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定河山 > 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追封風波

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追封風波

只是憤怒歸憤怒,找不人,黃瓊也只能乾瞪眼沒招。只是黃瓊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即埋怨又心疼易瑛的時候。在千里之外的北遼東京遼陽府,一座客棧的後院之中。一個姿色甚美的少婦,正在一邊扒拉著手中的算盤,一邊翻閱著手中的賬本。而一邊一個與黃瓊,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男孩,正在讀著手中的書。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如今大遼國內有名的女富豪。

每年靠著從女真人手中,購買人參、各種珍惜皮毛、海東青,名貴藥材,以及東珠販往大齊。從大齊販賣瓷器,以及透過海路走私大米和茶葉,可謂是撈足了利潤。如今還是北遼最大糧商,在北遼上京城與東京城,還開著數十家客棧、當鋪、古玩店。手中還控制著,北遼在女真地區的幾座金礦。遼代皇室極為喜歡黃金飾品,每年都要從她這裡採購大量金銀飾品。

整個北遼都知道,這個姓英的漢家寡婦,手中財富足以堪稱是大遼第一女富豪。甚至大遼第一富豪都不為過。因為相對於一向以牛馬羊,作為衡量財富的遼人來說,真金白銀這玩意並不是太認同。便是黃金,他們也一向作為飾品來看待。都說懷璧其罪,按照道理來說,一個手中掌握著大量財富的寡婦,還是一個在北遼地位低下的漢人,這些財富根本就保不住的。

但整個北遼,卻是無分契丹人,還是渤海人,或是女真人和漢人,都知道這個三年前,從大齊遷過來的女人千萬不能惹。她不僅與當朝太后交好,私下裡面一向以姐妹相稱。手中更是掌控著大量的馬匪。整個大遼南起遼水流域,北到到混同江。東起從捕魚兒海,西邊一直到金山,那些縱橫在白山黑水、草原戈壁兇悍的馬匪,有五成是掌握在這個女人的手中。

離開她,那些以漁獵為主的女真人,一粒東珠、一兩人參、一張毛皮都賣不出去。離了他,那些渤海人、漢人種出來的糧食,除了上繳給官府的之外,也是一粒都賣不掉。得罪了她,你的商隊、牧場。甚至是土地和女人,都會被那些兇殘的馬匪,給搶了一個乾淨。別說北遼的契丹貴族,便是那些生性彪悍的女真人,都不願意得罪,或是乾脆說不敢得罪這個女人。

她一個在北遼地位低下的漢家女人,又是帶著一個孩子的寡婦身份。生的還是一副國色天香的模樣,可偏偏北遼境內無一人敢得罪她。要知道在北遼境內,漢人地位是最為低下的。雖說北遼也有大量的漢人做官,甚至官位做的還不小。比如北遼太后,那位如今掌握著軍權的青梅竹馬,如今已經半公開的情人,便是漢人出身。但大部分的漢人,地位卻是依舊低下。

別說,遠不如被稱之為國人的契丹人,便是契丹人眼中身為野蠻人的女真人都不如。在大部分契丹人的眼中,漢人只是為他們種地打糧食的奴才。甚至一個契丹人,打死一個漢人只要賠償牛馬就可以了。可這個女人,卻偏偏以契丹人眼中一個低賤漢人,甚至還是一個寡婦的身份,走到如此的地位,聚斂了龐大財富,還成為北遼太后座上賓。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

而此時這個北遼人眼中的女羅剎,卻正一臉溫柔的邊算賬,邊看著正在讀書的兒子。同時,看著兒子那張沒有半點像自己,卻與那個人極其神似的面孔,思慮卻不時的飄向南面,想起了那個即蠻橫無理,可偏偏又讓人迷戀的男人。自己為了躲他,從慶陽府再到如今的遼陽,越躲越遠。如今大齊遠還沒有北伐的實力,自己與那個男人,今生恐怕再無相見那一日了。

想起過往的事情,這個女人不由得心緊了一緊,放下手中的毛筆,輕聲嘆息了一聲,收回了飄向南面的眼神。不該想了,他如今是大齊的第一人,自己不過是一個蜀王的餘孽,這身份的差距更加的大了。若是再想下去,給自己和孩子,還有他都會帶來危險的。想到這裡,走到兒子的身邊,迎著孩子看向自己好奇的目光,輕輕撫摸著兒子的發頂,卻是什麼都沒說。

而在千里之外,並不知道自己一直惦記的那個女人,如今為了避開他,已經躲到了北遼的境內。成了北遼太后的座上賓,給自己弄了一個極硬的護身符。加上之前利用慶陽郡公府的脈絡,靠著與生俱來的天分,近十年的苦心經營下來,可謂是成了北遼名副其實首富。幾乎在同一時間之內,也想起了自己。兩個人也算是心有靈犀一般,隔著幾千裡時空相互對視著。

只是繁忙的政務,讓黃瓊某些思念,也只不過是一瞬間而已。放下手中的筆,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睛,黃瓊雖說緩慢,但還是堅定的將心收了回來。相對於對某個人的思念,皇陵的事情倒還算是順利。在完成選址、定穴一系列前期工作之後,選定了一個所謂的黃道吉日,陵寢的修建工作,便正式的有條不紊的陸續展開。至於第一步,先行修建的自然是地宮。

