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末第一兵法家 > 第九百九十章 全境反攻

第九百九十章 全境反攻

四月十二,這一日是極特殊的時間點,因為這一天是早已經約好的反攻日期。

在四月十二這日,幽冀二州南北東西不知有多少地域同時有了動作。

河間郡,高陽縣,某鄉,某地,一支鄉兵隊伍在濛濛夜色中開始集結整備,到清晨,一應人力車馬全部準備停當。

負責管轄此地守備事務的鉅鹿軍騎兵伍長前後清點了三遍物資與人力,確定一切無誤之後,伍長翻身上馬,在馬上朝送行的父老抱拳一禮朗聲說到,“我等先行,眾父老不必相送。”

說罷,毫不拖泥帶的水一拉韁繩,口中輕駕一聲打馬朝前。

沐浴著晨曦,這支頗具規模的鄉兵隊伍在親人的一聲聲囑咐之中出發上路了。

送出兩裡地後,捨不得自家親人遠走的百姓們依然依依不捨的跟著,直到,又走半里,旁邊村落另一支鄉兵隊伍也跟上來了,兩部人力一合,本就頗具規模的鄉兵隊伍看起來更加人多勢眾了,也就因為這一點,相送的百姓們終於放下心來了,放心的不再往下繼續送了。

偕老扶幼的百姓們站在路口目送著隊伍走遠,直到隊伍徹底消失在遠方再也看不到影子。

親自送親人出去打仗,百姓們多少還是有些擔憂的,但因這一月以來鉅鹿軍良好的經營,使得百姓們多少能有些底氣。

自鉅鹿軍到達後的這一月以來,鉅鹿軍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軍事素養和專業性,看在百姓們眼裡,鉅鹿軍一看就是很會打仗,跟著很會打仗的鉅鹿軍一起出征,百姓們自有底氣。

鉅鹿軍有非同一般的練兵方法,一般軍隊練兵,著重訓練士卒的個人勇武和搏殺技藝,鉅鹿軍則極其側重佇列。這一月以來,對鄉兵們的訓練九成都是佇列內容,一個月訓練下來,鄉兵們的佇列齊整的跟刀切一樣齊刷刷的齊整。要知道,當初義軍仗著佇列把皇甫嵩這種沙場宿將都鎮住了,又何況沒什麼見識的鄉間百姓。

各種不同訓練內容中,訓練勇武也好,訓練搏殺技藝也好,沒有一個比得上隊列訓練來的壯觀肅然,也就因此,百姓們見鄉兵們陣勢肅然,信心也就再多三分。

鉅鹿軍經營內容中,重點在後勤,後勤中有糧草,車馬,兵器,等等構成,在這所有構成中,鉅鹿軍都做了十足準備。鉅鹿軍籌集到了數量豐厚的糧草,出發時帶的一輛輛滿載的糧車就是明證;車馬一項,但見鄉兵隊伍幾乎三五個人就分有一個車子,就能明白,車馬絕對少不了。

於兵器,鄉兵們雖沒有甲胃,但人人都配有一把好弓再配大幾十支上好箭支,再加上槍器和刀盾武器,這一整套裝備下來,除了沒有甲胃,比真正的軍伍也不差了,更比鄉間鄉勇的武備強上太多。出去打仗,兵器好,自然越厲害,自家人越厲害,百姓們越有底氣。

其他的讓百姓們安心的因素還有,鉅鹿軍在駐紮期間與民秋毫無犯,更多有施醫給藥的義舉,鉅鹿軍賺足了人心,有此前置佈置,百姓對鉅鹿軍有十足的信任。其實,百姓們最怕的不是自家子弟沒有好兵器沒有足夠糧食,百姓們最怕別個不把自家子弟當人,怕別個故意坑害,而鉅鹿軍這一月以來種種呵護百姓的義舉百姓們完全看在眼裡,百姓自認為鉅鹿軍不會做出坑害士卒的事兒,百姓最大的安心來源無此。

總之,鉅鹿軍作為一支客軍,只經過短短一月經營,在其出軍之時,鄉人們基本上願意跟隨鉅鹿軍這只客軍遠出作戰,這難能可貴。

——

和百姓們不同,百姓們見識少,見了佇列齊盛見了糧草盈足就無比自信的認為自家子弟這次出去必然要大勝而歸,各部指揮官的心態與百姓們截然相反,指揮官們一個比一個憂慮一個比一個膽小。

協防諸郡的鉅鹿軍騎兵不說是身經百戰了,至少有身經十戰的經歷,在鉅鹿軍騎兵以往的戰鬥經驗中,他們經歷過黃巾上萬人被官軍一小群騎兵一衝而散,也經歷過糧食不夠餓倒的人一倒一大堆,也經歷過瘟疫起時,一死大大片,經歷過暴雨之時,一場雨過去,病倒無數……

