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求生記 > 第二百七十四章 褚桂平的逍遙夢(十)

第二百七十四章 褚桂平的逍遙夢(十)

自從李念致在德尋酒樓看到美人對著自己一笑後,就魂不守舍了,經過打聽後才知道那日是城南燕家聚餐,可是像燕家這樣的大戶人家,要打聽李念致那日是燕家的哪一位美人對自己笑,還真的很難辦,因為燕家子孫繁茂,其中的小姐丫鬟就有幾十位,這樣的事肯定難不倒褚桂平,只要在衙門文書中一查就能知道。

“桂平賢弟啊,你我兄弟,只要知道那日女子是誰,李某當雙手奉上紋銀五兩辛苦茶資。”

“哎呀李兄,即是兄弟,不分彼此,愚弟因該為李兄分憂,這阿堵之物就見外了。”

燕家燕瑤北妻妾九位,膝下兒女成群,當前是大兒燕大遒當家,這燕大遒也是妻妾四位,大兒庶出已成家,二兒嫡出也到了弱冠之年,尚未成家。三女兒庶出,年芳十九,已有婆家,不日完婚。四女、五女庶出二位都是十八。六子庶出,一十六歲。七女嫡出一十四歲。八子庶出九歲。九子庶出七歲。十子庶出五歲。十一女庶出五歲。

“李兄啊,經過愚弟在衙門戶籍上面查到,那日的女子可能是燕家三小姐,還有燕家四小姐、五小姐,不過也有可能是七小姐。”

李念致說道:“這可如何是好,總不能上燕家去看個究竟吧。”

褚桂平說道:“李兄不必著急,燕家三小姐已有訂婚,那日的女子不會是三小姐。還有七小姐十四歲,還沒到及笄之年,卻也不是她,因為那日女子是盤頭簪子綰住,只有行了及笄禮後,才能及笄行簪。那麼剩下的就是四小姐和五小姐二位美人了。”

李念致回道:“多謝賢弟費心,可到底是四小姐還是五小姐,可有良斷。”

褚桂平說道:“不急!愚弟有一小計,每年的上元節燕家在南城門外搭綵棚,供家眷觀燈,到時官府會在燕家觀燈處派衙役值守,李兄可以裝扮成衙役,跟愚弟一起觀看燕家的內眷,是四小姐還是五小姐到時一問便知。”

李念致無奈地道:“距上元節還有好幾月,只怕等到那時,因相思太甚本公子活不成了。”

褚桂平內心大罵,好一個急色坯,平時仗著財大氣粗吆五喝六,自己也跟著受了不少氣,卻被燕家小姐拿捏的死死,這也是報應。

鄄城的案子顯然成了一樁無頭案,年關將近,這案子拖著也不是辦法,問題是張子安一家大人小孩也不能長期關押,無奈之下,趙文博縣丞不得不放人,張子安就帶著老婆孩子逃也似地迴轉鄆城,經過這幾個月,鄆城的風言風語似乎也少了許多,所以當得知張子安回家時,衙門也沒有難為張家,當然最開心的還是褚桂平了,這事算是過了一關,可不知張家有所察覺那姦夫好像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褚大官人。

明日就是年三十,鄆城被昨夜的一場大雪染成了白,雖然下了雪,卻不是很冷,所以街上瀰漫著過年時特有的氣氛,商家在店鋪門前掛著燈籠,貼上對聯,街上行色匆匆的人各自忙乎著,時不時在街角處飄出陣陣米香,饅頭香味,夾雜著酒的味道。

德尋酒樓除了不能回家的幾個夥計值守,餘下人全回家過年去了,連從不露面的酒樓老掌櫃帶著常叔和小公子不知為何,套了五輛大青驢車,裝上了幾壇酒,帶了許多的吃食,全是平安府出品的仙人面、各色罐頭、衣著鞋帽、裘皮被褥、鐵製農具、米麵糧食、乾肉乾果及剛殺好的幾頭羊,出城而去。途經城門口時,酒樓老掌櫃隨手遞出一塊鐵製牌給了守門兵士後就放行了。

“我說老四,剛才這五輛大車上裝的是什麼東西,也不驗看一下。”

那兵士老四回道:“學著點,這五輛大車大爺我可不敢多問,朱老六啊,明日就過年了,可不想弄出點事出來,連這個年也過不成。”

朱老六一縮脖子回道:“它奶奶個熊樣,這車上裝了那麼多的油水,也不留下一點,讓兄弟們油油嘴皮子也好啊。”

那老四說道:“我說朱老六,平安府的牌子你也想留?”

