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末第一兵法家 > 第七百四十二章 故戰場重臨

第七百四十二章 故戰場重臨

因為簡雍想去看當時與官軍大戰的戰場,劉備看沒什麼大事,跟李孟羲說一聲之後,劉備帶著十幾個騎兵,帶著簡雍,奔赴昔日戰場去了。

此日,於李孟羲而言最重要的任務依然是屯田。

屯田過程中能遇到多少事,會發生多少事,誰也說不準,正因如此,李孟羲才特意帶著屯田隊親自參與其中,目的就是為了儘可能發現問題。

半日後,到中午,一路走走停停走了十幾裡路,分下去兩百多個屯丁,掌控了十四個屯田點,並遷走了一處人口超過百人的村落,總計,掌控了屯點十五處,控制了田地超萬畝之多。

整半個上午,沒遇到什麼大問題。遷移村落的時候,村人們地裡種的有莊稼,村人們不捨莊稼,此中麻煩是,既答應了村人們到五六月份莊稼收完歸村人們自己,同時,還得立刻把村人遷走。

兩難之處就在這裡,說莊稼讓村人自己收,結果把人家遷走了,誰會信。

針對此問題,李孟羲採用了票據支付的方式,即,按村人們所種土地畝數,誰人種了多少畝地,約莫收成多少,然後寫了票據發給各人。

村人們不一定相信李孟羲的信譽,但是待糧食收成的時候,村人們憑藉票據一定能拿到屬於自己的一季糧食的。

一路過來的十五個村,村中用水問題依然存在著,十五個村落當中有一個村落沒有水井,每日打水是去村旁的小河溝裡,雖說古時環境良好,水資源優質,可李孟羲總覺得,隨便從小河溝裡打的水,再乾淨也有限,所以,水井最好是每個村都有,為此,打井隊得早日組建起來。

春日陽光和煦,到了午時也並不太熱,李孟羲抬頭看了看天,又回頭看了看行走的民夫們,見民夫們狀態尚可,便沒有停下休息。

一段時間後,後邊追上來一夥戰兵。

李孟羲還詫異為什麼有一夥二三十人的戰兵跟了過來,為首的揹著弓弩的什長走過來說,乃是奉關將軍之令,下村訓練去的。

李孟羲頓時瞭然,他詫異的看著一路急行過來的戰兵,他想不到教導隊下來的這麼快,他驚訝於關羽的速度。

戰兵什長擦了擦頭上的汗不好意思問,問附近村落在哪。

李孟羲趕緊派遊騎給人帶路去了。

此時,李孟羲意識到一個問題。鉅鹿十萬人力散成了成百上千的隊伍下去屯田了,屯田隊伍尚且需要騎兵偵查引導,這第二批下放的人力,這第二批教導隊下去操練百姓,也是得有騎兵斥候負責引導帶路的。

但再一想想,騎兵沒有了,為屯田,大量騎兵已經派出去了。

教導隊看來只能是自己慢慢去找隊伍了。

李孟羲目送著教導隊走遠,看著教導隊的士卒們揹著行軍背囊,帳篷被褥柴草陶甕等一應皆有,明顯是正式的行軍配備,看來關羽安排的很細緻,教導隊帶足了生活所需,當不需要從百姓那裡徵調糧食。

不給百姓添絲毫負擔,這是練兵計劃推行下去的關鍵。

年景本來就不好,鄉間百姓存糧不多,一家老小還不夠吃的,突然來了一夥兵吃大家的糧食,那百姓們肯定抗拒,肯定不情願,不情願之下,練兵就難以推行。

李孟羲本想去看看教導隊是如何練兵的,又考慮到屯田工作一樣重要,略作權衡,李孟羲覺得先把屯田做完再去看練兵不遲。

——

什長趙甲等一眾人在騎兵的帶領下抵達了一處屯田點,到了之後,按出發前早編好的編制,戰甲帶著自己同隊的其餘五個戰兵進村找人,剩下的其他人則繼續跟著騎兵往其他村落趕。

趙甲領著人到了村裡,村中不日前屯丁們已先一步到達了,此時村中大部分人出去下地種豌豆去了,留守的人不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村中之人看見兵來,初時警惕,待看到兵們手中拿著一杆【劉】字旗時,再一問,是劉玄德的人,村人警惕大消。

被村人們邀進了屋裡,什長趙甲把行囊從肩上卸下來落座之後,他依照著出發前關將軍訓導的話說,開始說明自己來意。

說清自己來意之後,趙甲曉之於情動之於理,說如今世道不穩,學點本事也好多個保命本錢之類。

依照著安排好的話術,很輕易的,村人們接受了參與訓練。

看差不多了,趙甲從行囊上解下弓弩,拿起箭,笑著對面前的長者說到,“老叔,走,我教你怎麼用兵器。”