戰爭經驗豐富的鉅鹿軍騎兵們清楚的知道打仗有多難,無知者才會無畏,而知者多畏。

被關張二人委派到各地的鉅鹿軍騎兵們,他們除了擁有一定的作戰技能,這些個先卒伍長們根本沒有任何統御軍隊的能力和經驗,現在,要讓這些伍什之長以及普通士卒去指揮幾百人的隊伍要負責幾百人隊伍所有的行軍作戰事宜,無異於趕鴨子上架。

若是駐防還好,駐防簡單的多,帶兵出擊則就是另一種難度了。

還是河間郡,幾個鄉兵隊伍路上碰到了一起,幾個指揮官湊面之後,獨自領軍的不安和忐忑立刻消減了不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鄉兵指揮官瞅了瞅自己的隊伍,又瞅瞅同行的隊伍,問,“我帶了五百多人,你們帶多少?”

“四百。”

“七百多。”

另兩個指揮官先後答到。

大家執行著同樣的軍務,很有共同語言,所謂一人計短,多人計長,多一個人就多一個主意,菜鳥指揮官們就此開始叨叨個不停了,他們騎著馬走在隊伍前頭,邊趕路邊談個不停,他們談及彼此籌備的糧草兵器數量,談及行軍,談及萬一遇到敵軍該如何應對,這些方方面面的問題,對毫無掌兵經驗的指揮官們而言,每一個問題都是天大問題,由不得不謹慎細微。

在一個月前,在李孟羲等人制定作戰手冊的時候,當時李孟羲還萬分擔心等到反攻的時候各部指揮官會輕敵冒進損兵折將,李孟羲完全錯判了,讓小卒們執掌大軍,小卒們害怕還來不及,哪裡還敢輕敵,哪裡還敢冒進。

鉅鹿軍協防計劃堪稱宏大,所涉地域極廣,在這反攻號角吹響的第一日,各地什麼情況都有發生。

眾多反攻隊伍中,能一早就準備停當拔營出發的已經是最好的了,有的地方,有的指揮官做事不夠細緻,等到出發之前才發現這忘了準備那忘了準備,行程不得不拖延。

還有的,明明四月十二日這是反攻的日期,卻有人直到這一天才開始收攏人力準備物資,按各地的普遍情況,人力與物資整備完畢至少需要兩三天,這意味著,有人要逾期了。而按軍令要求,逾期者要處以重刑,所以在這反攻開始第一日,有人急匆匆的想把物資籌備妥當之後立刻動身,忙了半天發現工作量有點大,就是忙到夜裡都忙不完,而要是逾期不動,又要受罰,不得已,當地的指揮官只能暫時棄了兵馬獨自出發。

士卒們學會鑽軍令的漏洞了,軍令只要求要如期反攻,考慮到各地情況不一,軍令中對反攻的兵力沒有要求,所以,指揮官哪怕一個兵不帶,只要他出發了,一樣算是完成了軍令——一個人的反攻也是反攻。

不得不說,如今的鉅鹿軍,軍令如山的觀念算是深入人心了,士卒們寧可孤身對敵也不願違抗了軍令,軍心可用。

讓小卒去指揮頗具數量的軍隊必然會出問題,哪怕事先發有詳盡的作戰手冊依然會出大量問題。

各部在這反攻開啟第一日出現的問題包括且不僅限於——

有相當一部分隊伍準備不足耽誤了時間,有的隊伍帶太多兵力而帶的糧草顯然不足以支撐太長的時間,有的帶的人太少不足以具有一戰之力,有的忘了上方的吩咐忘了在當地留下軍法官以監督軍紀,有的和當地豪強的私兵一起出兵,結果剛出發雙方就因意見不一鬧了矛盾。

林林總總的問題有很多很多,有些問題甚至相當嚴重,可不管怎麼說,在遍及南北東西的廣闊區域上,自上谷郡,代郡,中山郡,河間郡,渤海郡,彰武,廣陽,等等地方,從總長度能綿延千里之長的巨大包圍圈上,自鄉間各地,不知到底有幾百支隊伍也不知到底有多少兵力在四月十二日這天突然之間不約而同的突然發動,幾百股兵鋒從四面八方而起,不管各方隊伍處於何方,不管是處於漁陽以東以西還是以南以北,所有隊伍不約而同的兵鋒全部指向遙遠的亂起之地漁陽郡。

在諸多反攻兵力當中,關張二人亦屬一部,在宏大的反攻計劃中,計劃大到已非人力可以指揮,在整個計劃中,哪怕關張二人,哪怕關張二人的本部,也不過是計劃中的一環,不過是幾百股反攻兵力中的兩股而已,只不過,這兩部兵力顯得尤為強盛。

