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開掛的學霸 > 第323章 1000萬萬億的人口

第323章 1000萬萬億的人口

太空港和月球之間的光束通道中,五個人形彷生機器人保持了兩百個G的加速度快速飛行著。

同一時間,蘇哲、範曉明、徐正平、包奇正、左大軍五人也在聊著太空港所看到的情形。

“話說太空港周邊的那些人形彷生機器人真是閒的,不幹活的時候回去睡覺不香嗎?沒事圍著太空港看熱鬧,想不通。”範曉明說。

左大軍說道:“有啥想不通的,誰不喜歡看熱鬧,就算兩條狗在路邊打架,我都要停下來看看,何況是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了,就今天,很多人都在打聽腦機、人形彷生機器人、機甲啥的,就現在的趨勢,大家都想早點用上腦機和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和機甲。”

“的確有很多人在詢問,不過普及有個過程。”包奇正說,“說起來大家感興趣正常,就現在,我們停在月球基地門前的五個機甲已經被人山人海的人形彷生機器人給圍住了。”

蘇哲說道:“現在的腦機,以及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和機甲這些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小範圍使用,從而不斷的最佳化,使得產品相對成熟一些,過了這段時間後我們才會進行大規模的量產。”

左大軍說:“最佳化的過程非常快的,畢竟這小範圍的使用可是好多萬人,我估計在登陸火星後,腦機和人形彷生機器人、機甲這些就能全面的普及了。”

最佳化需要時間,智慧製造工廠的建造也要時間。

範曉明說道:“是的,那時候腦機和人形彷生機器人就能全面的鋪開了。”

對於腦機和人形彷生機器人、機甲這些。

這一次採取的是保守措施。

現階段,也就是現在的腦機、人形彷生機器人、機甲這些的還是需要最佳化的。

按照計劃,在大規模量產之前完成這些產品的最佳化,其目的就是防止大批量產品存在問題。

其實就是登陸火星專案來大規模的測試腦機、人形彷生機器人、機甲等相關的產品。

利用這次大規模的測試來收集資料,在利用這些資料來最佳化這些產品。

徐正平說道:“再有一個月時間的準備,我們就能登陸火星了,待登陸火星結束後我們就能全面鋪開腦機,這時候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徹底的改變的。”

“是的!以後啥都可以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來完成了。”包奇正說。

左大軍說:“有了腦機和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後,估計沒誰願意去月球了,也沒有必要讓人移民月球了,我們之前制定的相關政策是不是要改變一下。”

有了腦機這些,對月球的開發完全不用真人上去了。

大家待在地球透過腦機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就能做幾乎所有的事,這樣一來也就沒有必要讓人移民月球了。

要知道,按照現在的月球開發計劃,要在月球的正面建造十一座工業城市。

一座常駐人口為一千萬的主城和十座常駐人口為一百萬的衛星城。

可現在的情況是,因為月球距離地球近,人們可以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

這樣一來,月球上有沒有真人也就沒有必要了。

包奇正問:“怎麼改?你的意思不會是說工業城繼續建造,但不建造適應人類生存的空間。”

“是可以這麼做的,反正有了腦機和人形彷生機器人,真人也就沒有必要上月球了。”左大軍說。

“短期看好像是可以的,但長期看還是不能這樣。”範曉明提醒說,“我們發展科學技術,進入太空為了啥,還不是為了能源、資源,再就是開拓人類的生存空間,暫且不說月球需不需要人,但建造適合人類的生存環境是有必要的,我們不僅僅要在月球建造適合人類生存的空間,還要在很多地方建造適合人類生存的空間,比如太空城,改造後的星球等等。”

目前來說,在自然環境下也就地球的環境適合人類的生存。

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的依賴地球。

需要人類在地球以外的空間不斷開拓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

徐正平說:“據我所知,現在沒有修改月球正面的開發計劃,一切還是按照原定的計劃推動著,其相關移民的政策也是如此。”

包奇正說道:“我覺得還是有人願意去月球的,還有火星,還有其他的地方,畢竟不同的地方其生活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從長遠的角度看,我是支援移民月球的,再說了,是要在地球住還是在月球住,還是火星、太空城啥的,這些都看個人的意願,不過從主流觀點看,還是希望更多的人走出地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以現有的科學技術,是可以預見未來的生活方式的。

人身的活動範圍會變得很小,每天要親力親為的也就吃飯這些個人的問題,想學習、工作、娛樂這些將會被虛擬宇宙和人形彷生機器人所替代。

按照現在資訊傳輸系統,以控制者為中心,半徑為七十萬公里的空間都是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的有效空間。

不過相應的,人類的活動範圍已不再是地球,而是整個太陽系。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活動範圍還是不斷增加。

“是的!現在的主流意識就是鼓勵大家走出地球。”蘇哲說,“在我看來,願意走出地球的人還是不少的。”

範曉明說道:“九天文化做過這方面的調查,發現玩遊戲《比鄰星》的九成玩家都願意到地球外闖一闖,何況在有了腦機和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後,安全方面不再是問題,願意的人也就更多了。”

徐正平說:“前不久我參加了一個內部會議,會議內容討論的是地球未來的發展,參會的絕大多數人認為要在地球上去工業化,其目的是為了恢復地球的環境,讓地球能夠在自然的情況下長期維持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

在人類進入工業化後,地球的環境變化速度大大的提速,就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五萬年後的地球環境就不在適合人類的生存了。

