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定河山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

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

提起那位鄭州兵馬使的光榮事蹟,這位於大人也只能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雖說李大人並不相信他,可戰報上也只能這麼寫,畢竟他是那一戰唯一回來的。若不是幾個被俘的將士,趁著遼軍看押鬆懈逃了回來,講述了當時真正情況。”

“恐怕那位英勇戰死的守備,不僅得不到朝廷的撫卹,而且全家也要跟著遭殃。那次對這個傢伙,實在忍無可忍對的李大人,將其所作所為上奏皇上,將其罷官趕回了京城。誰知道這個傢伙,又走通了那位大神的門路。”

“還是皇上想要在給他一個機會,半年過後居然又被起復,還升了半級調任鄭州兵馬使。以此人的做派,別說本就混日子居多的地方衛軍,便是一等一的精銳交到他的手中,這兩年恐怕也都要爛透了。”

“鄭州那些衛軍,到了驍騎營別說充當主力,便是讓他們當雜役恐怕都沒有資格。若是拿他們當主力使用,恐怕景王連鄭州怎麼丟的都不知道。景王若是起用此人統軍,末將以為這一仗不會有第二個結果。”

“只是有些事情,末將還一時想不明白。此人雖說草包了一些,可也在邊軍打過幾仗。而景王就算在不知兵,可這個書也沒有少讀。兵貴神速的道理,他們不可能不清楚,怎麼還會如此的遲疑不絕?”

“皇上現在一再的勸阻,都沒有起到作用的情況之下,足以說明景王反心已定。既然如此,那就應該火速起兵,以圖在朝廷反應過來至少要先拿下虎牢關,這樣才能讓自己立於一個進退兩便的地位。”

“現在這種磨磨唧唧,即不遵守朝廷號令,又始終沒有真正起兵。他們在等什麼?或是說他們還在觀望著什麼。難道真的等著朝廷大軍進剿?鄭州地處要衝,雖說周圍也有一定的山地。但府城所在卻是除了一條黃河之外,幾乎是無險可守。”

“就他們那群烏合之眾,待朝廷大軍一到四面合圍,估計連朵浪花都興不起來。當斷不斷,軍心也是必亂的。不過末將認為朝廷還是應該等一等,等他們出城在說。現在便動手,我們屯兵於堅城之下,無論是圍困還是強攻,都不利於我們迅速解決叛軍。”

“這群烏合之眾,雖說野戰能力肯定不行。可依靠堅城死守,卻未必不能堅持下來。圍城戰一旦陷入僵持,不僅會造成我軍重大的傷亡,而且也會給城中百姓帶來災難。如果景王殺民養軍,那百姓死傷可就大了。這樣的結果,有違皇上與王爺愛護百姓之心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實有些話,末將不說王爺也是清楚的。景王若是真心叛亂,大行皇后喪期期間實際上是最合適的機會。大行皇后駕崩,皇上與朝廷的注意力都放在大行皇后的喪事上,對鄭州的關注度肯定是不夠的。”

“如果景王當時叛亂,從鄭州起兵一鼓作氣,先行拿下虎牢關。以虎牢關到京兆之間,無險可守的地形來說,極有可能在最短的時日之內,攻到京兆府城下。到時候,那就是天下震動了。”

“即便是朝廷這邊反應再快,可一支大軍從集結到出發,在安排好糧草供應沒有個七八日是很難完成的。如果那個時候景王起兵,很可能會陷入被動。哪怕他就算集合起來的真是一群烏合之眾,可對朝廷的威脅也很大,畢竟鄭州距離京兆太近了。”

“可眼下,朝廷已經有所準備,其卻依舊遲遲沒有行動,坐視大好戰機流逝。會不會是景王並非真心想要叛亂,或是有其他什麼難言之隱,末將就不得而知了。末將是武官,眼下唯一能做到的便是整頓軍馬,隨時等候朝廷的旨意。”

“末將現在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能夠一擊制勝。至於朝堂上的傾軋,與末將與驍騎營無關。驍騎營是朝廷的軍隊,只忠心於朝廷、忠心於皇上。”這位於指揮使說的這番話,其實已經是很直接了。

他這是直接告訴眼前這位王爺,皇子之間的爭鬥與他無關。也透過這番話告訴黃瓊,他不是任何一位皇子的人,他忠心的只有朝廷與皇帝。他這番表態倒是有些像是幾百年後,我是軍人我只服從國家的 命令,政治上的事情我不會參與的風範。

黃瓊告訴他,皇子之間的事情他不要參合。他則更加的乾脆,卻是連提起都不願意提起。哪怕是大家心裡面都有數,可這位於都指揮使,也變相的將自己的態度告訴眼前這位年輕的王爺。意思就是我只忠心於皇帝,你也不要想著拉我下水。

你的話我聽進去了,但我的話希望您也聽進去。我希望你之前的那些話是由衷之言,我知道皇帝的底線是什麼,是絕對不會去碰觸的。你也不用透過著這種有意識的示好,變相的想要將我拉到你那邊去。

聽完於都指揮使的話,黃瓊卻只是笑笑。看來這位於都指揮使,也是一位乖覺的,聞歌知雅意的人物。看著這位於都指揮使望著自己坦然的眼神,黃瓊道:“於大人,本王希望你記住今日的話就好,至於其他的,你我心裡有數便可。”

