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持劍 > 第三百八十五章 綿思城之事

第三百八十五章 綿思城之事

長沙王蕭元懷和上廣王蕭靖山的叛亂被徹底平定後,訊息傳回京城又被即刻昭告天下。

而且詔令中連帶著還言明了豫章王蕭懷安、太子蕭統與他們合謀一事。

蕭懷安和蕭統的參與無論在廟堂還是在江湖上都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尤其是太子蕭統,東宮之後所牽扯的世家大族、江湖勢力太多,如果處理不好,之後很有可能會有一場大清洗。

故而出事之後,各大有牽連官員及其家族都噤若寒蟬,當下所有人也都明白了先前太子一脈那些官員消失的原因。

而也是在朝臣議論不停的情形下,第二日早朝,許久不見的皇帝陛下竟是親自參加了。

皇帝不僅沒有想象中的那般虛弱,反倒精神矍鑠。

殿中百官多有畏懼,不敢與之對視。

早朝剛開始,除了丞相荀季蕪和御史大夫陳恆道之外,其餘百官幾乎無一例外皆震驚到無以復加。

他們很難將之前那個虛弱到快要駕崩的形象與此刻的陛下聯絡到一起,但一眾大臣們很快也就反應了過來,事件的前後都是陛下引蛇出洞的計策,陛下在下的是一盤大棋,目的要的是一舉解決所有隱患。

而對於這種局面,多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沒有歪心思的人都覺得這是天大的好事,而目的不純的自然擔心事後會不會波及到自己。

今日早朝,其實皆是喜事,不過美中不足的就是有好幾位來自琅玡王氏的官員在冒死在為太子求情。

而他們最終的結局也不出人所料,直接被皇帝就地下令斬了。

在這之後,便沒有人再敢提了。

今日朝堂上的氣氛非但沒有想象中的歡愉,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肅穆。

這是風雨來的前兆,流血在所難免。

南線戰事平定後,豫章郡等三地的後續處理工作便成了商議的重點,而且還有一個未曾安穩的長廣郡。

商議到這些事的時候,老皇帝親自下令將一批年輕官員調任這幾地,而其中竟還有只掛著儒林郎頭銜的庾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只是一兩個人還不足為奇,但這一次老皇帝幾乎一次性調任了三十餘人且皆是年輕官員家世不顯。

這背後所釋放出的訊號不言而喻,而一眾世家大族對於此卻再沒了反對的勇氣。

皇帝陛下這是在培養新人,為皇位的接任者留下一批可用且好用之人。

太子殿下被拿下,東宮便陷入了無主的境地。

太子之位懸而不決百官自是放心不下,但這種時候也沒有敢去觸黴頭。

知道的人不多說,不知道的人也再不敢猜測,這一次的事情果真讓一眾官員有了心理陰影。

長沙王和上廣王的問題解決之後,便只剩下會稽王蕭不羨在苦苦支撐了。

彼時即便加上葛榮的兩萬人馬他們依舊再難形成大威脅,故而此後不足十日,朝廷兩路大軍東晉,從南北兩方合力包圍,攻破了會稽守軍的防線,蕭不羨和葛榮最終皆死在亂戰中身中流矢而亡。

