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定河山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

便與朝廷,確切說是與自己,來了一個獅子大開口。想到這裡,黃瓊倒是冷笑了良久。這個傢伙提出的這個條件,倒是來的真夠巧的了。京中出現了一絲波動,他這邊卻提出這個要求,恐怕這其中未必不是一點聯絡沒有罷。否則就算以戰求和,他也不會提出如此狂妄條件。

就他打的那場所謂勝仗,在自己這裡狗屁都不是。如今廣南西路戰事,已經徹底的平息。朝廷幾萬大軍,已經騰出來手,隨時都可以進入福建路參戰。這個時候,他提出如此的荒唐條件,怎麼看怎麼都像是挑釁,而不是在求和?黃瓊就不信守著大海的他,訊息就這麼閉塞。

閉塞到就連偽帝已死,叛軍已經徹底被剿滅的訊息,還一無所知。不相信他,都是做過節度副使的人,便連這天下的大勢一點都看不清楚。更不相信,急需擴充實力保護琉球的劉晉禮,在偽帝死後沒有派人召降他?此人如此做派,倒像是刻意做出來一樣,要徹底激怒自己。

想起此人的出身,黃瓊不由得沉吟了一下。難道是西北那邊有什麼異動?可如今朝廷內部叛亂,已經基本被弭平。剩下這幾萬,背靠大海不過割據三府之地殘餘,就算僥倖打了一場勝仗,根本就沒有可能去改變這天下大勢。瞎子都能看出的問題,那個人真的就看不出來嗎?

那個人這個時候,若是想要在西北做些什麼,最佳的時期可謂是已經過去了。若是偽帝風頭正勁的時候,他想要做些什麼的話,的確會給自己平叛大業,帶來最為巨大的壓力,甚至可能讓自己的平叛大業受到重挫。牽扯並且分散自己的精力和軍力,無法全部用到平叛之上。

可如今叛亂基本已經弭平,四大營的精銳已經騰出手來。就算大理國與福建路這邊,戰事還在繼續。可自己除了抽調一部分軍馬之外,出動的大多都是經過戰火錘鍊,精銳程度已經不遜於四大營的原兩湖衛軍,以及江南東西二路的衛軍。楊繼元那邊,甚至出動的都是新軍。

而且西京大營的精銳,自己一直都沒有。儘管當初面對北遼與平叛兩線作戰,但無論在戰場上承受再大的壓力,自己也只抽調了西京大營少量軍馬。難道他真的以為,他在西域收編那些異族軍馬,可以與西京大營一較高下?還是他覺得,他的那些軍馬比西北邊軍更精銳?

還是認為,大部分地區都是戈壁沙漠的西域,可以提供充足的糧草,可以保證他東進?除非他將西北軍中,從上到下全部都收買了,或是在重要位置上安插了心腹,他想必才有這個可能罷。想到這裡,黃瓊幾步走到那張被他複製了多份,走到那裡帶到那裡的大齊全輿地圖。

提起自己批摺子的硃砂,在漳泉叛軍控制的地盤,京城以及西北方向的長安、隴右重重畫了一個圈。沉思了一下,又提起筆來將這三地,用直線串聯了起來。並將各地精兵駐地,也親手標在地圖上。儘管有些猶豫,在西北方向又將隴右和陝西二路節度使,名字標在地圖上。

然後背著手,在書房之中反覆的踱步。總感覺到京城之中,近來發生的那些事情,與如今漳泉二府以及西北方向,可能存在的異動之間,有什麼不清不楚的聯絡。否則就算宋王在草包,可也應該知道,自己如今將這軍政大權控制得死死。他就算在努力,也掀不起太多風浪。

自己一個手指頭,就可以將他,還有那個滕王按得死死的。他那個曾經為文官第一人的外公去世,幾個舅舅丁憂被自己放到冷板凳上後,在文官中曾經讓老爺子,都有些忌諱的勢力,早已經煙消雲散。更何況,他的那位外公雖經營多年,但在武官和勳貴中,並無半點的勢力。

沒有軍權,他就算跳得再歡實,又有個屁用。反倒是給自己找藉口,可以收拾他。就算這個傢伙是一頭蠢豬,可也不至於蠢成這個樣子吧。更何況,他蠢了一些,那位德太妃卻還沒有蠢到家。他這次上躥下跳的如此歡實,還挑動了還有些小聰明的董千紅,也參與了進來。

這後面,沒有人支撐,沒有人給他出謀劃策,就他那個豬腦袋會想起,從自己的後宮之中搞出事情來。如今京城的宮中,如今發生的這個事情,還有漳泉二府的這個叛軍,搞出這個要挾一般的求和。只是這兩件,表面看似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絡,但卻幾乎同時發生的事情。

總讓黃瓊,感覺到二者之間,肯定有某種自己不知道的某種聯絡。而且這個套路,黃瓊總是隱隱的感覺到,有些莫名的熟悉感,好像自己在那裡看過,甚至是親身的經歷過一樣。而且黃瓊總感覺,無論京城發生的事情,還是福建路的這件事,背後都有同一個人在秘密操縱。

如今偽帝已死,他真正的接班人劉晉禮,內部還沒有理順。即沒有那個手腕,也沒有那個能力,搞出這麼多的事端,更不可能連宮中都滲透了進去。至於那位德太妃,黃瓊更不認為,她有這個智商。這位德太妃雖說比她那個與豬一樣蠢的兒子強,可實際上也沒有強的太多。