“很多東西,都是需要時日來驗證的不是嗎?要不然,怎麼說日久見人心呢。我這個人雖說毛病多一些,但有些東西也知道不是自己能碰的。至於你,與本王在一起,做好自己就是了。本王也不是君子,你其實也不是。你我都是同路人,所以有些事情看透不說透便好了。”

說罷,黃瓊沉吟了一下後道:“於大人,你說的那些東西,都不是現在該考慮的事情。景王那裡究竟是怎麼想的,咱們一時也猜不透。不過你最後一段話,本王認為說的極有道理。圍城戰,絕對不是一個什麼好的選擇。”

“不過,本王感覺你的心中,對此戰已經有了大致的定數。既然咱們兩個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那麼也請於大人不要在吞吞吐吐的,有想法乾脆一次性的都說出來,正好咱們也可以商議一下。”

“如果於大人的計劃可能,本王自然會支援的。於大人不要把本王想的太過於狹隘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本王可不是那種不懂裝懂的人。本王雖說為人年輕,可虛心納諫的道理還是懂得的。大家都是老車伕,你也就不要在這裡賣關子了。”

見到黃瓊如此的痛快,這位於都指揮使拋棄了最後一絲的顧慮,將黃瓊引到他的都指揮使大堂後面,掛著的河南路地圖前道:“王爺,虎牢關位於鄭州與京兆府之間,為關東地區進入京兆府唯一一條路。

“叛軍如果想要避開虎牢關,就要北上進入山西路,或是南下繞行幾百裡。那樣,他們的戰線拉的實在太長了。在缺乏騎兵的情況之下,任何一個稍有理智的將領,都不會做出如此的決策。”

“而虎牢關南接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其地形極其險要。又因為是京兆府東面的門戶,所以朝廷年年都維修,城關修建的極其堅固。叛軍若是真的敢西進京兆,虎牢關為其必經之地。”

“以虎牢關的地形和堅固,只要內部不出問題。再加上關內的三千精銳,叛軍想要在短時間之內奪取虎牢關,幾乎沒有任何的可能。我軍只要固守虎牢關,那樣一來屯兵於堅城之下的就成了他們。”

“到時候,我軍或是在虎牢關之下與其決戰,或是出奇兵一部奔襲其背後,都可一舉奠定勝負。不過以末將以為,這兩個辦法雖說都是上策,可未必就是上上策。末將還有一個辦法,不僅可以讓叛軍腹背受敵,還可以在最短的時日之內徹底解決鄭州的叛亂。”

說到這裡,他的手指指向了京兆府北面的黃河道:“早在接到殿前司與兵部行文的時候,末將便已經派人控制了黃河上的漕運。其實也不用末將有意的控制,黃河上的那些漕商的嗅覺比誰都靈敏。鄭州那裡生變,他們都不敢將自己的商船下行。”

“這幾日,孟津渡口上積累了大批的商船。在王爺到驍騎營的當日,末將覺得出戰已經不可避免,便派人利用驍騎營兼孟津巡檢司的便利,控制了一批商船。其中大部分,都是上百石的大船。”

“我的想法是,在我軍與叛軍在虎牢關決戰期間,以一部兵力乘船順流而下,直插鄭州叛軍老巢。景王如果真的叛變,那麼他肯定打的是先到咸陽為王上,勝了在京兆坐面南為君。若是敗了,大不了同歸於盡的想法。”

“肯定會破釜沉舟傾巢而出,鄭州未必留下多少兵力。而鄭州距離京兆的路程,自然也會讓叛軍不會攜帶太多的糧草。我們若是趁虛而入能奪取鄭州,切斷叛軍的糧道。到時候叛軍屯兵於堅城之下,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再加上烏合之眾,甚至可能不戰自潰。”

“這樣,不僅驍騎營的傷亡會降到最低,而且也會使得鄭州百姓免於生靈塗炭,更有利於我軍速戰速決,減少朝廷糧餉的靡費。末將在攔截孟津商船的時候,沒有及時稟告王爺,還請王爺恕罪。”

對於這位於都指揮使的這個做法,黃瓊多少有些不滿。如果他這麼做,在自己到驍騎營之前,那倒是無所謂。可偏偏是自己到了驍騎營之後,他才開始著手扣船,這豈不是不把自己放在眼睛裡面。

看著面前這個前倨後恭的傢伙,儘管有些猶豫,但黃瓊還是道:“於大人,事情已經過去了,我不是想要追究什麼。但今後類似這種事情,你最好與本王商議一下。這次的事兒,本王先給你擔下來。如果再有下次,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

“你也是文官出身,做過兩任知縣的人。你真的當那些商人,都是沒有後臺的嗎?你這一扣船,知不知道會背後多少你得罪不起,甚至本王都有些忌諱的人?你我既然現在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有些事情最好還是提前打些招呼為好,這種事情我不希望再有下次。而且於大人,你的有些想法也用錯人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南宋風煙路瘋了!帶崽逃亡種田,王爺他竟以身相許如意神帝帶著農場下凡塵重生98,崛起從敲微軟竹槓開始神魔之戀我在這裡等你印第安人要逆天我的命格是怪物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諸天:從四合院開始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