朱老六*&……%……*(……#... ... 。

此時老羅頭總算是把外甥給堵住了說道:“好小子啊,難道連過年也不回家嗎。”

褚桂平說道:“家中那醜女在,實在不能回家,除非休了她。”

老羅頭仰天呼道:“老天啊,小子喂,別忘了是舅舅把你養大成人,又是舅舅給了你衙門差事做,做人以孝為先,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以為自己長的帥就說別人醜,最說了那季氏早就回了孃家,今日你跟我回家去,明日一早就去季家莊,把媳婦接回來,哪有媳婦在孃家過年的道理。”

褚桂平是欲哭無淚,這大半年來的逍遙生活看來久不矣,這種家事鬧將起來,自己除了出醜外,還要被說成不仁不孝,往後怎麼在鄆城混,可能連衙門差事也保不住。

今日崔家門前圍滿了四鄰八鄉前來看熱鬧的人,五輛大車把崔家的竹籬院牆塞的滿當當,此時的崔鈺正在大哥崔科牌位前聽著嫂子訴說著這些年來的艱辛,要不是崔家以前是書香傳家,加上崔鈺曾是三甲進士的因素在,如是一般的平民,早就被各種勢力生吞活剝完了,就連眼前的敗破宅院也不保。

崔鈺帶著崔沫的到來,隔河的李家當然也知曉了,自從跟崔家一場官司後,這些年來雖然李家沒有對崔家下死手,畢竟崔家的敗落,加上崔科的死跟李家有直接的關係,崔鈺的到來也不是要讓李家好看,為了報復,這一點在半年前,臨出門時已經跟平安伯商討過,在章子俊看來,這種佔幾畝地爭鬥根本上不得檯面,崔鈺這些年來跟隨平安伯以來,眼界格局也提高了不少,最擔心的就是大哥的死,是不是李家直接所害,經過半年的暗訪,雖然李家沒有直接迫害大哥,卻是為了二畝地引起的糾紛,當然這裡面也有大哥崔科原本身體不佳,加上一場官司間接而亡。

對於侄兒崔沫的敘述只是一面之詞,這一點平安伯是關照過的,一定要弄清情況,而不是為了報仇發威,加上崔鈺又是私自出了轄地,如果被朝廷某個御史知道,麻煩就大了,一切低調行事為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崔鈺身為榆林縣令,私下裡來到山東鄆城是不能公開的,因為朝廷有規定,地方官員不能私自走出轄地,權利越大越不可以隨意亂走。比如一個進士考中之後要放官就給你一個月假期(按照具體距離情況)這一個月就回家,然後這個時間還必須趕到任命的地方做官。絕對不能遲到,還有期限的。所以說崔鈺這一次出示的身份是平安伯府的管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崔鈺代表的是平安伯,在外要比一個縣令強大好使的多。

半年來崔鈺就來到了鄆城,開了這家德尋酒樓,也是為了隱藏身份,重要的是暗訪大哥的死因。強忍著不去知會崔家中的馬氏及崔月孃兒倆,一切需要出面的地方,全由章子俊安排的老管家常叔去辦。

褚桂平不得不跟隨舅舅回了羅家老宅,幾個月來,洞房依然,屋簷下的花燈還沒有摘,門柱上的新婚對聯分外耀眼,每每想起新婚時的一幕,不覺心驚膽戰起來,可是舅舅似乎不當回事,讓人套上一輛驢車帶棚轎就要去季家莊接人,褚桂平有萬千個不願,也不由自己了。

等趕到季家莊時,天也慢慢暗了,冬天晝短夜長,好在是雪天,地上白茫茫一片,也能看清道路,到了季家說明來意後,卻被拒之門外,這一下可把褚桂平逗樂了,對舅舅說道:“這是季家不認這門親了,省得寫休書了,舅舅迴轉,舅舅迴轉可好。”

老羅頭火大了,上來就給了褚桂平一耳刮子道:“休要呱嘈,休妻是那麼好休的嗎?哪有無故休妻的道理。”

褚桂平卻胸有成竹道:“侄兒休妻當然是有道理在,舅舅何必強逼侄兒的婚事。”

在古代休妻的條件有七種,即“七出”,只要妻子觸犯了其中任何一件,作為丈夫就可以一紙休書。

1、不孝順公婆,也就是“逆德”,這是休妻的第一大條件。在古代傳統社會,女子嫁人後,公婆的重要性要勝過自己的父母,因此不孝順公婆被認為是很嚴重的事。

2、無子,即妻子不能生出兒子,被休理由是“絕世”。在古代,結婚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為了傳宗接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能生出兒子,婚姻便失去了意義。不過,因為在古代社會實行一妻多妾制,所以真正為此休妻的也不多。

3、淫亂,即妻子與丈夫之外男人發生關係,被休理由是“亂族”,古代人認為這會造成後代在血緣和輩分上的混亂。注意,在古代,"淫"不完全指妻子與丈夫之外的男性發生關係。

4、嫉妒,理由是容易“亂家”,因為在古代實行一妻多妾制,妻子嫉妒的話,容易造成家庭不和睦。

5、有惡疾,指妻子患有嚴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盛”,指不能一起參與祭祀。在古代傳統社會中,參與祖先祭祀是每個家族成員重要的職責,而有嚴重的疾病,就不能參與祭祀了。

6、口多言,指妻子不該說話的時候搬弄是非,理由是“離親”。在古代,涉及家族裡的事情,都是由男子在一起商定,女子不得參與說話,否則就被認為是破壞家庭和睦。

7、盜竊,顧名思義,就是偷東西,被休的理由是“反義”,即違背義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穿梭致富從1985開始極光之意柯南里的撿屍人牛頭回憶錄躍動的青色年華我的夫人是神捕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修仙就是這麼科學時間迴圈:開局就被六扇門抓捕無限天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