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末第一兵法家 > 第三百四十六章 複合工具思路

第三百四十六章 複合工具思路

之前,跟關羽劉備討論過,軍中需要儲備一些諸如鋸子,斧頭,鋤頭,鐵鍬之類的輔助工具,以便在需要開山鋪路時有的用。

現在再去想,其實,可以進一步降低攜帶這些輔助工具的後勤拖累的。

跟瑞士軍刀一樣的想法,儘可能的把功能結合。

那麼,鋤頭和老虎耙子結合,一邊是鋤頭,一邊是三齒耙子,這樣,一件工具,就擁有了兩種用途,省了一件工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再有,鐵鍬可以和斧頭結合,鐵鍬的重量,跟斧頭近似,也利於劈砍。

還可以繼續牛逼一點,一把鐵鍬,這邊是斧刃,那邊是鋸齒。

再把鍬用好鐵做,都能當兵器使了。

這既能當斧頭,又能當鋸子,還能當鐵鍬用的鍬,李孟羲突然覺得,怎麼有種莫名其妙的熟悉感呢……

突然,李孟羲眼睛一亮,“我想起來了!”

李孟羲驚呼出聲,然後一拍大腿站起來,頭也不回的往外衝。

劉備關羽驚愕,看著李孟羲擠過人群,跑出了帳外。

帳外烏漆麻黑,還下著大雨。

“雲長,過去看著羲兒。”

劉備怕李孟羲出事,囑咐到。

關羽點頭,跟了上去。

李孟羲這一驚一乍的,劉備不由笑著搖頭。

沒多大一會兒,李孟羲懷裡緊緊抱著一卷麻布,拿著筆回來了。

關羽跟在他身後。

兩人都沒拿雨具,衣服被淋溼了。

回來了,李孟羲話也不說,只顧著忙。

他攤開麻布卷,放在弟弟的被窩上,提筆就寫。

“遇雨,全軍夜不能宿。為防雨,有紮營之法四則,一擇高地,二掘疏水溝,三埋帳篷,四則在於床鋪。

於帳篷,帳篷應長邊沿,長及地且有冗餘。

於床鋪,議得,床鋪解決之法,有二者有半。

一為,防雨睡袋,二為,折疊床具。

其半者為,以攜行具之大簍作為支床之用,八人八簍,可支床四具,四十睡,半夜後,再睡另四人。此法有可取之處,然不能盡善盡美,故為半法。”

“由床具,又引而知吊床。

吊床一則節省地方,利於舟船狹窄之處;二則,相較硬床,吊床更能適應水面顛簸。

故,吊床極適水軍。

若他們組建水軍,必用吊床。”

“攜行具,除攜行之外,竟能另有其他用處,可為床鋪支柱,可為凳,可為寫字之桌,亦可為泅渡之桶。

由此,知攜行具改進之法,攜行具下底上沿可編平整,以使支床之時,床能穩當;攜行具可於一面,編綴薄木板,木板不需厚,不需大,有此平處,可用於寫字;簍中之防雨袋,可縫為方,與簍契合,便於泅渡之時。”

“由此,引而又知,在增加軍隊應對複雜情況能力的同時,又不增加軍備,不增加後勤壓力,可用,整合法通用法。

即,一攜行具,可通用為桌、凳、桶。

又可使鋤頭與三齒耙相何,一物有兩用,省缺一柄之重。

又可使,一鍬可為斧,可為鋸,可為鍬,折而可為鋤,戰時可為兵,炊時可洗淨煎蛋。

此乃,工兵鏟。”

寫完,李孟羲在布匹上,提筆畫了一個怪模怪樣的鏟子。

這鏟子短柄,鏟頭也不是方的,而是鴨嘴形。

這鐵鍬兩邊,一邊是刃,一邊是一截短鋸。

李孟羲給好奇不已的劉備和關羽解釋這件神器,“且看,此器輕便,且可砍,可鋸,可掘,折起還能當鋤頭。

飛起還能傷人,戰時,抓著砍人也是行的,不比斧頭差。

再有,放火上燒熱,烤個肉,烤個野菜,也是方便的很。”

李孟羲說起後世的神器,一臉的興奮。

只此一物,能讓義軍的野外作業能力,提高數倍,更加其輕便容易攜帶,還不增加多少後勤壓力。

劉備關羽拿圖細看,驚訝的不行。

一是驚訝這怪模怪樣的鏟子,二是驚訝李孟羲畫的東西活靈活現。

那當然,李孟羲畫的可是3d圖形。

“此……何物也?”劉備驚奇問道。

“此乃兵工鏟!”李孟羲答道。

兵工鏟,即是兵器,也可工具。

“好名字。”劉備點頭。

李孟羲竟然還有造兵器的本事,劉備歎為觀止。

大雨一夜,睡不成覺。

不想,就是這個啥也幹不成的夜裡,連練兵都終止了沒能練,於此夜,卻商量出了不少重要的東西。

義務教育,紮營法,睡具,以後組建水軍的細則,還有透過提高通用度與組合功能的方式,提高軍隊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的同時,又不增加後勤壓力,這一點,是極重要的軍略核心關鍵。

