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求生記 > 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

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

章子俊一邊享受著三妻四妾的腐朽生活,一邊破口大罵著這個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目前在廬州府,章子俊可謂是一手遮天了,隨著水泥廠破碎機器的改進,用鍊鐵廠出來的鐵料,翻砂出了機器厚重的外殼後,把章子俊的反擊式破碎機給製作出來了,這種機器原理就是以前農村用的打稻機,水堆帶動轉軸,在機器的內部轉軸上裝有厚實長形鐵塊,當轉軸轉動時,把石料投進去,長形鐵塊就會擊打石料,只有細小的石料才能從底部流出,完成破碎的要求,這樣就要求機器外殼特別厚重才行,在沒有焊接及螺栓的明朝,章子俊不得不採用翻砂泥坯一次澆築成型。雖然粗糙,可是效果很不錯。破碎後的石料成了細小的沙石,經過高溫煅燒後,為下一步的研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一壓就成粉末狀,這就是一個迴圈的過程,第一步做好了,後續工序才能做好,水泥的質量也變的更好。要提高產量,只要增加各工序機器就成。

“福利房”的建造其實很簡單,為了能有足夠的銀子建造,在面向街道的四面,全部建成商鋪房,這種商鋪房沒有後園子,每一間也是二層小樓,底下商鋪,上面住人,這樣的商鋪專門賣給那些小商小販,小門小戶。每一間樓上樓下六十兩銀,好處是不管做什麼買賣,還是住家都沒有稅,這一次的排場弄得很大,專門做了沙盤模型,有同知顧麟坐鎮,在邊上一間臨時屋中擺開售賣,還請來了戲班子,每日演一出大戲。

大批量建房最大的好處就是成本很低廉,盛彌形容為建房三步曲,一曰:砌牆,二曰:上房梁,三曰:蓋瓦。

這種毛坯房活計最多的還是木匠活,章子俊又研發了水車鋸子,用一塊圓形鐵片鍛打成鋸齒,水車帶動一個大飛輪後傳動帶動圓形鋸片,最大能鋸出六寸寬的板材,這樣就極大地減輕了木匠的工作壓力,在十五裡河邊上,一個木材加工廠應運而生。

木材加工廠,可不是單單把圓木鋸成方木或是鋸成木板,而是一個造房的整合工廠,規定了統一標準製作門窗、大梁、立柱,現價段只是些粗木活,等一段時間後,章子俊還將製造凳子、椅子、飯桌、櫥櫃等傢俱,這些歸類為細木活。

這個木材加工廠建成,還要說到一個章子俊的老朋友,就是曾住京城時石板衚衕跟劉升一起的李勝,當初李勝外放授無為州判官,經過十幾年的升職,現為無為州知州,從五品。

明朝的地方官職是這樣劃分的,廬州是府,屬南直隸,領二州:無為州、六安州,六縣:合肥縣、舒城縣、廬江縣、巢縣(屬無為州)、英山縣(屬六安州)、霍山縣(屬六安州)。

府以下為州,州以下縣,知府下屬有同知、判官、推官、經歷、知事、照磨、檢校、司獄。州下屬除了知州外,也有同知、判官、吏目。最後縣就是知縣、縣丞、主簿、典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樣是同知、判官,知府的級別高出知州一級,所以級別也就大不同,就說目前廬州府同知、通判要比無為州高一級,廬州知府同知為正五品,無為州同知為從六品,章子俊目前是知府正四品,李勝為知州從五品,差了三級。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官員止步在五品官職以下的原因,在大明朝步入正七品行列才算是為官,可是從七品想要升任為五品很難,一步一個腳印,步步全是血淚,五品想要最進一步那就更難,不拼出個你死我活,是很難上去的。正因為這樣,就明白了為什麼要留京為官了,那怕只是在京城的一個九品官職,也比地方上的七品縣令有前途。

章子俊任廬州知府的抵報,早就到了地方縣以上的衙門,在這半年來,李勝多次寫信讓敬一賢弟來無為,一敘相思之苦,再續友人之情,還寫了一首詩詞表達老友之間的友情。

可是章子俊一直沒有機會去無為看望李勝,這一次,南京的曹衡帶信給李勝,說是南直隸收到廬州府有官員上疏,章子俊為知府以來,大力營造,侵佔良田,中飽私囊,私自發放朝廷官銀,與民爭食,把昔日鳥語花香廬州弄的烏煙瘴氣。然,在平安伯時巡按江南,縱容家奴,濫殺無辜百姓,欠有命案二條,當地官府敢怒不敢言… ….。

曹衡是想透過李勝去給敬一送口風,免得遭災,這樣做曹衡也是為了自保,如果直接去信給廬州的話,到時就說不清了。

當李勝接信後,立馬就打著去知府述職的藉口,坐船去往廬州,無為到廬州起碼要行十日的路程,等李勝的船停靠在廬州南薰門後,就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河中全是船,來來往往好不熱鬧,有運煤的,還有一些石頭,大批的木材,上得岸來,一路上車水馬龍,長長的大轅馬車隊一輛接著一輛,一眼王不到頭,從南薰門往西,運送著各種各樣的物資,多個商隊就在城門口排隊進入,進入城內商業繁華的不像樣,為何這番景象?李勝帶著許多的疑問。

