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龍巢暴君 > 第三十七章 守衛型別研究計劃(三)

第三十七章 守衛型別研究計劃(三)

除卻增強自己戰鬥力之外,地行目前最需要演化的,就是兩個。

第一個是王龍種,原因不需要說,不受控制的守衛問題太多了,甚至反過來對他動手,攻擊他,那可就好玩了。

這也是現在他沒有去孵化各種大型守衛的原因。

第二個,則是地龍種,而且是第二支的,地下特化的......

地下.....深龍種?底龍種?

深淵?

淵龍種?

暗龍種?

總不能叫盲龍種吧,雖然簡單明瞭,一聽就知道和眼睛相關,而且是負向的,很容易聯想到黑夜或者地底或者深海這些無光環境。

算了,暫時叫淵龍種好了。

先用人工演化,把西風龍的【恐龍】標籤向與肺蠍的【蛛形綱】或者地下適應相關的標籤,進行定向演化,然後把新的類別標籤命名為【淵龍種】,把這個類別弄出來。

然後把它當成工具人,把化石據點附近的地穴入口按照自己的需求埋起來,打通另一條不經過這個據點就能夠通往地下的路,把據點這邊弄成“死路”。

說回【淵龍種】的標籤,當標籤合成成功的那一刻。未來具備【恐龍】這個標籤的,都能夠有一條合成【淵龍種】的人工演化路線。

以後,就算不是西風龍基底素材,只要具備【恐龍】標籤,也可以透過人工演化用【蛛形綱】素材,就可以人工演化出【淵龍種】這個標籤。

也就是說,以後,直接用西風龍素材做基底,選擇【西風龍】作為模板,就有機率直接孵化出【淵龍種】的恐龍。

以後拿一個有恐龍標籤的素材作為基底,加入蛛形綱生物的一節鉗子作為素材,就可以人工演化得到【淵龍種】。

基底不能省,必須越完整越好。

素材本來也是越完整越好,越完整,獲得額外標籤的機率越高,越少,獲得額外標籤的機率越低。

但是,他需要的只是一個類別標籤。

不過,為了效率最大化,他還是需要未來繼續在【淵龍種】這個標籤上進行研究,讓它儘量能夠提供更多的加成。

【孵化研究】這個核心功能,一開始叫做【模板研究】,總體來說也並不複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孵化研究下的子欄目也有三個:

【結構性研究】、【穩定性研究】、【孵化分支研究】

1【結構性研究】,描述上是減少身體結構上的衝突,在遊戲裡的資料體現,則是增加標籤獲得的機率。

比如自己用了死亡的【淵龍種】做結構性研究的素材,把【挖掘】和【穴居】作為組合,那麼,自己孵化西風龍,或者用西風龍素材作為其他守衛的人工演化素材的時候,只要獲得【挖掘】,只要獲得新標籤,就有高機率是【穴居】標籤。

結合各種附帶提高標籤獲取率的標籤,相對來說,能夠更簡單地獲取各種自己想要的標籤。

也可以叫做“標籤掛鉤”。

一種定向獲取新標籤的手段。

自己可以把【淵龍種】和【挖掘】掛鉤組合,只要人工演化出【淵龍種】標籤,就有高機率直接得到一個【挖掘】。

2【穩定性研究】,描述上是減少融合標籤出現問題的機率,遊戲層面上的體現則是增加演化出某個標籤的機率。

兩個標籤組合的結果是不一定的。

就比如你要定向爪子特化,然後選擇了一隻蠍子的素材,那麼,有可能你的爪子會在獲取變成類似蠍尾的結構,也有可能會變成鉗子的結構,甚至是得到縫感覺器那樣的感知震動結構。

穩定性研究,就是提高某個演化方向成功的機率。

3【孵化分支研究】,就更簡單了,就是在孵化過程之中,增加孵化出某個型號的機率。

正常來說,圖鑑裡的種系樹,是按照孵化素材來記錄的。

比如西風龍,經歷一次人工演化,基底型別圖鑑的下方,就會新增一個新子類,或者說新種類,產生一個新模版,後面帶個括號(1)。

【英良迅勐龍(原)】裡的(原),就代表原版。

經歷過一次人工演化,就會變成【英良迅勐龍(1)】

只要演化個體不死,那麼括號裡的數字最終會變得很大。

如果選擇英良迅勐龍為模板或者素材,那麼,這些演化支裡的所有分支演化標籤,都會進入公共標籤池。

儘管有提高機率的穩定性研究和標籤掛鉤的結構性研究,但是,始終還是有機率獲得一些實驗失敗的標籤。

這【孵化分支研究】,其實就是選分支,增加孵化出具備【淵龍種】這一分支種類,獲取相關標籤的機率。

不過,每一個孵化研究,都需要反覆大量消耗素材。

最好還是不要出錯,最好還是不要讓守衛掛掉。

他哪知道未來還有沒有其他的地方挖出化石來。

沒準這整個世界就只有這裡能夠得到化石素材。

說起來,這樣的話,【R策略】和【K策略】相關的標籤作用好像就很大了誒。

如果哪一天化石挖光了,就只能靠守衛卵,靠著這些新的龍蛋來繁衍種群當素材了。

思索間,地行看了一眼素材庫裡剩下的兩個素材。

聯鳥龍是虛骨龍類裡的手盜龍類的一種近鳥類恐龍。

而阿氏鳥龍鳥,則是.......

