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黜龍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河行(4)

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河行(4)

接下來幾日,東境西三郡謠言滿天飛,而且愈演愈烈,甚至有擴充套件到東部、淮西與河北,甚至傳入東都、晉地、江都的架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事實上,這個時候,處於漩渦中心的黜龍幫高層們反而冷靜了下來,並且迅速進行了實質性的溝通——張李二人迅速進行了最核心的利益分配交流,徐大郎服軟,王五郎表態,單通海在河北也接到了信並迅速回饋。

也不敢不冷靜,這才哪到哪?

真要是來個大火並,真就要由盛轉衰、自生自滅,坐實了一群烏合之眾沒有前途的實言了。

所以,論跡不論心,拋開某些私底下的齷齪和醜態,只看表面上妥協與媾和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三下五除二,似乎根本沒有爆發過這次危機一般。

但反過來說,這並不能阻止流言的爆發和蔓延。

原因再簡單不過。

首先,公眾流言和真正的危機雖然有些錯位,前者集中於張行與李樞的所謂長久對立,後者更集中於東境豪強的私兵與截留財政、干涉司法人事等現實問題,但這兩者並不矛盾,李樞之所以堅挺到現在,一在於他有自己偏地方留守的班底,二就在於這些強橫的豪強實力派居中當了盾牌;而豪強實力派能肆無忌憚到現在,也有李樞在弱勢方時的支援與放縱有關,跟張行北上主動放棄了在東境的長久經營也有關。

換言之,流言是有切實基礎的。

其次,流言本身有自己的特性,它們會自我繁衍,滿足特定人群的需求,會相互干擾,讓你摸不著真正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切實的處置和結果,並公之於眾,才能真正的緩解流言。

而不清不楚的回應或者不幹不脆的措施,反而會助長流言。

故此,隨著徐世英繼續被軟禁,其父被撤職、開除出幫,夏侯寧遠部、柳周臣部渡河到東郡,徐世英本部五千人和數千“郡卒”被遷移到河北,得到的並不是氣氛緩和、流言停止,反而是流言的變本加厲與更明顯的氣氛緊張。

中高層的串聯與中下層的騷動愈發明顯。

“徐大郎之後是誰,莫不是就是咱們家了吧?”

與衛南只有幾十裡距離的韋城縣某處莊園內,黜龍幫頭領、翟氏兄弟中的堂兄翟寬明顯焦躁起來。“我就不懂了,徐大郎平素手段那麼厲害,關鍵的時候怎麼就軟的那麼快?雄伯南也是,不是號稱幫內第一高手嗎?就這麼看自家岳丈跟小舅子被拘起來?還有單通海,他管不住夏侯寧遠了嗎?!”

“依著雄天王的脾氣,真要是知道了,怕是會親自看管起徐大郎。”大頭領翟謙坐在一旁,捧著個小瓜,微微嘆了口氣,情緒儼然不高。“夏侯寧遠……真要是調兵令到了不動,那才是大禍事。”

“那咱們怎麼辦?”翟寬大不爽利起來。“徐大郎完了肯定是咱們……咱們就這麼坐著等?”

翟謙一聲不吭,只是吃瓜。

“看動不動刀吧。”黃俊漢在旁言道。“現在流言滿天飛,說什麼的都有,我的意思是,要是張龍頭只是要對付徐大郎,別人都不碰,只是讓李龍頭孤掌難鳴,那自然是張龍頭手段高、手段狠;要是張龍頭就是要摟草打兔子,要把這幾家私兵收了……這事確實也合情合理,哪個當權的能忍這個?除非有領頭的,否則咱們吃悶虧便是。”

“怎麼會動刀子呢?”翟謙吃完了瓜,略顯焦躁來言。“我不是去問了嗎?徐大郎都總有一條路的,何況我們?不要說這種話。”

“那時候查出來有三千兵了嗎?”翟寬反駁道。“我要是張龍頭,便是一開始徐大郎招了,有私兵、截了稅款、走私了糧食,許諾不殺他,他的兵也都留著,後頭聽到三千這個數,也要惱羞成怒,一刀殺了!現在說不得徐大郎已經死了!”

