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定河山 > 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變革(一)

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變革(一)

瘋了一樣突然衝上前,直接吻住了黃瓊的嘴。當段琳拽住黃瓊,想要強行來一個霸王硬上弓的時候。反應過來的黃瓊,卻是再一次一把推開了她,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作為一個女人,要好好的愛惜自己。快速整理好衣物,又對著刀美萍說了一句,好好勸說她之後,便抬腿離去。而看著黃瓊絲毫沒有猶豫離去的背影,段琳卻是突然仰天哈哈大笑了起來。

而這笑聲,無論是離去的黃瓊,還是想要說什麼的刀美萍,都聽出了其中包含著無數的不甘之外,還有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一直到黃瓊的背影徹底消失,她才又平靜的躺了下來。看著站在一旁,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甚至連衣物都沒有穿好,只是看著自己發呆的刀美萍。卻是閉上了眼睛,雖然未在有什麼失態之舉,但一行淚水卻是順著眼角流了下來。

看著面前的段琳,刀美萍卻是嘆息了一聲。段琳的性子,她又如何的不清楚?段琳因為是段錦兄長最小的一個女兒,長得漂亮不說,為人更是相當的聰明。不僅讀書識字,便是段家的家傳習武都是一學就會。再加上老來得女,所以自幼便是她父親,最為寵愛的一個女兒。從小便養成了高傲的性子,是那種外表看著清冷,實則骨子裡面爭強好勝心極強的人。

她未必是真想要入宮,或是真要留在那位主的身邊。她做出這些事情來,恐怕更是想要與段錦比一個高低。至於原因,那是從小便造成的。段錦從小也是因為聰明、漂亮,無論是習文還是練武,都是段家她那一代之中,最為傑出的人。而對於段琳來說,也是她這一輩之中的佼佼者。從小,便被拿來與段錦相比。只是她無論怎麼努力,卻多少都比段錦差一些。

這讓一直都心高氣傲的她,根本就咽不下這口氣。哪怕段錦被高家逼得,自兄長去世後,便離開了羊苴咩城,隱居在哀牢山之中。可段錦在大理王宮之中,卻是一直都是一個傳說。如今在黃瓊身邊又是極受寵愛。那位主甚至不惜為了她,差一點滅掉大理國,更是滅了善闡侯府滿門。這讓一向爭強好勝,心心念念的要超過段錦的她,如何的真正的甘心?

尤其是在挑選夫婿上,面對身為一國之君的黃瓊,段琳便是怎麼選,也不可能超過段錦。更何況,這一次不僅輸給了段錦。還輸給了自己,段妙、段嫣兒,這些在她眼中年老色衰的上代人。甚至還輸給了,原本被她看不起的段雨與段芸,以及大小茹這樣的平輩人。這恐怕更讓一直都心高氣傲,自然大理國這一代,誰都不如自己的她,骨子裡面便難以接受。

儘管刀美萍也知道,段琳這個想法多少有些荒唐。她與段錦之間,壓根就沒有什麼可比的。段錦再優秀,那也已經是過去了。便是她在優秀,段錦也不會與她比。更何況宮中那些所謂的排名,段錦都未必知道。就算是如今都在一個地方,可段錦早已經收斂心性,在宮中相夫教子,又有什麼可比的?至於段琳為何非要得到那位主的心思,刀美萍又如何的不明白?

除了骨子裡面,放不下的那股子不服輸勁頭之外。恐怕想的更多是,即便是在別的方面比不了,可在受到皇帝寵愛方面,也一定超過段錦。甚至有可能還打算,在生孩子的數量上超過段錦。反正她更年輕,也有更多的資本和時間。當然,她如此做,也是因為對於自己眼下這種尷尬的處境,與那位主的關係更是不接受。想著她進宮,讓自己可以略微體面的離開。

只是如今,黃瓊寧肯忍著也不碰她,這無疑恐怕更傷她的自尊心。尤其是那位主,當著她的面把自己那個樣子,恐怕她今後都未必會在理會自己了,甚至有可能不恨自己就不錯了。想到這裡,刀美萍不由得有些黯然神傷。一時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的安慰段琳。她與其他諸女不同,她是被黃瓊硬給帶回京兆並強留在宮中的。她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走到這一步。

面前的段琳,讓刀美萍很是無助的嘆息一聲。而這一次過後,也許是知道黃瓊對自己態度堅決,段琳倒也沒有再搞出什麼事情來。甚至可以說,連宮中都未再踏入半步。便是黃瓊指婚,也老老實實的出嫁。跟隨如今晉了慶陽郡公的新婚丈夫,回了封地慶陽府。而刀美萍,則被黃瓊以供養的名義,強行留在了宮中。雖說沒有名義,可卻是被編入了侍寢的序列。

黃瓊的強勢,段琳的冷漠,段錦的無奈,讓刀美萍倒也徹底的死心了。只求自己這個年紀,千萬別弄出有身孕的事情,那樣丟臉才是真正丟大了。至於那兩位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便是再進宮,也刻意躲著這位主,也同樣未再出現在黃瓊面前。倒是讓黃瓊全心,將精力投入到了國事之中。如今叛亂以平,天下臣民雖說對黃瓊在某些方面,還多少有些非議。