便是老爺子,也沒有這等本事,可以同時操縱這些事情。便是老爺子及真的能擺脫開母親搞事,最多也就限制京城。聯想到那位章副使經歷,恐怕這天下,如今能搞出這種手段的,也只有跑到西域的蜀王。哪怕他在大齊的勢力,經歷了自己這麼多年的打擊,已經不復當初。

可他如果真的砸鍋賣鐵,依舊有這個能力搞出事情來。而且從如今破獲的蜀王,留在大齊的勢力來看,黃瓊相信他與那位章副使之間,恐怕一直都在保持著某種聯絡。若是沒有蜀王的支援,那位章副使在漳州府,手中不過千餘軍馬,恐怕也做不出來那種喧賓奪主的事情來。

自己離開京城南下,黃瓊相信以那個傢伙在京城之中,老爺子與自己這麼多年煞費苦心,依舊沒有肅清的耳目,現在絕對不會不知道。如果他真的下定決心東進中原,肯定會趁機搞出什麼事情來的。不過,若是操縱這一切的那個人的真是蜀王,很多事情倒是都可以想通了。

那位蜀王,之前究竟秘密構築了多少勢力,這朝中的官員有多少是他的人。在之前的那位溫都指揮使的掣肘之下,到現在都未能查清楚。究竟有沒有滲透到軍中,便是自己都無法保證。尤其是此人已經退到西域數年,以他的性格和以往事例看,不會不向著西北駐軍滲透的。

若是他真的下決心東進返回故土,恐怕這個時候肯定會在自己內部,或是牽扯自己的精力,或是給自己找一些麻煩,讓自己無暇顧及他。想到這裡,黃瓊抬起頭又看了看面前的這副地圖。想了想,又開啟了楊繼元的那本摺子反覆的推敲,幾次提起筆來,卻最終又放了下去。

而楊繼元在奏摺上也同時奏報,他已經重新集結了兩萬軍馬,隨時都可以進兵三府,為朝廷滅此朝食。上奏這些東西汙了聖君的耳朵和眼睛,也是不得已為之。畢竟叛軍要求談判,可接受不接受,他這個籤判樞密院事做不了主。看到楊繼元最後的這句話,黃瓊卻是笑了。

這道摺子,倒像是這個傢伙,生怕自己讓他與那個章炳元談判,讓他建功立業的想法,最後關頭功虧一簣,所以才刻意上奏來刺激自己的。因為這個傢伙,在京城之中那段日子裡面,恐怕已經將自己性格,至少大致上摸得差不多了。知道如今朝廷虧空嚴重,財力難以為繼。

朝中上下,盼望著熄兵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在文官之中,這種勢力還是很有市場的。便是如今與大理國的戰事,在掀開之後朝中很多人,都認為在如今朝廷的財力之下,實在不該再開邊患。他這是擔心,自己面對朝中的巨大壓力,會為了保住大理戰場,讓他與叛軍談判。

想到這裡,黃瓊倒也沒有猶豫,提起筆來在楊繼元的摺子上,批了一句朕不是唐代宗,不想這大齊朝也出現一個田承嗣,更希望你楊繼元也別做僕固懷恩。末了黃瓊還提起筆來,在摺子上批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批完了這道摺子,黃瓊直接讓人發了出去。

而沉吟了好大一會後,黃瓊也決定不再考慮楊繼元面子問題。提筆給如今已經進駐潮梅二地的歐陽善,親筆寫了一道密旨,讓其立即督軍北進,配合楊繼元儘快平定三府叛亂,徹底剿滅叛軍。放下給歐陽善密旨,黃瓊又接連給京中傅遠山、呂端、於明遠,下達了兩道聖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調如今正在西寧州撫藩的鄭道元,立即趕到西京接任西京兵部尚書,並兼管西京戶部。全面接掌隴右、陝西二路,邊軍、衛軍一切軍務,二路節度、邊軍防禦大使,由其管轄。原本其掌管西寧州撫藩事宜,暫時由隴右安撫使張遷接手,待自己選出合適人選後在另行委任。

另外一道聖旨,則命眼下署理西京殿前司,都指揮使勳城伯立即調回京,出任京城殿前司副都指揮使。西京殿前司馬步軍都指揮使,由隴右節度諸府兵馬使的杜涉接任。西京大營的幾萬軍馬,由其與鄭道元共同掌握。未得到自己的聖旨之前,西京大營一兵一卒不得擅動。

二路邊軍與衛軍,各級將領若是有什麼異動,鄭道遠可以先斬後奏。至於勳城伯,在返回京城之後,立即由高懷遠秘密先軟禁起來。等自己返回京城之後,再另外進行處置。同時命高懷遠,在永王完成對滕、宋二王圈禁之後,立即二府全部下人秘密鎖拿,進行秘密審訊。

只是做完針對西北,可能會出現的異動。並將這兩道密旨親手密封好之後,黃瓊卻是並未徹底放下心來,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將這兩道密旨發出去。他總覺得,自己這個部署遺漏什麼一樣。站起身來,黃瓊走到院子裡面,卻是反覆的踱著步,琢磨自己遺漏的事情究竟是什麼。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南宋風煙路瘋了!帶崽逃亡種田,王爺他竟以身相許如意神帝帶著農場下凡塵重生98,崛起從敲微軟竹槓開始神魔之戀我在這裡等你印第安人要逆天我的命格是怪物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諸天:從四合院開始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