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定河山 > 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大局定

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大局定

五隊為一旅,設立參領管理。五旅為一佐,設副都統管理。諸部頭人受封為同知,只能管民務。軍務則由朝廷從諸部之中,挑選的將軍管理。諸部頭人,只有管理本旗民務的權利。並不能干涉州府權利。其屬下旗民可以享受不繳納錢糧的權利,但必須要完全服從朝廷徵調。

並且在當地設定官府,治理漢人或是渤海人。對其子弟學習漢文優秀者,則採取恩萌入仕的辦法授予官職。並從其諸部子弟之中,挑選優秀子弟送到國子監學習一定時日後,授予官職。這一種即與青塘吐蕃諸旗有些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辦法。是在黃瓊離開遼陽府之前,黃瑞楓反覆與其商量之後決定的。這其中其中還採取了部分,北遼對這些民族的治理手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活動在按出虎水流域的女真完顏部,在黃瑞楓宣佈這個處置辦法後,其幾部首領當即便拒絕了朝廷的條件。為了給女真與室韋諸部以警示,黃瑞楓事後便調集重兵,將完顏三部徹底剿滅。俘獲的女子賞賜給有功將士為妾,男子則全部斬殺。整個完顏三部,被殺了一個乾乾淨淨。其他諸部,便是心有不甘。但再也不敢與朝廷對抗,老老實實接受朝廷的冊封與安置。

黃瑞楓又與諸部首領約定,其頭人每三年到京城面君。這又拉又打,還採取了殺一隻猴子,震懾群雞的做法,將北方諸部穩定下來。同時,在北方諸部族之中,大力推廣佛教。對於大漠草原上的諸部,則推行青塘吐蕃的盟旗制度。鼓勵其改變原本信仰的薩滿教,改為信仰喇嘛教。對於信仰喇嘛教的部族,朝廷在設定盟旗方面,將會給與一定的照顧,俸祿上也多。

相對於大漠草原與白山黑水諸部,楊繼元雖說打退了高麗對保州進攻,並攻下了北遼設定在遼東最後一塊地盤鎮海府諸州縣。但在接下來對高麗本土的進攻之中,卻是遇到了高麗軍的頑強抵抗。儘管利用大炮的優勢,連續攻下了高麗數座城池,甚至攻下了高麗西京,並全殲八千高麗援軍,可總體上推進還是有些緩慢。而且在行軍途中,還多次遭遇到高麗軍設伏。

失去耐心的楊繼元,於當年季風起。調集已經進駐山東路的一萬步軍、三千馬軍,由從大理國調回後,便任山東水師提督張天德親自指揮。揚帆出海,從山東路渡海北上。面對海州嚴密死守高麗軍,張天德也不屑與其爭奪。將所轄艦艇調頭,以側舷艦炮直接就是一排炮彈上去。一頓霹靂震天彈加上實心彈下去,高麗海州守軍以及那點水師,連點浪花都沒有掀起。

在拿下海州後,擔心開京高麗君臣,像北遼三次征伐那般開溜的張天德。連海州都沒有進,以馬軍為先導率先切斷開京南下的道路,步軍攜帶大炮與輜重隨後跟進。水師中小艦船,則攜帶步軍攜帶不易的重炮與糧草,以及一千步軍沿著禮成江溯流而上。還沒有等到開京內的高麗君臣反應過來,不僅南下道路已經被切斷,隨後趕上的齊軍步軍,將開京城嚴密的合圍。

在完成合圍之後,張天德利用沿著禮成江溯流而上船隻,攜帶的重炮,接開炮掩護步軍攻城。而騎兵則被掌握在手中,準備應對周邊高麗的援軍。本來被北遼連續三次征伐,在遼軍打草谷習慣之下,高麗精兵損失慘重,國內壯丁也損失慘重。遼軍軍紀向來鬆懈,一向都是習慣一路進攻一路洗劫。兩次征伐,高麗雖說勉強守住了本土,但足足損失了十餘萬的丁壯。

在北遼三次征伐之中,開京被遼軍付之一炬。此時的開京城牆,都還是用夯土臨時堆成的,又哪裡扛得住幾十斤重炮轟擊。沒用半天,城牆就被炸塌了十幾丈。還沒有等城內的高麗守軍反應過來,齊軍已經如潮水一般湧入了開京。驚慌失措的國君王詢無奈,只能捧著國璽與冊寶,與群臣出宮投降。見到這位國王骨氣只持續了一上午,便舉手投降,張天德倒也乾脆。

直接將高麗君臣,連同開京城內的高麗王公勳貴,文武諸臣並城中百姓,全部塞上了禮成江面的船隻,調頭送回中原。在拿下了開京後,張天德又掉頭南下。水師則同樣沿著半島南下,水陸並進向著半島最南端,也是高麗王國龍興之地的羅州而去。一路上張天德,將蝸居在大理國數年的氣,以及在山東路與楊繼元訓練水師受的氣,全部發到了高麗諸地守軍身上。

在聽聞開京陷落,高麗君臣出城請降。原本在羅州徵集壯丁的右常侍智蔡文,老臣姜邯贊,在南京漢城擁立王詢第三子王徽為王。隨即放棄了漢城,在漢京守軍護衛下,向著羅州方向撤退。但還沒有走多遠,便被張天德率領的馬軍追上。一陣廝殺下來,這兩位在高麗與北遼作戰之中,表現出色的老將沒有再現輝煌,雙雙戰死在漢京以南。至於那位新王當場則被俘。

而此時,在得知背後開京已經丟失。在臨津江沿岸與楊繼元僵持不下。雖說多次阻止了齊軍渡江南下的企圖,但自身在齊軍馬軍衝擊,火炮轟擊之下損失慘重。原本士氣就極其的低落。在多次派人想要利用夜色掩護,偷襲齊軍的火炮,卻又被早有防備的楊繼元給反殺。別說還是第一次經歷這種火器的高麗軍了,便是比他們強大多的遼軍,不也被轟的魂飛魄散?

