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 > 第七百零八章 擾動了整個國際物理學界的訊息!

第七百零八章 擾動了整個國際物理學界的訊息!

安排好12月24日的事宜後,秦克看看時間,已經接近凌晨兩點了,日曆已翻到了12月23日。

他想了想,開啟圍脖APP,無視APP彈出的(99+)@他的訊息提醒,編輯內容後發了條圍脖。

之前青檸科技量子計算實驗室一直很低調,既不接受媒體採訪,也不釋出任何訊息動態,就是不想太惹人注意,特別是不想引起加州大學的約翰·克勞澤教授團隊的警惕,但現在成果已出來了,就得先公開佔個坑,向世界宣示成果,搶下這個“第一個解決拓撲量子計算問題”的頭銜。

不然因為一時大意的拖延,比約翰·克勞澤教授團隊晚了半天甚至半小時釋出宣告,那就真是欲哭無淚了。

“大家凌晨好,我是秦克,現在向大家報個喜訊。去年3月,我與青筠加入到得國慕尼黑大學科佩特教授的‘拓撲量子計算’課題組,開始跨國課題的合作研究工作,到今年8月時,因為科佩特教授身體欠佳,無法繼續進行研究工作,該合作課題終止,慕尼黑大學正式放棄這項合作課題的繼續研究及其成果。我與科佩特教授商量過後,決定重啟該專案,並轉移回夏國繼續進行下去。為此我和青筠在今年8月底,建立了‘青檸科技量子計算實驗室’。”

“在昨天,即12月22日深夜23:02分,我們在‘拓撲量子計算’課題中取得了預期的成果。具體來說,就是基於拓撲超導體輔以拓撲絕緣體相結合、沿著‘拓撲超導渦旋態’的方向,初步形成了一套邏輯自洽的理論模型體系,可以實現保真度與容錯率均達到99.99%、百萬級別量子位元的量子計算……”

“這套理論模型體系,我將之命名為‘青檸拓撲超導渦旋態理論模型體系’。”

“以下為最終的實驗觀測資料照片。[照片1.jpg][照片2.jpg]……”

“具體的成果概述論文,我將會在今天之內(夏國時間)上傳到arXiv中進行預收錄,並投稿到《自然(Nature)》期刊或者《科學(Sce)》之類的專業期刊上,謝謝大家的關注。”

“(上述內容的英語版本)”

“(上述內容的德語版本)”

“歡迎國外留學生轉發到國外媒體,我沒有什麼推特、臉書的賬號,感謝。”

秦克將這條圍脖訊息內容額外用英語、德語兩個語種進行了翻譯,並@了《夏國學術報》和夏國物理學會。

釋出,確定,完成!

秦克關掉了圍脖APP,打了個呵欠,睡覺去了。

至於那篇成果概述論文,其實之前已完成了95%的內容,只缺了“拓撲間隙”理論模型,以及對應的實驗結果截圖、實驗數據分析和最後的結論部分。

這些工作量在五個小時左右,但如果算上全文的最佳化與整理、校對,大概需要十個小時。

秦克現在的大腦已開始因為睏倦而有些遲鈍起來了,便決定先睡個好覺,天亮了再繼續,避免在論文中出現任何的錯漏——這篇論文註定會被無數人拿著放大鏡一字一句地細讀分析的,可不能有任何的錯漏和問題,一丁點都不行。

反正有這個圍脖訊息,再加上他在國際學術界的名望,算是成功搶先佔坑了。

……

就在秦克合上眼睛,很快進入睡夢中之時,他的圍脖訊息開始在夜貓子網友當中炸開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現在秦克的圍脖賬號粉絲數量超過了兩億,而且全是真實粉絲粉,沒花過一分錢來買所謂的殭屍粉,是當之無愧的圍脖粉絲排名榜第二名,順便一提,第一名是寧青筠,比秦克大概多一百萬左右的粉絲——沒法子,青春明媚的美女總會在這方面佔點便宜,雖然秦克的女粉絲同樣數量恐怖。

秦克的圍脖釋出後,評論數與轉發數便開始急速增加,十分鐘不到就破萬了。

這可是凌晨兩點多!