關羽在常山郡,駐地在常山甄家附近。

鉅鹿軍與常山甄家有密切往來,此番關羽領兵到甄家是鉅鹿軍第二次正式登門拜訪,上回,還是鉅鹿使者到甄家借錢的那次。

以甄家看來,鉅鹿軍無疑是很值得拉攏的物件,因此,當關羽行至常山地界到甄家拜訪時,甄家大擺宴席極盡禮遇,而在宴間,關羽表現的就有些不領情了,關羽及麾下軍官在宴間滴酒不沾,任憑東道主怎麼勸酒關羽絲毫不為所動,這讓作為待客方的甄家很是尷尬,以為怠慢了關羽讓關羽怪罪了。

之後,關羽在招募鄉兵練兵備賊之時,甄家不僅派來了族裡壯丁前來投軍,還送來了大量物資,關羽把人力和物資照單全收,這並不是白收,關羽一分一毫的把甄家所有送來的物資核算了價格,如數回給甄家一個借條,分明是日後要還的意思,這又一次讓甄家覺得見外。

在關羽於常山郡練兵的這段時間,關羽並麾下士卒全都紮營在荒郊野地裡,甄家為此來請了多次要請關羽所部人馬進莊園居住,關羽以軍營肅殺之地,不易與民居混雜為由,屢屢婉拒,甄家看勸不動關羽,只能作罷。

平日裡,甄家的族人們看到關羽部上上下下住宿在簡陋的帳篷裡風餐露宿的,甄氏族人們看一次心裡就不對味兒一次,莫說是鉅鹿軍與自家多有交情,就是隨便一個路人到甄家來也不能讓人家住在野地裡,甄氏族人們直覺得面上掛不住。

等一月之期過去,到反攻之時,甄家傾囊相助了巨量糧草兵器物資,靠這些物資,關羽部鄉兵幾乎武裝到了牙齒,軍力之強一躍成為諸部之首。

心理制衡有時就是這麼其妙,越是問別人要,別人越不想給,越是不要,別人反而越想給了。

就如此番,關羽不想跟甄家揪扯過多,因此避而遠之,卻不想,越是這樣,甄家越覺得鉅鹿軍遠道而來,不表示一下不好,於是就越想讓鉅鹿軍收下物資,到最後,關羽部得到了相當數量的資助。

甄家鼎力相助的原因除了有過往交情的原因,除了有想跟關羽加深交情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自關羽駐紮常山郡以來,關羽並麾下軍官自始至終滴酒不沾,其部士卒住宿荒郊野外甘之若飴毫無懈怠,鉅鹿軍從裡到外透漏著非同一般的強軍素養,這讓甄家更加堅定了投資的想法。

背靠著甄家這尊財神,最難的後勤問題直接就不存在了,關羽部所召集鄉兵加上甄家襄助的精銳家丁,兵力多達近四千人,在四月十二日,和其他各部一樣,關羽率兵近四千餘出兵反攻,目標直指漁陽。

至於張飛,張飛那裡情況又不同了,張飛在最北代郡,代郡有強悍的邊軍部隊,張飛拉上部分邊軍騎兵一起湊成了一支規模可觀的力量,以張飛的急躁勁,當手裡有足夠數量的騎兵之後,他就受不了慢騰騰的行軍速度了,張飛把隊伍交給副手,他帶著騎兵部隊先頭急進一日就前進了三百餘裡。

夜裡,紮營之時,斥候摸黑來報,說發現敵蹤,張飛明明急於求戰,眼瞅快追上敵軍了,張飛卻改主意了。

張飛想到約定好的作戰計劃,按計劃,自反攻日開始,各部要統一進軍,每走兩天停一天,各部要相互配合,不可輕易冒進。張飛清晰記得當時商討方略時軍師做的一個比喻,合圍網路就好比一張大網,各部同進同退才能嚴實,要是有哪部過於突前,就把網孔扯大了,包圍圈也就不再嚴密。

篝火跳躍著,火光時明時暗,張飛聚精會神的翻烤著兔肉,良久,感覺肉烤的差不多了,張飛上嘴咬了一口,一口下去,夾生,半生不熟,難吃的要命,張飛不由皺眉。丟下肉,撓了撓頭,張飛抬頭對等在邊上的副手道,“明日調頭,回去。”

眾軍官對張飛的這個命令感覺很不可思議,他們不能理解張飛為何會朝令夕改。

性情急躁的張飛能剋制住衝動能把到了嘴邊的肉忍住不吃能以大局為重,足可見成長。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穿書後,三個反派崽在我懷裡撒嬌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手撕邪祟後,玄學真千金被大佬迷上了苟在仙界成大佬神級插班生新婚夜,她被豪門繼承人劈腿熱搜了異界軍火帝國我在偉大航路摸屍那些年奶包三歲半,我是全豪門的團寵大魏錦衣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