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末第一兵法家 > 第九百二十二章 馬名【諦聽】

第九百二十二章 馬名【諦聽】

李孟羲從馬上摔下來了,就是piaca一聲臉著地那種。

事發之時,李孟羲準備去廣宗縣巡查民生,李孟羲不會騎術,加上雪大,路上雪很厚,車輛很慢,所以他就在馬背上抓著馬鬃由士卒在前邊幫忙牽著馬走。

不幸乘到了一匹野性十足的馬,走在路上,馬不老實,老想躥起來,李孟羲就拿鞭子輕輕的抽了它兩下,馬不樂意了,把李孟羲顛下去了。

幸好是雪厚,臉著地摔下去在雪上印出來一個人形印記,但一點事兒沒有。

等巡查了一圈回來,回城,負責的親衛人員向劉備稟告了李孟羲落馬之事。

劉備一聽,慌忙過來問訊,張飛來了,關羽來了,盧植也來了,簡雍也來了,軍醫田卜也來了。

李孟羲剛回沒多大一會兒,一大群人來了。

劉備問起落馬之時,李孟羲就有些尷尬,“馬不老實,他顛我一下,我一不留神,就掉下去了。”

眾人都笑。

劉備笑著道,“沒事兒便好,沒事兒便好。下回再出去,還是坐車吧。”

這時,盧植把李孟羲打量了下,插話問到,“孟羲,你可學過騎術?”

李孟羲不由低頭看了看腳,貌似這一年多以來,自己長高了。

李孟羲看向盧植,遲疑問道,“我現在這個個頭,適合學騎術了嗎?”

盧植頓時就笑了,“老夫十歲就能縱馬如飛,你這個頭不低了,學得了。”

李孟羲一想,既然能學了,那索性開始。

正好入冬了,清閒了下來了,正好有時間學騎術。

李孟羲總是雷厲風行,想到什麼就立刻去做什麼,一刻也不耽誤。

學騎術第一步,挑一匹好馬。

李孟羲令人將軍中戰馬集合於南城之外,栓在風雪之中。

上千匹戰馬聚攏一處,烏泱泱的馬群殊為震撼。

於城牆上,大雪紛飛之中,李孟羲俯瞰著下方烏泱泱的馬群。

眾人陪著李孟羲在雪裡挨凍。

人群中以盧植最為好奇。

在盧植眼中,李孟羲身懷異才,在盧植眼裡,李孟羲幾乎就是帶著光環的。

世傳有相馬之術,盧植看李孟羲興師動眾把所有戰馬召集起來,便以為李孟羲是要從上千匹戰馬中選出一匹神駿,盧植以為李孟羲是懂相馬的。

更讓盧植好奇的是,他好奇李孟羲會怎麼相馬。

李孟羲還真是要精挑細選一匹良馬,不過,他挑選良馬的方法跟別人不太一樣。

抬頭看向關羽,李孟羲道,“關將軍,發鳴鏑吧。”

關羽點了點頭,他拿出弓,搭上三支鳴鏑,嘎吱一聲把弓拉開,鬆手剎那,弓弦震響,三支鳴鏑啾的一聲飛到天上去了。

在鳴鏑射出的一剎那,在鳴鏑的尖嘯聲傳蕩開來之時,李孟羲瞪大眼睛盯著城外茫茫馬群。

鳴鏑啾的一聲響起之時,就叫,馬群中有一匹馬希律律的嘶鳴而起。

李孟羲趕緊指著那匹馬對關羽說,“我要那個,我就要那個。”

他跟個小孩子一樣,跟像向家長要玩具的小孩子一樣。

關羽都笑了,“走,咱去看看是何等良駒。”

——

在馬群中找到那匹反應機警的戰馬,馬匹牽到跟前,眾人都沉默了。

這是怎樣一匹磕磣的馬啊,這是一匹年齡很大的馬,馬很瘦,馬尾巴都老的禿了,馬身上皮毛也不完整,疑似是受過傷的緣故,馬嵴背和肚子上有斑駁的沒毛的禿塊,最磕磣的就是馬頭,這馬一隻耳朵殘了,一隻眼瞎了,眼珠都成灰的了。

