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末第一兵法家 > 第九十三章 漢朝未推廣的棉花

第九十三章 漢朝未推廣的棉花

劉關張三人見李孟羲嘗了酒,一口吐出之後,皺眉思索的模樣,三人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覷。

許久之後,李孟羲回過神來,轉身,抬頭目視劉關張三人,李孟羲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此酒猛烈而嗆人,難喝至極。

某忘了,酒還要貯藏月餘,稍減殺氣之後,方能有綿柔口感。”

“三將軍,可有酒窖?”李孟羲問。

張飛聞言,眼睛瞪大,“我就說!這酒嗆死個人,如何是美酒?敢請還得窖藏。”

張飛難掩失望模樣,手一攤,“得,俺還得等一月才能喝!”

劉備關羽見張飛如此,哈哈大笑。

劉備出面維和,“三弟,好酒不怕等。等他月餘又能如何?”

張飛嘿嘿一笑。

劉關張方才三人嘗了酒,欲言又止的原因就是如此。

一是,李孟羲誇讚的蒸酒美酒,一喝之下,一言難盡。讓劉關張三個直人,實在無法違心誇讚此酒。

二是,李孟羲辛辛苦苦忙碌半天把酒蒸出來,三人同樣不好說酒的壞話。

因此,即無法誇讚,又不好意思直說酒不行,才欲言又止的模樣。

等李孟羲自己說酒喝不成,三人這才沒了心理負擔,如實評價起來。

“此酒酒香確清冽撲鼻,聞之醉人。”張飛說到。

“此酒壯烈為某平生未見,一口入腹,渾身皆暖,暢快!”關羽舒了一口氣,感覺著自喉至腹,暖洋洋一片,關羽如實評價到。

劉備頷首笑到,“更有,此酒清澈如水,不!比水更清,單此品相,已便冠絕諸酒。”

可不嗎,普通的水酒,其澄澈程度,如何比得上蒸餾酒。

根本比不上的。

張飛便要把酒罈封上,放回家裡酒窖。

李孟羲攔了下來。

“三將軍,酒先與我,我有大用。”

張飛放下酒罈,奇怪,聽說過酒能喝,沒聽說過酒能用的啊。

李孟羲便問張飛,問有無燈捻。

張飛叫僕人,去拿燈草。

李孟羲還以為棉線一樣的燈捻,然而,僕人拿來長長的編的跟麻繩一樣的筷子粗細的細草繩,手感摸上去,草繩半乾,滑膩膩的,看樣子,草繩用蠟泡過。

“火摺子有嗎?”李孟羲又要。

劉關張三人也是無聊,饒有趣味的看著李孟羲忙碌。

劉備解下腰間像一把小匕首一樣的東西,原來會是火摺子。

火摺子取出,打火石湊上艾絨,磕了幾下,艾絨哄的一聲點燃了。

再把火摺子趕緊湊上,火摺子便點燃了。

李孟羲接過火摺子,截去一段的草繩,放在酒碗之中,當做燈捻。

如果是酒精燈,那麼這玩意兒,就是酒精燈的燈芯。

火摺子的確把燈草點燃,李孟羲注視著燈草一點一點的燒,灰燼一點一點的落在酒碗裡。

這好像不對啊,酒精等的燈芯,不會被火越燒越短的。

不會如此。

這燈草,不能用。

當燈草越燒越短之時,燒到碗裡的酒,只見,哄的一聲,火焰點燃了碗裡的酒精,藍色的火焰瞬間蔓延滿碗。

一旁探頭圍觀的劉關張三人,頓時齊聲“喔!”的一聲,驚訝出聲。

“這酒點火就燒,火氣如此之大?”關羽驚訝無比。

火氣大致就是,他們漢代古人,樸素的觀點以為,酒屬陽熱之物,見烈酒點火就著,何曾見過如此烈的酒,讓劉關張三人驚訝萬分。

李孟羲沒空去觀察劉關張三人表情如何,他看著碗裡的酒,隨著藍色的火焰漸漸變小,然後熄滅,李孟羲眉頭緊皺。

燈草,不行的啊,不能當酒精燈燈芯來著。

李孟羲冥思苦想回以自己十四五六歲時,那時初中做化學實驗的時候,酒精燈白色的燈芯,似乎是棉線來的。

的確,棉線似乎吸水性能特別的好。

想通了之後,李孟羲抬頭,目視劉關張三人,最後目光停留在張飛臉上,“三將軍,可有棉線?”

“棉線?”張飛一副沒聽懂的樣子,一臉茫然。

“就是,棉花紡的線。”李孟羲又解釋。

“……棉花,是何物?”張飛茫然問到。

李孟羲眉頭微皺覺得事情不簡單,“西域有高昌國,其國人善種棉花。張騫通西域,棉花難道未傳至我大漢?”

李孟羲疑惑無比的說到。

此時。聽李孟羲說棉花,說西域,說高昌國,說張騫,劉關張此時只有一個感覺,就是都感覺自己是個土包子,沒得見識,還不如李孟羲有見識,識得棉花。

漢代棉花種植,竟然不流行。

不對啊,李孟羲眉頭緊皺,似乎隱約記得,歷史課本上有寫,漢朝已有棉花種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能是棉花紡織技術不成熟,亦或者是種植技術不成熟,因此為大規模推廣開來。

相比絲麻等物,棉花織物舒適度禦寒效能有著極大優勢,在宋代以後,棉花便逐步淘汰了麻布葛布等,成為了中原百姓最常用的紡織物。

而且,棉布似乎在醫療方面也有巨大作用。

既然能於醫療方面有大用,既然漢朝在某些地區有種植棉花,或者,有空可以蒐集一些棉花。

哪怕只弄來三五斤棉花,別的不說,至少能滿足少量的酒精燈的燈芯之用了。

萬一有重傷員,棉花蘸酒精來處理傷口,不比直接用就精直衝好多了。

“三將軍,可有絲綢條,麻布條,亦或其他布條之類的東西?”

見棉線沒有,李孟羲便把目光投到別處,看別的布料能不能行。

除棉線以外,別的細麻條,葛布條之類的,倒是一點不缺。

李孟羲需要的是一種吸水性能良好的織物,試過之後,吸收最好的,是麻。

麻布條肯定不好用,得搓成拇指那麼粗的麻繩才好用。

記得當時做化學實驗,那個矮胖矮胖的玻璃酒精燈,燈芯就是特別粗的棉線,可能,棉線越粗,吸酒精就越快吧。

換之麻繩,一樣。

麻線如何來搓,李孟羲當然不會,只得求助劉關張三人。

於是,戰場上如凶神降臨的關張和劉玄德,三個大男人,便一人手拿一小把生麻,破開了生麻,幫李孟羲搓麻線。

李孟羲也幫著搓,小弟李磚,李孟羲也給了他幾根細麻,讓弟弟搓著玩兒去。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穿書後,三個反派崽在我懷裡撒嬌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手撕邪祟後,玄學真千金被大佬迷上了苟在仙界成大佬神級插班生新婚夜,她被豪門繼承人劈腿熱搜了異界軍火帝國我在偉大航路摸屍那些年奶包三歲半,我是全豪門的團寵大魏錦衣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