“胡扯,明顯是在等決議,把徐大郎的大頭領給擺出去……這是講規矩。”

“你怎麼這麼信他?”

“我不是信他……”

“兩位都別爭了。”黃俊漢無奈插嘴。“這事真沒必要爭,咱們幾輩子都在東郡,又沒有別的退路……這事無外乎就是他不砍下來,我們就認,砍下來,就拼命……哪有第二條路?”

“不能投東都嗎?”翟寬憤憤然來問。

亭子裡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翟大哥不要開玩笑。”黃俊漢正色提醒。“有沒有這話,怕就是會不會動刀子的關鍵。”

“大哥要投東都,我先殺了大哥,再自裁了找嬸孃謝罪。”翟謙忽然也開口,卻讓亭子內更加陰涼起來。

“開個玩笑……”翟寬恢復了冷靜,甚至有些惶恐。“就是話趕話,何至於此?”

“那就這麼說吧……咱們安分守己,除非刀子砍下來,就認了便是。”黃俊漢也趕緊強調。“不要論其他有的沒的。”

說著,直接一擺手,匆匆走了。

儼然是被翟謙的反應與翟寬的愚蠢給嚇到了。

回到距離不過十來裡的自家莊園裡,黃俊漢方才松了口氣,思索了好一陣子,猶猶豫豫之間,復又讓人去請上個月來這莊子裡暫住的一位崔先生來見面。

一刻鍾後,那人高冠寬袖,踱步來到院前,黃俊漢立即起身親自出迎。

沒辦法,人家可不是什麼亂世求五斗米來吃飽飯的窮酸門客、文書,而是個出身極好,借地方觀察局勢的正經士人,本身連門路都不缺的……來人叫崔玄臣,武城縣人,竇立德老鄉,清河崔氏小房的老四。

只是不曉得,張大龍頭在將陵那裡明顯在大幅擴充自己的文書班子,連崔二十六、二十七都被立即收為機密文書,崔二郎更是做了文書班底的實際首席,這位明顯更高段位的崔氏子弟卻居然來到了東境?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來東境的緣故了。”崔玄臣聽完敘述,忍不住嘆了口氣。“那位張龍頭在河北,總說自己要總齊天下利,但怎麼可能做的到呢?人皆有私心,便是翟氏兄弟內裡都利不同,遑論眼下亂糟糟的黜龍幫,何況整個天下了?”

“誰說不是呢?”黃俊漢幽幽來嘆。“大家利益相爭,各以自家為先,怎麼總齊?”

崔玄臣沒有說話。

而黃俊漢似乎是想到了什麼,復又自笑:“不過我委實不好拿這話對張龍頭,因為不管如何,張龍頭自家是沒有多佔的。”

“也未必。”崔玄臣也笑。“你們這些人求的,跟他求的不是一回事,利都不一樣……”

“這倒也是。”黃俊漢點點頭,狀若恍然。“大英雄大豪傑求的是功業,我們就是俗人,求些錢糧田宅。”

“其實黜龍幫內頗有幾位是有心思的。”崔玄臣繼續來言。“張龍頭、李龍頭、雄天王,都是一張床一碗飯,連個僕婦都無,在私利上都沒有什麼可說的,便是那位白三娘在登州,生活上也乾淨,還有魏首席,看起來像個傀儡,而且一發跡就錦衣綢緞,日日換新衣,如今居然也漸漸平澹了……不過按照你今日說法,我倒是覺得,問題關鍵,也就是此事最終會不會鬧出禍事的關鍵,可能出在下面一層上。”

“什麼意思?哪一層?”黃俊漢精神一振,復又有些疑惑。

“就是徐世英、單通海、翟謙、王叔勇、程知理這些被直接指了矛頭的大頭領身上。”崔玄臣言辭平緩,像極了他的族兄崔肅臣。“你注意到沒有,這些人固然是被直接打擊的物件,但他們的態度也委實有趣……”

“不錯。”黃俊漢立即醒悟過來。“徐世英是當事人,可他在張龍頭渡河當晚便服了軟,一路慫到底;翟老二是眼下壓力最大的,而且素來聽他堂兄的,也素來聽我的,今日卻對他堂兄說了那種話,還把我趕了出來;王五郎不知道,但估計只會比這兩人更貼那位龍頭……可為什麼呢?”