說實話,初見到這只馬的時候,李孟羲心裡很不情願了,這馬太醜了,不符合李某人帥氣的氣質。

連劉備都覺得寒磣,他忍不住勸李孟羲,“羲兒,要不換一匹吧。”

李孟羲無動於衷,他抬頭盯著老馬的眼睛,盯著老馬那只還沒有瞎掉的眼睛,他踮起腳,努力伸起手想把手放在它眼睛前邊晃一下,看它還剩的那只眼睛眼神如何。

戰馬個子很高的,李孟羲是夠不到戰馬的頭顱的,這時,老馬或是感受到了李孟羲的善意,通人性的俯下腦袋舔李孟羲的手。

李孟羲愣了一下,手被添的癢癢的,他咯咯的笑了。

“我就要這個了。”李孟羲開心的回頭跟眾人說到。

李孟羲選戰馬有自己的考量,相比於戰馬衝鋒陷陣的本領,李孟羲更傾向於選一匹足夠機警能察覺到危險的戰馬。

衝鋒陷陣這樣危險的事,李孟羲不太願意幹的,所以,也就用不到強悍良駒。

在李孟羲所整理的【禽獸兵法】當中,於【馬】之一項,戰馬之用,有五,第一,老馬識途,戰馬普遍是越老越記路。一匹老的尾巴都禿了的戰馬,記路能力肯定強悍。

戰馬第二用,渴馬知水。馬嗅覺遠比人靈敏,馬能找到好幾裡外的水源,而人不能。毫無疑問,找水需要經驗,老馬找水經驗比年輕氣盛的年輕戰馬經驗更豐富。

戰馬第三用,夜敵馬警。戰馬跟犬類一樣,有靈敏的聽覺,預警能力比人類強。越是生存經驗豐富的戰馬,經歷危險越多的戰馬,警惕性越強。

戰馬第四用,有時,過雪山之時,人察覺不到雪山的危險,但戰馬會突然裹足不前。這時,一旦戰馬有異常,應立刻停止前進。

李孟羲不準備衝鋒陷陣,所以戰馬的預警作用顯得更為重要。

李孟羲手裡拿著炒熟的豆子喂著老馬,他按自己的方法跟老馬聯絡著感情。

盧植走過來,他看了一眼骨頭嶙峋的瘦弱老馬,他不解的問,為何選這麼一匹老弱馬匹。

等李孟羲將緣由告知盧植之後,盧植大感驚奇。

為驗證這匹老馬到底是真的機警還是單純的容易應激單純的狂躁,李孟羲決定一試。

李孟羲還不會騎馬,為方便騎乘,他把密不見人的馬蹬跟馬鞍拿出來裝上了,馬蹬馬鞍藏在綢緞之下,外表看來,就像在戰馬背上搭了塊絲綢,輕易看不出什麼。

戰馬很高,李孟羲連續跳了幾下也沒能如願踩到馬蹬上,劉備幾個知道李孟羲不喜歡讓別人扶,笑著看著,並不準備幫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盧植不知此節,盧植看李孟羲跳一次又一次乾著急跳不上去,他就想過來扶一下,不等盧植挪動腳步,頗通人性的老馬自動前蹄跪了下來好讓李孟羲上去。

“好馬!”李孟羲忍不住誇讚了一句。

上了馬,穩坐在馬鞍之中,雙腳藏在絲綢掩蓋之下的馬蹬裡,穩穩的坐好。

座下極通人性的老馬自動又站立起來。

李孟羲拉起韁繩,向眾人道,“諸位,可願與某比試一番?咱就試試,看誰的馬更為機警,如何?”

賽馬有比馬速的,有比馬力的,沒聽過有比機警的,眾人覺得有趣,紛紛參與。

大家都騎了各自的馬來參賽,劉關張座下,盧植座下,簡雍座下,都是百裡挑一之強壯良駒,獨李孟羲座下,是一匹瘦弱的禿尾巴老馬。

召來廖化,令廖化帶兵三百隨便找個地方去埋伏。

廖化不解,慎重問,“何處埋伏?”