說著,對一旁大娘也道,“走,大嬸,也教你。”

旁邊大嬸聞言感到很是不好意思,連忙笑著拒絕了。

見如此,趙甲好一陣勸,這才勉強把大娘也一併勸走。

到村中谷場所在,趙甲看穀場空曠一片,很適合作為訓練場,趙甲此時想到了出發前關將軍的交代,關將軍特意交代,教授弓弩時,靶場切記得佈置的萬全,不然,萬一一個不甚,箭飛了,傷到了人,到時村人群起而攻,被趕出村耽誤了練兵是小事,橫死當場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了這裡,趙甲令手下幾個兄弟先教村人熟悉兵器,他走到長者面前,問村中可有板車,可有麥秸垛之類。

作為一個有人煙聚集的村落,板車和麥秸垛這些常見物資肯定是有的。

之後,趙甲拿著草叉把麥秸拉了一車又一車拉到穀場一頭,在穀場一側堆了很長的一道麥秸堆。

然後,又借來多輛板車把板車卸了輪子靠著麥秸隊並排靠起。

做完了這一些之後,趙甲抓了一些麥秸隨便做了兩個草人,又尋來兩根破木頭,把草人往木頭上一叉,靶子便做好了。

待趙甲忙了大半天功夫把靶場給弄好,他回來來看,看到十幾個普遍年邁的村人們,一個大爺拿著長戟試摸著扒拉一下,扒拉一下,跟用鋤頭一樣;一個大嫂拿個把短刀也不敢怎麼用,拿在手裡只是看;一個小娃娃拖著一面超大的盾,拖不動,歡樂的拿著盾在玩。

十幾個村人,個個手有兵器,耍弄半天了。

見狀,趙甲走來,笑道,“來,手裡都停停,我來教怎麼用這些兵器。”

趙甲從村人手中接過強弩,先是給村人們略講解了弩的基本構造,然後把弩放地上腳踩著咯吱一聲拉上了弦,再放上箭失,端起,走到一旁,對著不遠處靶場的草人稍微瞄了一下,一扣努力,彭的一聲弩弦震響,箭失嗖的一聲飛了出去。

一道黑影休的一聲射中了二十步外的草人,穿過了草人,又篤的一聲釘在後邊的板車上,正釘在板車的木板上。

趙甲探頭看了一下,看到板車把弩失擋下了,而就算弩失沒有被板車擋住,後邊還有麥秸堆擋著,足夠穩妥了。

重新上了一支箭,趙甲招手讓村人過來,弩交給一老爺子,趙甲指著靶子,鼓勵到,“對著草人,射便是。”

老爺子有些拘謹的端著弩,把弩對著草人,小心翼翼的扣動弩機,彭的一聲弩弦震響,弩箭飛了出去。

這第一失,老人一失中地,正中草人。

趙甲很是誇讚了老人一番。

老人張著沒牙的嘴巴一臉的笑意,無聲的笑了一下。

在之後,趙甲重新給開弩上弦,讓村人們輪著來操縱弓弩,連婦人也上手射了幾弩。

村人們神情可見的興奮。

不久,在地裡幹活的人撒完了種子回來拿種子的時候,路過穀場一看,看見老爺子正拿著弩顫顫巍巍的操練著,村人和屯丁見之,皆是驚奇。

趙甲上前與村人屯丁們說明了來意,屯丁與村人們對訓練之事並不抗拒。

村中有屯丁十一人,村人有六十三人,在教導隊的協助下,不日就將能進行操練了。

按隊列訓練的速度,一個月時間,足以讓六十多個村人熟悉基本的佇列動作。

戰兵六人加屯丁十一人,共有熟悉佇列的人員十七個,一個月後,通曉的佇列的人從十七個變成八十個,這是近五倍的擴增,近五倍的擴軍。

——

已是午後,劉備一眾奔行八十多裡地,終於抵達了當時義軍與官軍對峙的戰場。

時隔日久再故地重臨,劉備看著曠野中溝壑並土壘交錯參差的戰場,哪怕時隔日久,哪怕經歷了雨水的沖刷,當日陣勢的森然肅殺依然毫不減色。

陣勢在前,已不需劉備多做講述,簡雍舉目眺望,入目所見一人高的長長土壟跟橫著的棺材一樣,橫一截橫一截平放在那裡,每一個土壟長截長短整齊的不可思議,幾乎一模一樣長短,從近看到遠,從左看到右,從東看到西,橫亙與地平線上的所有土壟都是一樣。

密密麻麻的土壟,每道土壠之前都有一道同樣長短的深壕,土壟與土壟,深壕與深壕之間,斷續的留出狹窄的僅能供單車同行的狹窄小路,整個戰場,給簡雍的感覺,如若一張拉開的巨大的魚網蓋在地上。

