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港娛從1986開始 > 第94章,動漫

第94章,動漫

在場的人都對楊景明的“理智追星”言論很贊同,但是免不了還有一些思維發散的記者,於是,有一個記者站起來問道:“楊景明先生,你呼籲大家理智追星,會不會影響到你們的唱片銷量呢?”

“我相信香江的音樂人,作品好的話,聽眾會買單的,那麼影響銷量,就無從可談,如果我們的專輯真的是在湖弄聽眾,那麼就算不理智追星,銷量也不會高,謝謝!”楊景明說道。

接下來,記者又問了幾個問題,該問的都問得差不多了,楊景明等人該說的也差不多說完了,所以陳淑芬站出來說時間到了。

此次新聞記者會也到此結束。

在離開半島酒店的時候,張國榮勉強微笑,對楊景明說道:“明仔,後面演唱會你還有沒有空來,如果沒心情的話,可以在家休息!”

“當然有了,早就答應了的嘛,當初我可是一直都在期待著參加你的演唱會呢。”楊景明笑道,一臉輕鬆,然後繼續道:“到時候我帶著beyond樂隊來,會不會有影響?”

“我歡迎還來不及呢,要不要讓他們單獨唱一首歌?他們現在名氣很大哦。”張國榮笑道。

“可以啊,能上你的演唱會,他們一定會很開心。”楊景明笑道。

幾人朝著停車的位置走去,開了記者會之後,總算沒人在外面堵他們了。

最後分開的時候,楊景明對陳淑芬還有張國榮說道:“芬姐,這幾天麻煩你了,謝謝!”

“謝什麼,都是一個公司的。”陳淑芬搖頭說道,現在她還沒離職,這全都是在工作範圍之內,而且,張國榮還是她的朋友,楊景明也是他簽約進華星唱片的……

楊景明笑著點頭,不管怎麼說,一句客氣話又不會讓他損失什麼,最後,楊景明對張國榮說道:“榮哥,不要有太大的壓力。”

說完之後,楊景明帶著陳曉,助理還有保鏢離開。

張國榮站在原地,看著楊景明的車離開,然後笑著和陳淑芬說道:“阿姐,我感覺我快三十了,還沒有明仔看得開。”

“他是很成熟,也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然也不會孤身一人來到香江發展,而且還闖出了現在的名氣。”陳淑芬說道。

要不是要離開華星,她都想把楊景明的經紀合約放在手上,帶出來這麼一個天王巨星,那是多大的幸事?

經紀人和藝人是相互成就的,她現在是香江經紀人當中的第一人,有這個稱號,除了自己的人脈關系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帶出來了張國榮。

同時,也捧紅了很多的人。

因此,她在藝人面前很有面子,話語權很大。

但是只要藝人成為大咖,那麼她和藝人之間的關係就會變成平等關係,或是她遷就於藝人……

“走吧,回公司吧,然後安排一下接下來專輯發行,還有演唱會宣傳的事情。”陳淑芬感慨說道,雖然出了粉絲打架這檔子事,但不意味著他們可以回家休息避風頭。

該忙碌工作的還是要繼續忙碌。

休息,那是只有要湖了才有的時間,要麼就是該退休……

楊景明這邊離開之後,也回到了唐人唱片,看了一下公司最近的方案,然後來到了公司的動畫製作部門。

此刻這個部門,除了從漂亮國拉回來的特效師艾瑞克和王宇之外,梁家輝還找了幾個製作動畫的人。

在動畫這一塊,香江簡直為零。

所以,這幾個人是去內地挖來的,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從那裡挖來了一個大老。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葫蘆兄弟》這部動畫,一根藤上七個娃,就是在今年播出的。

《葫蘆兄弟》這部1986年的經典動畫系列片堪稱華夏動畫的經典之作,華夏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少有沒看過《葫蘆兄弟》的。

七彩葫蘆娃、蠍子精、蛇精這些形象長久以來都為“葫蘆絲”(《葫蘆兄弟》粉絲的自稱)津津樂道,片中的那首主題歌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很多“葫蘆絲”都會選擇主題曲《葫蘆娃》作為手機鈴聲或是彩鈴。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動畫片音像製品的銷售量每年有2000萬套左右,其中《葫蘆兄弟》就佔了總份額的18%,可見這部動畫作品的價值所在。

在五六十年代,其實華夏的動畫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日本很多元老級別的動畫大師,其實都是受了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動畫的影響,最終走上了動畫之路。

例如有日本動漫之父之稱的手冢治虫,就是在看完1941年的華夏動畫《鐵扇公主》後,決定開始創作動畫,最終創作出了《鐵臂阿童木》這樣經典的動畫。

當然,還有另外一位,那就是後世大家熟知的宮崎駿。

他也是如此,從小開始,宮崎駿就非常喜歡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動畫,《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七色鹿》等等,讓他記憶深刻,並義無反顧地走上創作動畫的道路。

不過八四年的時候,宮崎駿來到了慕名已久的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參觀,但是卻放出了一句令大家都很“羞恥”的話,那就是:“我再也不來華夏了。”

因為八十年代開始,華夏的動漫就開始落後於漂亮國和島國了。

今年出來的《葫蘆兄弟》,只是最後的輝煌,然後華夏動漫就會一直落落落,知道《大聖歸來》,然後才漸漸有了起色。

1984年,宮崎駿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到華夏,參觀崇拜已久的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結果令他大失所望,之後再也沒來過華夏。

年輕時的他在想,到底是一群對動畫有著怎樣熱愛的人,才會創作出如此有意思的動畫?