至此,由長沙王和上廣王等聯合的反叛被徹底鎮壓,戰事結束之後,便是押解一眾罪犯回京待審。

也是直到此刻,文武百官才明白皇帝的謀劃有多深遠。

皇帝雖然老了,但當初的那些手段只會更加熟練,不曾生疏。

在兩路大軍返回京城的那日,結束早朝的老皇帝在幾位朝臣的陪同下親自出城十里相迎。

也是同一天,蕭衍終於見到了一直擔憂的女兒。

父女久別重逢,相擁而泣。

回宮後,蕭衍下令獎帥三軍,且在宮內親自設宴為功臣接風洗塵。

此戰,大將軍趙敢和寧朔將軍柳玄皆居功至偉,而湘東王徐牧及蜀王蕭瀾則做到了奠定勝局。

南梁的亂事至此全部平息,老皇帝的謀劃之深讓人咋舌。

最終除了太子蕭統,其餘叛亂主要人物皆被抄家滅門。

而蕭統最後的結局是什麼,也許是被囚禁一生,也許是被流放千里。

南梁的這般亂局也是大魏所願意看到的,至此南梁再沒了北伐的能力。

大魏那邊也可以真正騰出手整治國朝內部矛盾。

————

沈況跟隨樓外樓的人在金陵城風波剛起之時便離開了,所以對於後續事情的發展他知曉的不多。

不過後來路上他還是聽到了最後那個駭人聽聞的結局。

沈況與蕭統似乎只有那麼一面之緣,從潮平郡開始沈況對他就沒什麼好印象,如今再想其實連感覺都沒有了。

在與姜凝一起出城行過一座城後沈況就和他們分開了,之後的大家就不順路了。

臨別之際終還是有許多不捨,不過好在再返回大魏沈況身上就沒什麼擔子了,走過東海城他就可以回梅霧城了,所以兩人約定在紅泥巷再見。

與姜凝分別後沈況一直趕路,如今身在南梁琅玡郡鹿城,距離大魏東海城其實已經不遠了。

但沈況後來的趕路一直很緩慢,因為他不再是一個人。

監天司和地網的人在離開金陵後就一直在被錦衣郎追殺,為了躲避窮追不捨的錦衣郎,嚴道濟為宋宛打掩護讓她先行離開,但之後他們就失去了聯絡。

再後來四散逃亡,宋宛誤打誤撞被沈況救了下來。

那時候宋宛就受傷頗重,如今這段時日下來已有所恢復但還是不能輕易動用真氣。

鹿城在琅玡郡西南,距離蕭統停留的唯亭城不算太遠,相聚琅玡城亦是沒有多遠。

兩人之所以停留鹿城也是迫不得已,因為在此之前太子蕭統秘密領兵回京。

在那期間,錦衣郎在此地動作頻繁,礙於宋宛的身份兩人沒有輕易現身。

而前不久在蕭統伏誅後,琅玡王氏為了保全他亦是花費了極大的代價,當然在這之中還是少不了錦衣郎的監督,這一來二去兩人就被困在此地好些日子了。

期間兩人生活極為單調,宋宛養傷,沈況則出門打探訊息。

兩人也基本不交流,因為宋宛在刻意躲著沈況,這也讓沈況很奇怪。

奇怪歸奇怪,沈況也並沒有刻意搭話,就這樣二人度過了一段幾位平常的日子。

這日晌午沈況從外面回客棧順便給宋宛帶回了一些吃食,推門見到宋宛後他也將如今的情況告訴了她。

“今日我們就能離開了。錦衣郎目前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了京城無暇顧及這裡,我們星夜兼程一路向西北去不久就能進入大魏地界了。”

沈況說完,宋宛還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沈況也沒管,這些事說與她聽就夠了,畢竟她現在也沒什麼戰鬥力。

是夜,二人在夜色的掩護下離開了鹿城。

回望身後那高大的城牆,宋宛忽而想起之前短暫的時日。

雖然與沈況每日也沒什麼交流,但宋宛難得體會到了這樣一段平淡的日子。

沈況注意到了宋宛的變化,轉身看了她一眼但宋宛又很快恢復如初,恍若什麼也沒有發生。

沈況覺得奇怪,卻也沒有多想。

之後兩人趕路,宋宛偷偷回望了一眼,嘴角有淺淺的微笑。

此後二人一連趕路十餘日,終於在三月初一的下午時分趕到了大魏邊地清樂城。

二人入城後沒多久就有監天司的人來帶走了宋宛。

分別之前,宋宛還是對沈況說了句感謝。

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沈況知道能從她口中說出來不容易。

沈況笑了笑,沒有在意。

其實長久下來,沈況覺得他和宋宛之間類似亦敵亦友,當下這會兒就像半個朋友,也就只是半個。

清樂城差不多夾在了東海城與綿思城之間,沈況沒怎麼思量便打算先去綿思城見一見林晚照,從去年到今年兩人分別已久。

離開南梁進入大魏境內的那一刻,沈況忽而感受到了一股從未有過的放鬆感。

雖然此處是傷心之地,但說到底這裡才是家。

一想到明日就要啟程趕往綿思城,沈況心中不免有幾分興奮。

走過再遠該思念的姑娘還是會被思念,更何況姑娘家在他心中有很大的分量。

夜已深,沈況沒有安睡。

他推開窗任由早春還有些涼意的晚風吹過,這一路他走的極遠,遇見了很多人也碰到了很多多。

細細想來若是不摻雜其他其實自己後來的這一路走的還算安穩,但心中屬實難以真正安定。

此番走過東海城他就要回去了,回去那個心心念的家。

沈況以為那時候大概已輾轉一年,物是人非。

第二日一大早迎著清晨的朝陽沈況踏上了去往綿思城的道路。

關風郡,綿思城,因為地處要道久而久之成了南北貨物轉運的集散之地。

綿思城靠近齊州,所以此地暗地裡受高氏掌控。

之所以說是暗地裡是因為綿思城的利益太大,一個高氏還控制不過來,而除了高氏之外佔據最大份額的便是洛陽阮家。

阮家作為大魏數一數二的商賈之家其下產業遍及大魏各郡,綿思城的大利益他們自然也沒放過。

綿思城中幾乎可以買到來自大魏各地的東西,而所有商品中唯糧食與鐵器在這裡最為暢銷。

而林家的那一批貨物正好全是糧食和鐵器,之所以要通知林晚照趕來是因為貨物被綿思城衙門扣住,竟是隨便安了個理由,原本負責此事的管事見自己解決不了便只好向家裡求助。

林晚照從年初開始動身,到今已有兩月有餘,其中路上就花了大半月時間。

自從趕到綿思城後林晚照便向官府申訴,但綿思城衙門壓根不管,後來無可奈何林晚照選擇花錢上下打點,但不知為何只要求助之人知道是關於這件事就都拒絕不再幫忙。

時間一天天流逝,事情的緊張卻越發沒了頭緒,如此一行人便就耗在了這邊。

而時日一長,關於齊州高氏和清河崔氏的傳聞便越發多了起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近身武王 一點風骨 欺天大世 最強魔神系統 這個首富有點牛 兵王無敵 修仙暴徒 榮耀與王座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相鄰推薦:
時空法則陰陽石卒舞山海御劍錄下八門鹿冢靈域戰仙無上丹修斬仙封魔星河之主