劉備給簡雍指了指當中之處,說到,“皇甫嵩營寨便在當中。”

立時,簡雍腦海中浮現了一副畫面——官軍營寨紮營當中,四周被一人高的土壟和無數的壕溝圍的水洩不通,而唯剩的道路,只剩狹窄的僅能單車通行的小道。

被圍成這般鐵壁合圍,簡雍自思若是自己,插翅難飛。

邊上,劉備手指著戰場繼續講解著,“當時,土壟之上,還擺有車陣,當中狹道上,也擺有車陣,車陣後放的槍陣。

為防官軍騎兵突陣逃逸,當時,我軍騎兵分散各處,於陣後盯守,但有零散騎兵跳陣而出,我騎隊立圍殺過去……”

簡雍目光肅然的審視著整個地勢大變的戰場,土壘壕溝與車陣相合的陣勢實在太過駭人,簡雍已絲毫不懷疑,當時劉備當真是能把數萬官軍一網打盡。

劉備看過來,對簡雍道,“憲和,走,往前一觀。”

——

抵達陣勢之前,劉備跟簡雍前後翻身下馬,走到前邊去,走近壕溝,抵近了簡雍才發現,遠看低矮的土壟,比想象的高多了,比人還要高,幾乎是一個土牆一樣,再想象一下在土壟上放下一排車陣又該是怎樣威勢,簡雍面色肅然。

來的方向,是皇甫嵩營寨背面,因而土壟在前,而壕溝在後。

沿著窄道朝前,前邊又見壕溝,簡雍掃了一眼左右兩邊的壕溝,壕溝陡著修的,修的直上直下的,前段時間下雨了,溝裡積了水,積水中,猙獰的木刺有些倒在了水裡,有些仍然猙獰的支愣著,這要是掉下去,可落不了好,溝又那麼陡,掉下去爬都爬不起來。

前幾天剛下過雨,地滑,簡雍生恐自己掉下去,不著痕跡的往中間走了走。

此時,一條極有用的戰術被簡雍給忽略掉了。

若是李孟羲來,李孟羲一瞅見當時挖的溝下了一場雨溝邊變得溼滑無比,那麼李孟羲當立刻就明悟,原來野戰公事除了土木作業,原來還可以加魔法的,可以在溝沿兒上倒點水,然後用泥水給搪的非常滑,甚至可以倒油,甚至可以撒黃豆。

就說,一把黃豆換來三四個摔倒的敵軍,換三四個敵軍的命,值是不值。

若再結合天時,冬日之時,壕溝前潑許多水,冰面結成,就是騎兵衝過來也得打滑。

可惜李孟羲沒在這兒,一則戰術埋沒了。

簡雍仔細打量著壕溝,壕溝寬少說有三四丈,深過人高,這麼一道壕溝,比之涿州縣城外乾涸失修的護城河都要寬都要深了。

簡雍回頭好奇問道,“玄德,這麼寬的溝,修了幾天?”

劉備抬頭回想片刻,“三天。”

頓了下,劉備補充到,“是三天三夜,夜裡也修個不停。”

打量著數丈寬的巨溝,簡雍微微點頭,三天三夜忙個不停,一日夜修溝一丈,也說的過去。

突然,簡雍突然抬頭,疑惑的問道,“……修這麼多溝,你打仗,還帶那麼多鋤頭?”

簡雍顯然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關鍵在後勤。

隨後,劉備給簡雍講了為什麼有那麼多鋤頭,第一,遊騎商隊早就開始乃鋤頭斧頭等各類工具了,其二,黃巾流民手裡多有鋤頭等農具。

而有這兩點,根本還不夠。

軍中雖是有大量鋤頭,但要是不提早收集整理起來,事到臨頭再去徵集調派,太耗時間,而當時,軍情危急,第一丈壕溝要在半日之內挖起,稍耽誤就不能成事。

總之,當時能三日之間挖起了數丈長溝,人力,組織,後勤,統籌,缺一不可。

再往前走,行至皇甫嵩立寨之處,腳下,當日官軍埋樁子的坑窪坑窪還清晰可見。

簡雍拿腳踩了坑窪兩下,他尋思,這麼久,都沒人跡到此嗎。

戰事結束很久了,鉅鹿境內依然人跡稀少,戰場幾乎未變,此背後,幾許蒼涼。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穿書後,三個反派崽在我懷裡撒嬌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手撕邪祟後,玄學真千金被大佬迷上了苟在仙界成大佬神級插班生新婚夜,她被豪門繼承人劈腿熱搜了異界軍火帝國我在偉大航路摸屍那些年奶包三歲半,我是全豪門的團寵大魏錦衣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