由此也可見秦克在網路上的影響力是多麼恐怖。

【秦神凌晨發圍脖,必定有大新聞!】

【雖然基本上看不懂,但預計此條圍脖必定火爆全網,提前佔座留名!】

【哇,秦教授還非常貼心地準備了英文版和德文版!哈哈,秦教授放心,我已截圖轉發到了推特、臉書上,還@了《自然》期刊和《科學》期刊,以及“馬克斯·普朗克學會”、“谷歌量子計算機研究中心”、“IBM”、“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世界著名量子計算研究機構的賬號了,坐等大瓜。[吃瓜.jpg]】

【解決了拓撲量子計算這個世界難題的新型理論模型體系?還能實現百萬級別量子位元的量子計算?我的媽耶!作為科研狗我現在是目瞪狗呆,如果沒記錯,目前我國自研的量子計算機,還處於64個量子位元級別……這是從兩位數向七位數飛躍啊!我從這一刻開始重新整理arXiv等論文!】

【感謝樓上的科普,終於大概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雖然還是沒能完全理解,總之先喊一連串的666就沒錯了吧?】

【青檸科技量子計算實驗室?我特意搜尋了一下,網上居然沒查到多少有用的訊息,現在媒體這麼不專業了?青檸科技建立新的實驗室這麼大的動作,媒體居然沒報道……】

【不奇怪,沒對外公佈,也沒新聞發佈會,誰知道啊。8月底9月初,媒體的目光應該全被秦神和寧同學發表在《細胞》上的論文吸引住了。】

【預計今晚量子計算的業界將會無眠!】

【樓上的,我已經無眠了。剛才被電話從溫暖的被窩裡叫了起來,老闆讓我以最快的速度跟進報道此事,問題是我能深夜採訪到秦教授嘛?】

【摸摸樓上的狗頭,不要慌,廣大夜貓子與你同在。】

大多數夜貓子網友們都還沒意識到這條圍脖的意義與重要性,並不下於“計算種子學”及“完美型沙漠紅薯”,畢竟“拓撲量子計算”這個名詞對多數普通人來說還是有點高大上的,並不太好理解。

但當幾個留學生將這條圍脖轉發到國外的社交平臺,並@了大批的國外媒體賬號及研究機構後,軒然大波首先在國外掀起了,並迅速傳遍了世界各地。

此時夏國是凌晨,但在米國則是下午,兩點多正是工作時間,《自然(Nature)》期刊有專門負責社交媒體的工作人員,拉澤·科列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第一個發現這條訊息的。

“秦克?”拉澤略一思索,便想起了這個在國際學術界與科研界都有著極大名望的夏國青年學者、菲爾茲獎得主。

他細看那幾張截圖,作為《自然(Nature)》的從業人員,他還是有一定的專業水平的,馬上便意識到這個訊息裡蘊含著的巨大信息量——這極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解決拓撲量子計算難題的偉大研究成果!

雖然網上不時有著名學者教授聲稱解決了各種世界難題又最終被證偽——比如前段時間米國羅徹斯特大學的蘭加·迪亞斯教授團隊就釋出最新研究成果,聲稱實現了“室溫超導”、摘下了“凝聚態物理學聖盃”,後來這項研究成果被證偽——但與蘭加·迪亞斯教授過往就有過不誠實的學術經歷不一樣,縱觀秦克成名以來,但凡發表過的學術成果與研究成果,無一不是真實的、純原創的。

這是個學術聲譽極佳的學者!

想到這裡,拉澤一下子就座位上跳了起來,直接衝向編輯部,敲開主編理查·勞頓先生的辦公室,彙報了此事。

理查·勞頓也重視起來,尤其是秦克釋出的訊息裡表示還沒決定投稿的期刊,無論如何都要在《科學》期刊之前,將這篇極可能會震驚整個世界的偉大論文搶到《自然》期刊手裡!

他毫不猶豫道:“馬上給我找來秦克教授的聯繫方式,各種聯繫方式都要,我要親自向他邀稿!”

不只是《自然》期刊響應迅速,《科學》期刊的編輯部也出現了類似的對話,其餘物理頂刊,如《物理評論快報(PRL)》《應用物理快報(APL)》《現代物理評論(RMP)》《物理世界(PW)》《歐洲物理雜誌C(EPJC)》等也聞風而動,誰也不想錯過透過這樣高質量的優秀論文,紛紛想方設法地聯絡秦克,為此還打算開出各種包括豐厚稿費、封面推薦在內的特殊優待條件。

當然,這些頂級期刊也有他們的矜持與慎重,他們專門安排了人手一遍遍地重新整理著arXiv的網站,以求第一時間獲得這篇論文的預收錄版本……

其餘關注量子計算的物理學家、相關專業學生,甚至整個物理學界都被秦克的這條圍脖內容所擾動,無數的人在重新整理著arXiv的網站,使得arXiv的網頁居然變得卡頓起來。

