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定河山 > 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

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

老朽話音落下,蜀王沉吟了良久後斷然道:“樹挪死、人挪活,既然已經走到這個地步,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破釜沉舟。就依先生所言,咱們馬上便返回川中。不,直接去川西路,與那三萬大軍會和。只是在川西路,無人能阻擋住本王,這一點本王還是有信心的。”

“但出了川西路之後,咱們又該怎麼辦?本王的那三萬大軍,騎兵不過三千。一旦進入隴右,面對隴右邊軍諸部,以及西京大營那五萬人馬四面圍堵,咱們恐怕連隴右都出不去。隴右邊軍戰力雖說不如山西、河北諸路,但絕對不是本王那三萬未經戰火的大軍可比的。”

對於蜀王的擔心,老者想都沒有想到的直接回答道:“此次去西域,絕對不能走漢中、隴右。咱們走松州、積石城、大非川吐谷渾故地,經青海以西吐蕃諸部地盤,翻過祁連山直接進入河西走廊。這一路雖說苦了一些,但也只有這樣才可以避開,朝廷大軍的圍追堵截。”

“老朽這次入京之前,已經命人在松州置備了大批的糧草,還有兩千頭的駱駝。並命原來隱藏在瀘水以西諸軍,陸續開始向松州集結。松州的官員都是咱們的人,邊軍只有一千多人。即便發現了,也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至於嚮導,王爺不用擔心,老朽早已經準備好。”

“等到朝廷這邊接到訊息,咱們早就出關了。老朽在城外已經備下了快馬,只要王爺出城咱們可以立即趕往松州,但川中絕對不能再回去。您這邊一離京,成都那邊恐怕立馬就佈下了天羅地網。回川中,就等於是自投羅網。”

老者的安排,蜀王儘管多少還有些猶豫。但也知道這是自己最好的出路,也是最後一條生路的他,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好,就按先生所言。咱們分頭行動,先生安排本王眷屬轉至松州匯合。本王將京城的一些事情做一個最後瞭解。”

“從鄭州到京城,快馬加鞭需要兩日。若是按照正常速度,則需要五到七天。而那個賤種,擔心本王會最後一搏,這一路上絕對不會輕易冒險。他從鄭州出發到京城,應該在七天左右。這樣,咱們就定在五日後出發。京城中有些人,到了該讓他們消失的時候了。”

對於蜀王的安排,老者微微琢磨了一下。卻是搖頭道:“王爺,英王行事天馬行空,不能以常理來判斷。而且您在京城,多停留一日,危險便高於一日。一旦皇上有所察覺,換一個地方軟禁您,那咱們可就前功盡棄了。最多四日之內,咱們必須得離開。”

“而且王爺,在您出關之前絕對不能離開成都。眼下皇上必然會派人在蜀王府四周,進行嚴密的監視。王爺家眷目標太大,若是王爺家眷突然全部離開蜀王府,肯定會引起皇上的懷疑,也很難擺脫掉南北鎮撫司的追蹤。到時候,咱們的全盤計劃都有可能暴露。”

“松州那三萬軍馬,可是王爺最後的本錢。一旦被朝廷發現,調集大軍四面圍剿,王爺可就真的成了滿盤皆輸了。甚至不用多,僅僅川西、隴右二路邊軍,就足以掐滅王爺這最後一絲希望。就算是為了隱藏王爺行蹤,王府家眷在王爺離開大齊境內之前,也絕對不能動。”

“況且從老朽選擇的從松州,經積石城沿線條件異常的惡劣。沿途不是雪山便是莽莽大草原,天氣變化多端不說,道路也極其艱難難行。諸位王妃、王子、郡主,又都是身子骨嬌貴之人,這一路上恐怕難以堅持。”

“老朽知道王爺擔心什麼,其實王爺大可不必。以皇上的為人,哪怕就是對王爺真的恨之入骨,但也絕對不會傷害到王爺家眷。苦頭固然會吃一些,但是大的風險不會有。將家眷留下來,甚至比跟著王爺西進,還要更加的安全一些。”

“畢竟時局變化,沿途曾經對王爺畢恭畢敬的那些吐蕃部落,如今對王爺的態度有沒有什麼變化,現在咱們還一無所知。吐蕃人即貪婪又狡詐,又一向好倚強凌弱。咱們這一路對他們即要用但更要防,隨時要做好與他們作戰的準備。若是帶上王妃等人,恐怕危險會更大。”

“等到王爺在西域站住了腳,在派人接他們豈不是更好一些。到時候走隴右,經河西走廊雖說也要穿越大漠。但那條路線在前唐年間,便已經是絲路商隊常走的熟路,在出玉門關之前,沿途不僅有驛站,更有朝廷駐軍的保護,安全上也更有保障一些。”

說到這裡,這位老者打量了一番聽完自己這個要求後,蜀王臉上有些微妙的表情。像是特地強調一樣,又道:“王爺,不僅留在成都的家眷不能動,就是眼下就在京城的慎妃與永安郡王,也一樣不能動。慎妃與您的關係,易瑛有沒有告之英王,現在我們還一無所知。”

