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末第一兵法家 > 第八百六十七章 有細柳遺風的廖化

第八百六十七章 有細柳遺風的廖化

要另建軍寨的根源在於,鉅鹿城不堪重負了。

鉅鹿城本已不小,作為一郡首府已足夠,但從長遠來看,不出數年,義軍將吞併周邊各郡,鉅鹿將因此成為數郡首府,當勢力擴充套件到數郡之時,鉅鹿中樞的常備兵馬也會隨之膨脹,到時常備兵馬至少會有三五萬,鉅鹿城難以常駐下這麼多兵力。

於大陸(鹿)澤分寨,可用面積無窮無盡,沒了城池侷限。

按預期囤積下五萬兵力算,五萬兵力,十二人住一房,得蓋兵舍四千六百一十六間,以百人隊為單位,士卒每百人,日常所用需水井一個,全軍需井五百,就是減半也得二百五十井,好在,紮營在岸邊,水淺,挖井不難。

再加上,食堂,醫院,圖書室,還得教士卒們讀書寫字,還得教室,還得有訓練場,訓練場就算最簡單的能容納千人在上練習佇列和步陣陣型的平地訓練場,至少得一個足球場那麼大,要是弓箭的訓練場,所需面積更是數倍於此,要是騎兵訓練場,所需面積二十倍於此。

要是步弓騎兵合練的訓練場,就是鉅鹿城那麼大的一塊訓練場都不堪使用。

更不用說,五萬大軍合陣演練的訓練場又該多大。

再加上,針對不同地形,需要設定平地,溝壑,城池,水域,叢林,等等不同地形,籠統算起來,可供五萬兵馬長期駐紮的軍營,總面積加起來相當於二十個鉅鹿城大。

算完了這些,再算算手頭可用的人力,鉅鹿城現有空閒人力五萬有餘,可這些人超過大半都是婦孺老弱,而剩下的半數,戰兵佔去一萬,各類工匠和幹活的民夫又佔去一些,剩下的可用人力,其實沒多少。

思來想去,想要把軍營建起,人力一項唯有調來戰兵才有的用,而物力方面,土胚房的牆體只需泥土和麥秸,幾乎不需什麼成本,唯獨,蓋屋頂消耗巨大。

軍中現在的情況是,連麥秸都缺,從去年到現在,軍中沒有一點麥秸的進項,毫不客氣的說,要不是造紙術取得重大突破有了眾多廢紙,現在引火的材料都沒有。所幸已是五月了,不久就是夏收,鉅鹿雖田畝荒廢過半,但料想仍有不少麥子待熟,只待夏收之後有了足夠麥秸,就有了足夠棚架屋頂的材料。

李孟羲跟簡雍站在空蕩蕩的營地中商議著,他準備是先把營房的牆壁壘起來,屋頂可以後邊用麥秸搭,簡雍提出了另外的意見。

“麥秸不是太好吧?用茅草更好,要是有葦子,葦子極好。”

“何為葦子?蘆葦嗎?”

“對,就是蘆葦。”

一提了蘆葦,李孟羲倒想起來了,蘆葦是絕佳材料,據聞古國樓蘭,蘆葦遍地,樓蘭人會拿蘆葦來蓋房子和編制各種生活用品。

想到,除了土地可以有產出,水裡也可以有產出,水裡不僅可以養魚,還可以種蘆葦,蓮菜,養鴨,等等。

李孟羲的思路一下開啟了,他轉身朝煙波浩渺的大湖看去,湖面上一片開闊,沒有蘆葦。

“怎麼沒長蘆葦呢?”李孟羲滴咕,他抬頭問簡雍,“憲和,咱們北方,長蘆葦嗎?”

“長啊,怎麼不長?”

既然北方能生長蘆葦,大陸澤卻沒有,那說明可以人工種植。

李孟羲又問簡雍,蘆葦該咋種。

“這……”一下把簡雍問住了,簡雍遲疑,“不用種吧?”

