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寒門宰相 > 六百二十四章 三舍人

六百二十四章 三舍人

太子中允是官家親旨所封,不歸政事堂堂除,但卻由中書官吏送至。宋敏求明白詞頭肯定是王安石授意官家所起草的。

宋敏求與王安石交往密切,嘉右時二人在春明坊比鄰而居。宋敏求很喜歡看書,家裡藏書非常豐富,歐陽修修唐書的時候,便請宋敏求幫忙。

宋敏求的父親宋綬任過參知政事,參與過真宗實錄的修撰,其母是宰相畢士安孫女也是藏書大家,宋敏求又親上加親娶了畢士安曾孫女為妻。

故而傳聞宋敏求家中有藏書三萬卷之多,宋敏求自己也是學問大家,他家中的書自己都校勘了三五遍,曾言‘校書如掃塵,隨掃隨有’。

宋家的書不僅多,而且校勘的好,故而宋家在春明坊附近的宅子裡,不少慕名而來的讀書人都租住在此,就是為了借書而觀的,連官員也不例外。

當時京師的房價,唯獨春明坊的屋子比別處貴了一倍,這都是宋敏求名聲帶來的。

當時歐陽修,王安石,劉恕都往宋敏求家借過書,王安石在編寫《唐百家詩選》,就是遍借宋敏求家裡的藏書而編寫的。

而且宋敏求這人人品很好,出身牛逼,家裡藏書多,歐陽修評價宋敏求說他從不以門第驕人。因為這樣宋敏求在官員之中,人緣也是非常的好。

王安石不僅找宋敏求借書,而且二人的私交還不錯,同時宋敏求與司馬光,範鎮,歐陽修,蘇頌,曾鞏等人都交好。

宋敏求拿過詞頭一看,但見上面寫著‘前秀州判官李定為太子中允,權監察御史裡行’。

看到這個詞頭,宋敏求皺起了眉頭,李定是什麼人?

那個以青苗法背刺李常的小人。

他知道之前王安石打算薦李定知諫院,為曾公亮,陳昇之反對而作罷,如今竟可為‘監察御史裡行’。

監察御史裡行的意思相當於監察御史任上‘行走’,類似見習監察御史。

一般任監察御史裡行兩年而可轉正為監察御史。

而一個權監察御史裡行的‘權’字代表他的資歷不足。

這規矩似可以,但從未有選人判監察御史裡行的先例!

宋敏求道:“舊制監察御史需太常博士以上,中行員外郎以下,兩任通判方許舉薦入臺,這李定不過一任通判,且還是幕職官,如何能為御史?”

一般任命就是寫就是寫了,哪來得那麼多廢話。

但是知制誥是有質疑詞頭,甚至封還詞頭的權力的。

故而中書的朱衣吏耐心道:“朝廷如今難得資序相當之人,可行兼權!一個權已是代表一任通判,宋舍人看仔細了這太子中允乃出自特旨。”

太子中允相當於太子中舍,著作左郎,比出任監察御史最低門檻的太常博士,還低了兩階。這還是提拔以後,還不是提拔以前。

這個任命著實有問題。

宋敏求道:“進用之路,自有漸階耳,豈可超品拔擢。御史臺常年闕員,所擇之人必須資性端方,學識兼茂,然後可以處憲寺,任言責。這李定其母去世卻不守制,這等不孝之人焉可為御史,此詞頭吾不能擬。”

“舍人這是?”朱衣吏急道。

但宋敏求已是將詞頭退還給朱衣吏。

朱衣吏目光一閃道:“繳還詞頭,宋舍人可知會有如何後果?”

宋敏求道:“王參政昔日繳還韓魏公詞頭是何後果,宋某早已看到。”

王安石當初封還過韓琦的詞頭,如今宋敏求封還王安石的詞頭,可謂一事對一事。

朱衣吏道:“宋舍人何必如此,舍人院中知制誥又不止舍人一人!”

“那便換他人吧!”宋敏求一笑了之。

舍人院中知制誥一日一當值,當初王安石因蘇轍在制科裡批評仁宗皇帝,故而拒絕起草蘇轍的任命,第二天韓琦便換了另一位知制誥的沉遘便把蘇轍的任命安排下來了。

宋敏求當即寫了一封書啟給王安石,說明自己奉還詔書的理由,同時提出可以罷去自己知制誥的職務。

這不是宋敏求第一次要求了。

之前王安石罷呂公著御史中丞之職,要宋敏求在罷免奏疏裡多寫幾句批評呂公著的話,宋敏求不肯寫只是不痛不癢地寫了兩句。王安石當即拿過奏疏來自己修改批評呂公著。

宋敏求為何不肯批評呂公著?

因為他的女兒嫁給了呂公著的兒子呂希純,而且他的父親宋綬是呂夷簡的鐵桿盟友,宋呂兩家可謂是有三代交情。王安石讓宋敏求在敕詔之中批評呂公著,實在有些強人所難了。

至於後來王安石自己修改宋敏求起草好的制誥,更是有些打臉了。

中書給舍人院只有詞頭,制誥內容由舍人自己寫,但王安石親自動手來寫,說明對宋敏求不認可。

宋敏求憤而提出了辭職,王安石卻不許。

這次朱衣吏帶回宋敏求封還的詞頭後,王安石沒有勃然大怒,而道了一句:“罷了。”

“相公既是宋舍人自請罷官,咱們是不是遂了他的願。”

王安石言道:“宋舍人說得是,當初韓魏公都可容我,我為何又不可容宋舍人呢?再說我與宋舍人有故交,他既執意如此,也不強求。”

如今知制誥有五人,閣長錢公輔知江寧去了,吳充去了三司不在舍人院供職。

舍人院裡如今知制誥得只有宋敏求,蘇頌,李大臨,這三人每人當值一日,輪流起草制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安石道:“隔一日你再走一趟便是。”

一旁呂惠卿起身道:“

可從而違,堪供而缺者,需祖父母,父母告者是論不孝。”

呂惠卿這話意思,為人子為人孫可以作到卻違背,可以供給卻不盡供養的議論,如果祖父母,父母控訴,便可以治不孝之罪。

若宋敏求拒絕起草呂公著批評的制詞尚情有可原,那麼李定與你宋敏求是何干係?居然一而再再而三違抗!

王安石聽呂惠卿之言道:“不錯,用李定終究還是官家旨意,如實稟之官家便是。”

官家受到宋敏求封還詞頭後大怒,當下罷宋敏求知制誥之職,御批‘速送別官命草’。

舍人院當值知制誥蘇頌同樣拒絕起草,退回詞頭。

官家又命另一位知制誥李大臨起草,詞頭第三度被退回。

於是舍人院僅有的三名知制誥一併拒絕起草李定任命!

誰能料想,官家,王安石想任命一名官員竟辦不到。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當個小民警可我沒想破案呀開局被時空神殿綁架了大晉女匠師帝霸詭異復甦:我能看到人生劇本拯救諸天單身漢綜漫:從鎧甲勇士開始打爆無限華娛:高衙內他想當影帝超維武仙從東京開始當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