終於在1984年,宮崎駿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到華夏,參觀崇拜已久的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

當時宮崎駿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小有名氣,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的領導人接待了他,帶他參觀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

之後,宮崎駿同工作人員進行了友好的交流。

寒暄過後,宮崎駿本來想跟工作人員交流動畫心得,沒想到對方問的問題全部都是:“日本動畫原畫多少錢一張?”“怎麼才能將動畫成功商業化?”“怎樣才能用動畫賺到更多的錢?”

看到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工作人員如此“市儈”,宮崎駿非常失望,氣急之下,沒在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多待,便乘坐飛機回到了日本。

並留下一句話:“我再也不來華夏了!”

其實想想也可以理解宮崎駿的憤怒之情,一個受到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啟發的動畫從業者,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參觀自己的啟蒙老師,卻沒想到對方開口閉口都是錢,心中的幻想崩潰,怎麼能不讓人情緒崩潰呢?

同樣的,這件事也不能怪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那個年代,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也面臨改革,從國企從商業化轉型。如果賺不到錢,大家都要餓肚子,因此問一些動畫商業化的問題,本身無可厚非。

只是宮崎駿不知道當時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形勢,覺得工作人員的初心已經改變。

其實,華夏動畫人的初心從未變過,依舊保留著對動畫的喜愛。

但只是喜愛沒用,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填飽肚子,如若不然,愛好就不過是紙上談兵,沒有任何意義。

葛桂雲現在就是現在華夏動漫當中最頂尖的一批動漫製作人,而宋家梁不知道怎麼搞的,居然把《葫蘆兄弟》導演之一的葛桂雲挖了過來。

葛桂雲,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二級動作設計師,動漫導演,從51年就開始進廠製作電影,特別是在動作戲上非常出彩。

不過在美術電影製片廠裡面,相比於葫蘆娃之父的胡進慶和周克勤,他的存在感要低一些,不然宋家梁也挖不過來香江。

把他挖來香江的同時,宋家梁也挖了七個從申城電影專科學校動畫系畢業出來的人,這些人畫工都是最頂尖的那一批。

一個月前,宋家梁親自前往申城美術製片廠,然後找到了葛桂雲等人,這些人在收到邀請的時候,都是懵的。

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人來挖他們去上班,而且這錢讓他們眼紅不已。

一直以來,他們都以為能在申城美術電影製片廠工作,已經是最好的鐵飯碗了,雖然面臨著市場化,但是也比大多數人的待遇還要好。

誰知道,在知道了宋家梁給的待遇之後,他們都沉默了,說不心動那是假的,不然他們也不會出現在楊景明這裡。

當然,除了錢之外,宋家梁還大談理想,說沒有充足的錢,是不能讓華夏動漫起身的,現在島國動漫和美漫紛紛崛起,華夏的動漫已經開始落後了。

而來了香江就不一樣了,工資高,楊景明還會投資很多的錢來搞動漫,這樣一來,他們不僅能實現心中的理想,還能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

還有,來了香江,逢年過節其實也能回家的,因為工資高啊,不怕這點路費,將來香江回家,他們就更方便了。

同時,還有楊景明這個混成功的人在香江發展,過來也是在楊景明手下上班,大家都是老鄉啊……

經過一個星期的勸說,宋家梁給楊景明帶回來了八個人(包括葛桂雲在內)。

不過這段時間,楊景明工作非常忙碌,雖然之前見過一兩面的,暗示他們並沒有過多地交談,現在忙完了粉絲衝突的事情,有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所以楊景明才過來看一看。

一進門,楊景明就用普通話說道:“哈哈哈,葛導演,今天忙得怎麼樣了?”

葛桂雲看到楊景明的時候也有些激動,當初他只是抱著來試一試的心態才跟著來香江的,不成事的話還能回去,但是沒想到宋家梁說的居然是真的。

楊景明的公司是真的,楊景明給他們處理掉了居住的問題,同時,投資動漫電影也是真的,雖然要讓他們跟著楊景明的大綱劇本製作,但是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天堂。

楊景明給他們的工資現在是六千一個月,等第一部電影製作出來的時候,如果票房大賣,還會根據他們的能力,給他們升到八千或是一萬。

要知道,他們以前他們的工資一個月才幾十塊錢……

因此,葛桂雲叮囑跟這裡的七個人,讓他們都好好工作,不然將來電影票房不理想,楊景明不投資動漫電影的話,他們可真的就涼涼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享受了這麼好的待遇,誰還想去那幾十塊錢一個月的工資?