蘆葦這東西,長蘆葦多的地方都不用管,年年都一大片一大片,都割不完。

之後,李孟羲又問種蓮菜的事,毫無疑問,他是想在大鹿澤種蓮菜,簡雍說不行,水太深了,挖不了。

一想也是,採蓮得靠人工,蓮菜只能種在淺水池塘。

又,養鴨子一事,軍營設在湖邊,有養鴨子的便利,偌大的一片大湖,估計能養十萬只鴨子,水鴨求食於水,減少了一半的飼料消耗,水鴨可產出肉和蛋,還有羽毛。

想起去年冬日,去年冬日軍中缺衣少褥,柴火也不足,逼的沒辦法,只能燒熱水煮薑湯給人禦寒,這已經是五月了,一年過去一半了,軍中各項生產還沒開始繁榮,估計到今年冬日,御寒衣物還會是個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後年,大後年,依然會是問題。

李孟羲知道,羽絨保暖效果極強,羽絨又可重複收集,養上十萬只鴨,十萬只鴨倆月剪一回絨,一年一隻鴨可剪絨二兩的話,假設十斤絨可夠一人禦寒所需,那麼,五十只鴨一年產絨可供應一人,十萬只鴨,一年可供兩千人禦寒所需。

這麼一算,太少了,十萬只鴨遠遠不夠,在沒有棉花的情況下,其他禦寒材料要如皮毛,太少,要麼如絲絮蘆花,禦寒效果太差,鴨絨的禦寒價值就極為重要。

所以,考慮到這一點,養鴨似乎不僅是糧食需要,更是生存需要。

十萬只鴨不夠,預備養鴨百萬只,百萬之數,縱以大鹿澤之大,水中魚蝦不足供的起百萬水鴨所需,所以就不得不拿糧食來喂,鴨子這玩意兒吃的非常多,農村喂鴨子,活了一大盆麩子,三五只鴨子一頓給禿嚕完了。

糧食似乎成了養鴨規模擴大的無解難題,少量養鴨,水中魚蝦足以支應,不需額外消耗糧食,但同時,少量水鴨無法提供足夠的鴨絨,反之,大量飼養可提供必需的鴨絨,卻又因此要消耗糧食。

是禦寒重要還是吃飽重要,這是個兩難問題。

真權衡起來,似乎是吃飽最重要。天冷可以烤火,可以縮屋子裡,可以喝熱水,可以喝姜水,禦寒有太多另外的選擇,而飢餓除了吃糧食沒有其他任何辦法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權衡利弊之後,李孟羲息了大規模養鴨的打算。

傍晚,李孟羲和簡雍從大鹿澤回趕,趕在天黑之前,回到了鉅鹿城。

鉅鹿城城門緊閉,城牆上旗幟林立,守兵森嚴。

李孟羲到城下,喊了一聲。

城牆上立刻有小校探頭下看,看清了是李孟羲,小校卻說,廖化將軍交代了,他不親臨,不得開門。

李孟羲頓時就笑了,一旁的簡雍卻抬頭緊盯著城樓,大生警惕。

不久,廖化匆匆上城,在城頭朝下仔細看了一眼,看清是李孟羲,遂下令開門。

廖化的作法頗有些細柳營的作風,深得李孟羲之心。

進了城,李孟羲直奔牆頭,在樓梯半截,和正下樓梯的廖化中途撞上。

當著眾人的面,李孟羲不吝言辭的對廖化的嚴謹好一陣誇讚,誇的廖化心裡的忐忑頓消。

最後,李孟羲親手寫下了一張軍票交給廖化,“給,廖化將軍,鑑於你守城謹慎,賞你三斤肉,得空去領吧。”

“多謝軍師!”廖化有些激動的抱拳一禮。

李孟羲的作法,有劉備為人處事的影子了,他之所以特意上城來,是為了勉勵廖化一番,鼓勵其再接再勵。

不久後,入夜了。

吃飯的時候,簡雍旁敲側擊的提起廖化,言語中充滿對廖化黃巾身份的擔心。

“我知廖化是黃巾出身,可,某以為,恰因其出身於黃巾,反比旁人更為可靠。

你想啊,他等黃巾舊人,除了在咱鉅鹿,去了旁處,誰人肯容?

其他人,哪怕涿州鄉勇老人,也會有可能暗藏禍心與敵勾結,然,黃巾舊人自知難容與天下,除死忠鉅鹿,別無另外選擇。”

李孟羲的判斷如此,可以說,當在鉅鹿強制執行了均分田地的政策之後,最不安定最不可信的是那些多有土地的舊地主,民間最可靠的是底層貧寒,軍中最可靠的,則是黃巾舊人。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穿書後,三個反派崽在我懷裡撒嬌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手撕邪祟後,玄學真千金被大佬迷上了苟在仙界成大佬神級插班生新婚夜,她被豪門繼承人劈腿熱搜了異界軍火帝國我在偉大航路摸屍那些年奶包三歲半,我是全豪門的團寵大魏錦衣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