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寒門宰相 > 八百四十二章 問話

八百四十二章 問話

如今中書省內幾乎是呂惠卿一人主事。

王珪,馮京二人一個不願爭,一個爭不過,這樣大權獨攬的日子,正是呂惠卿,也是天下諸多官員夢寐以求的。

此刻呂惠卿對呂溫卿道:“按信中所言,章度之不喜市易法,若是任他回朝,怕是曾子宣第二,甚至尤有過之。”

“萬一官家讓章越來審這市易司的桉子,那麼一切休矣!”

市易司的桉子,就是呂惠卿的要害,這關係到呂惠卿的相位,也關係到新黨一系的存亡。

所以呂惠卿絕不願意放章越這等反對市易法,同時又深得官家信任的人進京。

呂溫卿道:“兄長,昔呂夷簡在朝時,百官與之合則留,不合則出,似范仲淹,孔道輔遠貶,朝野上下無不敬畏呂公的手段。”

“如今要使章越出,唯一的辦法還是渲染契丹兵馬勢大,這並非我之虛言,遼主在雲中建牙,又兼汎使南下,汴京之中人心中無不疑惑。”

“我們再渲染一些言辭,言契丹所畏章越,到時候官家從於民意,亦不得不推章越至河北鎮守。”

呂惠卿點頭道:“好計,並非我好耍弄手段。昔人都崇範公而貶呂公,呂公於天下事屈伸舒捲、動有操術,其功業豈是腐儒書生可知。”

說到這裡,呂惠卿道:“必須將市易司的桉子辦成鐵桉,你看何人來審理此事最好?”

呂溫卿道:“不如讓章子厚來審!”

呂惠卿目光一亮,章惇是瀛州知州,兼高陽關路經略安撫使的後備人選,若讓章惇來調查此事,那麼……章越出鎮瀛州把握就更大了。

呂溫卿道:“只是章子厚此人喜怒難知,好惡難測,為人又狂傲不羈,怕是日後難以掌控。不過章子厚與兄長至少是同鄉。”

呂惠卿笑道:“是不是同鄉都無妨,章子厚與我不投機,難道反會與曾子宣,章度之投機嗎?”

頓了頓呂惠卿言道:“除了市易司之桉,還有鄭俠此叛徒,必須予以重處!”

曾布,鄭俠都是出自王安石門下,這二人都是‘背叛’了王安石才導致了對方罷相,新法亦差點被廢除,所以他必須執行紀律,從重處罰!

這是表面原因,同時對外處置一個人,也可對內提高凝聚力。

這也是他如今身為新黨首領必須為之的事,呂惠卿無論願或不願都必須為之。

以往呂惠卿看王安石為何一為宰相,便得罪了那麼多人,甚至幾乎與所有好朋友都翻臉。

但如今他才明白,只要你在這個位子,你便沒得選!你不是代表自己的意願,而是代表了一幫人的意願。

正如陳橋兵變那黃袍加身的一幕,很多人研究太祖到底有沒有這念頭。其實並不重要,因為你到了那個位子,下面一幫弟兄都等在那,怎麼辦?你到底想不想重要嗎?

……

自那日官家與吳充,呂惠卿議事之後,又聽得京中民心不穩,坊間謠傳契丹百萬大軍壓境,隨時南下。如今韓絳調回京師為相,雖有文彥博判大名府,對方也有平貝州之亂的經驗,可畢竟年紀太過老邁,還需一名年富力強的人輔之坐鎮方可。

總而言之沒有賢臣名將坐鎮,如今河北不穩。

官家從石得一那聽得訊息不免憂心忡忡。

這日在曹太后宮裡,見了高太后,曹太后。

兩位太后也聽說流言,詢問了天子,契丹使者蕭禧要求宋朝化地,以及契丹是否屯重兵於境上,意欲興兵?

官家道:“此兒臣之罪,以至於此事驚動了太皇太后,太后。”

曹太后道:“如今說這些已是無用了,說說朝堂上大臣是如何議得?”

官家大體說了一番,然後道出呂惠卿想要章越去瀛州,為高陽關路經略安撫使。

瀛州也就是後來的河間府,北拱幽燕,東臨青濟,乃水路之要衝,也是契丹南下中原的必經之路。

將章越置於這裡,可以令天子晚上睡覺稍稍安穩一些。

曹太后道:“可是遼主建牙在雲中,未必經瀛州,也許是去打河東。”

官家道:“是,河東,鄜延也當擇將守備。”

曹太后暗自搖頭,官家禦敵簡直一點方寸都沒有。

曹太后道:“是呂惠卿要將章越安置於此的?”

官家道:“回稟太皇太后是呂惠卿的意思,兒臣揣測,他是擔心章越回朝會反對市易法。”

曹太后,高太后聞言都是欣然地點點頭,官家看事還是清楚的。

“但兒臣擔心,除了章越朝中怕也是無人可以在瀛州應對契丹。”官家此時此刻就差在額頭寫了一個‘慫’字了。

曹太后笑道:“陛下,吾看這章越倒非將才,而是善於經略謀劃。他寫的平河湟策吾看了,是堪比平邊策般的廟算之謀,你依此先後收取河湟,青唐也是重新歸降於我大宋,可知他廟算無誤,一切皆在畫中。”

官家聽了連連稱是:“太皇太后的意思,可是讓兒臣下一道詔書詢章越如何應對契丹?”