至於兵工鏟,如此好玩兒又強大的一個工具,則屬於小玩意兒了。

兵工鏟生產難度或許會比較大,其他的,把鋤頭和三齒耙結合,把各種工具結合,製造難度可能也會有。

但這畢竟是一個思路,一個強大的降低後勤壓力的思路。

技術難度,則屬於可以克服的問題。

若兵貴精不貴多這句話是真理,那麼,與其給一支人數不多的軍隊,配足後勤配備,讓這支軍隊,能發揮數倍於人力的作用,那麼其實,配給精兵的兵工鏟也好,各種複雜昂貴工具也好,相比維持一支龐大臃腫的非精銳部隊,精兵政策的成本其實小的多。

一柄兵工鏟,可能比三把刀都要貴了。

可是,養三個戰力不強,組織度也不夠,一人發把刀就算的的兵,那糧草軍餉等花費,再加上人力的浪費,其耗費,比一把兵工鏟多幾十倍不止。

故而,精兵政策,其實價效比很不錯。

一夜時間,李孟羲哈欠連連的和劉備關羽,暢談了一夜,直到雨停了,往帳外看,天也矇矇亮了。

——

天終於亮了。

清晨的軍營混亂不堪,民夫們趟著爛泥到在收拾昨夜留在外面未來得及撿走的東西。

義軍物資貧少,也沒多少東西可撿,煮飯的瓦翁灌滿了雨水,把雨水倒掉,還有被雨澆滅的篝火堆中的一些還能用的木頭,撿出來還能燒。

劉備和關羽二人出帳開始各處奔走指揮著人開始清理大營,昨夜擠在帳中的民夫們也都出帳忙碌了,李孟羲剛邁出帳門一步,眼見滿地的爛泥,他頓時有種無從下腳的感覺。

低頭看了一眼臉上沾滿泥的破草鞋,這鞋要是踩在泥巴上,走兩步鞋就被吸在泥裡了,鞋就得掉。

想到關羽部八百戰兵,好多人還是穿草鞋的,這要是雨天奔襲,按古代的路況,路上都是爛泥,穿著鞋奔襲還不如赤腳呢,鞋上粘的泥有好幾兩重,跑起來太累人。

能防水防泥的雨鞋,古代可能沒有。

前世的長桶橡膠膠鞋,能很好的防泥防水,就是不知道,穿著膠鞋長途奔襲跟赤腳奔襲,哪個更節省體力,哪個速度能更快。

應該是赤腳跑著更快,李孟羲做出如此結論的依據是,相比膠鞋,人腳和泥漿的接觸表面積比較小,面積小,腳上沾泥攜帶的汙泥的重量就比較小,跑起來更省力。

而膠鞋表面積比腳掌大的多了,沾上了泥,泥的死重就更多,再加上膠鞋的重量,就更沉了。

再加上,赤腳的時候,動作直接作用於腳掌,跑動時,會把腳上沾著的泥給甩掉的。

而膠鞋形變數太小,因此沾著的泥不容易甩掉。

跑步的時候,腳部的負重跟身體的負重不是一回事。

肩膀上揹負重物奔跑,再加加個三五斤重量,整體幾乎沒感覺。

而要是做一雙好幾斤重的鞋子穿在腳上,跑一會兒腳就累了。

畢竟扛在肩膀上的力量,是全身分擔,而鞋子的重量抑或泥漿的重量,全部是由腳部承擔的。

在人體的主要活動部分,腳掌和腳腕的力量,並不突出。

早晨的太陽緩緩升起了,驅散了一夜的寒涼,有了陽光,使人心情也好了很多。

身後有響動,李孟羲回頭一看,弟弟醒了。

弟弟醒來,找不到衣服,正茫然的這裡瞅瞅,那裡瞅瞅,“磚頭,你再睡會兒,我去給你拿衣裳。”李孟羲說著。

李孟羲和弟弟不缺衣物,兩人都好幾身厚實的衣服,衣服雖然都不甚合身,但是比普通的孩子好上太多了。

李孟羲回到輜重營自己的廂車上,從車裡翻出包袱,從包袱裡翻出弟弟的衣服,再走回中軍大營,讓弟弟把衣服穿好準備起床吃飯了。

今早開飯勢必很晚,因為好多火種滅了,生火的乾柴和木頭也溼了。

看這滿地爛泥的情況,每日留出一個時辰的例行訓練也沒辦法進行了。

別說訓練,行軍都要成問題。

步兵靠一雙腳,翻山越嶺都能走,泥地照樣走,而馬車特別是拉一車重物的馬車,路況稍微差一點就很影響通行速度。

行軍的整體速度取決於最慢的那一部分,最慢的部分速度有多慢,為了使部隊前後不至脫節,整體速度就被限制到多慢的程度。