“何處都行,你自己找個地兒,別讓我們知道就行。

等看見我們進了埋伏,你就帶人殺將出來作欲圍殺之勢就行。”

廖化稍有遲疑,抱拳一禮領命去了。

——

廖化出去埋伏了,他領著人先走一步。

兩刻之後,李孟羲一行緩緩出發。

走在路上,李孟羲看著一路上的腳印便笑了。

他指著印在雪上亂七八糟的腳印對眾人道,“廖化做事歉考慮啊。你們看,這大雪之天,足跡無從隱藏,別人順著足跡一看一眼分明,哪還能埋伏的了別人。”

話音方落,張飛驅馬湊上來說,“這有何難?使士卒拖著大樹枝子,前邊走,後邊撥掃,足跡不就被蓋住了?”

關羽回頭,聲疑道,“這不同無雪之時行軍,無雪之時,樹枝稍一掃動,塵土便把足跡毀去了。

大雪深積之時,一腳踩下去,足印過膝之深,樹枝怕不能完全掩埋。”

簡雍也湊上來答,“雖不能完全掩蓋足跡,但只需稍作平復,等雪再下上一陣,就把足印蓋住了,還是有用。”

關羽仍聲疑,“這還得等,萬一等不及,萬一雪停了,又該如何?”

劉備適時湊上來,“我看,不妨這樣。士卒雪天埋伏之時,前人落腳,後邊人踩前邊人足跡,這樣,數百人行軍,只留腳印一行。

於隊尾,留三五善後之人,善後者手拿長板,將所留腳印一個個抹去,如此,豈不就能毫無痕跡?”

眾人一致覺得劉備的方法極好,都出言誇讚。

眾人沒聽見李孟羲聲音,不約而同回頭看去,看到李孟羲撒了韁繩,任由馬匹自己往前走,穩穩當當的坐在馬背上,手裡拿著個巴掌大的小板正寫著什麼。

劉備問,“羲兒,你又有何法?”

李孟羲剛好把眾人方才所議記錄完畢,他收了筆,向眾人看去,笑道,“我之方法,跟諸位都不同。

我有一法,偽裝法。軍中配備特種木屐,木屐底上做走獸之形,士卒穿此屐行大雪之中,雪上只留走獸蹄爪之印,不留足跡。

若敵軍不明所以,以為是走獸過境,這不就隱藏過去了?”