曹太后道:“章越乃國士,人主下詔問之未能優禮,當遣重臣問訊。張茂則如今正在永興府,陛下可下旨讓他代人主親詢。”

頓了頓曹太后道:“先問章越方略,再問他願不願去瀛州赴任?”

官家聞言道:“去瀛州?可朕還是想調章越回京!”

曹太后笑著道:“陛下急什麼?欲進人必先觀其志。”

……

章越一行已下榻在永興府的驛館內了,這一次回京除了彭經義,黃好義外,他只帶了十幾人隨從,絲毫看不出是個封疆大吏的架勢。

章越在驛館住下後,得知入內內侍省都知張茂則來見。

章越以往與張茂則是老交情了,當初在打擊任守忠時,二人是同一條戰線。

新君登基後,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規律,張茂則就退二線了,只給曹太后和高太后辦事。

章越為了避嫌,也與他少了往來。

熙寧六年上元節,王安石乘馬進宮座馬被毆,便是張茂則指示人幹的,張茂則還當面罵王安石說,宰相也是人臣,騎馬進禁宮是要當王莽嗎?

現在張茂則與章越在驛舍相見。

幾句寒暄後,張茂則便道出了他代天子諮國事的來意,他問道:“遼主建牙雲中府意欲何為?”

遼國攻宋兩條路線,一條西路是從雲中府出兵,攻打河東太原方向,這裡地勢頗為險要可以防禦。

還有一條則是東路,因為丟失燕雲十六州的緣故,這裡幾乎無險可守,全是平原。如果野戰打不過,遼國的騎兵可以一口氣打到黃河邊上,直抵汴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章越則直接道:“契丹不敢興兵,只是在畫疆而已。朝廷緩答而峻拒即可。至於遼主建牙雲中,只是見我收復河湟,故而為唇齒之計而已,侵我疆土。”

“割地不過求一時太平,遼國貪得無厭,朝得寸,暮得尺。”

張茂則點了點頭,聽了稍稍心安。

章越繼續道:“如今熙河戰事方歇,本朝需三至五年恢復國力,在此之際需休養生息,切勿交兵生事。”

張茂則道:“可如今難處是如何在三五年內,與契丹西夏和平共處,各不交兵?”

章越道:“西夏國內疲敝,暫時無力進取,而契丹一時叫囂出兵,豈能若要打早打過來了,其實契丹更懼與我交兵,故而在虛張聲勢,但很多人看不出,只是畏於契丹勢大而已。”

張茂則問道:“依章經略之見,這三五年內真可以保太平嗎?”

章越道:“可以與遼國重議畫疆之事,從澶淵之盟,到富公再使遼國已過二十年,遼主要將盟約亦當重新推定,以求更大的好處。”

“不拿出真金白銀,空白以口惠而實不至之舉,騙不了契丹。但我們一旦示弱,則夏國亦生得寸進尺之心,也會趁勢提出增加歲貢。”

張茂則聽得滿頭是汗道:“咱家聽得有些湖塗了,為何方才經略說契丹不願打,只是虛張聲勢,但這邊又說要重新劃定盟約呢?”

章越道:“因為遼國之患在於國內而並非本朝,所以才挑動與宋畫疆之事。孟子雲,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所以遼國深明這一點,所以不會真打,但又要與宋挑釁,來鞏固權位。”

章越說的就是一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問題。

遼國最大的問題,是處理國內的矛盾,與宋朝畫疆的問題,便是次要矛盾。但是這個事情如果兩國處理不好,那麼次要矛盾便會上升為主要矛盾。

經過章越這麼一說,張茂則頓時醍醐灌頂。

張茂則心道,難怪官家如此器重於他,兩宮太後要我親詢章越,此人見識明了,斷事清晰,若為宰輔必稱名相。

張茂則又問道:“如今瀛州知州空缺,不知章經略是否有意出知瀛州?”

章越則笑了笑道:“願憑陛下差遣。”

張茂則問道:“哦,萬一契丹南侵,瀛州首當其衝,難道經略不擔心?”

章越則心想,這瀛州宋朝經營很久,歷史上金兵兩次南下時,都沒打破河間府,汴京陷落了,河間府都安然無恙。

章越道:“若是契丹真敢南侵,某必死守瀛州!令契丹不敢深入!”

張茂則笑道:“咱家知道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榮耀與王座 修仙暴徒 最強魔神系統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欺天大世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這個首富有點牛 兵王無敵 鬼志通鑑
相鄰推薦:
當個小民警可我沒想破案呀開局被時空神殿綁架了大晉女匠師帝霸詭異復甦:我能看到人生劇本拯救諸天單身漢綜漫:從鎧甲勇士開始打爆無限華娛:高衙內他想當影帝超維武仙從東京開始當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