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文明破曉 > 第413章 血寶石(三十三)

第413章 血寶石(三十三)

‘中國人佔領了天空!’

印度總督兼副王愛德華·弗雷德裡克·林德利·伍德·歐文爵士看到戰報後,豎起一根手指,讓英印軍司令暫時停止彙報。歐文總督回想著他所瞭解的局面,中國國防軍表示‘應緬甸邀請’。此時的世界上已經不存在緬甸這麼一個國家,緬甸只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

歐文總督早年在伊登公學和牛津基督教學院受教育,專攻歷史。1903年就任萬靈學院研究員,教授歷史並周遊世界。在這位歷史學者看來,現在的中國軍隊所追求的是奪取整個緬甸,恢復中國的勢力範圍。

做了這樣的判斷後,歐洲總督才讓英印軍司令繼續做彙報。英印軍司令對於戰況非常不樂觀,遭到痛擊的不僅是英國空軍,英國陸軍發動的名為‘十字軍行動’的秋季大反攻……涼季大反攻,遭到中國軍隊的迎頭痛擊。

按照英國在印度司令部的報告,共有20萬軍隊投入進攻。雖然不知道對面的中國軍隊有多少,這20萬歸於英國駐印度司令部指揮的軍隊都遭到了進攻。這使得英國駐印度司令部不得不再次派出20萬軍隊投入戰爭,試圖擊潰進攻英軍的中國國防軍。

然而,後續的20萬軍隊又發來訊息,他們也被圍攻了……

歐文總督心中再次確定了自己的想法,中國這是準備全面奪回緬甸。所以才會派出了能夠圍攻40萬英國軍隊的龐大軍隊。

等英國駐印度司令彙報完畢,歐文總督詢問道:“司令官,您認為現在我們需要多少軍隊才能擊敗中國軍隊。”

司令官當即答道:“根據參謀部的評估,現在需要120萬英國本土軍隊,以及200萬輔助部隊,才能完全擊敗中國軍隊。”

歐文總督被這麼一個數字驚到了,沉吟片刻,穩定住心神才繼續問道:“為什麼需要這麼多部隊?”

塔讀@

英國駐印度司令官將一份評估報告遞交上去,在歐文總督瀏覽翻開的那頁之時,司令官解釋道:“在中國統一戰爭中,何銳的部隊數量明顯超過200萬……”

歐文總督的手指顫動了一下。200萬陸軍,那是俄國常備軍的數量。擁有如此規模常備軍的沙皇俄國被歐洲視為威脅,原因就在於此。

“中國國防軍建立後,其規模在300-350萬之間。其中50-70萬在滿蒙地區,100萬此時分散在中國境內,還有80萬左右,在中國的山東以及福建組建起防禦日本進攻的兵團。現在能夠投入到緬甸作戰的會有50萬左右。”

作為歷史學家,歐文總督的數學不錯,他問道:“還有50萬軍隊,他們是用在哪裡?”

英國駐印度司令部參謀長答道:“報告總督閣下,這是預備隊,支援可能需要的方向。”

歐文總督稍一計算,就發現50萬已經在緬甸的中國軍隊,加上50萬預備隊。英國駐印度司令部認為需要300萬各種部隊才能擊敗這100萬中國軍隊。

作為印度總督,歐文閣下覺得王國政府大概不會真的派遣120萬英國本都軍隊前來,所以實際兵力大概是200萬對100萬。便聽司令部的人員繼續講述。

最終,一份要求增兵120萬,並且允許英屬印度殖民地政府使用資金,組建200萬各種部隊的報告送往了倫敦。

倫敦此時已經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從前線的部隊電報中得知,中國軍隊採取了‘膽大妄為’的穿插進攻。那些‘難以計數的瘦小中國軍人攜帶了數量很少武器彈藥輕裝前進,從英國軍隊的結合部穿插穿插進去,開始從四面八方對英國軍隊發動了進攻’。

如果英國的無線電報密碼被中國破譯的話,緬甸戰區的部隊一定會覺得英國人瘋了。首先,中國軍隊飲食很好,部隊官兵們只是體脂率比較低,並不存在乾瘦的問題。英國人平均身高165,中國軍隊徵兵的時候,對身高要求是165以上,英國官兵與中國官兵相比,其實身高還有點劣勢。如果非得選出‘瘦小’的一方,那肯定是英國。

至於難以計數這個說法,屬於‘感覺’而不是具體數量。中國軍隊在緬甸的總數現在也不過是20萬。面對40萬各種英國軍隊發動進攻的部隊數量只有15萬左右。從兵力上,中國軍隊是劣勢一方。

真正具備優勢的是中國採取了步兵班排戰術後,能夠實施攻擊的作戰單位數量大概是英國的十幾倍。

在報告中,各級作戰單位都注意到,英國部隊雖然也有‘班’級編制,其實是以排位作戰單位。其指揮只僵化,部隊調動之遲鈍,在民國國防軍看來簡直是在犯罪。

針對英國的特點,國防軍在作戰指揮中,前期尤其強調採用三人小隊實施進攻。以排為單位的指揮雖然僵化,但是確定了設計方向的時候,傾斜的火力倒是很猛。早期的傷員中,有一半以上並非是在戰鬥中受傷,而是在準備進入戰鬥之前被流彈所傷。