但黃瓊的帝位,可以說已經是穩如泰山了。如今,黃瓊總算可以著手開始,一系列他早就制定好的變革。而這其中第一件事,便是大力的推廣棉花種植。除了依靠范家之外,還公開懸賞棉花加工方案。甚至對功臣與宗室的賞賜中,由簡單加工後,製成的棉被都成了首選。

第二個便是對天下臣民,不分宗室還是重臣佔田數量設定上限。並制定了五級標準,佔地超過多少畝,按照朝廷制定的標準,徵收多少錢糧。當然,為了安撫宗室與重臣,以及勳貴的抵觸情緒。除了超過朝廷設定的最上限三個標準之外,徵收錢糧的數額是略低於正常標準的。而且最上限的三個標準,其中兩個也只不過是一個正常徵收,一個略有超出罷了。

只有達到或是超過最高上限的,朝廷才徵收多處三成的錢糧。而且若是主人有軍功在身,或是有大功於朝廷,還有一定的豁免年限,以及降低徵收標準的待遇。黃瓊也知道,這個明詔一旦頒發,會引發相當大的社會矛盾。但嚴峻的事實,卻是已經到了不改變不行的地步。如今天下土地兼併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土地,都歸到了豪門大戶以及宗室的手中。

當初大齊開國之時,因為長期的戰亂,導致丁口銳減,大量的土地無人耕種。所以,開國時期採取了前唐開國初年的均田制。並由朝廷給與種子以及耕牛,對農業扶持。但隨著天下承平日久,幾乎可以說歷朝歷代出現的,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中。佔據天下人大多數的平民百姓,卻是落得一個無田可耕,生活日益貧苦的地步。

而那些掌握了大多數土地的豪門大戶,以及宗室之中。宗室自從理宗年,就壓根不繳納錢糧。至於那些豪門大戶,也會想方設法逃過該繳納錢糧。除了想方設法,扶持家中之人進士及第,並一路向上攀爬之外。或是寧肯花費鉅額賄賂,想方設法買通地方官員,找各種理由不繳納錢糧。如今朝廷中做高官的,那個家中不是幾萬,甚至幾十萬畝地,卻無一人肯繳稅。

但朝廷對地方官的考核之中,卻有一項要求相當嚴苛的標準,那就是地方上的錢糧徵收入庫標準。除了大災之年外,地方官若是連續多年達不到,拖欠本應該上繳朝廷的錢糧。不僅考核通不過,甚至還要面臨降級甚至罷官,提前回家養老。為了保住腦袋上的官帽子,那些地方官自然會把原本的他田賦負擔,轉嫁給那些無權無勢的普通百姓身上。

使得原本十個人應該負擔的賦稅,如今都集中在了最窮的三兩個人身上。造成原本應該繳納一石糧食,三百文制錢就可以完成納糧。眼下卻需要交上十石,三貫錢才算完成繳納皇糧。這樣一來,變成了天底下最窮的一群人,負擔卻是最重的。而那些根本不差錢的宗室與豪門大戶,卻是因為採取了種種手段,將原本該交給朝廷的錢糧,都轉嫁了出去。

因為負擔過重,實在無力繳納朝廷徵收的稅賦,很多百姓都將自己的土地,投效到那些打著種種旗號,可以豁免的人家手中,將自耕農變成了佃農。這使得那些豪門大戶,名下的土地不斷的增加,倒是更加的富裕。這樣一來,不僅造成了貧富差距過大,還造成了朝廷因為可徵收錢糧的土地不斷減少,導致徵收的錢糧,幾乎每一年都在不斷的減少。

而讓黃瓊下定決心,打破那些豪強、勳貴、宗室,獨吞了百餘年的飯碗,便是黃瓊前次南下廣南西路,這一路親眼所看到的景象。沿途,黃瓊發現因為賦稅過重,棄地的百姓越來越多。有的靠著給那些勳貴、豪門、官宦之家,租佃為生。因為那些佃租,相對於如今他們頭上的賦稅來說,還是要輕了不少。有的則改為以打短工衛生,但這只是相當少數的。

有的,則乾脆拖家帶口的出去做了流民。原本隨著號稱塞上江南的寧夏府,重新大力開發,大量流民遷入。整治得不錯的京兆府周邊流民,這幾年又有所上升。又一次聚集到數萬人。這些人大多數都是來自山東路,兩淮,湖廣北路。當然,這其中有一部分人為了逃難,躲避兵災。但更多的,都是失去了謀生的土地,跑到京城來給一家老小求一個活路。

同時在南下的旅途之中,輕車簡從的黃瓊,在不驚動地方官府的情況之下,獲得了大量第一手寶貴材料。他發現,自己雖說並未因為平叛,而加徵一文錢的稅賦。但民間的怨言依舊很大,百姓的負擔依舊極其沉重。一路南下的所見所聞,讓他知道這種情況再不變革,恐怕下一場的叛亂便已經為期不遠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且一旦新的叛亂出現,恐怕未必有如偽帝那般容易撲滅了。民怨沸騰到如此地步,實在到了已經不能不變的時候了。中國歷朝歷代,老百姓唯一造反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吃不飽肚子。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南宋風煙路瘋了!帶崽逃亡種田,王爺他竟以身相許如意神帝帶著農場下凡塵重生98,崛起從敲微軟竹槓開始神魔之戀我在這裡等你印第安人要逆天我的命格是怪物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諸天:從四合院開始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