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末第一兵法家 > 第九百一十五章 產業遷移

第九百一十五章 產業遷移

時已至十一月中,深秋了。

忙活近一年之久,鉅鹿城五十裡外,大鹿澤沿岸,兵營的基礎住房建好了,城中戰兵,八成已遷往新的兵營。

與此同時,因,造紙,捕魚,木工,製藥,釀酒,等等產業,全都得依靠水源,且,像是捕魚造船產業必需得臨河,木工處理木頭也得把木頭泡水,還有像是水車水磨這類水力工具也得臨河,再加之造紙業汙染太大,要方便排放汙水,這種種因素之下,使得鉅鹿八成產業需要遷移出城臨水作業。

以前沒把產業遷移到水邊,一是因為形勢不明,不敢貿然分散,二是因為住房糧食等東西都不足,只能是把人力儘可能集中以方便統一調配物資。

現在不同的,現在,劉備已成為官方任命的巨鹿郡守,鎮東將軍,鉅鹿局面已安穩,再加之,經過一年經營建設,作坊之類已經建好了,就等著人搬過去了,糧食也充足了,不需再把人力集中統籌分配了。

在鉅鹿城中的兵力走了八成,匠人走了九成之後,鉅鹿城一下空了三分之一。

城中有了足夠空間,李孟羲終於能把散在鉅鹿鄉下的那些老弱婦孺接到城裡來了。

鉅鹿全境,有民五十五萬,按人口比例推測,十二歲以下的未成年比例,應該佔總人口的六分之一,這是現代社會的人口比例,而古代,人均壽命不足四十,人們壽命短,那理應,未成年的人口該更多才是。

然而據統計,鉅鹿全境人口當中,未成年人口,不足十五分之一。

鉅鹿的人口比例很是不對勁兒,深思其中原因,不免讓人悲涼。

鉅鹿可是經過了一場大亂,少的那些未成年的小孩子們去哪了,想想都知道。

鉅鹿全境人口五十五萬,十二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有三萬多人。

鉅鹿城總容納量也就只能容納那麼五萬來人,之前根本沒地方安置,被迫把好多小孩子安排到了鉅鹿城附近的村落裡,由專人看管著。

現在城中空閒了,李孟羲將所有少年兒童老弱婦孺全部遷入城中。

按鉅鹿的統一教育統一扶養計劃,每二十個兒童,需要安排一個婦人照看,每六十人,需要安排一個教書先生,再加上,負責給小孩子做飯的,縫洗衣服的,為安置總數達到三萬多的孩童,加上照顧這些孩童所需的人手,教育事業就直接把鉅鹿城的七成給佔住了,剩下的三成,是兵營,軍醫營,還有城主府,以及各部辦公之地。

曾幾何時,李孟羲對鉅鹿的規劃是,他以鉅鹿城東南西北幹道為軸,準備把鉅鹿城一半當做產業區,一半當做住宅區,而學校和官署和兵營則處於東南西北的主軸區域。當時李孟羲做此規劃之時,麾下是十五萬流民,他未料到全境人口會那麼多,未料到一座鉅鹿城完全容納不了那麼多人。

鉅鹿城完全成了一座滿是小孩子的城池了,李孟羲為安置事宜忙的腳不沾地的,倒是小磚,小磚看到好多小孩子來了,看到到處都有小孩子,小磚開心的蹦蹦跳跳開心極了。

鉅鹿的教育事業,真正意義上的完全開始了。

還留在鉅鹿城本城的,乃是軍中最精銳戰力,比如,以黃巾力士舊部組建起的【力士營】,比如,以西涼騎兵俘虜組建起的【西涼營】。

十一月十八日,天氣涼寒。

在進行了半個上午的隊列訓練之後,又進行了半個上午的奔襲訓練,到下午,又進行了半個下午的搏殺訓練,這一天所剩的最後時間,開始學字了。

某處,一教書先生站在門板前,門板上貼著巴掌大的字,教書先生指著字一遍遍的念,下邊的士卒跟著一個個的讀。

讀上一陣,教書先生令下邊的人自己學著寫。

下方,一個個五大三粗的大漢跟小學生一樣老老實實的盤腿坐在地上,他們在膝蓋上放著一個木板,木板上攤著雪白雪白的紙,手裡拿著毛筆抬頭看一下,在紙上寫一下。

在他處買到買不到的頂級白紙,在鉅鹿,跟不要錢一樣一人發厚厚一沓,奢侈的很。

士卒們寫的很是專心投入,李孟羲來了,教書先生過去迎接,士卒們沒幾個抬頭看的。

李孟羲跟教書先生聊了一會兒,他問教書先生,“現在教多少字了?”

