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定河山 > 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對於老爺子的話,母親卻是什麼都沒有說,只是輕輕的撫慰著老爺子。直到老爺子起身,母親才起身披上一件衣服走到院子裡面,來到黃瓊小時候,經常坐著發呆的那座小假山上涼亭內。在進了涼亭之後,她卻沒有坐下來。而是看著天邊的月色,幾乎站立了整整的一夜。

這一夜,誰也知不知道她心中再想著什麼。是不是為了屋子裡面的那個男人,這麼多年的付出而心中在後悔。或是在位父子之間,如今的心結而頭疼。但無論她的心中在想著什麼,但相對於兒子來說,能讓一貫睿智的她,夜不能寐的原因,恐怕更多還是屋子裡面那個男人。

而回到西苑的黃瓊,儘管已經答應了母親,但實在是被氣得不輕。幾次想要回去再找母親,但最終還是按耐住了心中的煩悶。如今江南戰局正亂著套,北方的戰局又正是處在危機之中,每日這糧餉消耗,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大炮一響,可謂是黃金萬兩,皇帝還不差餓兵。

自己整日為了籌措糧餉,忙得幾乎是焦頭爛額。如今朝中精兵幾乎盡出,自己還要以河南、山東路團練為基礎編練新軍。幸得於明遠推薦的楊繼元,雖說是一個犟種,頂起人來根本就不給自己面子。但這能力,卻是相當的出色。更慶幸的是,自己去年便開始訓練各地團練。

到現在,已經在河南、山東、兩淮,總計整訓出來十萬大軍。只是這整訓這十萬大軍,已經是朝廷如今能負擔的極限。自己如今忙的幾乎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如果不是自己事先提拔了一批能員幹吏得力,恐怕現在的自己別說與諸女親熱了,就連睡覺的功夫都不會有多少。

這個時候,老爺子非但不肯幫忙,反倒是還不斷給自己找麻煩。他難道真的不知道,他這一搬到永福宮,要給自己多生出多少的事端來?而更讓黃瓊不舒服的是,他相信以母親的眼光,不會看不出這其中的利弊。可母親卻還是選擇為老爺子說情,這不是在為難自己嗎?

今兒的事,讓黃瓊即頭疼也無奈。他倒不是擔心,老爺子去永福宮有什麼陰謀,或是更容易與外面聯絡,以便奪回他的權利。在他看來,老爺子這個時候搬去永福宮,恐怕更多的是在逃避現實,不肯或是不敢面對。如今這天下大勢走到今兒地步,是老爺子前些年縱容結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爺子作為帝王,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更何況,他還放走了一頭隨時可能出現,在這個時候插自己一刀的惡狼。那頭狼連同青塘吐蕃諸部,牽制了幾乎整個隴右,以及陝西二路所有駐軍。只要他還活著,西京大營的軍馬,還有隴右邊軍,就無法盡數全部調往其他的戰場。

他顧念大行皇后的情義,顧念著他所謂的父子之情,可卻將這天下當成了什麼?如果隴右在出現戰事,朝廷現在已經薄弱之極的國庫,根本就無法支撐在多出一個戰線來,除非自己大幅度加徵錢糧。但如今民生困苦,若是自己大量增加稅賦,這天下恐怕會立即徹底的崩潰。

現在自己面對形勢是,哪怕自己如今在窮的叮噹四響,這稅賦也絕對不能徵收。到時候不僅那些有能力負擔的士紳,非但不會繳納一文錢,反倒是將這群極端自私自利的傢伙,徹底的推向那個人懷抱。而對百姓增加稅賦,恐怕自己錢糧未必會增收多少,官逼民反是一定了。

搞不好,如今南邊的那個傢伙,還有西邊的那頭惡狼,在等著自己大幅度加收錢糧呢。以便他們麾下早就暗藏的陳勝、吳廣,一類的人物振臂一揮。徹底的將這天下攪合的大亂,以便他們渾水摸魚。尤其是那邊那個傢伙,他沒有準備那就怪了。他現在的兵是哪裡來的?

不就是趁著天下土地兼併日益劇烈,這失地的流民日多。以招募流民墾荒的名義,在流民之中募集青壯成軍的嗎?無論是根據曹銳,還是趙無妨的密摺,都說明了叛軍之中,叛王的嫡系部隊雖說缺乏足夠多的合格將領,但戰鬥力還是相當的強勁。上下對朝廷極為的不滿。

若是早些年,老爺子在這件事情但凡有些作為,叛王又如何能徵集到如此多的兵力?老百姓在淳樸可他們也不傻,知道造反是要掉腦袋。但凡有口飯吃,他們又豈會跟著叛軍造反?若是沒有那麼多吃不上飯流民,叛王就算是在花費一倍的錢,也未必能召集到如此多的兵力。

自己也知道,歷朝歷代土地兼併都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歷朝歷代百姓造反,前漢綠林、赤眉,後漢的黃巾,包括本朝的興起,最根本的根子都是出在土地兼併上。那些士紳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土地,卻又仗著身份找種種藉口,絕對不會允許,朝廷在他們身上黏走一根羊毛的。

可偏偏他們都是讀書人,又掌握著這天下的話語權。自己只推行一個攤丁入畝,現在都如此的吃力。若是在採取其他的辦法,恐怕就更要難上加難了。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翻臉的機率太大了。若是尋常年份還好,可偏偏如今又正處一個亂世,自己還要拉攏這群混蛋。