“一旦易瑛如實交待了您與慎妃的關係,那麼英王未必會將此事瞞下來。到時候,皇上追查慎妃的下落,極有可能會暴露您的行蹤。從京兆到松州這一段路上,一切要以王爺的安全為重,沿途我們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在您與大軍匯合之前,一絲暴露的風險都不能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況且,慎妃至少眼下還是皇上的妃子,更是王爺的庶母。王爺與庶母通奸生子,一旦傳揚出去對王爺的名譽影響太大。這對王爺以後的發展,相當的不利。就算是有朝一日,王爺真的返回大齊,恐怕也是聲名狼藉。甚至會對王爺繼承大統,都會帶來很不利的影響。”

“王爺,老朽也知道,慎妃這些年為王爺出過大力。但眼下天下的風氣,與前唐已經截然不同。王爺面臨的局面,與子納父妻的唐高宗也同樣不同。唐高宗當年選則天女帝,地位已經穩固。而且內有關隴勢力的全力支持,則天女帝的手段也非常人可以相比。”

“但王爺不同,即便是有朝一日重返大齊,也要面臨著重重的險阻。天下宗室不會對英王服氣,但到時候也未必會對王爺服氣。王爺若是真的還惦記著皇位,慎妃母子則必須要放棄。只有她們留在京城,皇上才不會主動掀開家醜,您的聲譽才不會受到影響。”

到底也算是一時梟雄,蜀王也不是那種放不下的人。之前的猶豫只是一時的應變失措,沒有想那麼多而已。老者這一分析利弊,他馬上就反應了過來,若是帶著家眷同行,對自己現在的處境,弊遠遠大於利。想通這一點後,蜀王再無一絲猶豫的,隨即便點頭同意。

而對於天性薄涼,自己嫡親兄長的命都可以不當回事,一切人都可以作為棋子的蜀王來說,妻兒與他的安全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在他看來,只要他自己的權勢能夠保住。別說只是分離,就算是自己的妻兒都沒有了,也實在算不了什麼。

妻子沒有了,他可以另外再娶。只要有了權勢,這天下的美女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兒子不是同樣想要生多少就有多少?而對於慎妃母子一樣,無論之前在重視,但一旦危及他自身,放棄也同樣是毫不猶豫的。慎妃在重要,與帝位相比也是不值一提的。

其實蜀王對慎妃的感情,遠沒有慎妃想象的那般深重。對於慎妃來說,最早不過是他的一個玩物。被送進宮後,只是作為他安插在自己親爹身邊的一個棋子。這些年之所以藕斷絲連甚至通奸生子,除了自己多少有些真的捨不得,慎妃的床上功夫之外。

也是為了讓慎妃,更加死心塌地的為他效命。畢竟這些年他在慎妃身上,花了這麼多的心血,不可能一朝便放棄。但要說他對慎妃有多少真感情,恐怕他自己都不信。若是真有的話,當年也不至於將慎妃送入宮中。

至少在當年的人選之中,慎妃並非是唯一一個。只不過在對他的忠心上,沒有能夠比的上而已。當初在得知易瑛落入英王手中後,蜀王曾經在第一時間便動了殺機,想過殺掉慎妃母女,甚至是連同那位柳大人一家人滅口。

因為蜀王對易瑛的為人太過於瞭解了,他太知道以那個女人的聰慧,知道什麼時候,以什麼東西可以作為討價還價的價碼。這也是好色成性的他,卻偏偏放過了斷刃門中女弟子中最漂亮的易瑛。因為他不喜歡,身邊的女人太過於聰明了。

正因為他對易瑛的瞭解,他不相信易瑛在落入黃瓊手中後,為了活下去不會不將慎妃的秘密作為籌碼。所以為了滅口,蜀王曾經想過除掉慎妃。只是在最後的關頭,蜀王還是有些猶豫了。不是他對慎妃餘情未了,而是他真的有些捨不得,自己煞費苦心才安下的這枚棋子。

但儘管當時最終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可在蜀王心中這個念頭,卻是一直都沒有徹底的了斷。甚至就在今兒與慎妃母女,在床上顛龍倒鳳的時候,他都沒有放棄過這個想法。如果不是慎妃一句我們母子,提到了永安郡王,也許慎妃母女今兒壓根就走出這座別院。

先前殺心都起了,現在只是讓他放棄掉慎妃,對於蜀王來說沒有什麼不可接受的。因為他知道,一旦英王返京,將慎妃的秘密透露給自己那位皇帝老子。便已經不用自己在出手了,三尺白綾對於慎妃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易瑛的意外出現,刺殺黃瓊的英王屢屢不得手,讓蜀王已經明白慎妃的秘密,已經無法在保密下去了。讓她死在皇帝的手中,總好過死在自己的手中。不過一想起那個女人,在床上的千嬌百媚,蜀王心中多少有些不忍。

但這一絲不忍只不過轉瞬便逝,隨即便硬起了心腸。對於這位做人一向秉承著當年魏武王,那句寧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準則的蜀王來說,女人只不過是他用來發洩的玩物而已。至於兒女情長,向來都是不存在的。在重要的女人,到了該放棄的時候一樣放棄。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南宋風煙路瘋了!帶崽逃亡種田,王爺他竟以身相許如意神帝帶著農場下凡塵重生98,崛起從敲微軟竹槓開始神魔之戀我在這裡等你印第安人要逆天我的命格是怪物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諸天:從四合院開始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