管理arXiv的康奈爾理工學院又喜又憂,喜的自然是網站吸引著全世界科學家的目光而名聲大漲,連帶康奈爾理工學院的名氣也跟著水漲船高。

憂的是,這網站是免費非盈利性質的,運維費用是康奈爾理工學院自己掏的,現在就得掏大筆錢來臨時擴充網站的資源了,不然等秦克想登入網站進行論文的預收錄時,發現網站太慢,乾脆不在arXiv上預收錄了,那到時arXiv怕會被人噴到自閉,康奈爾理工學院也會名聲受損。

加州大學,陶折軒教授還在逐字逐句地反覆研讀著《物理學報告(PR)》發來的邀審論文《N-S方程在城市規劃及大氣汙染防治中的應用探究》,這篇論文裡涉及比較多的N-S方程資料推演應用以及數學建模內容,PR的編輯部拿不準主意,便邀請陶教授來審稿。

現在物理學界有了個莫名其妙的默契,但凡是秦克與寧青筠的投稿,只要是涉及N-S方程的,都會第一時間聯絡陶教授來幫忙審稿。

陶教授也樂此不疲從不推辭。對於他來說,每次看秦克、寧青筠這兩位好朋友的論文,裡面的創新思維,都會給他不少的啟發,以及對數學之美的享受。

“其實他們兩個,不管在物理、生物方面取得多耀眼的成果,歸根到底還是數學家,數學才是他們最大的底氣與取得其他學科成績的保障。”

陶教授喃喃自語著,在審稿意見一欄寫上自己的意見:“非常棒的論文,數學部分一如以往,極具創造性,而且毫無破綻。”

剛放下筆,助理敲門而入,遞來了一張列印著某個截圖的A4紙。

陶教授看完後愣了好一會,才搖頭笑道:“還以為他們在《物理學報告》上的論文就是今年的收官之作了,沒想到聖誕前夕還有個大大的驚喜。”

他示意助理將掛在牆上的日曆摘下來給他,上面特意用彩色油性筆標記了一些日期,並寫了備註資訊。

“二月在《物理評論快報(PRL)》發表了《運用N-S方程對大尺度環流形態變化特性的研究》。”

“九月在《自然·物理》發表《以N-S方程為核心的數學模型對沙漠極端氣象災害的研究》、在《細胞(CELL)》上發表《計算種子學的理論模型體系》、在《數學年刊》上發表《以三層無限流迴圈演算法驗證在60%的情況下N-S方程存在光滑解的研究》。”

“十月在《應用物理快報(APL)》發表《建立以N-S方程為核心的流體力學模型,提升磁流體發電效率的研究》。”

陶教授笑著對助理說道:“一年之內分別涉足海洋力學、氣象預測、生物種子學、數學偏微分方程、量子計算五大領域,還都能取得耀眼的成果,真是不得不讓人驚歎他倆的才華。以後誰說我是天才,我就和誰急眼,和他們比起來,我可沒臉稱什麼天才了。”

助理小心翼翼道:“您覺得秦教授真在量子計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當然,雖然沒看到論文,但我從不懷疑他們。哦對了,我們學校物理學院的約翰·克勞澤教授是不是也在研究這個方向?”

“是的,聽說也快出成果了,……他們一向視解決這個拓撲量子計算的難題為自己的囊中之物,還高調地到處宣揚,現在被人捷足先登了,不知道他們聽到這個訊息會不會氣得瘋掉?”

助理有些幸災樂禍,顯然這個約翰·克勞澤教授平日裡的囂張和高調,使得其人緣並不怎麼好。

約翰·克勞澤教授暫時還沒有氣瘋掉,他依然處在震驚之中,不敢置信地再問了一句:“你是說,夏國的那個叫秦克的數學家,已建立了拓撲量子計算的理論體系?這傢伙不是拿了菲爾茲獎的數學家嗎?近來還弄出什麼計算種子學,他怎麼可能有時間研究拓撲量子計算?”

不到克勞澤教授不驚怒交集,他對於國際上十幾個最大的競爭對手都有所瞭解,知道自己的研究進度是最快的,而且比其他人都要快出兩籌,原本以為十拿九穩就拿下“第一個解決拓撲量子計算問題”的頭銜,並以此為籌碼去爭取明年的諾貝爾獎,誰會想到,自己團隊距離成功只剩下一步之遙時,忽然有個來自夏國的數學家跳出來,摘了他的桃子?