反鳥。

羽毛,並不是鳥類獨有的特徵。

準確地說,未特化的羽毛,是一種絲狀毛,外觀上類似哺乳動物的毛髮。

則是恐龍,甚至說是主龍類的共同特徵,翼龍的身上也具備這樣的絲狀毛。

鳥類的羽毛,是這種絲狀毛的特化。

但是,不只是鳥類。

虛骨龍類下,手盜龍形類,至少可以確定,是手盜龍類,都特化出了羽毛。

至於是平行演化出了羽毛,還是手盜龍類某種特化出了羽毛的基幹恐龍開枝散葉,分化形成了各種帶羽毛的恐龍,地行就不知道了,如果能夠回到地球,或者有新的穿越者來到這個世界,他也希望能夠瞭解一下新的進展。

而在他目前瞭解的知識裡,偷蛋龍、尾羽龍、近頜龍、擅攀鳥龍、馳龍、還有鳥盜龍下的傷齒龍、鳥翼類。

可以說,鳥翼類就是鳥類的直系祖先類群。

但是,這個鳥類不只是“今鳥”。

鳥類也是經過淘汰篩選之後,存留至今的。

與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鳥類中,今鳥大多數的飛行能力較差,形體結構和生態位、生活方式,都比較接近現如今的雞鴨,以地棲生活為主。

當然,地棲性不代表飛行能力差,但是處於地棲環境的,以飛行能力較差的為主。

就好比“地攤貨”和“有錢”。

有錢的人也會選地攤貨,構不成絕對等價,但是數量佔比會低。

說的是數量和佔比,而不是能力的高低。

而反鳥,大都是樹棲特化的。

在早白堊紀,今鳥的飛行能力強於反鳥,而到了晚白堊紀,反鳥的飛行能力反超。

在這個時間段來說,反鳥大多數的飛行能力也較強,阿氏鳥龍鳥就是一種晚白堊紀的反鳥。

從反鳥身上,自己也許能夠薅到一個樹棲的標籤。

相較於至今依然繁盛的今鳥,地行更加喜愛已經逝去的反鳥。

不僅僅是因為對消失無蹤的遺憾,還有就是因為反鳥還保留著爪子和牙齒。

如果實在不能在背部額外獲得一對翅膀,那他就要選帶爪子的翼手形態了。

長時間的思考過後,地行決定了自己利用素材的方向。

決定好了。

先用西風龍和普莫諾蠍來合成【淵龍種】,然後儘量把【淵龍種】和【挖掘】標籤掛鉤繫結,然後想辦法升級機率,讓【淵龍種】都儘量獲取到挖掘能力。

然後,王龍種.......

地行的視線,落在了【黑鱗狗頭人】的素材上。

【黑龍血統】那個同類壓制的特性,是真的搞事。

他必須透過人工演化去獲取趨同的血統,絕對不能直接用這類標籤做基底。

不然,自己遇到這類敵人被壓制還是小事,其他的龍不聽話,被支配才是大事。

要用【恐龍】標籤為基底,以【黑龍血統】為目標,趨同演化出一個類似的標籤才行。

就先用黑鱗狗頭人的素材試試人工演化吧。

基底的話.......

就選雅爾龍好了。

黑鱗鳥面龍不用選。

如果不是現在還缺人手,他真的有點想把黑鱗鳥面龍給幹掉。

如果真的成功搞出了一個類似標籤,會不會這傢伙會不會打算命令或者壓制他什麼的?

瞬膜左右眨動,地行的目光投向了擴充套件核心的方向。

路線規劃已經完成,開始做事。

.......

半小時之後,沿著地下甬道,通向位於四百米之外的另一處地穴洞窟內,一顆同樣被埋入牆體洞壁上的擴充套件核心微微亮起了光芒。

標籤選擇【恐龍】。

模板選擇【黑龍血統】。

在確定選擇的那一刻,地行能夠感知到,雅爾龍的身軀,被一股自己無比熟悉的波動所包裹,然後陷入了安靜的沉睡中,作為素材的黑鱗狗頭人的屍骸血肉,彷佛化為了水流一般,血肉重組,在雅爾龍的身軀周圍,構成了宛如恐龍蛋殼般的灰黑色殼體,將雅爾龍的身軀包裹了起來。

熟悉的扇形圖計時浮現。

看了一下扇形圖上的指標肉眼可見的進度,地行大概感覺速度和自己進行核心研究時的速度要快一點,和是孵化1體型的守衛速度比較接近。

需要一天。

地行將守衛卵用地面上找到帶來的幹枯樹枝和周圍的碎石遮掩了一下,然後走到了另一個角落,選擇了【完全克隆】來孵化西風龍。

要融合標籤,他當然不可能直接在孵化這個階段就開始。

他要的不是一隻長得和肺蠍接近的西風龍。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這個首富有點牛 近身武王 最強魔神系統 一點風骨 鬼志通鑑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榮耀與王座 修仙暴徒 兵王無敵 欺天大世
相鄰推薦:
鬥羅之神級火影龍族:重啟新世界神魂丹帝御獸:進化魔方霍格沃茨之追逐風暴諜海王牌魔道八荒美綜之開局致命彎道流放前,惡毒嫡女搬空國庫去逃荒公路求生,我有提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