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星辰之主 > 第五百五十九章 海之戰(上)

第五百五十九章 海之戰(上)

此時,羅南的意念,在雲端“雲母”內外穿梭,又在億萬根“操縱線”中流淌,還隨著“操縱線”從周邊海洋生靈身上穿過。他大部分時間看整體,但有時也會在個體上聚焦。

在他看來,也許單純一根“操縱線”,算不得什麼,而當這些近於虛無的線條成組、成束,摩挲著物質與精神的邊界,滲透進每一個生靈形神框架的時候,其實頗具一些“切分儀”的功效。

那種向著基礎層面無限切分、滲透乃至解離的趨向,如同最徹底的透視,將目標裡裡外外檢視清楚,同時也以對“超構形”系統的高度敏感性,去發掘基本模組功能現象背後,更深層的系統結構意義。

這般觀照下,又以整體和個體之間相互映照辨析。那些被動過手腳的目標,其形神結構深處,相對於一個正常的生命系統,存在怎樣的差異、這些差異又體現出怎樣的共性、其個體是如何運作、彼此之間又如何整合……

種種一切,層層剝離,清晰呈現。

看得多了,羅南都不太確認,這到底是“雲母”本身具備能力,還是他自己思維的對映,又或者,是彼此干涉影響的全新系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麼看來,使“磁光雲母”完整還原的可能性很低啊!

對於一個構形設計師來說,某些徵兆,就像是剛剛破土的嫩芽,即便是在初始階段,長沒長歪,營養如何,也能看出個大概。

羅南不免多一些考慮,但這類念頭也只是在腦子裡閃了閃,很快湮滅——因為這本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採用了混沌的自然演進模式,就必然要承受這樣的結果。

宇宙物演,從來都習慣了這樣的玩笑。

要是隨隨便便就能復刻一個磁光雲母,恐怕天淵帝國的天空早就被被壘壘雲山覆蓋了。

羅南並沒有忘記,他的最終目標並不是要造出一個磁光雲母,只是希望獲得相應的基本架構,並在此基礎上推算出時空引數。

大致相同就可以,他不挑。

不管怎樣,這般觀照之下,跟隨的海洋生靈洪流,對羅南來說,幾乎沒什麼秘密可言。

他可以從多個層次、多個維度去解析、剝離系統的各個側面,甚至憑藉漸漸熟悉的“超構形”理論,嘗試去還原整套系統演進的過程。

羅南可以確認,在所有被動過手腳的海洋生靈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外物寄生的現象。

看上去像是一個魚或蟲子之類,鑽入這些目標體內,鑽進去的那半邊已經融化掉,與宿主的血肉、神經融合在一起,以這種方式進區域性改造,並層層滲透;還有一小部分暴露在外面,作為接發信號的“天線”。

如此形成了一個半殖入的寄生裝置。

目前來看,這個血肉寄生裝置,並沒有太多喧賓奪主的意思,絕大多數宿主都還渾然不覺。普通的魚類依舊是渾渾噩噩,強橫的畸變種們也都具備自我意識,最多就是不自覺地收集、傳遞一些情報之類。

但是,羅南也沒忘記那條已經開膛破肚的“斬艦刀”。

綜合評價:有趣,但粗糙

有趣的是這種生物性手段,可以對寄主進行有限的改造和操控,簡直就是一種“血肉機芯”,奇特又頗具成效。

說它粗糙,則是受生物特性影響,宿主不同,影響也不一致,還受到排斥性影響,產生不同程度的異化,精密性實在不高。因此需要大量同類“裝置”聚合在一起,形成叢集佈局,以消除誤差影響,更有效地還原、傳遞信息。

最終打分麼……厲害!

羅南覺得,有些手段,不在於精密與否,而在於方向是否正確。

他自己的見識和眼光,多數是被霧氣迷宮、日輪絕獄的碎片化資訊洪流喂出來的,系統性也不算太好。但是託外接神經元之福,在“內宇宙”模擬器裡那幾十個小時的歷練,讓他具備了一個相對明確、超前的系統眼光。

他現在判斷一件事,不自覺就要拿出天淵帝國的那些標準去衡量,看看能在天淵文明“通識、專精、天梯”的學術體系中,佔據怎樣的位置。

以這種眼光去觀照,很多問題的縱深性一下子就拓展開來。

別的不說,“血肉機芯”這種東西,在天淵帝國也是很有市場的,一般是應用在永久內殖型機芯之上,涉及到非常高階的基因工程和“熔爐布法”的研究。

即便眼下這種“寄生式”的手段非常落後,滲透改造參差不齊,必須要以數量換質量,可如何換法,也能體現出水平的。

如何讓參差不齊的“裝置”,統合成一個相對平滑的系統,有效進行資訊篩選和控制,乃至形成特殊的領域架構,這不正是羅南在沙灘實驗中,逼著胡德、施新和等“實驗器材”們努力完成的功課嗎?