稍有不慎,恐怕要亂上加亂。自己還算慶幸,興於後漢的那些門閥世家,早就在諸多朝代的動盪,尤其是本朝太祖皇帝起兵,奪取長安大量屠戮之後,早就已經因為歷代戰亂,徹底的灰飛煙滅,門閥制度已經是蕩然無存。如今已經是舊時王謝堂前燕本朝,飛入尋常百姓家。

本朝新新興的那些勳貴,根子原沒有那麼深厚。所有的榮辱,也都與朝廷是一體的。最難啃反倒是宗室,還有那些大大小小,在仕、致仕官員。否則若是換了門閥世家掌握真正大權,便是連皇帝都能動輒廢立後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就一個攤丁入畝,恐怕都要天下動盪。

自己外公,當初的確是有些過於重殺戮,但將宗室屠戮大半,給老爺子留下了那麼好,一個至少可以部分解決土地兼併機會。可自己這位老爺子,卻為了他所謂的穩定偏偏放過了。在大權在握後,雖說沒有完全恢復那些宗室爵位,但卻將沒收的土地,幾乎全部如數的發還。

甚至是縱容那些宗室、勳貴,包括文武官員大勢兼併土地。自己外公殺的人頭滾滾,才換來改變大勢的機會,就被他一手給斷送掉了。他為君二十餘年來,非但未能制止住土地兼併,反倒是越演越烈。自己外公執掌大權那幾年,打造的變革在他執政這二十年,徹底給葬送。

短短二十年時間,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了。造成了歲入日益減少,面臨如今的危局,自己擴軍都擴充不了。黃瓊真的有些不敢想象,如果這個時候蜀王趁機東進,本就勉強在支撐的自己,在不大幅度增加稅賦情況之下,還能不能籌措到足夠的錢糧,來滿足第三個戰場。

想起老爺子,黃瓊不由得輕嘆一聲。自己這個老爺子,這二十年為君生涯看似勤政,實則卻是一塌糊塗。太過於謹小慎微了,哪怕積弊都看在眼力,卻是一絲的變革都不敢。就算為了保護自己母子,也不至於對宗室放縱到如此的地步。等到如今想明白了,可卻是已經晚了。

而看著黃瓊低沉的臉色,依偎在他身邊的段錦與林含煙。知道如今天下局勢的二女,不由得有些心疼這些日子消瘦了許多的黃瓊。想起今兒在聽雪軒,黃瓊與老爺子之間有些詭異的 氣氛,段錦還是開口道:“遇到什麼事情,可不可以與我們說說?我們也可以幫你出出主意。”

將身邊的婦人,又向懷中緊了緊,黃瓊倒也沒有猶豫,將老爺子要搬到永福宮的事情,以及可能會引起的一些事情說了出來。在黃瓊看來,此事雖說算是朝政,因為老爺子畢竟還是皇帝,一舉一動關係到天下的大局。但若說是家事倒也勉強,畢竟只是皇帝搬了一個家。

聽到黃瓊的擔心,段錦沉吟了一下之後,卻是捂著嘴樂了:“你呀,當真是桃花源中人,只看到其一、不見其二。老爺子這是變著法子,逼著你提前接位呢。老爺子性子,雖說優柔寡斷了一些,為君這些年也是瞻前顧後,一些用不著的、用得到的顧慮,實在是有些太多。”

“但畢竟是為君二十餘年,再怎麼說他的眼光,也不至於短到如此地步。他現在對於局勢,的確是束手無策。可不代表,他不知道這個時候,搬遷到永福宮會帶來的隱患。但他既然在這個時候堅持要搬到永福宮,就說明他對你怎麼處理,此事可能帶來的隱患還是有信心的。”

“你現在雖說接掌了印璽,可老爺子畢竟還在位置上。你這個當朝太子,處置一些事情,多少還是名不正、言不順,在行事上還有些束手束腳。在老爺子看來,既然他對如今天下的亂局,實則已經是有心無力。將政務悉數都已經委託給了你處置,也就沒有必要遮遮掩掩了。”

“更何況,你啟用了一大批的新人。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心甘情願真的不圖名、不圖利。人家跟著你為什麼?不就是想要做一個從龍之臣嗎?你現在是太子,那些人即便是在忠心於你,在有些事情也是要顧及多多。畢竟他們跟隨你,都是擔著自己全部身家性命的。”

“他們無論是在外征戰,還是協助你處置政務。只要你一天沒有正位,他們就要留著一隻眼睛,盯著朝中的動向,根本就無法全力應對自己的職責。誰不擔心,這朝中若是一旦出現變局,他們這些人的前途,還有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將會面臨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只有你真正做了這個皇帝,他們在行事上才會更加全力以赴。為太子效力與為皇帝效力,這需要考慮事情可是不一樣的。你是太子,那些人就算對你在死心塌地,在行事上也要束手束腳,都會有一定的後顧之憂。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可不是白說的。只有你正位了,才會讓他們放下心中的包袱。”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南宋風煙路瘋了!帶崽逃亡種田,王爺他竟以身相許如意神帝帶著農場下凡塵重生98,崛起從敲微軟竹槓開始神魔之戀我在這裡等你印第安人要逆天我的命格是怪物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諸天:從四合院開始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