“因為所求的利不同了。”崔玄臣沒有賣任何關子。“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一樣,就是私兵、人口、田宅、錢糧,這就是典型的豪強子弟追求的利,素來如此,生來如此,沒什麼可說的……但是,忽然間有一個人跑過來跟這些人說,跟他做事,能成大功業,能成大英雄大豪傑,一開始的時候當然沒人信,只是礙於局勢不得不反,湊在一起搭夥過日子罷了。但兩三年間,那個人領著他們屢戰屢勝,攻城略地,同時嘴上還不停,一直說些什麼大道理大規矩的,你便是全然不信,慢慢也被磨得信了三分或五分了,甚至有人信的更多。這個時候,這些人追的利,就不全是那些丁口錢糧了。”

“我曉得了。”黃俊漢徹底醒悟。“就是這個事情,所以這群人硬不起來了,反倒是翟寬一直在這邊不動彈……兄弟倆求的利不一樣了。只是翟謙一個區區郡吏,如今居然也想著能成什麼功業了?那個什麼,那位他、他就這麼靈驗嗎?”

“換你去做大頭領,摸到那個權柄,再跟著人家領兵作戰,屢戰屢勝,你也靈驗!”崔玄臣搖頭失笑。

“那……那崔四郎還要我來引見李龍頭?”黃俊漢嘆了口氣,復又好奇來問。“直接去投張龍頭不好嗎?”

“兩個緣故。”崔玄臣坦誠以對。“首先。就是知道他能蠱惑人心,所以才要遠離,省得陷進去失了計較;其次,我也有自己的利……我不想在鄭州房二郎身下做事。”

“也罷。”黃俊漢點點頭,坐著不動。“正好我下午要去一趟濟陰城,倒是替你做個說項。”

崔玄臣也點點頭,卻是起身拱手,然後不等對方回禮,便負手踱步出去了,走出院子,還能隱隱聽到此人言語: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吾當奉天道而順人道也。”

“裝神弄鬼,故弄玄虛。”黃俊漢等對方聲音徹底遠去,忍不住冷冷一言,卻絲毫沒有之前的熱情。“聰明倒是聰明,裝什麼呢?能被送過來燒冷灶,還能是什麼寶貝?”

而冷言冷語之後,其人復又坐了半日,到底是站起身來,不顧天熱,徑直牽了馬,帶著三五個伴當,匆匆往南面的濟陰城方向而去了。

然而,黃俊漢剛剛行到濟陰郡與東郡交界處,便迎面撞上了一支兵馬,正往北來,也是心慌意亂,卻又壯著膽子來問。

對方聞得言語,卻也坦誠,居然是王五郎主動清理了外黃、濟陽、匡城的私兵,彙集起了八百人,正要去東郡白馬聽令。

黃俊漢心下醒悟,曉得這是王五郎這一波計較好了自己的“利”,同時行事乾脆,倒不好說什麼。

唯獨心念一轉,想到了一個計策,卻再度猶豫了起來——他在想,要不要藉著頭領的身份,和這支軍隊進入韋城縣的機會,做個誤導,讓素來愚笨且信任自己的翟寬覺得這是“動了刀兵”呢?

若翟寬以為這是王五郎奉命去處置他,豈不是就有了機會?