助手來姆斯看著克勞澤教授那扭曲的神色,心裡緊張,硬著頭皮道:“他和另一個菲爾茲獎得主寧青筠加入過得國慕尼黑大學著名物理教授羅傑·科佩特的拓撲量子計算課題組,後來據說科佩特教授迫於我們的壓力日夜進行研究,而導致身體出現大問題,癱瘓在床,這個課題便取消了,誰也沒想到夏國的這個秦教授私下裡又繼續進行著這個課題研究……不過現在論文還沒見著蹤影,不知道這篇宣告是真是假。”

“夏國!哼,夏國在量子計算機方面確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憑他們的實驗室條件,以及知識積累、人才條件,怎麼可能解決得了拓撲量子計算這樣高難度的世界難題?我們團隊集結了來自全米國的精英,也不過是比IBM略快兩籌而已,當初那科佩特的研究進展更是遠遠落後於我們,給他一年的時間也別想著追上我們,現在他不在了,這秦克中途才接手,又只過了四個月,就聲稱反超我們?這絕不可能!簡直是最大的笑話!”

克勞澤教授說到後面都有些氣急敗壞了,其實這些說出來的話連自己都不敢相信。一個菲爾茲獎得主,又因為計算種子學而名動世界,怎可能拿自己的名望來胡亂開玩笑?

秦克敢釋出這樣的公告,就表示他有極大的信心。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秦克在量子力學方面的水平不夠高,他自以為已解決了拓撲量子計算的問題,實際上並沒有完全解決!

克勞澤教授深呼吸了兩下,才咬牙切齒道:

“找人不斷地重新整理arXiv,我要第一時間看到他的論文!其餘人,從今天起取消一切休假,全力以赴解決‘擴展性’方面的問題,儘早實現10000個量子位元的高保真率和高容錯率計算!”

有人憂自然就有人歡喜,起碼在半夜被秘書魯信平叫醒的楊承科楊伯伯就心情很不錯,遠在得國家中療養的科佩特教授也定定在看著手機郵箱裡的內容,激動的淚花在眼中閃爍,他一遍遍地喃喃自語道:“我的上帝,他真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

擾動了整個國際物理學界乃至吸引了世界各國目光的秦克,依然在呼呼大睡。

他睡到早上九點,才與寧青筠一起起床,洗漱、練習東方秘典、吃早餐,然後兩人合作編寫論文。

期間他收到了不少的微信訊息、簡訊和電話,都在問這事,秦克統一讓微光代為回覆了。

只有幾條彙報“秦教授,已完成準備工作,明天保證可以按計劃執行”的簡訊,讓秦克露出了笑容。

全世界都在關注著拓撲量子計算的事,誰又知道,此時秦克最關心的,卻是明天那龐大而華麗的求婚計劃?

秦克悄悄地看了眼正專心地校對著論文細節的寧青筠,嘴角輕輕地勾起。

真期待明天早點到來啊。

到了23日的傍晚,秦克與寧青筠完成了題為《青檸拓撲超導渦旋態理論模型體系概述》的論文。

因為專利還在走申請流程,這篇論文只是純理論概述性質的,附以最終的實驗資料,並沒有具體的技術細節,既不用擔心被人抄了去或者鑽了專利的空子,又足以憑藉著邏輯自洽、完善的理論體系,證明自己確實已解決了拓撲量子計劃的世界難題。

先投稿吧。

秦克最終選擇了《自然》主刊,原因比較簡單,《自然》主編理查·勞頓以各種方式親自邀稿,態度極為誠懇,還承諾會給予了20萬美元的稿費與封面文章、編輯重點推薦的條件,還允許秦克將論文預收錄到arXiv上。

這大概是向來傲慢,只會向作者收取版面費的《自然》,第一次表現出如此低姿態。

反正投哪都是投,《自然》誠意最足,就投《自然》好了。秦克找個藉口打發寧青筠離開了一會,他飛快地調整了論文裡部分段落的格式,並在論文的結尾,加上一句:“論文的第21頁,從第4段至13段,是本篇論文的精髓。”然後才進行投稿。

向《自然》投完稿後,秦克又瞅準時間,將論文也預收錄到arXiv上。

論文預收錄的時間,是夏國的12月23日的傍晚5:20分,米國時間卻是清晨5:20。

通宵守在電腦前的arXiv網站管理員很快就看到這篇論文,立即精神一振,睜著熬得通紅的眼睛,以最快的速度將這篇論文進行了全網站通知及首頁置頂推薦。

無數正在重新整理著arXiv網站的使用者都收到了網站的提示音,然後整個網站在這一刻都沸騰起來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收屍檔案本王姓王紅樓如此多驕崇禎欠了我十億兩閃婚領證後:豪門植物人老公醒了留裡克的崛起詭秘復甦:全世界鬼消失了回到九零索吻冤家後,我被寵翻了海蘭薩領主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