李孟羲的方法很奇妙,不僅奇妙,還有些好玩,眾人相視一眼,哈哈笑了。

同行的盧植,盧植突然就成了外人。

李孟羲跟劉關張跟簡雍之間暢談融洽群思群議的討論方式,盧植根本就不知也不習慣如何參與進去。

要是劉關張他們談的是閒談,是別的,盧植還沒這麼感觸,可他們談的是作戰,是兵法,是戰術。

盧植自詡熟讀兵書戰策,可在眾人言談之時,他自己也在思索,也在思索對策,可一策未能想出。

熟讀兵法深思熟慮的盧植,不敵劉備幾人隨意閒談。

這很正常,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一人之智絕比不過眾人之智。

一人所思所想,絕比不過眾人思維碰撞展開的思路多。

一個人思路是一,五個人,五個人都單獨思考,思路是五,但,五個人你一言我一句相互辯論相互激發,思路將暴增一百。

義軍強的就在此處,強在體制。

從涿州出兵討賊開始,到現在,這漫長時間當中,李孟羲與眾人不知有多少次群思群策的經歷,漫長的時間,氛圍與習慣終究是形成了。

盧植馭馬跟上李孟羲,他有些不好意思問李孟羲討要方才所記。

李孟羲大方的把筆記本遞給盧植。

盧植接過巴掌大的筆記本,他初看第一眼不習慣,因為李孟羲寫字橫著寫的。

初看第二眼,盧植還不習慣,因為李孟羲好多字都是簡體字,很古怪,盧植以為李孟羲把字寫錯了,但卻每個錯字都知道啥意思。

盧植看著李孟羲記的東西,有些費解,他努力看著。

筆記上所記——

【雪日行軍/埋伏之法

第一法,士卒拖曳枝條撥掃足跡。

第二法,埋伏之士後者踏前者足跡,數百士行進,只留足跡一行。於隊尾,留人掩蓋足跡。

第三法,用障眼法。行軍/埋伏之時,士卒腳穿特質走獸蹄印木屐,此屐走在雪上,只留走獸印記,不留鞋印……】

所記不多,但短小精悍。

盧植看的連連點頭。盧植熟讀兵書戰策多矣,可自古傳世兵法之中,未有任何兵法有記載雪日設伏隱蹤之法,盧植大有收穫。

當盧植從感慨中回過神來,他不見了李孟羲,李孟羲跑前邊去了,李孟羲跟劉關張幾人又在討論新的東西。

盧植側耳聽了片刻,他聽到,幾人是在討論如何反制敵軍雪日隱蹤設伏。

由設伏之法,有反制設伏之法。

反制之法第一法,很簡單,就如廖化,廖化準備不足,一路上都是腳印。那麼,若行軍之時,見了某處遍地腳印,那大可能,前有伏兵。

反制之法第二法,若敵軍拖曳樹枝隱藏蹤跡,若敵軍這麼做,其形跡隱秘了許多,茫茫一片大雪,不湊近看,根本看不到足印。反制之法,可令斥候留心曠野雪地細細檢視。

反製法第三法,敵軍埋伏士卒穿著特種木屐,木屐印在雪上有走獸蹄爪印記,反制之法,雪日行軍之時,但凡見到雪地上有走獸足印,那便有一定可能對方有伏兵,有一定可能是有兵馬經過驚走了獸群,所以,但凡雪日見走獸印記,必是凶兆,不可不防。

反製法第四法,若敵軍用後者踩前人足印前進之法,此為最是隱蔽,以此法行軍埋伏,所有之痕跡都將被掩埋修復一空,若敵軍以此法設伏,發現不了,根本就發現不了,斥候就是一寸雪一寸雪的檢查,也根本發現不了任何足印。

至此時,反制之法,不能再侷限於偵查本身了。

敵軍若於大雪之中隱藏,天寒地凍的,其要長久設伏,肯定不會隱藏在雪中,肯定會找有草叢樹林或是到擋風之處埋伏。

所以,凡雪日行軍,斥候可以直接釜底抽薪,直接朝那些草叢樹林之處偵查。

敵軍若雪日設伏,十之八九設伏在溫暖的草叢樹林處,斥候重點關照這些地方,若真有伏兵,發現伏兵之可能,十有八九。

古代軍隊,大概是做不到趴在雪窩裡一動不動凍成冰凋的鋼鐵一般的紀律。

李孟羲卻知,真有一支鋼鐵之軍能做到。

如果有朝一日,遇到這樣的敵手,就算斥候發現了埋伏也沒用了,一支有鋼鐵般意志的軍隊,無法與之為敵。

閒談間,一堆反制戰術出來了。

盧植又是什麼話都沒插上。

李孟羲拿著小筆記本,隨手將大家所談記下。

這時就體現出鉛筆的好處來了,硬筆好控制,就是在馬背上也能寫,要是毛筆肯定不好寫。

盧植等李孟羲記完,又把筆記本要了過去。

盧植看李孟羲記寫的東西時,還是不適應李孟羲橫著寫的格式,還是覺得李孟羲錯字多。

等看完,盧植又一次難免感慨,他感慨,自今日之後,別人想在雪天埋伏劉備這一群人,如何能成啊。

把筆記本還給李孟羲時,盧植多看了兩眼。盧植覺得帶著硬殼的小本子挺好,他也想弄一個,盧植覺得帶著一個小本子隨寫隨記挺好,他也想學著寫。

眾人已順著路走很遠了,一路上都是腳印,前邊有個小樹林,目光越過小樹林再往遠看,腳印朝更遠去了。

李孟羲在馬背上站起身體,朝遠看了一眼,“廖化到底在哪埋伏著?”他問。

正這時,不知怎麼搞的,李孟羲座下那匹老馬打了個響鼻不聽指揮徑自調頭了。

李孟羲反應不及,差點被晃倒。

等他趕緊坐下來做好,馬跑了,老馬不聽指揮直接調頭撒蹄子就跑。

李孟羲可是不會騎術的,馬一跑起來,把他嚇得心臟亂跳,他死死抓著馬鞍,心裡狂嚎,(臥槽臥槽!你別跑啊!慢點臥槽臥槽啊啊啊啊啊!)