若是沒有這些火炮助陣,齊軍就算再精銳。但又那裡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滅亡正處於如日中天的北遼,並連續大敗遼軍精銳?要知道,北遼的那些契丹軍,因為時不時的要面對大漠草原,還有白山黑水間的那些部族反叛。再不,便是年年南下寇邊。就是與高麗之間戰事,也斷斷續續的打了三場。儘管最後一次征伐,可以說是大敗而歸。但依舊算得上百戰精兵。

這些高麗軍,之所以還沒有最後崩潰。一個是依靠臨津江的地利,在撤退前將臨津江所有的渡船全部弄到南岸,使得楊繼元若是想要渡江,只能臨時軋製木筏。另外一個,便是在張天德出發後,楊繼元有意識的來了一個引而不發。每日只用大炮,轟擊南岸的高麗軍。便是想要利用臨津江一線的戰事,將高麗軍主力都給吸引到了這邊,給張天德的行動創造條件。

所以,面對南岸蝟集的十餘萬高麗軍,楊繼元一直都引而不發。因為他知道,這是與北遼三次征戰後,恐怕高麗國最後的軍隊,以及全部幾乎可以徵調的壯丁。直到開京陷落,高麗國王與其王后、嬪妃,開京的重臣、勳貴被俘後,已經全部被押解渡海而去。這十餘萬守軍,軍心已經徹底潰散。楊繼元調集騎兵,在早就尋找到淺灘渡江。集中炮火掩護步軍正面渡江。

十餘萬高麗軍,或是一擊即潰,或是不戰而降。等到兩翼的騎兵完成包抄後,高麗統帥最終承受不住心理上的壓力自刎。其餘諸將或是隨之而去,或是繳械投降。更有一部直接就地潰散。臨津江之戰後,楊繼元花費數日才清理完畢戰俘。派人押送返回遼寧路後,在初冬第一場雪落下的時候,楊繼元護送被封為東平王的皇四子夫婦,進入了高麗王朝的都城開京。

至崇德十九年,齊軍連滅北遼與高麗兩國。尤其是原本正處於最為強大時期的北遼滅亡,更是極大的震撼了周邊諸國。一時之間,諸國紛紛來朝。滅亡二國之後,黃瓊重新劃定了區域建制。將原本北遼故地的東京道,分別一分為三,最南面為遼寧路,路治設立於遼陽府。升鹹州為鹹平府,以北遼的黃龍府為界,以南屬遼寧路。遼寧路的名,出自遼水永寧的意思。

黃龍府以北則一分為二,以忽汗水、鴨子河為界,以東為吉林路,取自當地女真人吉林烏拉的意思。又因為當地漫山遍野的,都是原始密林,所以路名之中,也有吉祥如意之林的意思,路治設立在原來的北遼率賓府。忽汗水、鴨子河以西為臨潢路,路治為臨潢府。北遼的中京道,則改為熱河路,取自該地周邊溫泉極多的意思。大定府改名為承德府,並設定行宮。

原高麗國改名為樂浪路,在原高麗都城開京,廢其三京制。改西京為平壤府,改南京為漢城府,改開京為開城府。以原高麗王宮,去掉高麗原本僭越之處後為東平王府。以皇四子為東平王,掌管樂浪路事。並抽調從北面的八旗軍中,以及歸降編入八旗的漢軍及渤海軍中,抽調八千進駐樂浪路。以渤海人高為裘,為平壤將軍節制入駐八旗軍,改稱駐防八旗軍。

以張天德為樂浪路節度使,掌管地方衛軍。以其統帶的一萬步軍,三千馬軍、兩千水師,改為樂浪路衛軍。以歸降的高麗文官,或為同知、或為通判。其餘文官上自安撫使,下至知縣一律從中原諸路調任。同時,將高麗人開始遷移至臨潢路、熱河路安置。遷移女真人、以及中原失地漢民進入高麗。先是世家大族,然後是普通百姓。當然,此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出任制置大使的雍王黃瑞楓,已經於崇德十九年奉調回京。回京之時,在黃瑞楓半強迫之下,易瑛與英昊攜家眷一同隨其進京。而讓黃瑞楓返京的原因是,其母段貴妃病重。原本身子骨很康健的段錦,在崇德十七年蔡氏與刀美萍先後病逝後,便身體一直不好。而崇德十八年秋,段嫣兒去世更是給段錦重重一擊。哪怕也都知道,三女年歲以高,那是早晚的事情。

但本身已經五十多歲的段錦,依舊承受了很嚴重的打擊。甚至是幾欲不治。崇德十九年春,見到段錦病勢日益沉重,本身又思子心切。再加上北面形勢,已經大致穩定下來,黃瓊急詔黃瑞楓返京。而待黃瑞楓返京不到一個月,段錦病逝在黃瓊的懷中。更讓黃瓊遭受打擊的是,段錦病逝不到二十天,何瑤突然無疾而終。兩個愛妻接連去世,讓黃瓊自己也大病了一場。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修仙暴徒 一點風骨 兵王無敵 榮耀與王座 近身武王 最強魔神系統 欺天大世 鬼志通鑑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相鄰推薦:
南宋風煙路瘋了!帶崽逃亡種田,王爺他竟以身相許如意神帝帶著農場下凡塵重生98,崛起從敲微軟竹槓開始神魔之戀我在這裡等你印第安人要逆天我的命格是怪物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諸天:從四合院開始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