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末第一兵法家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戰法疏漏之處

第二百一十二章 戰法疏漏之處

一番大勝,軍中同慶。

吃肉,痛飲水酒。

連小磚也跟著吃的開心,抱著一根肉很多的羊肋排,啊嗚啊嗚吃的開心。

趁此機會,李孟羲就跟劉備要東西。

看李孟羲要的東西都是啥亂七八糟的,他要了活豬,要繡花針,要剪刀,還說包紮用的麻布不夠,得布。

還有,得找高手鐵匠,要打製刀具。

劉備聽李孟羲要繡花針,笑。

關羽聽李孟羲要布給傷兵包紮傷口,正色。

張飛聽李孟羲要找鐵匠打造刀具,不由就想起了李孟羲所說的灌鋼法了,眼大瞪。

因為李孟羲多嘴了幾句,本來大勝之後吃肉喝酒是放鬆的好時機,劉關張三人卻風捲殘雲吃完。

劉備就領著李孟羲去找東西了。

活豬沒有了,今日剛把豬殺了。

布倒是有。

這次破城,繳獲還真不少。

黃巾把縣城佔了,估計官府府庫的東西沒來得及拉走,全被黃巾得了,現在便宜了義軍。

劉備領李孟羲去看繳獲。

繳獲在城中,未來得及騰挪。

見了庫房中堆的滿滿當當的半面牆布匹中,李孟羲驚歎了一下。

如果是包紮用布,那麼最好的布料應當是棉布吧。

包紮的原理,是給傷口蓋上一個保護層,防止灰塵和雜菌落入。

因此,包紮用的布料,應當是紋理較為緻密的。

而且,似乎應當透氣。

噫?

疑點有了,既然包紮原理是隔絕外部細菌,那麼不是越嚴實越好嗎?為何還要透氣?

氣體能透過,病菌也能透過的啊。

不解。

眾多的布料中,任由李孟羲挑選。

李孟羲於是就翻了一通。

按著對包紮用布的要求,李孟羲就找那些紋理密實,且能透氣的布。

除此以外,就找那些看起來乾淨好看的。

於是乎,李孟羲七選八選一圈,選了一堆布匹。

李孟羲都不知道,他選的紋理密實且看起來好看的布,大多都是質量上好的綢緞。

老貴了那種。

李孟羲到現在,依然不認得布料。

劉備見李孟羲專挑好綢子,也沒說什麼。

幾十匹布,一股腦拿去傷兵營,給了軍醫田卜。

李孟羲交代,讓田卜記得,包紮前把布用水給煮一煮再剪成條用。

說完便走了。

李孟羲走了後,卜去檢查布匹。

一看愣了,“這是綢子啊……”卜手摸著綢緞的細膩的手感,驚訝極了。

——

義軍第一次攻城戰。

李孟羲從昨日傍晚就跟著忙,他從跟著木匠們看伐木開始,到後邊晚上做攻城器械,又到第二天,攻城。

他本來想親自看一下攻城的全過程呢。

可是,當戰場上,有腳腕中箭的傷兵爬回來時,李孟羲就顧不得再看了。

他跟著擔架去了傷兵營。

等從傷兵營呆了半天再出來,短暫的攻城戰已經結束了。

李孟羲第一次經歷的攻城戰,就這麼遺憾的,幾乎啥也沒看著。

忙完了一切,李孟羲復又來到城牆外,盯著城牆發呆。

此時,依然午時。

太陽依然很曬。

城牆上搭著三兩架攻城梯,根下倒著十來架攻城梯。

李孟羲看著城牆發呆時。

關羽不知何時,默默走來。

“哥哥,關二叔來找你了。”

弟弟見人來,奶聲奶氣的叫了李孟羲一聲,拉了拉李孟羲的袖子,把李孟羲叫醒了。

李孟羲回頭就看見關羽獨自前來。

“羲兒,見你呆立許久,在想何事?”

李孟羲眉頭微挑,“在想攻城之法。”

關羽沒再搭話,而是負手而立,陪著李孟羲站了好久,望著矮矮的城牆入神。

過了許久,關羽手捋長鬚,目光幽邃,他沉聲問到,“羲兒,今日我軍攻城戰法,你看,可還有不足?”

