行的政令完全是瘸子屁股兩擰。

可以說,李景對復社的大多數成員已經徹底失望,李景已經不打算任用這些人出仕,等《崇禎字典》編撰完成,再讓他們修訂《永樂大典》,總之,就讓這幫人這輩子都耗在著書上面。

但是復社的成員實在太多,已經有官職的就有數百人,有功名尚未出仕的,全國各地加一起得有好幾千人,李景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調進京城,一是養不起,再一個這麼多讀書人湧進京城,要是不能妥善安排,那就是一個天大的麻煩。李景只能把那些比較有名氣並且比較活躍,有組織能力的人調進京城。

復社組織當中,以江南的成員最多,而南京則是江南這些復社成員的主要聚集地。陳大虎任南直隸布政使的時候,根本不尿這些讀書人,而且陳大虎行事粗暴,動輒抓人,對這些人震懾力極強,這幫人也不敢說對李景不利的言論。

但是陳大虎走後,浙江布政使王象晉調任江蘇,王象晉是科舉出身,對復社這幫讀書人自不會像陳大虎那般粗暴,於是復社那幫人再次冒頭。

雖然復社的主要骨幹被李景調進京城,但是剩下的人當中也不乏有組織能力的,畢竟矬子裡面總能拔出大個兒,這些人時不時的把成員組織在一起搞個聚會什麼的,搞得久了新的組織者就又開始出現了。

而這時不得志的張溥時不時的再給這些人寫個詩,作個文啥的,復社這幫傢伙更來了勁頭兒,蹦躂地越發歡了,基本上江南的輿論陣地都被這幫人掌握了。

但是單憑這幫讀書人想靠口舌之利就想推翻李景還差得遠,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這幫人也就嘴皮子厲害,真要讓他們幹點什麼,他們還沒那個膽量,而且這幫人根本沒有真正的組織能力。

但是有組織能力的人還是有的,阮大鉞和馬士英這些或不得志或被罷免的官員適時出現了。

阮大鉞:字集之,號圓海,又號石巢,懷寧(今安徽安慶)人,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進士。阮大鉞是高攀龍的弟子,同鄉左光斗是東林黨的領袖人物,也是阮大鋮倚以自重的朋友。

阮大鉞在打倒方從哲引入的非東林閣老史繼偕等人的鬥爭中立下頭功,因此成為東林黨骨幹,在東林點將錄中綽號“沒遮攔”。

天啟四年春,吏部給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阮大鋮進京遞補,但是這時高攀龍、趙南星和楊漣等人與左光斗發生內訌,準備任用高攀龍的另一名弟子,東林闖將魏大中。

