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龍巢暴君 > 第三百三十二章 終極生物 基因繁衍

第三百三十二章 終極生物 基因繁衍

繁衍的本質是什麼?

為了把自己的基因傳下去?

為什麼要傳下去?

因為基因本身有傳下去的原動力?

對於完整度有沒有規定?

傳下去一部分算不算傳承?

傳下去多少算傳承?

有變化算不算傳承?

最後與最初相比只剩1%的原本,甚至一絲原本都沒有了,算不算基因傳承?

自由意志,服從不服從本能?

哲學上面的,關於意識和自我本我,關於忒休斯之船的問題,地行並不在乎。

至少,在他的眼裡,基因的傳承也應該為他服務,唯一應該具備的,就是把對他的服從也傳下去,並且逐漸強化。

除此之外的一切,都無關緊要。

哪怕是有一群巢龍天天想著怎麼反叛他都沒關係。

甚至,他也在想手動製造一些反叛者。

生存競爭是個軍備競賽。

他的目標,是從巢龍們之中篩選最優秀最拔尖的樣本。

從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視角來說,沒有激烈鬥爭的族群,會像人類一樣,逐漸將一些本來會在自然選擇中淘汰的基因型保留下來,甚至愈演愈烈,造成族群的自我毀滅。

對於地行來說,甚至他對巢龍會不會毀滅都不在意。

他需要的,只是最優秀最合適,能夠讓他成為終極生物的樣本。

對於維繫巢龍族群的存在和規模,只是更好地為他服務,給他提供優秀的實驗樣本和模板而已。

是因為巢龍族群的存在對他有利,所有他會維護巢龍族群的存續。

而不是反過來,為了讓它存在而存在。

把過程當成目的。

他是“暴君”,是“造主”。

這點,地行很清楚,他不會像狂獸帝提及的那位元素帝國的締造者一樣。

而從這個角度出發,他需要“繁衍”下去的基因型,其實很少。

並且,在這個有著“超自然”能量和物質的世界裡,基因甚至都不需要血肉作為存續的形式。

前世的世界,有一個叫做“模因”的概念。

是描述語言、信仰、觀念等,以資訊層面的傳播,以類比基因的傳承形式作為描述,這些在資訊層面上傳播的“基因”,就叫模因。

臣服、恐懼、認知,都是一種傳播方式。

只不過,這離地行還很遠。

他現在所嘗試的,還是血肉層面上的基因存續。

在前世,很多人都會在意是否“純種”的概念。

究其源泉,地行不知道。

但他可以確定,“純種”的概念,因為人們為了方便而設立的標準,是為了分類、區分方便,為了歸類方便而逐漸形成的。

因為人們難以區分核心,所以往往會出現反過來,將外觀的類同作為標誌標準的事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從個體的角度上來說,兩性生殖,只會把一半甚至更少的基因傳播下去。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要選擇同類呢?

如果以“繁衍最優”的角度來說,能夠和任何種族都進行繁衍行為,是最有利於基因傳承的。

從這一點上來說,“巨龍”這個種族,毫無疑問是一個強大的種族。

但是,目前從群山王國可獲得的各種資料來說,巨龍帝國還是侷限於外觀體態的框架中。

在前世的世界,性別策略是生物繁衍的優良策略。

但在異世界,從繁衍最優的角度上來說,“性別”,毫無疑問只是矮個子裡拔高個,因為無法與差異過大的生物進行繁衍而選擇的妥協策略。

無論是一個性別兩個性別三個性別,就算一百一千個性別,都是落後和低下的繁衍策略。

只要能把基因留在其他物種的身上,傳承下去,那麼,就是好策略。

分裂繁殖、兩性多性生殖、寄生、共生,可以選的很多。

他需要的不是什麼“穩定存續的種群”。

侷限於前世世界那種受限於環境和手段,並且最終被逐漸形成穩態的觀念所反向籠絡是失敗的。

而且,這也不是他的最終目標。

“死亡”,是什麼?

是血肉軀體的消亡泯滅?

——沒有了血肉軀體,換了一具血肉軀體,還是“我”嗎?

是個體意識的連續斷裂?