事出突然,眾人都沒反應過來,李孟羲就騎著馬撒丫子跑了。

因馬鞍之故,李孟羲雖是要嚇死了,可他腳踩馬蹬坐在馬鞍上坐的十分穩當。

眾人循目望去,一開始還沒意識到問題,直到,他們聽見李孟羲啊啊啊啊的慘叫。

劉備勐的意識到了問題,“翼德!快!快去救羲兒,他不會騎馬!”

正這時,變故又生。

“殺啊!”

一陣喊殺聲突然響起。

劉備一驚,下意識就要拔劍作戰,然後意識到了什麼,他轉頭看去,看到前方小樹林裡鑽出一群士卒在那裡搖旗喊殺卻根本不衝出來。

是廖化,廖化竟在這裡埋伏著。

劉備看了看樹林裡的伏兵,又回頭看看跑到快沒影的李孟羲,劉備不由笑了。

——

此次埋伏任務讓廖化極摸不著頭腦,哪有自己人埋伏自己人的。

廖化領著人走出小樹林到前覆命。

劉備其實很驚訝的,如所見,路上的腳印穿過了樹林一直蔓延向遠方,片刻前,眾人還都以為廖化在更前邊埋伏,片刻前眾人還都笑說廖化做事不仔細行蹤敗露了。

未曾想,在眾人所未料之時,廖化出其不意的突然殺出。

好一個廖化,騙過了所有人。

劉備指著遠路的密集腳印,他好奇的問廖化,為何多了那麼一截腳印。

廖化說到,“一路走來,沿途遍是腳印。

我等恐行蹤敗露,遮掩又不及,索性來個將計就計。”

劉備讚歎,“好一個將計就計,元儉這般細緻,常人難及也。”

廖化抱拳一禮,回道,“主公誤會了,這不是某的主意,是同行百夫長之計。”

劉備略感詫異,忙問究竟。

原來,廖化自從接到這個奇怪的命令之後心裡就沒底,埋伏了之後,心裡還是沒底,然後他就召集百夫長商議。

人一多,所思群策,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嚴謹。

也就是在眾人討論之時,有個百夫長朝來路看了一眼,一下就看到來路之上的遍地腳印。

百夫長們軍事素養或並不多麼高,可再傻的人知道,一路都是腳印,想埋伏人家,人家必然會看出來。

可都走了一路了,一路都是腳印,想藏也藏不了了。

於之後,眾人商議出了對策,廖化與百夫長決定分出一些人繼續往前走,好製造出人馬繼續在往前移動的假象。

然後廖化就神奇的埋伏成功了。

聽完廖化所講,劉備感慨無比,他贊到,“能採納良言群策群力,廖化將軍已足可獨當一面也。”

廖化正色道,“此是軍師所授之集智之法,廖化不過依法而行。”

劉備笑著對點了點頭,“等軍師過來,讓他給你記功。”

話落,劉備轉頭向後方看去。

從遠處,張飛和李孟羲正朝這邊回趕。

——

張飛一手馭馬一手拉著李孟羲的韁繩,一路把李孟羲帶了回來。

李孟羲臉色有些蒼白,神情中餘季未消,他都被嚇慘了。

劉備替廖化請功,說起廖化的精妙佈置。

李孟羲看向眉毛頭髮都掛著冰霜的廖化,心中寬慰,這廖化果然是可造之材啊。

李孟羲向廖化詳細詢問了整個埋伏過程,詳細問了每一個埋伏步驟,每一點計策由來,一切問清之後,李孟羲當場發下數張軍票。

廖化與幾個百夫長可憑軍票去吏部,由吏部官員稽核記功之後,功勞會記錄在冊,功賞會如數下發。

廖化貢獻了一條新的埋伏之法的,之前所有的埋伏之法,不管是拿樹枝撥掃足跡,還是用木屐,還是掩蓋足印,這些所有的埋伏之法,都費時費力,廖化的方法,不必進行任何準備,只需到達埋伏點之後兵分兩路,大部人馬埋伏,小隊人馬繼續前進製造假象就行。

