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我最強皇孫,請老朱退位 > 第136章 我們腳下,是個球

第136章 我們腳下,是個球

“要做得更好,是不是也依賴於,安南的工廠?”

朱元璋的想法,又回到工業轉移上面。

朱炫解釋道:“不完全是,還需要格物致知的理論指導,孫兒會讓侯顯他們,把格物致知的方法,傳授給所有工匠,一起研究武器。”

朱元璋好奇地問:“格物致知,還能傳授給工匠?”

那些匠戶,都是粗人,大字不識一個。

格物致知,可是儒家的東西,匠戶能學?

但是這個想法剛出現,朱元璋又想起來,其實就是朱炫強行把這些技術,套上一個格物致知的外殼,具體起來,和格物致知的關係不是很大。

工廠裡的那些知識,和儒家的完全沒有關係。

“當然可以!”

朱炫解釋道:“皇爺爺應該看過,孫兒在大明日報上刊登的文章,就有彩虹是怎麼形成,光有顏色,太陽如何東出西落等,都是格物致知,工匠們能學。”

朱元璋說道:“咱還記得,乖孫說的太陽東出西落,原因是太陽的位置固定,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一個球體,這個世界圍繞太陽轉動,就有了東出西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皇爺爺的記性真好。”

朱炫笑著附和道。

不過提起這個問題,他覺得接下來還要解釋一下地球,以及反駁天圓地方的理論。

果不其然,朱元璋就問起這個問題:“乖孫這個格物致知,就格錯了,如果我們這片大地是個球體,那麼大地另外一邊的人,豈不是要掉下去了?”

朱炫只好解釋道:“孫兒想問皇爺爺一個問題,我們用力往空中拋出去的東西,為什麼會落在地上?”

朱松首先回應道:“我們就站在地面,東西肯定是從上面往地下掉落!”

朱炫說道:“二十叔請審題,侄兒說是用力往空中拋出去的東西,還包括我們射出去的箭,如果不遇到障礙物,為什麼最後又會落在地上,而不是一直往前射,或者一直往天空飛出去?”

眾人:“……”

這個問題,直接讓他們迷糊了。

聽起來有點無理取鬧,但認真想了想,確實又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就拿箭來說,為什麼射出去的箭,最後會落在地上呢?而不是一直往前射?

侯顯和鄭和二人,接受過朱炫那麼多物理知識,肯定知道如何回答。

但是朱元璋他們,完全沒有頭緒。

“請問小皇孫,到底是什麼原因?”

雲奇實在想不到,首先幫他們問出這個問題。

“我……我覺得,是不是我們的地面,把東西吸下來?”

徐妙錦弱弱地開口,說出心裡的想法。

朱炫眼前一亮,笑道:“妙錦姐姐說得很對,根據孫兒的格物,發現我們的地面,有一種力,可以把我們所有東西吸附在地面上,我把這種力,叫做萬有引力。”

朱松又道:“可是也不對!”

他指了指天空中的海鷗,道:“這些鳥,為何不會被吸下來?”

朱炫繼續解釋道:“因為鳥兒比較輕,它們的翅膀很特殊,可以抗衡地面的萬有引力而飛起來,但它們只要收起翅膀,肯定還會掉落!”

道理確實如此,朱松認為,朱炫說的沒錯。

雲奇又提出一個問題,問:“那棉絮呢?風一吹,就飛起來了。”

朱炫說道:“風一停,該落的還是落。”

萬有引力這個概念,又讓他們陷入沉思。

原來格物致知,還能如此有趣,可以發現一些,平時常見,但又不放在心上,不知道如何解釋的事情。

“弟弟的意思是說,我們站著的地面是個球體,是個圓,我們不會掉下去,是因為大地有一股吸力,把我們吸附在地面,這就是萬有引力?”

徐妙錦說出來自己的想法。

聞言,朱炫、侯顯和鄭和,同時眼前一亮。

沒想到反應最快的人,還是徐妙錦,能首先想到朱炫是想用萬有引力,來證明地球是圓的。

“怎麼可能!”

朱松還是不相信,他們會踩在一個球上面。

這是一件,超級荒唐的事情。

朱元璋問道:“乖孫能確定,你的格物,沒有格錯了?”

朱炫繼續解釋下去:“孫兒肯定沒錯,皇爺爺你看前面是不是有兩個小島?”

他指向了前方。

朱元璋他們都可以看到,是有兩個小島。

“其中一個島,被我們打了一炮,近在眼前,能清楚地看到小島的外廓全貌,另外一個小島,距離比較遠,我們僅能看到山頂的尖尖一角。”

“其中原因,就是我們的大地,是個球體,呈現出一個弧度,而遠處的小島,相對我們,就在弧度之下,所以只露出一個小山尖。”

“如果都是平面,會這樣嗎?”

朱炫解釋說道。

怕他們理解不了,他還讓人找來紙和筆,簡單地畫了個簡圖。

朱元璋看著簡圖,若有所思,一會後說道:“駛船過去看看。”

鄭和命令舵手駛船,他們很快越過挨了一炮的小島,往更遠處那個小島駛去,隨著距離的拉近,那個小島的外廓全貌,逐漸展示出來。

反而是挨了一炮的小島,只剩下一個小山尖。

看到前後的變化,朱元璋驚了。

朱松也驚了。

就算再怎麼不想承認,也覺得這些很有可能是現實。

他們是踩著一個球。

球的裡面,存在著萬有引力!

實在難以想象。

“格物致知,還有能發現那麼多東西。”

朱元璋感嘆道:“由此看來,你們把格物致知,教給工廠裡的人,是很有必要,大明的強盛,少不了這些知識。”

看到還可以說服他們,朱炫頗有成就感,道:“孫兒會努力做下去,為皇爺爺培養出一批特殊人才。”

“這是一門新學,叫做格物致知,咱認為不太合理。”

朱元璋認為,這些和儒學的關系不大,只是乖孫想要讓其合理起來,不得不套上這層外殼。

朱炫說道:“那就叫做科學。”

“行,咱聽乖孫的,就叫做科學!”

朱元璋也不問,什麼是科學,為什麼要叫做科學。

但是今天出海一趟,他和朱松,甚至雲奇等人,直呼漲知識了!

朱元璋又道:“好了,我們回去吧!”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三國之季漢謀主影視都市劇從三十而已開始帶著農場混異界身為草神:我無敵,你隨意鄉村中醫李茂陽悍腰太受玩家歡迎該怎麼辦大乾長生合道數風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