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逍遙小捕快 > 第三百三十七章:平局

第三百三十七章:平局

首戰失利之後,姜相和許青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

若是面對趙國一場也勝不了的話,楚國在中原三國之中定然會顏面大跌。

第二場則是比試經義一道。

原本楚皇是想要請趙大儒應戰趙國大儒的,畢竟趙大儒潛心修習文道數十餘載,他才是楚國各種經義典籍的集大成者。

棋道比試之中那位老者說得對,一個人的精力始終是有限的,一國丞相如何能在操勞國事的同時沉下心來鑽研另一件事情?

經義一道,若是換成趙大儒迎戰趙國經義一道的話,無疑是比姜相更合適的人選,勝算也大上很多。

但是趙大儒年齡越來越大,人老了身體就出現了各種問題,每一個寒冬對於老人家來說都是煎熬,最近又是因為病重而抱恙家中。

楚皇知道此事便沒有派人去請趙大儒出戰,而是擬定了姜相。

……

昨日姜相惜敗於趙國那名老者,今日便輪到姜相與趙國比試經義了。

御書房

楚皇看著姜相道:“姜相,此番對戰趙國,可有把握?”

姜相從座位處站起來,拱手道:“臣必將盡全力而為之,定不會讓得趙國得逞!”

其實姜相心裡也發虛,畢竟趙國的文道乃是三國之中最為鼎盛的,雖然姜相精通於經義,但是平日裡也確實都以國事為重,對戰趙國浸淫文道數十載的趙國文宗,何來把握一說。

也唯有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就在這時,魏公公走進來道:“啟稟陛下,趙太傅來了。”

聽到此言,楚皇心下一驚心中暗道:這位老人家怎麼來了?

隨後便是立刻站起來道:“快請進來。”

姜相也是心下一緊,連忙轉過頭,朝向殿外,躬下身子,向前拱手。

趙太傅便是趙大儒,半輩子都在鑽研文道的趙文。

準確來說此時的趙文並不是太傅,因為他早已致仕了。

若是算起輩分,他是大行皇帝時期,也就是楚皇他爹那個朝代的太傅,此時致仕之後,算是前太傅了。

但是為了表示尊敬,在這種場合還是要以一個人曾經最高的官職來稱呼。

除去賢王這個只當了半年皇帝的傢伙不算,趙大儒已經熬死了楚國兩任皇帝了,就是不知道此生有沒有機會把現在的楚皇也送走……

趙大儒,楚國正兒八經國寶級的人物。

此時的趙文身上只穿了一件布衣,頭上的頭髮掉的厲害,快要插不上髮簪了,拄著柺杖,腳步有些蹣跚,但卻還是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這御書房。

楚皇連忙吩咐道:“魏忠,快快給太傅看座!”

魏忠也是連忙從一旁搬起椅子,恭恭敬敬的放到了趙文身後恰到好處的地方,這位前太傅之外微微彎腿便可坐下。

楚皇伸手虛請道:“太傅請坐。”

趙文卻是依舊是拄著柺杖站在御書房之中,並沒有坐下,開口道:“老朽早已致仕,不是太傅了。”

楚皇看著趙文道:“太傅一日是大楚的太傅,便一生是大楚的太傅。”

趙文也看著楚皇,四目相對之下,趙文開口道:“陛下真的如此認為?”

楚皇道:“這是當然。”

趙文手中的柺杖在地上杵了幾下,發出陣陣響聲,一顆老淚滑落滿是皺紋的眼角。

趙大儒那已經滿是褶皺的嘴唇連帶著周圍的鬍鬚動了起來:“既然在陛下心中,老臣依舊是大楚的太傅,那為何這場與趙國的經義比試,陛下卻不用老臣啊!”

魏忠見到趙文如此激動,不動聲色的靠近了趙大儒一些,以備任何突發情況。

楚皇嘆了口氣道:“太傅年事已高,近來又是病重,朕實在是擔心太傅的身體,所以不敢勞煩太傅,太傅此時還有疾在身,還是快快坐下,切莫過度勞累。”

趙文道:“昔日孟德公曾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臣雖已老,卻依舊可為我大楚再做一次那千里馬,望陛下恩准!”

楚皇看著如此堅決的趙大儒道:“可是太傅的身體……”

趙文卻是打斷了楚皇的話:“望陛下恩准!”

良久,楚皇嘆了一口氣,閉上眼睛:“好,朕準了。”

趙大儒拄著柺杖,艱難的躬下身,聲音顫抖:“謝陛下!”

這時,一個內侍躬身走了進來:“陛下,趙國和周國的使者已經到了。”

楚皇點了點頭道:“朕知道了。”

隨後楚皇看向趙大儒道:“此番比試,便交給太傅了。”

趙大儒聲音蒼老而堅定道:“老臣此次定然不負陛下!”

說罷,便轉過身,拄著柺杖,步伐蹣跚卻又堅定的走出了御書房,去往那十餘載都未曾再次踏足的大殿。

姜相連忙從另一邊攙扶住了趙大儒,趙大儒轉過頭看了姜相這個曾經的學生一眼,老臉之上似乎是露出一抹笑意。

姜相是趙大儒的學生,秦相也是。

如今,趙國欺負了他的弟子,該他這個做師父來替徒弟找場子了!

大殿之上

兩國使團以及楚國的官員已經是到齊了,各項佈置也早已準備完畢,只等楚皇和姜相入場。

就在這時,楚國官員便是看到在朝堂之上德高望重的姜相竟然小心翼翼又畢恭畢敬的攙扶著一個老者一步一步的走了進來。

待到大楚官員看清楚了那老者的容貌之後,紛紛躬下身子,行起了弟子禮。

或許對於有些官員來說,趙大儒並不能算是他們的老師,但是他們不敢肯定,他們的老師是不是趙大儒教出來的。

一旁座位處正在漲姿勢的許青和蕭葉看到這一幕都是站起身來,躬下身子。

記載著各種姿勢點的書都是被蕭葉連忙揣進懷裡。

趙大儒在楚國文壇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此番與趙大儒比試之人依舊是一位老者。

經義之道不同於棋局,有著明顯的勝負界限,經義之道重在參悟,並將心之所想表達出來。

對於經義一道打動觀眾是沒有用的,因為或許兩人之間的話題會高階到觀眾也聽不懂。

趙大儒和那老者要做的就是用自己苦心鑽研數十載的經義來打動對手!

許青看著趙大儒與那老者相對而坐,激烈辯論的場面,頗有些像上輩子辯論賽的樣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不同的是,此次辯論正方反方都只有一個人,連裁判都沒有!

不對,應該說裁判就是對方。

此番比試,說對方心服口服便可勝利。

是真正的辯論。

在這場比試中,一句句聖賢之道的加持,迴響於大殿,讓得許青和蕭葉都學不進去了,索性抬起頭來觀戰。

直到下午,這場辯論才停下來。

聽得一頭霧水的楚皇,站起身,看著已經起身的趙大儒與趙國老者,問道:“可分勝負?”

趙大儒與趙國老者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道:“便算是平手罷。”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東京文藝教父萬古丹帝絕世唐門之鎮世銅棺雷武因為怕痛所以全點防禦力了都市皇途開局金風細雨樓主,一刀驚天下獵人:我真不是除念師狂野北美1846行走綜漫的龍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