固然,廖化的方法有重大缺陷,但有能發揮用處的場景。

針對廖化此次功勳,李孟羲想到一件事,功勳評審問題。

廖化身在軍旅,此次帶人來埋伏是軍事行動,立下的功勳毫無疑問也是軍功。

問題是,此次行動不是真正作戰,頂多算是演習,廖化固然做的很好,可演習做的再好,按道理不該比實戰功勳高。

在廖化領著人先一步回去之後,李孟羲將問題說與眾人。

經眾人一致商議,眾人覺得,能在演習中立下功勳也不易,演習中立功也該記功,且也該是軍功。可以將軍功降上兩級,比如,實戰當中,斬將奪旗之功,是為首功,演習當中,斬將奪旗同樣是首功,演習首功,只相當於實戰當中三等功勳。

演習沒有死傷,沒有真正廝殺,功降兩級正合適。

李孟羲再次拿出紙筆,把廖化貢獻的“將計就計”渾水摸魚埋伏之法記下,也把演習功勳的制度細則記下。

軍中功勳制度有好幾種體系,創造是其一,創造指的是,能改進軍械,能對訓練有所建言,能改進戰術戰法,所有有用建言,都記入功勳。

功勳體系之二,里程,指的是,有時出軍千里,雖有時出去千把裡,有的士卒根本沒打一仗,又何談軍功,可行軍千里,勞累辛苦也是真的,所以,功勳系統中加入里程,但凡士卒出軍在外,走過多少里路,每一裡路都記錄在冊,里程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總算功勳。還有,軍旅枯燥,投身從軍,縱無絲毫功勳,可從軍數年之枯燥也是苦勞,所以,從軍年齡每升一年,軍餉就增加一些。

軍功體系第三種,戰功,指作戰時所有殺敵功勳。

由今日廖化之事,功勳系統完善了第四種,演習功勳。要想在演習中立功並不容易,甚至比實戰還難,實戰中幾乎不可能遇到黑燈瞎火又天降大雨又遭遇瘟疫又士卒譁變又遭遇洪水的極端狀況,但在演習中,什麼艱難狀況都會出現。

實戰當中,甚少有上萬人圍著一小股騎兵打,但演練中,不僅有上萬人,還有坑,還有車陣,還有拒馬圍著一小股騎兵。

所以,演習的難度不一定低,演習當中的功勳不一定容易掙。

加入了演習功勳體系,軍工體系更完善了。

——

出發之時,目的只是為了測試老馬到底有沒有出類拔萃的機警能力,很明顯,在機警一項,禿尾巴瞎了一隻眼的老馬簡直出類拔萃。

所有的人和張飛關羽他們所有馬匹都以為小樹林裡沒有埋伏,在所有人和所有其他高頭大馬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禿尾巴老馬直接扭頭就跑。這傢伙聰明的,深懂保命要義啊。

李孟羲慧眼識珠,他選中的馬匹,除了醜,除了瘦弱,除了不能衝鋒陷陣,做為代步工具完全夠了,作為預警工具生物雷達,更是完全夠了。

比試以李孟羲完勝結束,廖化的埋伏,只李孟羲那匹老馬察覺到了危險,表現非常突出,關張等人瞬間覺得自己座下的高頭大馬不香了。

關張等人也起了心思,他們也想找一匹機警聰明的戰馬。

可是,馬越老越機警,老馬又體力不濟,不堪征戰,兩難了。

其實也有既身強力壯又機警的跟鬼一樣聰明的跟人一樣的頂級戰馬,比如,赤兔。赤兔就可能是速度力量耐力機警智慧全都極其突出的六邊形超級戰馬。頂級寶馬可遇不可求。

李孟羲帶著禿尾巴老馬回城,弟弟看到李孟羲牽著老馬回來,弟弟看著老馬光禿禿的毛,他善良的問了一句,“哥哥,它冷不冷啊?”