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他自己都覺得瘋狂,跟著李樞,是因為自己在張龍頭那裡不能得利,而李龍頭許諾了一些利,但要是為了未到手的一些東西冒這個險,委實划不來。

於是乎,其人目送這支兵馬繼續向北,到底是繼續縱馬南下,於當晚趕到了濟陰城,並將所見所聞所歷一一說給了李樞來聽。

包括崔四郎的事情,也沒有做遮掩,端是個好中介。

跟前幾日相比,不知道為什麼,李樞李龍頭明顯冷靜了許多,聽完介紹,也只是嘆了口氣:“張行勢大,勢大便有威,若無人願意出頭,便也算了……可惜單大郎不在。”

黃俊漢何嘗不是此意,自然連連頷首:“現在想想,單大郎不在只怕是人家設計好的,說是輪值放假,卻只讓素來親近他的王五郎回來,卻又一上來便擒了徐大郎。”

“有道理。”李樞隨意點點頭,竟然有些心不在焉的而感覺。“那個崔四郎,你覺得此人如何?”

“才能是有的,聰明也比我聰明,但明顯是世家子燒冷灶。”黃俊漢脫口而對。“清河被佔了,便讓更有名的崔二郎去跟著張龍頭,讓這個劣一等的崔四郎來找李龍頭你……誰不曉得?”

“是這個道理。”李樞也有些無奈。“但這個時候還願意來找我,還是崔氏子,而且說得委實有些道理,總要給些面子……勞煩黃頭領你明日帶他來。”

黃俊漢便要答應。

孰料,李樞忽然擺手:“算了,許久沒活動了,我跟你乘夜走一遭吧!”

黃俊漢目瞪口呆。

李樞曉得自己行為跳脫,便乾笑一聲做了解釋:“不是說這個人多麼出挑,如何驚天動地,而是眼下我遇到一個疑難,能問的人都問了,偏偏聽你言語,此人多少是個聰明人,且是外來,沒有多餘立場,所以何妨聽他一說……你正好也聽一聽!”

說著,便要動身。

黃俊漢恍然,便要乘興而來再興而歸,但卻立定不動,而是先來詢問:“龍頭到底遇到了什麼疑難事情?”

李樞怔了一下,曉得今日逃不過去,乾脆坦誠以對:“張行要許諾我東境西三郡軍政總指揮開府,領近畿攻略……我既心動,又擔心是緩兵之計,還有些不甘。”

“這有什麼不甘的?”黃俊漢大為不解。“三郡之地開府,還近畿……”

李樞曉得沒法跟對方解釋,卻只是笑了笑。

黃俊漢想起今日白天那崔四郎言語,心中冷笑,卻又有些莫名的慌亂與尷尬,便點點頭,轉身備馬去了。

到了二更時分,便轉回到了韋城縣的莊園裡。

而這個時候,張行也在外黃與濟陽之間的王叔勇家那個莊園內見到了一個年輕人:“你叫馬圍?”

“是。”

年輕人說是年輕人,其實跟張行、王叔勇也差不多大,只是明顯言語小心,加上衣著樸素,燈火下略顯寒酸……同時還略帶酒氣。

實際上,張行坐著的葡萄架下石桌上,就擺著一罈喝了一半的酒外加幾串沒長熟的葡萄呢。

“王五郎之前去見我,今日主動送上私兵,都是你的注意?”張行摸了摸酒罈,放出身上寒冰真氣,繼續來問。“這有什麼說法嗎?”

身側謝鳴鶴也打量不止。

“這能有什麼說法?”年輕人略顯急促。“張龍頭恩威顯著,王大頭領忠忱可靠,絕不會出什麼問題的……只不過,一開始不免擔心張龍頭在氣頭上,錯殺了徐大頭領,所以讓他早早去勸;後來流言紛紛,人們都不知道龍頭的底線在哪裡,以至於人心惶惶,這時候讓王大頭領將私兵交出,劃出道來,求個分寸罷了。”

“分寸這兩個字,說起來簡單,但其實極難。”張行點點頭,儼然是認可對方交私兵這個分寸的判斷。“非常不錯了。”

