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末第一兵法家 > 第八十八章 灶成

第八十八章 灶成

作為一個現代人來說,挖掘機吊機啥的蓋樓,見的多了,但是,用磚和黃泥糊灶,李孟羲倒是沒見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古代的啥東西,他都覺得好奇。

匠人們挑土活泥碼磚,李孟羲看完了整個準備過程,覺得有意思,李孟羲跑回去,把弟弟也拉過來看。

然後,兩個小人兒,就蹲在一邊,手拄著下巴,饒有趣味的看著人家忙碌。

期間,劉關張三人過來看了一眼,劉備等人過來,匠人們忙就停下手中活,等三分吩咐。

劉備只看了一眼,看到李孟羲兄弟倆在這兒,“羲兒,你受勞,看把這灶壘起。”

劉備交代。

“好!”李孟羲答到。

然後,劉關張三人就走了。

人幹活呢,李孟羲哥倆圍觀倒是無妨,若是劉關張三人盯著,人還以為監工呢,幹活豈能自在。

雖說,監工也無妨,只是有句話,疑人不用,真個在邊盯著看,匠人們豈能幹的舒服。

匠人們活好了泥,便用磚刀搪泥糊在磚兩面,李孟羲一看,這工具有點牛逼,牛逼之處在於,跟二十一世紀的建築工人所用的壘磚牆的瓦刀,一個模樣。

又一個發明沒意義了,人漢代,有瓦刀的,雖然沒水泥,但有黃泥,雖然瓦刀不是鐵的,但木板做的一樣能用。

李孟羲就和小弟,看著人家咋個一塊磚一塊磚的壘出灶臺的。

壘了一半,泥瓦匠人過來問,“小哥兒,你看這勁兒夠高不?”

匠人一問,李孟羲一拍腦袋,發現出事了。

臥槽,這只一半,灶膛還沒壘呢,便半人高了,若是壘完,豈不得高度到人胸口那裡了。

這要是熬藥的話,放藥罐拿藥罐,都極不便利。

重要的資料引數,沒跟人家說,光說了結構和大概形狀這不就出問題了嗎。

李孟羲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指著灶臺說,“叔叔,能扒掉兩層嗎,我看高了點。”

李孟羲嘴甜,喊匠人們叔叔,匠人們也就不因為要返工而痛快了。

其中一個泥瓦匠人笑說,“你不早說,早說俺們就不壘振(zhen,四聲,中原方言,zhen高,zhen,這麼的意思。)高。”

說罷,匠人直接用手掰下一塊糊著泥的青磚,邊掰邊好奇的問,“小哥,咱們這壘哩啥子?”

“灶臺。”李孟羲回到。

“灶臺?”

“就是做飯的。你想啊,要是壘高了,瓦罐拿放多不便?半人高,到腰那麼高就夠了。”

李孟羲解釋。

李孟羲這麼一解釋,匠人們恍然大悟,原來理解錯了,想成鍊鐵爐了,往高了壘,人說做飯的,壘恁高幹球用,嘿。

匠人們扒了兩層磚,問李孟羲該幹嘛了。

李孟羲皺眉撓頭想了一會兒,“壘灶膛。鐵條呢,有嗎?”

李孟羲四下看,鐵條沒看到,看到了旁邊一堆廢刀,就是砍的滿是缺口,或者已經折斷了的劣質短環首刀。

短刀實則等於薄鐵片,豎著嵌灶臺中,跟細鐵棍一個作用。

認真想來,小小一個細鐵棍,真個在日常生活中,沒任何用的到的地方,當箭桿也比較沉,當筷子也沉,根本沒用的到的地方,所以。日常生活中用不到,就難找,故而,細鐵棍沒找到,張飛乾脆送來一堆刀。

一樣用。

灶臺之難點,在於灶膛,需要糊一個中空的空間,底部用磚壘,中間,留一書本大的孔,孔裡,豎著幾根鐵條攔上,這樣的灶臺,即上下通風助燃,又可使草木灰漏到下邊不使淤積灶內。

磚要是豎著壘,哪怕壘成圓圈,依然跟壘牆差不多,讓李孟羲疑惑的是,平著壘,咋個壘。

顯然不能是磚糊了黃泥直接壘了,這樣,黃泥的和磚就一起因為重力原因往下掉落了。

匠人們的處理方法,讓李孟羲恍然大悟,匠人們,是用磚,壘幾塊磚當柱子,然後磚上放木板,木板為支撐,然後,平著把磚在木板上一塊塊橫著用泥砌起來。

看到這裡,李孟羲明白了,這工程方法,黃泥跟水泥一個用法,泥未幹之時,先用木板支著,把磚壘起,然後等泥乾燥之後,泥巴就凝固成一體的黃土,幹的黃土,就有統一的結構,能支撐住磚的重量,不使磚落下。

看到這裡,李孟羲就明白,灶臺今天就算能搭成,今天也用不了,因為要等泥變幹。

就算加柴用火烤幹,也得好久,得到下午去了。

灶膛壘完,剩下的灶臺部分,就稍簡單了。

沒鍋,灶臺不必只留一口,李孟羲個子不夠,夠不到灶臺高處,他喊軍醫卜出來,讓卜試試,出火口在哪,端放藥罐方便。

卜試了,說半中間方便,最中間,不太夠得到。

這就有意思了,最中間,是火焰中心,火最猛的地方了,卻不好拿。

而半中心,一圈的話,一圈能有六個火口平均分配。

六個少了點。

再加,外圍再一圈,十二個。

至於中間的,浪費也是浪費,中間就煮白開水吧,煮一大甕開水,就有白開水喝了。

和軍醫卜商量著,卜比李孟羲更清楚藥罐的大小,他伸手在灶臺比劃著,“軍師,十二個多了點,放不太下,十個吧。”

那就十個。

六個的話,可以較為平均的一圈開六個火孔,十個的話,就得像蜂窩一樣,一個一個去分配空間。

至此,灶臺最後一個結構,也壘完了。

匠人們技術力比李孟羲想象的要強,灶臺火口,匠人們沒有用磚,而是直接用黃土糊的,怕只有黃土經不住,匠人們活三合土來砌,強度比黃土高多了。

最後,一切完工,滿手是泥的匠人問,是陰乾呢,還是火烤。

“陰乾如何,火烤又如何?”李孟羲好奇的問。

“陰乾得用棚遮住,不曬,還不能淋雨。晾乾,沒裂口,就是得個四五天不止。”

“火烤半天燒乾,會有口。”

李孟羲聽明白了,火烤快,就是稍微影響強度。

而陰乾,得四五天時間,還不能有雨。

李孟羲抬頭看天,這四五月的天,雨說來就來啊,天不由人,有風險。

所以。

“火烤吧。”

“對了,李孟羲補充一點,上邊,蓋個小棚子吧,防雨。”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穿書後,三個反派崽在我懷裡撒嬌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手撕邪祟後,玄學真千金被大佬迷上了苟在仙界成大佬神級插班生新婚夜,她被豪門繼承人劈腿熱搜了異界軍火帝國我在偉大航路摸屍那些年奶包三歲半,我是全豪門的團寵大魏錦衣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