其實很好理解,章子俊取消了許多以前隱性的地方稅和收費後,又大力營造房地產業,就帶動了許多商業機會,這種外溢現象是必然的結果,直接和間接之下,路邊冒出了許多新的產業,造房要沙石料,那麼一些竹簍、竹挑子用具就增多了起來,城內各家打鐵鋪子生意也就興旺,各種鐵釘,門環、鐵鉸鏈、鋤頭、鐵拉扒子、開石用的鐵鑿子、大鐵榔頭、鐵芊子等等,其它的就更多了,造船修船的,造馬車修馬車的,油漆店鋪、各種手工編織作坊、麻繩店鋪等等這些直接跟營造有關的商家在南薰門一帶聚集起來,這些還不算,在德勝門內,全是客棧、茶樓、飯館子加上青樓妓館更加熱鬧。現在的廬州短短半年多來,吸引著方圓幾十裡內的所有在荊襄之地逃荒而來的流民,城內人口一下子增加了一大半,以前廬州城內居民為四萬人左右,而現在卻有幾十萬之眾,為此章子俊正在考慮在威武門外以東,建造大批的廉價住房,因目前此地已經成了一個“棚戶區”將近幾萬的流民在此亂搭亂建,排出的生活汙水弄的臭氣熏天,碰到雨天,滿腳爛泥,如果加上天熱的話,距瘟疫不遠了。

狀告廬州知府的人,就是在這樣的大力發展中沒有吃上肉的人,就是在廬州城內的“三司”衙門,都指揮使、布政使、按察使,互不節制,互不隸屬,平時各管各家的事,廬州城的興旺,作為都指揮使衙門不會管,原因是興旺了,那些軍戶們撈錢的機會就多,日子也會相應好過,所以巴不得知府能大力發展各種商業,布政使作為一省行政,也不會管,廬州興旺對布政衙門來說意味著稅收增多,那麼就剩下按察使了,作為掌管一省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本不跟地方府衙又交集,按察使正三品,下設副使正四品,僉事正五品,員數無定。副使、僉事,分道巡察。其兵備、提學、巡海、清軍,驛傳、屯田等事。

在那麼多的官職裡面就有一位姓常的僉事,看著章子俊很不爽,這位常僉事受京城兵部左侍郎馬文升指使,這位馬文升又是萬安一黨,就在大半年前,章子俊在朝堂力阻萬貴妃換東宮,說是泰山要動,隨後就沒有隨後了,換東宮不成,實在是氣不過,就把氣惱灑在章子俊等人頭上,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讓你好過,在萬安一黨看來,章子俊是被貶出京城的,有意讓廬州的這位提刑按察使司常僉事盯著,隨時抓“小辮子”。

原本這位常僉事也不想做這種見不得光的事,你們鬥來鬥去,跟我這個小小的地方僉事沒什麼進出,要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還是很牴觸的,能當上按察使僉事,也不是受人隨便拿捏的,又不是傻子,全是人精。

這就又要說道在荊襄地區的流民了,流落到廬州的荊襄流民經過千里跋涉,總算能在廬州安家了,並要求附籍,這幾年來朝廷一直不同意這批流民的附籍問題,就成了在廬州的黑戶,被集中圈住在威武門外而不得入城。

能拖家帶口從荊襄之地來到廬州的,可不是身無分文的真流民,而是一些原本在荊襄之地日子還過得去的小門小戶,小商小販,要麼就是有點手藝的工匠之流,因連年的戰亂,在當地無法最生活下去,不得不遷移到了廬州地界求活,日積月累人口越來越多,成了廬州城外另一個集鎮了。

目前章子俊正在著手把這個緊靠著威武門外的“棚戶區”清理,為了讓這些人有一個乾淨衛生的居住環境,重新建造廉價商品房,這些廉價房幾乎不賺錢,就是賺個吆喝錢,只要每戶人家拿出十五兩銀子,就能住上一間二十平米的房子,在內隔成二間,後面作為睡臥,前面作為燒飯會客之所,聯排聯造,也就是說你家的牆隔壁就是另一家的房間,前面一門一窗,後面一窗戶,這種廉價房,做到不漏雨,還是磚瓦結構,對防火也起到一個安全的作用,總比目前大家用蘆蓆私搭的棚子不知好了多少倍,可就是這麼一個“惠民工程”卻觸動了提刑按察司的一個好處,原因是近年民年所用新錢多系蘇州、松江、常州、鎮江、杭州、臨清人私自鑄造,致使四方客商聚集收買,奸弊日滋,阻壞錢法,宜移文各處提刑按察司,巡撫巡按官揭榜禁約,朝廷雖禁,卻大量私造私販者越烈,與至於在廬州的這些流民中成了這些自鑄幣的黑市場所,可是廬州的提刑按察司似乎看到了這是一個“油水”巨大的好處,每次查禁卻不查辦,被查獲的私錢,全部成了按察司的額外收入,雖然這些私錢濫行,以致錢輕物貴,卻也是黃銅鑄成,原本的永樂通寶為一貫摺合一兩白銀,可這些私錢明顯要輕薄不少,所以在民間摺合三錢到四錢銀。因為私錢數量極大,又不合法,大家手中有這種私錢都不敢存起來,儘快花出去,久而久之,這些私錢就成了市場上流通的主要貨幣,反而把官制舊錢擠出了流通環節,這就是當前明朝又一個爛瘡疤。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穿梭致富從1985開始極光之意柯南里的撿屍人牛頭回憶錄躍動的青色年華我的夫人是神捕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修仙就是這麼科學時間迴圈:開局就被六扇門抓捕無限天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