——失憶後,就算擁有“我”全部記憶的新個體,還算是“我”嗎?

是完整記憶的缺失減損?

——缺失了一段記憶的“我”,還是我嗎?

是獨一無二的特殊存在?

——兩個具備同樣記憶的個體,另一個算是“我”嗎?

還是意識觀念的破滅?

——改變了想法的“我”還算是“我”嗎?

在他已經初步達成血液神經化的這個時候,從起源學和發生學的角度,最簡單的大類別,他有四種大方向可以選擇。

第一種,選擇同源且唯一——無論改變了多少,只要是連續過程,而且獨一無二,就算是“我”。

必須是基因連續不斷而直接的變化。

第二種,選擇同源且不唯一——所有的“我”都是“我”,“我”就是族群,族群就是“我”。

族群的基因連續,就是

第三種,選擇同功且唯一——和“我”沒有任何直接血肉上的直接關聯,但與“我”相同到相似,知道和“我”一樣的事情,有類似“我”的觀念的,就是“我”,模彷“我”,趨同“我”的,都是“我”的族群。

趨同演化,就是繁衍。

第四種,選擇同功且不唯一——趨同“我”的個體和族群,都是“我”。

趨同演化的族群,就是個體的變化。

顯然,第一種,就是大多數前世生物能夠認同的樸素觀念。

但對於一個終極生物來說,哪怕是肉體消亡,也絕不應該是終結。

要成為“終極生物”,地行的目標不會侷限於此,但至少他需要做到第一種,做到這個第一步,才能夠走後續的路。

而對這個第一步的第一步,那就是......

解決巢龍繁殖的問題。

在前世,哺乳動物的繁殖多樣性,就算是在兩性這個框架之中,實際上也是最少的。

可以說,前世,是“性別”把基因的繁衍框死在了同種同屬起源,基因相近的框架裡。

也因此奠定了“外觀接近才是同類”的認知基礎。

但要繼續追朔起源,性別這個框架,還是源自於“分裂繁殖”,是裂殖的特化分化。

哪怕是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打補丁,打擴充套件,也不過是把兩個性別變成多個性別。

從演化角度上來說,性別是讓物種的優勢特徵穩定傳承下來,走減少風險的策略。

但地行不需要這個。

他需要的是“多種多樣”,需要的是大量的實驗樣本。

如果可以,他甚至都不需要“結合”這個過程。

一個生命,能夠自由操縱自己的基因,才是終極生物該有的樣子。

必須要和其他生命結合?

為什麼要和其他生命結合?

不過,地行也很清楚——

無論是脫離基因這個框架......

還是退一步,讓巢龍自由控制基因變化......

還是再退一步,能夠透過寄生共生的方式,讓巢龍的核心基因和任何物種結合.......

或者再再退一步,讓巢龍能夠和任何物種兩性多性繁殖,交換大部分基因。

或者再再再退一步,讓巢龍一定程度上適應其他物種......

這些,自己現在其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完全控制。

所以,他並沒有直接跨太大的步子,把所有巢龍都轉變。

但是,他可以每一個都嘗試一下。

ps:嘛,從生物角度來說,性別這種分化,繁衍效率和基因多樣性都實在太過低下了,就是“多樣性”和“穩定”的調和和妥協產物。

不過也正常,生物演化,極端一點說,有且只有一條規則——“湊合著能用就行”。

如果真的有異世界存在,性別、物種從一開始大概就應該是劣等品。

從個體的角度,能不老不死,為什麼要繁衍?——為了從勢力壯大角度幫助自己,那創造一堆為自己服務的共生生物才是選擇。

從群體的角度,就算不能不老不死,為什麼只能從相近的生物選擇基因?——就為了相對穩定的保底也太保守了。

對吧各位?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這個首富有點牛 近身武王 最強魔神系統 一點風骨 鬼志通鑑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榮耀與王座 修仙暴徒 兵王無敵 欺天大世
相鄰推薦:
鬥羅之神級火影龍族:重啟新世界神魂丹帝御獸:進化魔方霍格沃茨之追逐風暴諜海王牌魔道八荒美綜之開局致命彎道流放前,惡毒嫡女搬空國庫去逃荒公路求生,我有提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