教書先生尋思了下答到,“估計有三四百個。”

李孟羲點了點頭,軍中的文化教育一直都在開展,早在討黃巾半途,士卒們夜裡紮營時以黑炭為筆以盾牌為板,每日都在學字。

自入駐鉅鹿,除了每日訓練,除了有時需要忙碌軍務,學字的事兒一日不停。

只是這一年多以來,事務繁忙,城中空閒人手除了老弱婦孺,就只有戰兵可用,這就使得士卒們學習的事兒時斷時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現在終於穩定了,沒雜事兒干擾了,李孟羲看著教書先生道,“日後每日都要抽一個半時辰學字,你覺,忙的過來嗎?”

讀書人太少,鉅鹿官員數量少到極致,讀書人大部分都被安排成了教書先生,教書先生們不僅得教小孩子,還得教工匠,還得教戰兵,一個人得當好幾個人用。因教書先生不夠,戰兵人等每日的上課時間就極短。其實以李孟羲想來,哪有那麼多訓練去訓練,戰兵們訓三天休一天完全夠了,休的那天正好學字,可因為教書先生不足,沒有教書先生,戰兵們就是有時間也沒人來教,這才使得,每日的學習時間只有那麼一個半時辰。

聊起教書的辛苦,當著李孟羲的面兒,教書先生也不好說忙不忙,他只是感慨,要是多點人手就好了。

李孟羲抬頭看了看天色,他看到太陽已漸西去。

李孟羲不由自語,“要是夜裡能上課就好了。”

教書先生笑道,“要是有燈倒是行。”

其實,不管是匠人還是戰兵,他們的勞作時常是不長的,他們晨起勞作,傍晚收工,然後天色暗下來就睡覺,一覺睡到第二日天亮,不必那麼早睡覺的,一天睡夠八個小時,從夜裡十點睡都不晚。也就是,夜裡有至少三個小時時間可以利用起來。

只是,夜間照明是問題,油燈太貴了,全城當中,只有城主府才能徹夜電燈長明,木頭倒也能照明,可木頭也缺,連木頭都用不起。

夜裡是多好的時間,如果能利用起夜間,那麼教書先生們工作的時間就可以提高三成,大大解決了人手不足。

照明這事兒真的難,李孟羲晃了晃腦袋,不想了。

走下去賺了一圈,從一個個埋頭寫字的士卒們身邊經過,李孟羲突然瞅見一個壯的跟鐵塔一樣滿臉鬍子拉碴的大漢,李孟羲看了這人一眼,又看看這人寫的字,一往紙上看去,李孟羲都樂了。

這人是周倉,周倉不識字,這李孟羲知道,學了快一年的字了,周倉拿筆的動作依然笨拙,字寫的歪歪扭扭跟棍兒戳的一樣。

看周倉拿筆的那個為難的樣子,李孟羲笑問,“筆好用嗎?”

周倉抬起頭,看到是李孟羲,趕緊想站起來見禮,李孟羲按住了他。

周倉咧嘴嘿嘿一笑,看了看手裡的筆,“還行。”

毛筆太難用了,初學者得好長時間才能掌握,要想加快士卒們的學字進度,硬筆是個不錯的選擇。

李孟羲想起,簡雍帶回的東西裡有幾塊石墨,做鉛筆看看。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穿書後,三個反派崽在我懷裡撒嬌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手撕邪祟後,玄學真千金被大佬迷上了苟在仙界成大佬神級插班生新婚夜,她被豪門繼承人劈腿熱搜了異界軍火帝國我在偉大航路摸屍那些年奶包三歲半,我是全豪門的團寵大魏錦衣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