關羽問的似有深意,更像考教。

“攻城戰法的不足……”李孟羲眼露迷茫,“不知。”他緩緩搖頭。

關羽微微點頭。

“來,羲兒。”關羽拍了拍李孟羲肩膀,喊他轉身。

“我軍未習攻城之戰,戰前雖說加緊練了一夜,但準備依然不足。”說著,關羽蹲下來,拔出腰間的短刀,在地上刻畫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我軍兵力部署有大有問題。”

“此處為城,”關羽邊說邊在地上畫了一道長橫線,“此我軍十七支攻城隊。”長橫線下,關羽又畫了十幾根短豎線,代表攻城隊。

“我軍攻城士卒,僅有不足三百人餘人,再除去攻城椎一隊,十七支攻城隊,每隊僅有十餘人。”

“攻城隊多,雖說可分薄敵城箭雨、兵力,可一隊僅十餘人,攻城艱難,十餘人縱是死完,也不一定能登上敵城一步。

此為我軍攻城之最大失誤,某戰前不察,若非三弟奮勇登城,我軍或大敗。”

關羽說著,慶幸不已,他收刀入鞘,“牆高兩丈的小城,攻城便如此艱難。

一架攻城梯後跟五十盾兵,方有六七成登城可能。

攻城傷亡極大,需知,兵法有言,【五則圍之,十則攻之】,無有十倍兵力,貿然攻城,難有十足勝算。”

關羽已起身,看著城牆感慨。

而李孟羲,已瞪大了眼睛,驚訝莫名。

得關羽提點,他一下明白最大的問題出在哪了!

昨夜,木匠們很賣力,共做了攻城梯十七架。

按李孟羲所想,攻城器械不是越多越好嗎?

實則不是如此。

攻城竟然是個統籌問題。

今日攻城兵力只三百人,而攻城梯就有十幾架之多。

平均下來,每個攻城隊,才不到二十人。

在攻城戰這種絞肉戰場,十來個人根本不夠填的。

昨日攻城隊雖多,但確實太單薄。

攻城兵力三百,攻城器械有攻城梯十七架。

最好的統籌策略應當是——把攻城梯丟掉十二架,只留五架出來。

這樣,三百兵力平均分配,每隊攻城隊就能有五六十人的充沛人力。

而不至於,區區一隊十幾人,梯子靠好還沒往上爬兩下呢,人就消耗完了。

“還有第二點,攻城椎。

羲兒,你昨夜帶木匠營做攻城器械,雖然你有考慮到在攻城椎上蓋起棚頂,以防城上金汁漫灌,可你未料,城上還有石頭。

今日攻城,攻城椎剛至城門洞下,城上金汁就波了下來,又跟著,一塊磨盤就砸了下來,把木棚頂砸的粉碎,傷及三人。雖說還好未有人被金汁所傷,但若是磨盤先金汁砸下,棚頂被磨盤砸碎,然金汁又下,豈不危矣?”關羽把今日李孟羲未看到的攻城戰經過詳細講給李孟羲聽。

關羽說到的第二點,又是未曾想到的細節。

李孟羲陷入了沉思。

攻城椎技術細節有疏忽。

“此次罷了。下次攻城,攻城椎為重中之重,一定要好好打造。棚頂必有,且必堅實,且能防重石砸落,最好,還能上覆鐵皮,能防火。”

“至於第三,我軍鎧甲太差。

傷兵營有人腹部中箭,箭頭洞穿扎甲,沒肉寸許。

我軍劣甲,僅能防護腹胸,可腹胸有甲,依然不能防箭。我軍少精甲、重甲,不利鏖戰。”

關羽提起甲冑的事,看著李孟羲,“羲兒,日前你所說之步人重甲,可能編好?今日若有重甲只需十副,當少死一半人。”

步人甲啊……

這些日子不是沒有嘗試作,實在是發現有點難度。

李孟羲猶豫,他如實相告,“我雖能編步人重甲,但也一知半解,還要摸索些時日。

還有縱然方法技巧不缺了,一套甲,近兩千片甲葉,編綴太費時間。

甲冑為我軍急需,甲冑工匠急缺,關將軍可多多留意,俘虜中但有甲匠,定要為我所用。

若是實在無有,可挑人自學,我們自己培養甲匠。”

實在要是沒有專業甲匠,那就找一群人來,慢慢摸索。

編甲有甚難度?編不了好的甲,還不能編個爛的甲嗎?

再怎麼著,步人甲和漢扎甲的區別只是編綴方法,而不是甲片和甲繩。

不信找一堆人,會改進不了編甲的方法。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穿書後,三個反派崽在我懷裡撒嬌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手撕邪祟後,玄學真千金被大佬迷上了苟在仙界成大佬神級插班生新婚夜,她被豪門繼承人劈腿熱搜了異界軍火帝國我在偉大航路摸屍那些年奶包三歲半,我是全豪門的團寵大魏錦衣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