經過一番內部交易,等阮大鋮到了北京時,趙南星一夥人讓他補工部給事中。

要知道吏部乃是六部之首,工部排在最後,於是本來按資歷應該遞補吏部給事中的阮大鋮憤怒了。

此時魏忠賢出現了,阮大鋮當即投靠了魏忠賢,最後得償心願。

但是阮大鋮的官沒做多久,便迫於東林黨的壓力棄官回家,從此阮大鉞與東林黨決裂。魏忠賢當權時,他被召至京城,任太常寺少卿。

阮大鉞深知自己是東林黨出身,現在成了閹黨,估計是兩面難討好,因此行事十分小心。一段時間後便迴歸鄉里,打算觀望形勢。

崇禎當政後,剷除閹黨,阮大鉞上書指出東林黨和閹黨都是“黨附宦官”,應該一起罷去。

(注:當時阮大鋮準備了兩本不同的奏章送給北京的朋友楊維垣。第一本奏章是專門劾閹黨的。

第二本奏章則是閹黨和東林黨一起彈劾:“以七年合算為言,謂天啟四年以後,亂政者忠賢,而翼以呈秀,四年以前,亂政者王安,而翼以東林”。

由此可見,阮大鉞行事還是非常謹慎的,可惜他選人不當,楊維垣當時跟東林黨正處於敵對狀態,因此沒有按照阮大鉞的囑託“見機行事”,而是上了第二本)。

結果就是阮大鉞被打成閹黨罷官。

阮大鉞回到老家以後刻意與張溥等人結交,並贊助錢財於張溥的老師周延儒復起,試圖與東林黨講和。

但是周延儒擔任首輔以後,迫於東林黨的壓力最終並未起用阮大鉞,阮大鉞無奈之下只好推薦自己的好友馬士英。

李景入京掌控中樞,大力整頓吏治,大批東林黨和復社成員被李景拿下,於是在相同的利益驅使下,阮大鉞終被東林黨和復社接納。

其實東林黨和復社接納阮大鉞主要是因為阮大鉞有錢,因為東林黨和復社成員中的官員被拿下以後,大多被抄家,一幫窮鬼要搞聚會,當然需要找個有錢人幫襯。

(注:歷史中阮大鉞並未被東林黨和復社接納,相反還對他大加譏諷,最後雙方勢成水火,因此阮大鉞在南明掌權以後,大肆打擊東林黨人。)

馬士英:字瑤草,貴州貴陽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跟阮大鉞同榜),後來任南京戶部主事,天啟時,升戶部郎中,後任嚴州,河南府,大同等地知府。

崇禎三年,馬士英遷山西陽和道副使,崇禎五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到任剛一個月,因貪汙軍餉,賄賂朝臣,被鎮守太監舉報罷官。

馬士英跟阮大鉞是同榜進士,本就相識,流放到南京時,恰好阮大鉞也在南京,兩人算是同病相憐,相交甚歡。

後來周延儒得阮大鉞資助復起,迫於東林黨的壓力沒有起用阮大鉞,最後在阮大鉞的推薦下,起用了馬士英。可以想見,馬士英對阮大鉞自是感恩戴德。

也正是因為阮大鉞的關係,馬士英跟張溥得以結交。

馬士英曾任地方知府多年,熟悉地方政務,其實頗有幹才,但是馬士英為官並不清廉,因此李景執政以後,再次將他罷官去職。

馬士英被抄家,無路可去,只好到南京投奔阮大鉞。

到了南京以後,跟阮大鉞等人自是一拍即合,極力抨擊李景推行的政令。

其實,馬士英和阮大鉞以及東林黨還有復社這幫人反對李景,自然是瞞不過駱養性的下屬,而駱養性知道以後,李景自然也就知道了。

對這些文人的脾性,李景是很清楚的,李景也知道這幫人的危害,但是李景現在事情實在太多,根本沒工夫搭理他們。而且李景現在要顧及自己的名聲,也不好對他們下手。

因此陳大虎就任南直隸布政使時,並未把這些人怎麼樣,當然,在陳大虎這樣的粗人治下,一眾文人只能夾著尾巴做人,行事當然要收斂一些。

直到今年陳大虎離任,王象晉接任江蘇布政使,這些人終於重新抬起頭來。

而經過李景和陳大虎的連番打壓,馬士英終於明白,光靠嘴上罵人是沒有用的,要想把李景趕下臺,必須要聯絡更多反對李景的人,尤其是手裡有兵的將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聽了馬士英的剖析,阮大鉞等人也明白靠他們這些人確實成不了大事,於是開始聯絡南京城裡那些不得志的官員和一些被李景奪了軍權的將領。

這些人跟馬士英等人自是一拍即合。

本來,見李景並不準備為難這些人,加上這些人並未搞出多大事情,駱養性的屬下對這些人的監視已經放鬆下來,因此馬士英等人搞得小動作,還真的瞞過了駱養性的下屬。(未完待續)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近身武王 兵王無敵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榮耀與王座 鬼志通鑑 欺天大世 一點風骨 這個首富有點牛 最強魔神系統
相鄰推薦:
重生天才鬼醫職業調解人重生田園生活帶著異形去修仙修仙路迢迢國醫貴女密文圖之陰山古墓重境炮灰手札鬼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