李孟羲朝老馬看去,他瞅見,老馬毛髮單薄,又瘦骨嶙峋的,它肯定不如強壯戰馬耐冷的,外邊又這麼大的雪,它肯定怕冷的。李孟羲立刻意識到一個問題,戰馬的保暖問題,平時飼養戰馬,戰馬需要保溫,作戰之時惡劣環境下,戰馬也需要保溫。

戰場上的保溫手段,篝火,御寒衣物,沒有別的了。篝火使用不便,且限制大,所以最佳禦寒策略,是衣物。

李孟羲想到,可以給騎兵配備一些禦寒馬甲,天冷時給戰馬穿上。

再考慮到裝備通用,為了抵禦那百分之一可能遇到的極寒天氣,騎兵得多幾十斤重的負重,這因小失大了。

在騎兵所有裝備當中,能跟戰馬禦寒馬甲通用的,有且只有被褥。只有騎兵的被褥睡袋才有跟戰馬相近的體積。

所以,騎兵隨身攜帶的被褥睡袋可以做成馬甲與睡袋兩用型。平日無事之時,當做睡袋,天氣驟寒之時,把睡袋拆開披到戰馬身上可做禦寒馬甲。

李孟羲立刻將【禦寒馬甲】心得隨手記下。

隨後,他找人用舊被褥做了一套馬甲給禿尾巴老馬穿上,馬甲做的粗糙難看,往老馬身上一穿,活像是給細狗套上了一個龜殼。

禿尾巴老馬本就難看,套上巨醜無比的馬甲更難看了。

因為李孟羲跟弟弟說,這個老馬以後就是自己家的馬了,善良的弟弟就把這老馬當成了家裡的一分子,小磚好心的拿糖給老馬吃,李孟羲都詫異了,馬竟然會喜歡吃糖。弟弟把麥芽糖填到老馬嘴裡,老馬發出了歡快叫聲,那叫聲李孟羲從未在任何一個戰馬身上聽見,它打著響鼻,希律婉轉,它眼睛都眯起了,發出的聲音像是在笑。

臥槽,馬原來會笑。

——

禿尾巴老馬哪裡都好,就是顏值實在是太低太低了,這嚴重不符合李某人帥氣的氣質。

為使得戰馬帥氣一些,李孟羲腦洞大開的用紙板做了馬甲,著高手匠人用木頭凋刻了猙獰又帥氣的麒麟角。

繪畫著七彩龍鱗的紙馬甲往禿尾巴老馬身上一裝,把墨色的漆彩麒麟角往老馬頭上一安,馬籠口畫做勐獸獠牙樣,老馬的禿尾巴綁上扎染的火紅絨線。

這麼一打扮,嚯,一頭神獸模樣的東西誕生了。

李孟羲騎著神異無比的“神獸”熘達之時,城中的小孩子們哪裡見過這麼帥氣的東西,歡呼著圍觀。

劉備等人聞聽趣事,特意過來一觀。

李孟羲還是有點美術功底的,經他打扮過的禿尾巴老馬,真的像是神獸,神異的不要不要的,帥的不要不要的。

到底有多帥呢?帥的張飛眼睛都看直了,張飛也想在戰馬頭上弄麒麟角,也想弄個紙殼子在戰馬身上畫龍鱗,太好看了。

劉備笑問,“羲兒,你這戰馬可起了名字?”

李孟羲認真想了想,“就叫,【諦聽】好了。”

眾人追問,諦聽是何意。李孟羲則說,諦聽是傳說中神獸,上可聽九天,下可聽九幽。諦聽之名,正合戰馬聽聲預警之用途。

經李孟羲這一解釋,眾人都覺得,諦聽這名字極好。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穿書後,三個反派崽在我懷裡撒嬌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手撕邪祟後,玄學真千金被大佬迷上了苟在仙界成大佬神級插班生新婚夜,她被豪門繼承人劈腿熱搜了異界軍火帝國我在偉大航路摸屍那些年奶包三歲半,我是全豪門的團寵大魏錦衣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