香江工資要高一些,一兩千左右,但是香江沒有動漫啊,就連動畫片都沒有,去漂亮國,島國?別想了,沒這個能力過去,去了也不熟悉地方,居住問題可能都解決不了。

其他七個人紛紛表態,說會好好工作的,不用葛桂雲說,他們也知道該怎麼做!

“老闆,你來了。”葛桂雲笑著上前和楊景明握手,他們是真的感謝楊景明啊,只是這工資拿著,他們心裡總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就好像做夢一樣!

“葛導,怎麼樣,劇本你們有沒有辦法改,不行的話我讓宋總去找幾個編劇來改劇本。”楊景明笑道。

他拿出來的劇本是2001年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大場面不多,但是卻拿下來當時島國電影的票房冠軍。

這票房冠軍可不是當年的總冠軍,而是島國電影總票房第一,也就是在此之前,沒有一部電影有這部電影的票房高。

308億日元,也就是十五億多人民幣。

一舉超過了《泰坦尼克號》在島國的電影票房,成為了第一名。

本來楊景明想著的是製作93年宮崎駿執導的《幽靈公主》的,但是那部電影場面很宏大,而且製作非常精良,楊景明也不知道葛桂雲幾人能不能製作出來,所以就沒拿。

《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剛剛好,先在香江試試水,就算不成功,那也只能去島國試一試。

當然,現在各國引進電影全都是買斷發行權的,楊景明可不想賤賣,當然,他也有辦法,於是讓宋家梁計劃,等機會合適,去島國開一家電影製作投資公司。

到時候他的電影就拿給這家公司去發行。

公司在那邊雖然要繳稅,但是也好比買斷為好。

繳的稅相對於電影票房來說,只是芝麻大一點,如果這個計劃能在島國行得通,那麼他也會去漂亮國試一下。

誰說唐人娛樂不能成立分公司的?

發展起來,有了money就能讓當地保護,只要不融資,他就一直都能掌握公司的話語權。

其實上市在楊景明看來是一個不太明智的選擇,他不想自己開辦的公司,到最後話語權不在自己手上,等製作出來幾個IP之後,他就根本不缺錢,因此也就沒有上市的必要。

像老乾媽這種,在最輝煌時期都沒有上市的,那才是最正確的決定。

上市,上著上著,是誰的最後都不能保證。

葛桂雲笑道:“老闆,這劇本我們看了,創意非常好,我們幾個商量著也做了一些改動,不知道能不能行?”

現在的人,可是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想要當導演,那會編劇是必需的。

幾人拿到楊景明給的設定和大概的劇情之後,立馬商量著著手改動,現在就等著拿給楊景明稽核能不能做下去了。

同時,幾人還將人物形象都初步畫出來了。

很快,一個畫師拿著他們修改的劇本和畫稿走了過來,然後將其交給楊景明。

楊景明第一時間看的是劇本,他之前給的劇本,省略了帶有濃厚島國特色的東西,只是把大概劇情和對話寫了出來,因為少了一些關鍵性的東西,所以看起來有些生硬。

因此還需要人進行改動。

楊景明一頁一頁的看下去,頓時就覺得很驚豔,最後不停的點頭,裡面的隱喻更多了,而且風格帶有濃厚的華夏特色。

這個故事講述了千尋意外來到神靈世界後,為了救因懲罰而變成豬的家人,經歷許多磨難的故事。

原著裡面的神廟,浴場街,掌管鎮中大浴場的魔女湯婆婆等,都變成了中國式的廟宇,神靈世界,變成了魔界。

浴場街的事情,變成了魔界的帶有服務性質的行業,湯婆婆變成了魔女。

故事的最後,主人公千尋以自己的純真之心屢屢化險為夷,並交到了許多新朋友,千尋拯救了男主白龍,發現了他的真實身份。

最後在眾人的幫助之下,然後救出變成了豬的雙親的故事。

總之,故事大致不變,只是換了一個世界背景。

葛桂雲幾人改得還挺不錯的,於是楊景明說道:“劇本可以,就按照這個故事線製作。”

聽到楊景明的話,葛桂雲幾人松了一口氣,穩了,沒有被拒稿就行,他們最怕的就是楊景明不滿意,那樣的話,楊景明會不會懷疑他們的能力?然後將他們解聘?

接下來,楊景明就拿起他們的畫稿看了起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我有一本荒誕經八條物語生子當如孫仲謀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重生從被學校勸退開始重生之星空巨蚊詭秘:不死人不死於傳火我有一本萬世書維度侵蝕者詭世證道從經營醫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