也就是說,地球去工業化勢在必行。

按照會議上討論的,地球將恢復到農耕時代,除了極少數有必要保留的,其他的工業化工廠啥的都將遷到地球以外。

“地球去工業化,這麼快就開始了。”範曉明有些意外。

“不快不行啊!就現在的工業化,再有五萬年,地球的環境就不適合人類的生存了。”徐正平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實際上,人類的發展就是在拿著人類的命運賭,不發展的話人類能夠在地球上待的時間能夠長一點,發展的話人類在不斷減少待在地球上的時間的同時有可能逃出生天,就如我們現在,在我們人類進入太空時代後,人類就突破了地球對我們的束縛。”

在人類進入太空時代後,也就有能力將工業化從地球遷出來。

讓地球恢復到相對的原始狀態,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就是減緩地球環境的變化。

“保護環境,保護人類的家園,看來也就我們現有有這個實力這麼做了。”範曉明說。

左大軍說:“這樣一來,更多的人願意離開地球,在地球以外的空間發展了。”

地球直接去工業化了。

很自然的,很多事是做不了的。

這時候,只能離開地球了。

可以預見的是,以後在地球的生活將會回到農耕時代。

待在地球上過著田園的生活,不同的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透過腦機聯網,不僅能夠進入虛擬宇宙,還能夠遠端控制彷生機器人。

那時候,在地球上看就是田園的生活,而地球外的太空又是不同的情形。

包奇正說:“是這樣的,在太陽系的光束通道搭建完成後,太陽系的交通也就方便了,從太陽系的這一頭到另外一頭,最多也就一天的時間,到那時候,住在那都一樣了,反正到太陽系的任何一處都不會超過一天的時間。”

這可不是他瞎說的。

光束通道覆蓋太陽系的規劃在光束通道的實驗成功後就開始了。

按照計劃,在覆蓋太陽系的光束通道網路建成後,到達太陽系的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超過一天的時間。

這裡說的一天時間是人,而不是人工智慧和機甲之類的。

要是這些,那時間要的就更少了。

“這我知道。”左大軍說,“真不敢相信,也就一年時間多一點,就會發生這麼多的變化,我們竟然有能力全面開發整個太陽系了。”

包奇正說道:“這才那到那,要是可控核聚變技術成功了,資訊的瞬時傳輸技術也成功了,那我們開發的就不在是整個太陽系了,而是整個宇宙。”

“開發整個宇宙,這太不現實了。”左大軍說,“說實話,我們只有十幾億的人口,開發整個太陽系就已經夠嗆了,開發宇宙,我們這麼點人是遠遠不夠的。”

“人不夠可以增加啊!”包奇正說,“以現在的科學技術,要在短時間內,比如說一代人的時間來快速增加人口,這是很容易做到了,從技術上來說完全沒有問題,現在面臨的是倫理上的問題。”

就目前的科學技術來和物質條件來說。

不管是在短時間內增加人口,還是養活大量的人口都是有能力做到的。

就現在,能量方面只要太陽不熄滅,就能有源源不斷的能源使用,資源方面,可以開採整個太陽系了。

除了地球,可以改造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可以大量的建造太空城。

按照推算,在太陽系獲得全面開發後,利用太陽系的資源和能源,至少能夠供養1000萬萬億的人口。

這還只是一個太陽系。

徐正平補充說:“的確是這樣的,也就在三個月前,人工子宮技術已經成功,現在這項技術已經使用在了牛羊的繁殖上,太空牧場想必大家是知道的,在離地球十萬個公里的軌道上就有一個實驗性的太空牧場,這個牧場就在使用這個技術來繁殖牛羊,目前這個牧場上有著三千種牛種羊。”

快速的增加人口,在技術方面真不是問題,現在面臨的是倫理的問題。

就這個太空農場來說,利用人工子宮和相關生物技術,對於牛羊的繁衍就像對植物做組培一樣。

要知道,植物的組培只要有母株,只要三四個月的時間,就能組培出百萬千萬,甚至是上億的子株。

利用人工子宮和相關生物技術,對於牛羊的繁衍也是同樣的道理。

只不過現在人類的倫理不允許這麼做。

真要說起來,發展這樣的技術,不僅僅是為了牛羊這些肉食動物的繁衍。

這樣的技術在關鍵時刻還能夠挽救整個人類。

“這就成功了,怎麼我不知道,這樣偉大的技術怎麼不進行報道?”範曉明說。

人工子宮技術的發展從很早之前就開始了。

只不過一直沒有成功。

左大軍說:“人工子宮技術的確是偉大的技術,說不定若干年後,我們人類需要這技術來拯救。”

“我倒是知道一些。”包奇正說,“我知道這技術的成功還是透過我的高中同學知道的,研究這技術的研究所很是低調。”

徐正平解釋說:“這樣的技術從某些方面來說有為倫理,技術研制成功後也就沒進行宣傳了,不過我們人類需要這樣的技術,就目前來說,我們不會將這項技術用在人類的身上,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隨著太空時代的來臨,人類對人口的需求,人類觀念的改變,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使用了。”

這技術現在來說是違背了倫理。

但這項技術必須要有。

“是的!就我們十幾億的人口開發太陽系都夠嗆了,要是技術再有突破,我們面對的就是整個宇宙了。”範曉明說,“我們可以不主動使用這個技術,但這個技術我們必須得有。”

有沒有是一回事,有不用又是一回事。

左大軍說:“有很多事以後不好說啊!但發展科學技術是沒有錯的。”

“對!”包奇正提醒說,“現在我們距離月球還有二十萬公里,我們要進入暴力減速階段了。”

“那開始吧!”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凡人:我的屬性修仙極靈混沌決人在中世紀,抽卡升爵重生2008:我閱讀能賺錢外科教父限制級火影一江芙蓉半江月新白蛇問仙重生東京,開局讓我追求毒島伢子重生香江:縱橫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