這是天淵文明高階的系統建構研究已經驗證的一條確鑿路徑。就算是“超構形”理論,有相當一部分,也是建立在類似的經驗和理論基礎之上。

不管這位“慫貨”究竟是有意如此,還只是機緣巧合,在畸變進化的路徑中,恰好走上了這條崎嶇又光明的前路,羅南都要給予其格外的關注和重視。

對一次還好說,連續兩次都走對了……

那就是真強者沒錯!

羅南對“慫貨”的觀測和判斷還在持續,正如對方也一直對他進行監控和評估。

大家彼此也相當“剋制”。

對方不只是對武皇陛下的手段,持忍耐態度,就算是對周圍的畸變種“傳感器”,控制得也很到位,除了那只“斬艦刀”,其他的只作感應單元使用,沒有進一步的控制,絕大多數畸變種還是懵懵懂懂,渾然不覺。

而羅南這裡,一方面為了實驗繼續進行,可以忍受大量受寄生改造的畸變種一路隨行監控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和對方所做的類似,目前雲母所投落的億萬根“操縱線”,只是在觀測、體驗與生靈之間的複雜作用關係,還沒有真正去操縱什麼。

所以,在同樣的作用物件上,兩種完全不同的控制體系,彼此之間的影響和干涉,少之又少,偏又隔著層一戳就破的窗戶紙,彼此對照、弄影,緊張又有趣。

起碼羅南

是這麼想的。

既然對面是這種態度,以羅南的性格,倒不適合採用過於積極的手段,就這樣先觀察。

此後一段時間,羅南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只是自顧自地做自家實驗,持續觀察並收集資料,尋找一個最適合“雲母”發展的方向。

章瑩瑩跑到駕駛室去詢問,結果也不出所料,無疾而終。武皇陛下笑眯眯的非常親切,卻只是說“不好確認”、“再觀察就好”一類的話,然後就自顧自地享受極限駕駛的樂趣,完全不管章瑩瑩的撒嬌,還有羅南朋友群裡的哀嚎。

相比較而言,倒是羅南顯得更厚道些,抽空把他觀察的一些情況,主要是“寄生式”改造的關鍵因素,放到群裡去,讓大夥兒解解饞,順便幫著查一下資料。

可惜,就算有竹竿這樣的信息檢索大師,一時半會兒也找不見正確答案。

畢竟,海洋實在太廣大了,且在畸變時代後,每時每刻都有舊的物種滅亡、新的物種誕生。相對而言,人類的研究和探索,就顯得太過滯後。

況且對於超凡種的研究,目前多半還是限制在一個小圈子裡面,相對封閉——大夥兒都是日正中天,誰也不願意早早把自己擺上解剖臺不是嗎?

明確“慫貨”身份的工作,暫時陷入停滯,羅南也沒有太上心。

他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是研究蒐集更多的基礎資料,體會“磁光”特殊的生滅機制,嘗試用“超構形”理論對其進行解釋和還原,或更具體地將其“構形化”。

坦白說,這方面的進展,簡直比“慫貨”的身份辨析工作,還要停滯不前。

羅南知道癥結在何處,一個字兒:

少!

目前跟隨著遊艇周邊,搭建起“實驗環境”的海洋生靈,包括普通魚群和畸變種,總數已經在七、八萬之間,形成了一個綿延十數海里的淺海生命帶,裡面不乏C級、B級的強勢生命,彼此已經開始憑藉本能圈佔地盤、食物,爆發出大大小小的衝突幾十上百起。

不誇張的說,一路上海水翻赤、遺屍無數。

聽章瑩瑩講,這種異常的聚集,已經引起了海防遙感衛星的注意,電話都打過來三四通了,只是得知有武皇陛下和羅南在這兒,才沒了下文。

可問題在於,這個數量已近十萬、強行捏合在一起的群落,相對於“雲母”的生長進化需求,基數還是太少了。

畢竟,正常的“磁光雲母”,助其成長的生命基數,向來都是以“億”起跳的。

寥寥七、八萬生靈,低端魚群還佔了大半,在此基礎上,摩挲化生的“磁光”靈波,也只能是了了,閃滅倏乎,不成規模,連觀測都吃力,更不用說進行解析和重塑了。

羅南也曾嘗試他慣常的“速寫”手段,希望對“磁光”進行描摹留影,然而“磁光”生滅無定,即便在他心頭打閃千百回,卻還是似是而非,找不到可以下筆處。

嘗試的次數多了,羅南都覺得,他指尖不是在凝結水汽,而是噴出電火,噼嚦啪啦,稀里嘩啦……

一塌糊塗。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三國之終極進化美漫地獄之主超級無敵之男神冥王崽崽三歲半搞化學的去修仙從三十而已開始的影視攻略大國軍墾快穿之不當炮灰女兒來自銀河系重生之總統夫人請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