沒雨的情況,中後軍每日行軍三十裡朝上,四十裡左右,這還是把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集中起來拉著走的情況。

昨夜一場大雨,路上都是泥,縱然前路的泥巴不會像軍營中被腳踩來踩去踩的滿是爛泥的地面,但因為路面被雨水泡軟了,車輪壓在變軟的地面上,很容易陷進去,再加上溼泥會沾在車輪上,就使車輛更加難以行使了。

好在古代的板車比較原始,因為原始,就更為可靠,不像腳踏車之類的精巧車輛,輪子上糊了泥就蹬不動了。

地上有水坑,大人們見水坑都煩死了,弟弟見了水坑,拉了拉李孟羲的袖子,“哥哥,俺能不能往裡邊跳一下?”

弟弟很想踩水玩。

“你要是往水裡踩,我就揍你。”李孟羲白了弟弟一眼說道。

“奧。”弟弟鼓著嘴巴,一臉的不開心。

——

清晨的營地裡,雜七雜八的事很多。

劉備轉了一圈回來,說有兩頭牛被雨淋死了。

李孟羲聞言,驚訝的不行。

他驚訝於,牛能被雨淋死?雨竟然能把牛淋死?

“那牛死了咋辦,得殺了?”李孟羲問。

劉備點了點頭。

牛是得殺了,不然整牛也帶不走。

還有,今日暫止一天行軍為好。

軍營之中,傳令遊騎呼嘯幾個來回,呼喊,“將軍有令,暫止行軍一日!”

暫止行軍,也就是說,就地休整一日。

大雨給軍中造成了諸多不便,壞掉的帳篷得補,士兵和民夫們淋溼的被褥衣服得烤乾,別的不提,死掉的牛要不宰好再走,就沒法帶了。而這些,都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打理。

大型牲口的屍體死沉,人背背不動,車拉沒有車,並不好辦。

而且,宰大型牲口需用的時間不短,早飯本來就比平日晚了,再為了宰牲口而等上半天,又耽誤許久,縱然今日就拔營,今天也走不多遠。

再者,等上一天,等到明日,路還幹了一點,如此,明日再行軍,更加好走一點。

綜合種種,暫停一日,是最合。選擇。

李孟羲還沒見過殺牛呢,他感到好奇,帶弟弟去看。

在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太多富裕的糧食喂牲口,再加上牲口一般都是用來耕作的,不會經常殺著吃,宰殺牲口的數量少,因此,屠夫的數量也少。

宰殺牲口需要技術,需要手藝高超的屠宰匠。

軍中現在萬餘人,各類人才只要找總歸有的。

義軍有過好多次挑選各類人才的情況,民夫們都適應了,都知道挑人是幹嘛的了。

挑人有活幹,有活幹就是好事。

民夫營中的屠宰匠踴躍而出。

挑的是屠夫,被挑中的屠夫們就猜是要應該是要宰牲口的,不出屠夫們所料,就是宰牲口的。

被雨淋死的牲口交給屠夫們,就不管了,任由他們忙碌。

屠夫們在地上搭了兩個三角架子,

兩頭死掉的牲口,一頭牛一頭騾子,被屠夫們栓住四蹄,吊在上上,然後木槓兩頭都有四五個人抬著槓子,費力的把死牛抬著走。

李孟羲就帶著弟弟在一邊看,死牛從眼前抬過的時候,李孟羲看到死牛的牛眼翻白瞪大老大。

牛死的時候好像都是瞪著眼的。

木架子是屠宰架,用於懸置和固定牛屍的,屠夫們把吊著死牛的木槓放在架子上,放好之後,木屠宰匠們磨刀霍霍,開始宰牛。

第三百四十六章 複合工具思路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穿書後,三個反派崽在我懷裡撒嬌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手撕邪祟後,玄學真千金被大佬迷上了苟在仙界成大佬神級插班生新婚夜,她被豪門繼承人劈腿熱搜了異界軍火帝國我在偉大航路摸屍那些年奶包三歲半,我是全豪門的團寵大魏錦衣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