不過因為去世的李氏,還等著入土為安。與地宮同時開工的,還有黃瓊的嬪妃園寢。相對於帝後今後的棲身之所,哪怕是皇帝的嬪妃,陵寢修建的工序與需求,自然都要省事的多。作為黃瓊嬪妃陵寢第一個入住者,李氏的陵不到兩個月便修建完成。又選了一個黃道吉日順利的下葬。而黃瓊陵寢的地宮,工序因為複雜的多,再加上黃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即便是施工之間,並未出現什麼地下水管湧,也沒有挖出大石頭一類的波折。但地宮從開始修建,到最終合龍門也足足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在地宮完成之後,黃瓊加封已經棺槨寄存在無量觀十餘年的陳瑤,為孝淑睿皇后,作為黃瓊地宮第一個入住。同時陳瑤也創造了生前即未封妃,就連太子妾身份都沒有。非但不是皇太子的母親,甚至並未給黃瓊誕下一兒半女,

真正的身份,按照天家的規矩,最多也就是一個通房女人,直接追封為皇后的先例。這是歷朝歷代,都沒有的事情。結果在陳瑤入土之前,也許是還沒有反應過來,朝中倒是沒有說什麼。原本死活不同意的禮部尚書,被黃瓊硬壓著將事情給辦了。但在陳瑤入土的第二天,朝中的那些清流與某些官員,就好像大夢初醒一般,雪片一般的奏摺,不斷的飛入宮中。

其中大部分又指責黃瓊此舉,是違反禮制的。歷朝歷代,便是皇帝再寵愛的女人,但在生前即沒有誕下皇子,就連一個名分都沒有,便追封為皇后,這都是沒有的事情。更何況,那個女人當初連英王側妃都不是。這在某些文官眼中,實在是有違祖制與禮法的大事,是萬萬不能允許的。更何況,黃瓊的陵寢,沒有選在祖陵區域,而是另尋其他的吉壤,更違背祖制。

兩件事加在一起,讓那些官員可謂是群情激動。不僅摺子像是雪片一樣飛進宮中,甚至還有的人要去麗正門抗爭。當然,這些人如此瘋狂的表面上原因是,他們希望聖天子垂拱而治,私德上無一點的瑕疵。說的再直白一些,他們是要求黃瓊成為千古名君,一心為公,不能有半點的私心。但實則便是傻子都知道,這些人除了其中極少數的人,真抱著這樣的想法之外。

大部分都是各有心思的。有的是藉此機會,給身為正副相的傅遠山、呂端、呂蒙正三人上眼藥,有的更是移花接木,看似勸諫皇帝,但實則卻是將目標對準了三位相爺。想要以勸諫不利的名義,將三人之中拉下馬來。甚至還有的,純粹是為了自己打算。想要趁著這個機會,逼著黃瓊將自己的女兒娶進宮。這些摺子表面上一直,但背後蘊含的含義,可謂是五花八門。

但更多的人,還是黃瓊推行的一系列變革,損害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或是他們各自背後,代表的集團利益。其中還有一部分,想要趁著這個機會興風作浪。透過這事,逼著皇帝認錯,進而進一步的架空皇帝,逼著皇帝啥都不做,啥都不管。讓他們這些文官,掌握和處理朝政。以早日達到聖天子垂拱而治,請他們這些賢達治理天下,自必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目的。

而對於這些人的目的,看得很清楚的黃瓊,對所有的摺子一律留中不發。群臣去通政司詢問,得到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皇帝要對這些批評自己的摺子仔細看,以便隨時反省自身的不足。原本得不到回答的群臣,可謂是義憤填膺,甚至某些打算是麗正門鬧事。可一聽到皇帝留中,還要仔細看,很多人心中便不由得打起了小九九。仔細看,以便可以反省自己不足。

這話怎麼聽,怎麼都不是味呢。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這話固然是沒有毛病。可若是反過來聽,在琢磨一下,也表明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現在你們鬧得歡實,我先不與你們理會。等這陣子風頭過了,老子在一個個的與你們算賬。想起這位皇帝,從身為英王出任鄭州制置使,一直到秉政親王,再到監國親王、太子,繼承大統,這位主什麼時候,在意過群臣的看法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年,他還只是一個親王,卻在鄭州未經請旨,殺了一百多官員的事情,沒有在意過群臣的看法。在隴右,對反叛的党項拓跋部滅族,沒有理會過群臣看法。自從監國秉政,直到繼承大統平叛、推進變革,也從來沒有在意過群臣的看法。怎麼偏偏在這件事上,卻是在意起了群臣的看法,這難道是打算秋後算賬不成?被皇帝惦記上,雖說是大多數官員盼望著的。

但這種記仇一樣的惦記,可沒有一個人願意。別看這些人,隨大流一般上躥下跳。可人本性的避害本性,讓他們在得知自己被皇帝惦記上後,自然囂張氣焰消失得一乾二淨。而更讓他們感覺到意外的是,在他們眼中的那位硬骨頭,調任御史臺之後,便直接參倒了一個尚書,五個侍郎。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近身武王 榮耀與王座 這個首富有點牛 一點風骨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鬼志通鑑 修仙暴徒
相鄰推薦:
南宋風煙路瘋了!帶崽逃亡種田,王爺他竟以身相許如意神帝帶著農場下凡塵重生98,崛起從敲微軟竹槓開始神魔之戀我在這裡等你印第安人要逆天我的命格是怪物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諸天:從四合院開始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