“但我還是做得不夠小心和機敏,若是小心,便應該提醒王大頭領不要讓私兵從韋城縣走,而是應該從西面徐大郎的地盤繞個道,省得引起誤會,或者被有心人弄成誤會。”馬圍依然顯得有些不安。“而若是機敏,便乾脆應該讓王大頭領親自帶著私兵去濟陰繳納,讓房留後來處置的。”

謝鳴鶴眉毛一挑,瞬間來了精神,看向此人目光也多了幾分神采。

倒是張行,先愣了一下,點點頭,卻不由再笑:“大巧不工,有些事情沒必要,尤其是你是從王五郎這裡出的主意,拿捏好分寸便是極佳的,多餘的舉措看起來精彩,卻實際上畫蛇添足。”

“確實。”馬圍想了一想,點了下頭。

葡萄架這裡,稍微安靜了一會。

隨即,張行認真來問:“你是茌平人?”

“是。”

“在哪兒讀的書?”

“在房氏族學。”

“你跟房氏有親戚?”

“沒有,出大價錢買的入學機會。”

“你家裡很有錢?”

“中產之家,父母死後被我賣光了換成入學機會跟酒水了……為此,本鄉人都喊我絕戶仔。”

“少喝點酒。”

“……”

“為何不去將陵而來找王五郎?”

“……”

“那行吧,我再問你個事情。”張行見到對方表面畏縮,實際膽大,便也不再試探。“我現在準備許諾給李樞三郡軍政總指揮的身份,以換取和平解決幫內爭端,同時要他支援我個人轉為幫內唯一首席,你覺得事情能成嗎?”

王叔勇詫異至極,但馬上就有些欣喜之色。

“我覺得龍頭這麼幹有點掉份子。”馬圍若有所思。“而且也不得法。”

“怎麼說?”

“龍頭應該聚集幫中所有頭領,按照一開始的幫規,以三分之二的頭領們同意為底,堂而皇之的不依靠任何單個人的支援來做首席,當上首席後,再自上而下封下什麼三郡總指揮。而且還要多封幾個總指揮,但想來龍頭早有腹稿,就不說了。”馬圍脫口而對。“至於說不得法,就是講,這個東西沒必要跟李樞本人來交流,李樞到底是存著幾分天大野心的,他說不得還覺得自己吃虧了,心裡未必念恩……應該直接把這個訊息告訴諸位東境留後與留守的頭領,尤其是與李樞親近的那幾位,讓他們去替龍頭給李樞施壓。至於說什麼解決幫內戰爭端,更是無稽之談,幫內一片祥和,團結一致,沒有爭端的。”

張行沉默了一下,忽然扭頭去看王叔勇,然後當場埋怨起來:“當年魏公在這個莊子的時候,你讓他穿著一雙露腳趾的破鞋,如今馬圍在這個莊子裡的時候,你讓他大夏天喝個酒都不帶冰的……為什麼啊?”

王叔勇茫然一時,謝鳴鶴捻鬚扭頭就笑。

“這正是我來找王五郎不去將陵的緣故了。”馬圍趕緊來言。“包括魏公選擇來王五郎莊子上,也恐怕是為此……王大頭領心思質樸,並不會刻意招攬人,但也不會因為什麼就嫉恨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而且要一罈酒總是有的。”

張行打量了一下王叔勇,信服的點了下頭,復又看向身前的年輕人:“且來坐吧!甭管你是曲線投效,還是江湖相逢……來我這裡,總能隨時替你冰一下酒。”

“好讓龍頭知道,無論冬夏,酒都該熱著喝。”馬圍認真更正。“喝冷酒死的快,真就成絕戶仔了。”

PS:大家過年吃好喝好。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我用副職加天賦仕途紅顏影視世界從二十不惑開始諸天:開局越女阿青諜霧暗影重生巴西做財閥文字修仙從投影兩界開始巫界征途呢喃詩章諸天從拯救大明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