經過調整後的戰術,雖然沒辦法以少量兵力消滅各種英軍,但是以一個連拖住一個團,竟然非常輕鬆。其他部隊可以集結起來,以優勢火力與兵力將被分割包圍的英軍一支支殲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英軍雖然不知道他們到底在打什麼仗,卻也開始感覺到事情不妙起來。因為每天都有幾支英軍透過無線電呼救,報告說遭到了大量中國軍隊的猛攻。求救電報越來越急,最後以‘我軍無力抵抗,正在焚燒密電碼以及軍旗等物資,請求投降’作為收尾。雖然不知道那些英軍最終是全部戰死,還是最終投降。之後就再收不到那些英軍部隊的訊息。

眼見五分之一的英國軍隊在報告不得不投降的電報後再無訊息,英國駐印度司令部不得不下令,‘全軍向後方進攻,盡快恢復交通線’。

這是10月4日的事情,也就在這一天。之前的戰俘營總管,現在已經回到部隊的馬雲騰中校作為團參謀,正騎在一輛腳踏車上。這是特別生產的山地腳踏車,車輪非常寬大,車胎已經不是農村用的二大加重腳踏車,而是針對作戰的二九尺寸,帶三級變速位的軍用腳踏車。

此時是一個上坡,所以車輛鏈條都掛在最大的齒輪上,向前騎行。車前叉兩邊,後架,以及後架兩邊都安裝了能載物的架子。這上面是行軍裝備、後勤補給以及武器彈藥,一個師的部隊正在使用這樣的交通工具,向著西方的西里古裡走廊進發。

作為團參謀,馬雲騰也騎著與戰友們相同的野戰山地腳踏車,隨著部隊的腳踏車洪流,向目的地進發。

沿途之上遇到的當地人除了服裝有些不同之外,容貌長相與部隊官兵別無二致。本地人雖然對於這支突然出現的軍隊十分警惕,紛紛躲開。不過看到同樣的面孔,敵意也小了很多。畢竟這些年欺壓本地人的是英國人與英國國人的狗腿子印度人。而且最近一年多,一直有關於中國革命成功的訊息傳來。看著這些軍隊一路向西進發,那裡可是英國人與印度狗腿子起來的方向。當地人也決定暫時不要與這支軍隊起衝突。

在過去的千年中,這裡居住的都是東亞血統的人口,而不是印度傳統人種。英國人把緬甸歸入英屬印度之內,阿薩姆地區才被英國統治。在此之前,英國也與緬甸共存了百年。這不是因為英國人當時缺乏吞併緬甸的野心,而是因為緬甸與印度之間的確存在著山脈險阻。

這些山脈險阻的北部是20公里寬的西里古裡走廊,從長遠戰略來看,只要奪取了這裡,就可以封鎖住印度地區進入阿薩姆地區的通道。從短期戰役來看,奪取了這裡,就將從阿薩姆地區進攻中國遠征軍的英軍北方退路徹底切斷。而遠征軍的南方叢集則可以一路向南,奪取仰光,將英軍包圍在下緬甸地區。

團參謀馬雲騰知道自己所在的師這麼一路猛進,的確有可能出現被英軍的援軍與試圖逃走的英軍前後夾擊的可能。但是當下機會難得,同樣存在將英軍一舉殲滅的可能。如果是後者,國防軍坐擁山河地利,直面英國控制的印度地區,戰爭就進入了全新階段。為了達成這樣的戰略局面,的確有冒險的價值。

阿薩姆地區是一片盆地,北邊高地是中國的藏南地區,南邊是與孟加拉地區中的賈因蒂亞丘陵,這是一片高約900米的丘陵地區,雖然算不上天險,至少也很難通行。倒也不用擔心英國軍隊從南方突然殺出來。

就在此時,前面的通訊兵已經揮動指揮旗,向著滾滾經過他身邊的腳踏車部隊喊道:“前方發現敵軍,準備作戰。”

腳踏車的洪流停下了,車輛整整齊齊擺在一起,由各作戰單位配屬的後勤部門接管。作戰部隊們紛紛取下武器裝備,開始集合。各班排指揮官先將自己附近的班排攏到一起,接著命令部隊報數。之後,營連作戰單位開始招呼屬於自己的班排集合。

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而與其他部隊混在一起的人員此時也騎上自己的腳踏車,向著自己所屬的部隊進發。沒多久,各部隊完成了超過96%以上的本部隊人員集結。

完成了本部隊的集結,師參謀部也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此時,空中的飛機也在1000米多米的高空出現,雖然只有三架飛機,也盡其所能的為部隊提供空中偵查。

團參謀馬雲騰很快從師參謀部接到作戰命令,在地圖上精確的標出了作戰方向,作戰計劃也被馬雲騰記下了。在團部簡單開了會,部隊調整好電臺頻道,又對了手錶。命令聲起,部隊向著敵人的方向快速前進。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走陰夜話之打更人同時穿越萬界的我,加入了聊天群侯府嫡女上位手札蓋世人王逆境修天我的師父是美女逃荒路上我靠千億物資富養全家掌御天劫天災合成大師極限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